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硬件损耗的智能反射面辅助无线携能通信系统
1
作者 何春龙 王新龙 +1 位作者 李兴泉 钱恭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32,共11页
为验证收发器硬件损耗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在考虑收发器硬件损耗的情况下,对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系统的鲁棒性传输设计进行... 为验证收发器硬件损耗对通信系统性能的影响,在考虑收发器硬件损耗的情况下,对智能反射面(intelligent reflecting surface,IRS)辅助的携能通信(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SWIPT)系统的鲁棒性传输设计进行研究.在考虑基站的最大发射功率、能量收集器的最小接收能量和IRS无源波束成形的约束下,将优化目标设为最大化所有信息接收者的加权和速率,并使用块坐标下降(block coordinate descent,BCD)算法将优化问题分解成多个优化子问题,交替优化.对于基站有源波束成形和IRS无源波束成形的优化问题,分别采用拉格朗日对偶方法和最优化最大化(majorization minimization,MM)算法来解决.仿真结果验证了收发器硬件损耗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也证实了信息接收端的硬件损耗要比基站发射端的硬件损耗对系统造成的性能下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携能通信 硬件损耗 智能反射面 多输入多输出 块坐标下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邻域互信息的三支特征选择 被引量:2
2
作者 卓永泰 董又铭 高灿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159-164,共6页
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非常重要的预处理步骤,而邻域互信息是一种能直接处理连续型或离散型特征的有效方法。然而基于邻域互信息的特征选择方法一般采用启发式贪婪策略,其特征子集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基于三支决策的思想,提出了三支邻... 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非常重要的预处理步骤,而邻域互信息是一种能直接处理连续型或离散型特征的有效方法。然而基于邻域互信息的特征选择方法一般采用启发式贪婪策略,其特征子集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证。基于三支决策的思想,提出了三支邻域互信息特征选择方法(NMI-TWD)。通过扩展三个潜在的候选特征子集,并保持各子集之间的差异性,以获得更高质量的特征子集。对三个差异性的特征子集进行集成学习,构建三支协同决策模型,以进一步提高分类学习性能。UCI实验数据表明,新方法的特征选择结果和分类性能较其他方法更优,说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选择 邻域粗糙集 邻域互信息 三支决策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频域解离特征的OCT指纹表征攻击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凤 曾文锋 +3 位作者 张文天 孔哲 王磊 沈琳琳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3-336,共14页
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指纹防伪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指纹一般由表面成像得到,而这种表面的纹理特征极容易被盗取.基于这种传统指纹的识别系统,检测指纹表征攻击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现有研究普遍针对具有防伪特征的指纹模态,如具有... 在自动指纹识别系统中,指纹防伪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传统指纹一般由表面成像得到,而这种表面的纹理特征极容易被盗取.基于这种传统指纹的识别系统,检测指纹表征攻击的能力十分有限.因此,现有研究普遍针对具有防伪特征的指纹模态,如具有汗腺特征的高精度指纹和具有指静脉特征的指纹开发表征攻击检测算法.在本篇工作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指纹系统的表征攻击检测能力,我们提出一种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频域指纹表征攻击检测方法.与以往方法不同,我们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和残差结构设计了一个频域特征解离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分别解离出时域中叠加在原始OCT指纹图像上的信息(如区分性特征、无效特征和冗余特征).然后,我们让它学习不同的频域编码,并结合OCT指纹在时域中的重构编码形成相应的潜层编码.利用潜层编码,我们设计了一种用于区分表征攻击指纹和真实指纹的预测模型,用于表征攻击检测.在目前常用的OCT指纹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可以通过在频域中分离出一些叠加在时域中的无用干扰信息,从而有效地消除干扰.在实例方面,该方法的最小误差(Err.)为0.67%,与已有的基于时域的最优方法相比,最小误差降低了3.03%,性能提高了8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征攻击检测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离散小波变换 频域解离 自动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偏差估计和自适应间隔的人脸识别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何志浩 王浩 +1 位作者 曹文明 何志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66-2877,共12页
