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38篇文章
< 1 2 8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益型林业科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以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为例 被引量:12
1
作者 汪迎利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1期93-97,共5页
公益型林业科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在近年来得到了优化,但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公益型林业科研事业单位的需要。为此,要在改变观念、管理机制创新、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方面... 公益型林业科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队伍的整体素质和结构在近年来得到了优化,但在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和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等方面均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公益型林业科研事业单位的需要。为此,要在改变观念、管理机制创新、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以及政策舆论环境上加强努力,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型 林业 科研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荔枝古树资源分布及影响要素研究
2
作者 杨佐兵 魏玉晗 魏丹 《林业调查规划》 2025年第1期122-127,共6页
荔枝古树数量多,是广东省古树的组成特征和生态文化的重要类群之一。通过对广东省荔枝古树的组成特征、分布特征及文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荔枝古树共有13779株,占广东古树总数的16.33%,主要为三级古树,占比96.97%;荔枝古树所... 荔枝古树数量多,是广东省古树的组成特征和生态文化的重要类群之一。通过对广东省荔枝古树的组成特征、分布特征及文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荔枝古树共有13779株,占广东古树总数的16.33%,主要为三级古树,占比96.97%;荔枝古树所属权属数量存在差异性,集体权属占比最大,占总数的75.78%;荔枝古树分布特点差异不显著,群状和散生分布数量相近;荔枝古树数量分布受地理环境影响,集中分布在珠三角和雷州半岛的平原地区乡村。荔枝古树分布受到自然环境和种植文化等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古树 资源分布 文化要素 经济要素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广东省红豆属植物潜在适生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姜垒 胡喻华 +8 位作者 吴玉芬 梁键明 蒋庆莲 张铭 谭淦 何春梅 韦霄 施诗 唐光大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9-166,共18页
为了解气候变化情景下广东省红豆属(Ormosia)潜在适生区的变化,探究影响红豆属植物潜在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子,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 10.8软件,利用17种红豆属植物的分布数据及22个环境变量数据,结合未来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 为了解气候变化情景下广东省红豆属(Ormosia)潜在适生区的变化,探究影响红豆属植物潜在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子,本研究基于MaxEnt模型和ArcGIS 10.8软件,利用17种红豆属植物的分布数据及22个环境变量数据,结合未来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126、SSP585)的气候情景,分别预测红豆属植物在当前和未来气候场景下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适生区预测模型的评价效果良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下面积(AUC平均值)均为0.8-1.0。(2)在当前气候情景下,大面积(占广东省面积的40%-100%)适生的红豆属植物有茸荚红豆(Ormosia pachycarpa)等3种;中等面积(占20%-40%)适生的有薄毛茸荚红豆(O.pachycarpa var.tenuis)等6种;小面积(占5%-20%)适生的有韧荚红豆(O.indurata)等4种;极小面积(占0%-5%)适生的有凹叶红豆(O.emarginata)等4种。其中面积占比最大的是茸荚红豆,总适生面积为15.2288×10^(4) km^(2)(占84.75%);面积占比最小的是博罗红豆(O.boluoensis),总适生面积为0.0337×10^(4) km^(2)(占0.19%)。(3)降水和海拔对红豆属植物的分布起主导作用:12种红豆属植物适生区的主导环境因子为气候因子(9个降水因子,3个温度因子),剩余5种的主导环境因子是高程海拔因子(5个海拔因子)。(4)在未来(SSP126、SSP585)的气候情景下,潜在适生区面积增加的红豆属植物有凹叶红豆等4种,增加幅度为0.79%-42.43%;面积减小的红豆属植物有博罗红豆等13种,减少幅度为1.30%-78.56%。气候变暖对红豆属的潜在分布区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17种红豆属植物中有13种的适生区面积将减少,特别是几个狭域分布的物种:博罗红豆、锈枝红豆(O.ferruginea)、小叶红豆(O.microphylla)、紫花红豆(O.purpureiflora)和亮毛红豆(O.sericeolucida),它们应是红豆属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优先考虑的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属 气候变化 MaxEnt模型 潜在适生区 主导因子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森林火灾形势与应对措施探讨——基于美国加州大火启示分析
