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体的初步厘定及其找矿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夏宗强 王丙华 +3 位作者 谢小占 刘军 庞雅庆 张敏燕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132-138,共7页
应用"成矿地质体"理论,初步厘定了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体,并讨论了成矿地质体与铀成矿的关系及其找矿意义。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早期晚阶段至燕山晚期补充侵入的花岗岩小岩体和酸性、中基性岩墙(脉)... 应用"成矿地质体"理论,初步厘定了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的成矿地质体,并讨论了成矿地质体与铀成矿的关系及其找矿意义。粤北花岗岩型铀矿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早期晚阶段至燕山晚期补充侵入的花岗岩小岩体和酸性、中基性岩墙(脉),成矿地质体与铀成矿在时间一致、空间上相伴,并在铀成矿过程中提供热源和矿化剂。通过成矿地质体的厘定,对下一步找矿,尤其是寻找绢英岩化类型的富大铀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地质体 花岗岩型铀矿 成岩-成矿时差 诸广南部 下庄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铀矿控矿断裂活动年代学特征与找矿规律——以南雄断裂带为例
2
作者 赵佳楠 刘冲昊 +3 位作者 邱际玮 苏宏亮 崔永春 曾凡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71,共14页
为研究粤北地区铀矿控矿断裂活动特征和控矿规律以指导找矿,以南雄盆地北缘南雄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剖面调查、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和显微构造变形分析,讨论南雄断裂带活动特征和铀矿找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南雄盆... 为研究粤北地区铀矿控矿断裂活动特征和控矿规律以指导找矿,以南雄盆地北缘南雄断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剖面调查、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和显微构造变形分析,讨论南雄断裂带活动特征和铀矿找矿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南雄盆地北缘南雄断裂带在三叠纪的构造变形特征以韧性变形为主,岩浆期后热液石英脉和长英质脉于晚三叠世交切断裂带内花岗质糜棱岩和糜棱岩化花岗岩,脉体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30.2±1.7)Ma、(228.9±5.8)Ma和(210.0±2.1)Ma;断裂带内发育典型韧性变形显微构造特征,韧性变形运动特征以左行剪切为主,且具有高温变形和中低温变形2个阶段。认为南雄盆地北缘南雄断裂带内210 Ma韧性变形区段不具备铀矿质沉淀的临界转换成矿机理条件,推断125~120 Ma和110~105 Ma韧性变形强烈并叠加同期区域伸展运动、基性岩脉侵入和铀矿化特征的区段可能是铀成矿有利区段。分析结果为进一步提高诸广山南部整装勘查区铀资源量提供了可行的找矿思路和有效的铀矿查证区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南雄断裂带 韧性变形 电子背散射衍射 锆石U-PB年代学 找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诸广南部铀矿田流体包裹体的氦氩同位素组成及成矿流体来源示踪 被引量:31
3
作者 庞雅庆 范洪海 +2 位作者 高飞 吴建勇 谢小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65-2773,共9页
粤北诸广南部铀矿田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产地之一,有关诸广南部花岗岩型铀矿田的成因,多年来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诸广南部铀矿田典型铀矿床成矿期萤石、方解石和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为测试对象,研究了成矿流体的He、Ar同位素... 粤北诸广南部铀矿田是我国重要的花岗岩型铀矿产地之一,有关诸广南部花岗岩型铀矿田的成因,多年来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以诸广南部铀矿田典型铀矿床成矿期萤石、方解石和黄铁矿中流体包裹体为测试对象,研究了成矿流体的He、Ar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萤石流体包裹体的3He/4 He比值为0.021~0.186Ra,40Ar/36 Ar比值为298.4~2515.7;方解石流体包裹体的3 He/4 He比值为0.027~0.209 Ra,40Ar/36Ar比值为295.9 ~ 327.2;黄铁矿流体包裹体的3He/4 He比值为0.021~1.543 Ra,40Ar/36Ar比值为326.9~1735.1;He-Ar同位素系统显示成矿流体的3He/4 He比值略高于地壳氦同位素特征值(0.01~0.05Ra),但低于幔源氦同位素特征值(6~9Ra),40Ar/36 Ar比值接近或高于大气氩的同位素组成(40Ar/36 Ar=295.5),成矿流体为壳-幔混合来源.结合H-O、He-Ar、C和Sr等多元同位素证据表明,成矿流体由两个端元组成:一是含有一定放射性成因Ar的大气降水的地壳流体,二是含幔源He的地幔流体.进一步研究表明,受NNW向断裂控制的棉花坑、书楼丘、长排等铀矿床受地幔流体影响比较大,而受NE向断裂控制的蕉坪、东坑、烟筒岭铀矿床受大气降水影响比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流体 He-A r同位素 壳-幔混合 诸广南部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珈玛勒厄格勒中酸性侵入岩体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赵佳楠 许志琴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15,共15页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珈玛勒厄格勒侵入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喀喇昆仑大陆边缘的东北缘,主要由形成于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钙碱性二长花岗岩系列和碱性花岗岩系列组成。