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动鱼—畜(禽)综合养殖向生态健康方向转变
1
作者 郭江山 张思贤 《海洋与渔业》 2008年第5期19-20,共2页
生态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通过相应的技术管理,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生长,实现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鱼一畜(禽)混养就是通过利用禽畜的粪... 生态养殖,是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在一定的养殖空间内,通过相应的技术管理,使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中生长,实现生态平衡,从而提高养殖效益的一种养殖方式。鱼一畜(禽)混养就是通过利用禽畜的粪便间接作为饵料投喂给鱼,从而降低了总的养殖成本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的一种生态养殖方式,该模式利用禽畜的粪便为水产养殖提供肥料,变废为宝,形成物质的良性循环,从而降低养殖成本,进而提高生产效益。目前很多大中小型养猪场的都利用这种模式进行养殖。鱼一畜(禽)生态养殖已成为我国各个地区所普遍采用的一种养殖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健康 生态养殖 物质循环 养殖方式 养殖效益 养殖成本 互补原理 技术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与嘉应锦鲤体色的关系初探
2
作者 魏金芳 《海洋与渔业》 2013年第6期80-81,共2页
嘉应锦鲤是梅州市水产研究所(梅县地区水产研究所)以杂交育种方法精心培育出的新品种,分长鳍系、红自系、金黄系、浅黄系、黑色系、白玉系、散鳞系、紫色系等八大品系、共近百个花色:
关键词 锦鲤 水产研究所 体色 水质 育种方法 梅州市 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鲵培育技术提高大鲵人工繁殖受精率
3
作者 李海珠 刘良兴 +1 位作者 刘兴隆 魏金芳 《海洋与渔业》 2013年第10期65-66,共2页
大鲵(俗称娃娃鱼),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是我国珍贵的野生保护种类,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珍稀动物养殖种类。 目前,中国大鲵的人工繁殖过程中,受精率不高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瓶颈。广东梅县海霞... 大鲵(俗称娃娃鱼),隶属于两栖纲、有尾目、隐鳃鲵科、大鲵属,是我国珍贵的野生保护种类,也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珍稀动物养殖种类。 目前,中国大鲵的人工繁殖过程中,受精率不高仍是制约其发展的一个重要技术瓶颈。广东梅县海霞水产品有限公司曾开展大鲵人工授精技术方法的比较研究,以优化人工授精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受精率。近期,公司还在大鲵亲本培育技术环节进行探索试验,通过优化亲鱼培育技术提高大鲵精子和卵子质量,从而提高人工繁殖的受精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鲵 培育技术 人工繁殖 受精率 人工授精技术 养殖种类 珍稀动物 繁殖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玉蜗牛室内养殖技术
4
作者 李侃权 魏金芳 +1 位作者 朱千祥 曾凡美(图) 《海洋与渔业》 2013年第2期76-79,共4页
白玉蜗牛俗称白肉蜗牛、中华白玉蜗牛;其形似大石螺。因其头、颈、腹足及身体的肌肉雪白如玉而得名;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的蜗牛科、玛瑙蜗牛属、褐云玛瑙蜗牛种;因生活在陆地上,所以又称为“陆生软体贝壳动物”。
关键词 白玉蜗牛 养殖技术 软体动物门 室内 白肉蜗牛 腹足纲 玛瑙 俗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眼鳟的池塘高产养殖技术
5
作者 崔小华 李侃权 《海洋与渔业》 2012年第4期64-65,共2页
赤眼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全国各水系均有分布。该鱼病害少且可自然越冬,口味佳,市场价格高,可主养或与四大家鱼混养、搭养,养殖效益好。 在自然环境下,摄食小型水生植物、藻类、有机碎屑、水草和底栖动... 赤眼鳟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全国各水系均有分布。该鱼病害少且可自然越冬,口味佳,市场价格高,可主养或与四大家鱼混养、搭养,养殖效益好。 在自然环境下,摄食小型水生植物、藻类、有机碎屑、水草和底栖动物等,经驯化后也喜食配合饲料,经人工驯养摄取配合饲料后,生长速度加快。当年鱼种规格可达20-35g/尾,养成商品鱼规格在400-50g/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养殖技术 赤眼鳟 池塘 配合饲料 鱼种规格 经济鱼类 自然越冬 市场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