4
作者 刘洋鹏 罗斯生 +2 位作者 吴泽鹏 周宇飞 钟映霞 《森林防火》 2025年第3期64-67,共4页
从2024年下半年起,广东大部分地区经历了长时间干旱,全省平均降水量远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广东省全省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同期美国加州森林大火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灭火工作转型提供启示。通过分析美国加州大火形成原因与应急响应... 从2024年下半年起,广东大部分地区经历了长时间干旱,全省平均降水量远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广东省全省森林防灭火形势严峻,同期美国加州森林大火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防灭火工作转型提供启示。通过分析美国加州大火形成原因与应急响应,从强化应急管理基础理论、推进以水灭火等六个方面,全面探讨了广东省应对极端气象诱发森林火灾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防灭火 全球气候变化 应急响应 以水灭火 防火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美广东”引领下古树名木保护提升与价值转化协同路径研究
5
作者 朱震锋 曹永建 《森林防火》 2025年第4期127-134,共8页
古树名木保护是我国持续丰富生态文明内涵及践行“两山”理念的内容之一,加快推进古树名木生态保护与价值转化协同并进,对引领和深化“绿美广东”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服务“绿美广东”建设背景,首先对广东古树名木资源进行整体概... 古树名木保护是我国持续丰富生态文明内涵及践行“两山”理念的内容之一,加快推进古树名木生态保护与价值转化协同并进,对引领和深化“绿美广东”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服务“绿美广东”建设背景,首先对广东古树名木资源进行整体概述;接着,分别从生态保护、活化利用两个维度阐述广东古树名木保护与利用的基本现状;立足现状,进一步归纳了当前古树名木生态保护与价值转化之间的协同困境;最后,结合客观实际,提出促进广东古树名木保护与价值转化的协同发展路径,积极回应“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战略需求,同时为古树名木资源可持续保护发展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树名木 “绿美广东” 资源活化 生态文明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广东省林长制考核指标体系
6
作者 何铭涛 徐梓君 +4 位作者 周華强 胡淑仪 冯慧芳 唐皓 李义良 《福建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22-131,共10页
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德尔菲法构建8个一级指标和53个二级指标的广东省林长制考核指标体系并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从不同维度细化了考核内容,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以及协调程度较高。结果表明,指标体系新增生态建设与转化指... 以广东省为例,运用德尔菲法构建8个一级指标和53个二级指标的广东省林长制考核指标体系并依据层次分析法计算各项指标权重,从不同维度细化了考核内容,专家的积极系数、权威程度以及协调程度较高。结果表明,指标体系新增生态建设与转化指标,明确林长制实施运行等关键考核环节,为林长制政策落实提供量化参考,有效推动生态与经济效益协同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长制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穿山甲保护生态学研究进展
7
作者 华彦 高海洋 +9 位作者 王凯 窦红亮 李珺 郭策 孙松 安富宇 唐琳 李永政 张治东 杨文山 《兽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77-592,共16页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人为干扰、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我国除台湾地区外,中华穿山甲的分布范围已大幅缩减,其适宜生境受植被、... 中华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人为干扰、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等因素,中华穿山甲野外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我国除台湾地区外,中华穿山甲的分布范围已大幅缩减,其适宜生境受植被、人类干扰、气候、地形地貌等多种因素影响。中华穿山甲营穴居,夜行性,家域较小,主要以白蚁和蚂蚁为食,通过挖掘而改变土壤的垂直结构,增加森林生境的异质性,为共栖物种提供了重要的洞穴资源,在森林中发挥了“生态系统工程师”的重要角色。