依据珈玛勒厄格勒中酸性侵入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新疆西昆仑塔什库尔干地区珈玛勒厄格勒侵入岩体位于塔里木板块西南缘,喀喇昆仑大陆边缘的东北缘,主要由形成于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的钙碱性二长花岗岩系列和碱性花岗岩系列组成。依据珈玛勒厄格勒中酸性侵入岩体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该侵入岩体的成因、构造环境和与其相关的板块间地球动力学模式,表明该侵入岩体属二长花岗岩-花岗岩(MG-G)组合,且岩体演化过程中存在壳源重熔的高Sr、高Zr、低Rb的偏中性花岗质岩浆混入;该岩体主要为I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块俯冲碰撞背景下的大陆弧后拉张盆地环境;根据岩浆演化的物理环境和构造环境,推测该侵入岩体的形成与库地洋壳向塔里木古地块俯冲密切相关,表明库地洋已消亡,形成弧后扩张花岗岩,指示塔里木古地块和柴达木古陆块已发生陆-陆碰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昆仑造山带 珈玛勒厄格勒中性侵入岩体 地球化学 构造环境 地球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长花岗岩与辉绿岩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构造意义——以粤北南雄盆地北缘南雄断裂带中部为例 被引量:7
5
作者 赵佳楠 邱际玮 +5 位作者 崔永春 刘军 韦文定 杨戬 晏斌 苏宏亮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3,I0001,I0002,共15页
以粤北南雄盆地北缘南雄断裂带中部二长花岗岩与辉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勘查、岩石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析二长花岗岩与辉绿岩的岩石学特征、主量元素特征、微量元素特征和年代学特征,讨论二长花岗岩与辉绿岩的... 以粤北南雄盆地北缘南雄断裂带中部二长花岗岩与辉绿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勘查、岩石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分析二长花岗岩与辉绿岩的岩石学特征、主量元素特征、微量元素特征和年代学特征,讨论二长花岗岩与辉绿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结果表明:南雄断裂带中部二长花岗岩为具有S型花岗岩特征的过铝质高钾钙碱性岩,轻稀土元素富集,富集Rb、Th、K、Sr、Pb,亏损Nb、Ta、Ti,Eu负异常明显,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48.5±6.8)Ma,源区成分与火山弧花岗岩(VAG)相似,属于同碰撞型花岗岩;辉绿岩为准铝质钙碱性岩,具有富集型大洋中脊玄武岩(E-MORB)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富集Sr、Pb、Ta、Ti、Nb、Rb,亏损Pr、Sm、Gd、Tb、Ho,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37.2±3.5)Ma,源区富集地幔,形成于靠近海沟的洋中脊构造环境。448~437 Ma存在一次由挤压到伸展的区域构造应力转换,在岩浆强烈活动中伴有壳源物质重熔、流体参与和幔源岩浆侵入。该结果为南雄盆地物源分析、花岗岩体关系研究提供构造地质学和年代学证据,为确定南雄盆地铀矿化特征和成矿规律提供基础研究资料,为南雄断裂构造意义和控盆特征研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雄盆地 南雄断裂带 二长花岗岩 辉绿岩 岩石地球化学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地质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中西段萨嘎蛇绿岩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赵佳楠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9-40,共12页
基于萨嘎蛇绿岩序列中超基性岩和基性岩地球化学、岩石学、年代学、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的数据资料,对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中西段萨嘎蛇绿岩进行构造意义分析,认为萨嘎蛇绿岩层序中辉长岩属钙碱性-低钾拉斑玄武岩;蛇绿岩层序中的玄... 基于萨嘎蛇绿岩序列中超基性岩和基性岩地球化学、岩石学、年代学、大地构造与地球动力学的数据资料,对西藏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中西段萨嘎蛇绿岩进行构造意义分析,认为萨嘎蛇绿岩层序中辉长岩属钙碱性-低钾拉斑玄武岩;蛇绿岩层序中的玄武岩为钙碱性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萨嘎蛇绿岩北亚带东侧热嘎、松多处玄武岩为钙碱性-低钾拉斑玄武岩,中西侧萨嘎处玄武岩为碱性-钾玄系列玄武岩。萨嘎蛇绿岩中基性岩具有大洋中脊、低钾拉斑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特征。热嘎基性岩具有MORB微量元素特征,属大洋中脊玄武岩型;萨拉基性岩具有MORB和大洋岛弧玄武岩特征,属碱性玄武岩和低钾拉斑玄武岩型;松多基性岩具有MORB和大洋岛弧玄武岩特征,属地幔柱玄武岩和碱性玄武岩型。综上所述,位于北亚带萨嘎蛇绿岩多源,普遍贫Cr、Ti、Mn,微量元素具有地幔地球化学特征。在萨嘎蛇绿岩中发现大面积碱性玄武岩,其为后期混染壳源物质后产生,保留了幔源玄武质岩浆的部分地球化学特征,贫硅富碱,形成富碱矿物。萨嘎蛇绿岩达吉岭-萨拉剖面中辉长岩的锆石U-Pb年龄为125.6±2.7 Ma,与整个雅鲁藏布江蛇绿岩中西段基性岩年龄(130~120Ma)一致。推断萨嘎蛇绿岩可能形成于洋内超俯冲带(SSZ),并经历了后期弧前盆地洋中脊扩张改造,属洋内超俯冲带(SSZ)的弧前-弧-弧后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鲁藏布江蛇绿岩带 萨嘎蛇绿岩 岩石地球化学 年代学 构造意义 洋内超俯冲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