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州地区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学研究
1
作者 郑少秋 罗敬 +3 位作者 朱文标 陈会林 谢寿城 黄艳芳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75-78,共4页
目的:探讨梅州地区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分类特点及病理诊断。方法:对120例胃肠道原发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内镜表现或手术切除大体形态、组织学形态、... 目的:探讨梅州地区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分类特点及病理诊断。方法:对120例胃肠道原发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内镜表现或手术切除大体形态、组织学形态、免疫组织化学(En Vision法)进行CD20、CD2、CD5、Bcl2、Bcl6、CD10、Cyclin-D1、Mum-1、Ki67染色。结果:患者年龄2.5-95岁(中位年龄52岁),男女比为1.2∶1;发病部位位于胃61例(50.83%),小肠16例(13.33%),回盲部4例(3.33%),盲肠15例(12.50%),结肠18例(15.00%),直肠6例(5.00%);内镜表现或手术切除标本呈息肉/结节/菜花状27例(22.50%),糜烂18例(15.00%),溃疡75例(62.50%);病理分类DLBCL 59例(49.17%),MALT 43例(35.83%),MCL10例(8.33%),Burkitt淋巴瘤7例(5.83%),FL 1例(0.83%);所有病例均表达CD20、不表达CD2,不同程度表达CD5、Bcl2、Bcl6、CD10、Cyclin-D1、Mum-1、Ki67。结论:梅州地区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男性发病略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2∶1),胃肠发病比例差异不明显(胃61例,肠59例),肠道B细胞淋巴瘤最常见于结肠、盲肠;病理分类最常见为DLBCL及MALT,其次为MCL和Burkitt,极少见FL;MCL和FL大体表现为息肉状肿物,MALT主要表现为黏膜糜烂及小溃疡,DLBCL主要表现为溃疡,且较MALT所见溃疡体积大,肿瘤的大体表现对分类有提示作用;结合大体所见、HE形态及免疫表型能对绝大部分胃肠道B细胞淋巴瘤做出正确诊断及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淋巴瘤 B细胞 免疫组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尿路感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云 郑志坚 +1 位作者 丘敏 黄苑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第7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后放疗过程中实施尿路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盆腔放疗科收治的68例宫颈癌术后放疗留置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 目的观察宫颈癌术后放疗过程中实施尿路护理干预对留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梅州市人民医院盆腔放疗科收治的68例宫颈癌术后放疗留置尿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34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尿路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干预后尿路感染、生活质量、尿管留置时间指标情况。结果干预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所上升,且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尿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宫颈癌术后放疗留置尿管患者实施尿路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缩短其尿管留置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护理干预 宫颈癌 术后放疗 留置尿管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