人工繁育是就地保护的重要补充,中华穿山甲的救护和人工繁育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救护成活率低,易患病,人工饲料不适合,精子品质差和后代个体存活率较低等。目前,中华穿山甲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栖息地丧失、极小种群灭绝危机和种群扩散受限,其保护策略包括加强法律执行、科学研究、栖息地保护、人工繁育、公众教育和国际合作,通过这些措施,中华穿山甲的保护前景能够得到改善,种群规模有望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穿山甲 种群分布 生态系统工程师 人工繁育 保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化推动广东省公益林示范区管理系统的构建
8
作者 莫玉娟 张耕 +3 位作者 梁泽锐 李大锋 卓桂珠 赵志明 《林业勘查设计》 2025年第4期85-90,共6页
基于广东省公益林示范区管理模式的需求,设计并构建广东省公益林示范区管理系统,涵盖项目从申报至综合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包括5大功能模块,可实现在关键时间节点对任务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及时纠正执行偏差,确保建设质量... 基于广东省公益林示范区管理模式的需求,设计并构建广东省公益林示范区管理系统,涵盖项目从申报至综合评价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包括5大功能模块,可实现在关键时间节点对任务完成情况和资金使用的监督,及时纠正执行偏差,确保建设质量。结合“一张图”管理功能,提供便捷的态势感知工具,支撑管理决策。从而显著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透明度和数据整合能力,促进跨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为广东省公益林示范区项目的高效实施与监督管理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林示范区 管理系统 “一张图”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秃杉引种栽培效果及栽培区划分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陈建新 王明怀 +3 位作者 殷祚云 林军 陈木发 梁胜耀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99-405,共7页
198 1年以来在广东 12个点开展了秃杉引种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秃杉在我省显示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引种潜力 ,在粤北地区其生长量从幼林起高于速生树种杉木 ,在全省范围内 7a以前略低于杉木。秃杉生长状况受土壤质地和小地形影响 ,在海... 198 1年以来在广东 12个点开展了秃杉引种栽培试验 ,结果表明 :秃杉在我省显示了广泛的生态适应性和引种潜力 ,在粤北地区其生长量从幼林起高于速生树种杉木 ,在全省范围内 7a以前略低于杉木。秃杉生长状况受土壤质地和小地形影响 ,在海拔 5 0 0m以上的山地比杉木更适生。用 12个造林点和 10个环境因子材料建立了秃杉生长数量模型。根据栽培区气候因子与秃杉生长表现 ,可将秃杉造林区划分为 :Ⅰ区 :粤北区 ,Ⅱ区 :粤东北区 ,Ⅲ区 :粤西沿海丘陵区 ,Ⅳ区 :粤东、粤中丘陵区 ,其中 ,Ⅰ、Ⅱ区为秃杉适宜引种栽培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杉 引种栽培 栽培区划分 生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自然保护区DCA排序与UPGMA聚类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贾小容 苏志尧 +1 位作者 陈北光 周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5-79,共5页
选取广东省已进行过深入调查的20个自然保护区为样本,以稀有濒危物种分布、维管植物数量、稀有濒危动植物的种数、保护区面积、年平均降雨量等属性数据作为变量,建立数据库,进行DCA排序和UPGMA聚类研究.DCA排序结果显示,各自然保护区在... 选取广东省已进行过深入调查的20个自然保护区为样本,以稀有濒危物种分布、维管植物数量、稀有濒危动植物的种数、保护区面积、年平均降雨量等属性数据作为变量,建立数据库,进行DCA排序和UPGMA聚类研究.DCA排序结果显示,各自然保护区在排序空间中基本上聚集在一起,表明它们的β多样性即样本间的梯度很低,具有很强的同质性.各个保护区的聚类结果基本上反映了省内生境的地带性分异.60种稀有濒危植物的聚类结果则反映出它们在各个保护区分布情况的相似程度,这就间接地表明了它们的分布与相关自然保护区生境条件的密切关系.本项研究的结果提示,在做好行政及管理协调的基础上,从自然保护的角度着眼,可把地理相近、梯度相差较少的保护区合并,组成更大面积的自然保护区.本项研究还表明,采用排序结合聚类的方法对于所选样本的分类是行之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 自然保护区 DCA排序 UPGMA聚类 生境条件 稀有濒危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市森林抗火树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小川 吴泽鹏 +4 位作者 陈宏通 陆耀东 胡羡聪 薛克娜 吴芝杨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火烧迹地和污染区、公园、风景区、村旁风景林等不同类型区林地)进行城市林业抗火树种的筛选研究,对所调查的52个树种进行含水率、粗脂肪含量、粗灰分含量以及对其中的6个树种的燃烧热值作了测定。结果表明:同... 