损失函数的设计在深度人脸识别中至关重要.常见做法是给所有类别添加固定的间隔项,以修改类别间的决策边界,压缩类内特征间距,提高模型分离不同类别特征的能力.然而,为所有类别添加相同的间隔项可能会忽略人脸识别数据集内类别间的不一... 损失函数的设计在深度人脸识别中至关重要.常见做法是给所有类别添加固定的间隔项,以修改类别间的决策边界,压缩类内特征间距,提高模型分离不同类别特征的能力.然而,为所有类别添加相同的间隔项可能会忽略人脸识别数据集内类别间的不一致性.为进一步提升模型效果,模型应依据类别的学习难易程度,对不同类别样本特征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文中设计了基于类均值中心与类权重中心之间的偏差挖掘难类的方法,称之为中心偏差估计.本文提出的方法会根据中心偏差估计的程度,为不同类别自适应分配不同大小的间隔项.同时,为解决训练前期中心偏差计算不稳定问题,提出了动态变化的收敛参数,调整中心偏差估计的可信度,开展相关实验验证收敛参数的有效性.在人脸验证基准数据集中,本文提出的方法比基准方法的平均准确率提高了0.26%,达到96.62%.在2个大型人脸验证测试数据集上,在FPR等于0.01%时,提出方法的TPR分数分别提高了0.58%和0.22%,获得88.47%和92.29%的实验结果,且多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一般现有算法.实现代码参见https://github.com/TCCof-WANG/FR-Centers-Bi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人脸识别 困难类别挖掘 类别不平衡 中心偏差估计 自适应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成对抗网络的车牌图像篡改检测数据增广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来源 霍聪聪 谭舜泉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301-308,共8页
现有的篡改检测方法,主要使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型,检测效果与训练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成正比,且人工制作高质量的篡改图片费时费力。针对高质量车牌篡改图片数据量少的情况,提出一种针对车牌场景的篡改图片数据增广方法。结合车牌... 现有的篡改检测方法,主要使用基于数据驱动的深度学习模型,检测效果与训练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成正比,且人工制作高质量的篡改图片费时费力。针对高质量车牌篡改图片数据量少的情况,提出一种针对车牌场景的篡改图片数据增广方法。结合车牌定位模块、车牌矫正模块、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AN)的图像擦除模块和文字风格迁移模块,构建一个车牌字符篡改系统,以模拟真实场景的车牌篡改流程。相较于传统篡改方法,借助GAN生成的篡改字符种类更多元化、更具备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使用所提系统生成的车牌篡改图片可以达到篡改区域语义高度合理,且肉眼不可分辨的视觉效果;将它作为扩充数据训练篡改检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提升了42.9%,F1值提升了33.0%,漏检率下降了16.6%。同时,使用所提系统生成的车牌篡改图片搭配多种数据处理方法在不同篡改检测网络上均能有效提升检测性能;使用扩充数据训练后,篡改检测网络不仅可以成功检测传统篡改方法的篡改痕迹,针对现阶段流行的生成式篡改,检测效果也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擦除 文本风格迁移 篡改检测定位 数据增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RF-Net的指纹细节点及汗孔统一提取方法
6
作者 刘凤 王秋恒 +3 位作者 肖延峰 文嘉俊 沈琳琳 谭旭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79-2194,共16页
基于多级特征(例如细节点、汗孔等)融合的指纹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指纹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鲁棒性.然而,目前基于高精度指纹的识别技术,几乎都是基于第三级特征中的汗孔特征,而忽略了指纹图像中的其他重要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次提... 基于多级特征(例如细节点、汗孔等)融合的指纹识别技术,大大提高了指纹识别系统的安全性和鲁棒性.然而,目前基于高精度指纹的识别技术,几乎都是基于第三级特征中的汗孔特征,而忽略了指纹图像中的其他重要特征.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一种指纹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实现在高精度指纹图像上同时提取不同层级特征,包括二级的细节点特征和三级的汗孔特征.本文设计了High-Resolution Fingerprint Net(HRF-Net)作为特征提取模型,利用指纹图像生成细节点与汗孔的热力图,再通过滑动窗口算法处理得到特征点坐标.