在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火烧迹地和污染区、公园、风景区、村旁风景林等不同类型区林地)进行城市林业抗火树种的筛选研究,对所调查的52个树种进行含水率、粗脂肪含量、粗灰分含量以及对其中的6个树种的燃烧热值作了测定。结果表明:同时满足含水率≥40%、粗脂肪含量≤20‰以及粗灰分含量≥5%三个条件的有16个树种(铁冬青、假苹婆、细叶榕、腺叶野樱、红桂木、多花山竹子、半枫荷、牛矢果、朴树、秋枫、白颜、枫香、麻楝、阿丁枫、蝴蝶果、吊瓜木),可初步肯定这些树种具有较高的抗火性。其中白颜树、枫香、秋枫、麻楝、吊瓜木、蝴蝶果6个树种的燃烧热值比较低,均比木荷低,具有较高的抗火性,可作为城市林业生物防火推荐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抗火树种 含水量 粗脂肪 粗灰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木荷群体叶片表型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闫利萍 张方秋 +3 位作者 潘文 徐斌 朱报著 王裕霞 《广东林业科技》 2013年第5期35-38,共4页
对广东省16个木荷群体叶片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片长、叶片宽、叶面积、长宽比、叶脉数和叶脉密度6个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木荷叶片6个表型性状在群体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11.44%,在群... 对广东省16个木荷群体叶片表型性状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叶片长、叶片宽、叶面积、长宽比、叶脉数和叶脉密度6个性状在群体内和群体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木荷叶片6个表型性状在群体间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11.44%,在群体内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88.56%,说明群体内变异是木荷叶片表型变异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荷 群体 表型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藜蒴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3
作者 汪迎利 何波祥 《广东林业科技》 2006年第2期71-75,共5页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藜蒴的研究概况,指出藜蒴是一种分布广、种源丰富的优良乡土树种,在广东分布尤广;藜蒴人工林生物量较大,林地的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均比火力楠林地、荷木林地的好;藜蒴造林可用实生苗和扦插苗,马尾松、藜蒴混交林比马尾... 文章综述了近年来藜蒴的研究概况,指出藜蒴是一种分布广、种源丰富的优良乡土树种,在广东分布尤广;藜蒴人工林生物量较大,林地的土壤保水性和通气性均比火力楠林地、荷木林地的好;藜蒴造林可用实生苗和扦插苗,马尾松、藜蒴混交林比马尾松纯林树种根系的吸收能力强。藜蒴主要病虫害种类达30多种,其中虫害25种,病害8种以上;藜蒴木材用途广,可应用于中纤板生产,通过不同的抽提处理来改变或控制其弦界面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蒴 造林 病虫害 木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加勒比松栽培区划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潘文 蔡坚 《广东林业科技》 2002年第3期1-5,共5页
收集了全省 3 1个气象站点的气象资料 ,选择了其中 1 4个影响加勒比松生长的主导气候因子 ,采用R型主分量分析及聚类分析的方法 ,结合 3 8块加勒比松标准地的生长资料 ,将广东省加勒比松栽培区划分为最适宜、适宜、次适宜等三类栽培区。
关键词 广东 加勒比松 气候因子 栽培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市森林防火树种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小川 吴泽鹏 《热带林业》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市森林火险等级高,采用生物防火措施非常必要。通过研究,筛选出适应珠江三角洲城市森林建设需要的抗大气污染能力较强、景观效果好的优良抗火、耐火树种12种,可推广应用于城市森林防火林带改造、林分树种结构调整、... 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城市森林火险等级高,采用生物防火措施非常必要。通过研究,筛选出适应珠江三角洲城市森林建设需要的抗大气污染能力较强、景观效果好的优良抗火、耐火树种12种,可推广应用于城市森林防火林带改造、林分树种结构调整、抗火或耐火性城市景观林营建等方面。推广应用这类树种可促进城市森林生物防火、生态环境建设与城市生态风景林建设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森林 生物防火 防火树种 推广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笑属21种植物叶片形态特征研究
16
作者 朱报著 徐放 +5 位作者 张卫华 李娜 杨晓慧 杨会肖 廖焕琴 白青松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以含笑属21种植物秋季叶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周长、叶面积等13个指标及叶色进行测定,通过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不同含笑属植物叶片形态特征及叶色观赏特性。结果表明:21种含笑属植... 以含笑属21种植物秋季叶为研究对象,对其叶长、叶宽、叶柄长、叶周长、叶面积等13个指标及叶色进行测定,通过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不同含笑属植物叶片形态特征及叶色观赏特性。结果表明:21种含笑属植物叶片形态指标变异系数在18.66%~56.73%,叶片形态变异丰富,13个叶片形态指标间差异明显且相关性较强;前2个主成分可反应表型性状85%的信息,叶面积、叶周长和叶宽是造成含笑属植物叶片变异的主要因素;根据叶片形态将21个含笑属植物聚为4类,通过对21种含笑属植物叶色进行研究发现,除广东含笑叶色呈红褐色外,其他均呈现不同深浅的绿色。21种含笑属植物叶片变异较丰富,叶色观赏性较强,可为含笑属植物分类、园林树种配置模式和杂交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笑属 秋季叶 形态变异 叶色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杉木家系在广东的多地点生长变异和筛选
17
作者 王润辉 韦如萍 +3 位作者 晏姝 黄荣 郑仁华 郑会全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60,共8页
为协同推进我国南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高世代育种进程,以广东和福建杉木遗传改良协作组联合开展的区域测定林为对象,对引种的福建杉木家系(三代家系)在广东多地8 a生时的生长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和筛选。结果表明,福建杉木三... 为协同推进我国南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高世代育种进程,以广东和福建杉木遗传改良协作组联合开展的区域测定林为对象,对引种的福建杉木家系(三代家系)在广东多地8 a生时的生长变异情况进行分析和筛选。结果表明,福建杉木三代家系在广东也表现出较好的适生性,8 a生时的整体生长水平与广东杉木二代种子园良种持平,但不同家系的生长表现存在较大的差异,可达显著至极显著差异水平;且多地家系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等生长性状遗传力均处中等偏上水平,分别达0.415、0.338和0.308;同时各生长性状间呈极显著的遗传正相关,这为选育出超广东杉木二代种子园良种的家系提供了可能。经综合评价,有13个杉木家系生长表现优于广东杉木二代种子园良种,其中有5个为速生稳定型,8个为速生变化型。速生稳定型家系F3、F13、F21、F28单株材积增益均超过了10%(11.48%19.32%),表现优异,可在广东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遗传改良 引种 速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海岸带复合农林业综合配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远生 甘先华 +2 位作者 周毅 卢国桓 林康銮 《防护林科技》 2000年第2期1-4,共4页
介绍亚热带沿海地区广东海岸带复合农林业概况及高效发展的综合配套技术 。
关键词 广东 沿海防护林 复合农林业 复合模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森林群落草本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海燕 罗勇 《广东林业科技》 2014年第4期1-7,共7页
结合广东省森林资源清查第七次复查样地调查资料,以广东省不同气候带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区系组成及草本物种多样性在不同气候带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广东省中亚热带草本植物有67科147属190种;南亚热带有65科143属179种... 结合广东省森林资源清查第七次复查样地调查资料,以广东省不同气候带草本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区系组成及草本物种多样性在不同气候带内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广东省中亚热带草本植物有67科147属190种;南亚热带有65科143属179种;北热带有15科41属42种.其中禾本科在草本层中占重要地位;从数量特征来看,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在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占有显著的优势,在北热带则为飞机草(Eupatorium odoratum)和小蓬草(Conyza canadensis);人工林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在1.313 ~ 1.459之间,多样性指数在1.260 ~1.328之间,均随纬度降低呈倒“V”形变化,而天然林、竹林和灌丛林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随纬度降低而逐渐增加;总体而言,广东省森林草本植物多样性水平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群落 草本植物 生物多样性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本种加勒比松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坚 潘文 冯江 《广东林业科技》 2001年第3期7-10,共4页
根据在广东省本种加勒比松主要分布区收集的林分标准地调查资料 ,通过参数拟合筛选模型 ,初步研究建立了本种加勒比松人工林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经验证该组模型精度达 94%以上 。
关键词 本科加勒比松 林分生长模型 收获模型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