在HRF-Net模型中,通过引入中继输出结构以实现汗孔和细节点特征的解耦,利用由粗到细的阶段式监督以兼顾网络对不同层级特征的学习,在网络中加入shuffle unit模块减少模型计算复杂度,实现了对指纹不同层级特征高效准确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特征统一提取方法在汗孔的提取上真阳率(RT)达到了96.59%,比目前取得最好性能的Judge CNN提高了3.45%;在细节点的提取上真阳率(RT)达到了81.93%.同时,我们在对汗孔和细节点单独提取上也达到了最好的结果,以衡量提取综合性能的F1-score作为评价指标,模型提取汗孔的F1-score达到了95.83%,比Judge CNN提高1.48%.我们利用所提取的特征在指纹匹配数据集上的指纹图像进行匹配实验,在等错误率(Equal Error Rate,EER)上达到了5.39%,相比传统方法下降7.02%.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在汗孔和细节点的提取性能以及匹配结果上都达到了目前最佳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 高精度指纹 细节点提取 汗孔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增强模块的相机模型辨别
7
作者 黄远航 边山 王春桃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1-425,共5页
在多媒体取证中,高通滤波器是卷积神经网络常用的预处理层之一,用于抑制图像内容的影响,只强调高频特征。但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包含取证痕迹的有用信息也将被不加区别地剔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简单而高效的高斯增强模块(G... 在多媒体取证中,高通滤波器是卷积神经网络常用的预处理层之一,用于抑制图像内容的影响,只强调高频特征。但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包含取证痕迹的有用信息也将被不加区别地剔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个简单而高效的高斯增强模块(Gaussian Enhancement Module,GEM)来提取“扩展的”高频特征,即在维持原有特征强度的基础上增强高频细节信息。GEM由两个连续的一维低通高斯滤波器组成,以获得一个模糊版本的特征图,并进一步得到相应的扩展高频残差。通过以高频残差作为空间掩膜,它可以自适应地强化脆弱和细微的低级取证特征,并防止在特征传递过程中出现衰减现象。在相机模型辨别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通过将该模块插入多个主流骨干网络,GEM仅仅带来非常轻微的模型复杂度的增加,网络性能和鲁棒性却显著提高,表明该模块支持“即插即用”,与特定的网络架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机模型辨别 深度学习 图像取证 高通滤波器 高斯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PEG原图重构取证方法
8
作者 黎溢轩 李昊东 +2 位作者 曾吉申 黄瑞灵 黄继武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2-1140,共19页
数字图像已被广泛用于办理各类网上业务和作为司法证据。与此同时,利用流行的图像编辑软件,普通用户就可以对图像进行语义篡改而不留下视觉痕迹。因此,对数字图像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进行辨识已成为迫切的应用需求。基于元数据的图像篡改... 数字图像已被广泛用于办理各类网上业务和作为司法证据。与此同时,利用流行的图像编辑软件,普通用户就可以对图像进行语义篡改而不留下视觉痕迹。因此,对数字图像的原始性和真实性进行辨识已成为迫切的应用需求。基于元数据的图像篡改取证方法因准确性高、计算量小而得到重视。然而,原图重构技术(例如应用MagicEXIF元数据编辑器)的出现使上述方法完全失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JPEG图像原图重构取证方法,用于检测图像是否受到重构攻击。通过分析原图重构的过程,以及重构前后图像的像素统计特征差异,本文对深度学习隐写分析模型SRNet(Steganalysis Residual Network)进行轻量化改进:裁剪其冗余的下采样层以减少参数,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以提高对关键特征的提取能力,并采用知识蒸馏的方法进一步提升模型的准确率。进一步地,通过分析重构对不同颜色分量的影响,采用YCbCr颜色分量作为模型输入,以提高检测性能。为测试算法的性能,我们收集了由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手机拍摄的图像数据,构建了大规模重构图像数据库。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在参数量显著减少的情况下性能优于流行的模型,对512×512大小的图像可取得98%以上的检测正确率,且具有良好的跨设备泛化能力。同时,通过应用迁移学习,本文方法对不同版本的重构软件也具有较好的泛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元数据 原图重构 图像取证 重构检测 轻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游走策略的多星在轨组阵压缩感知方法
9
作者 侯彦鹏 马嫄 张行健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利用低轨卫星的大规模星座优势,建立多星协同感知系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针对传统集中式协作星间传输负载高以及中心节点故障对频谱监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轨组阵压缩感知方法。所提算法首先通过在轨宽带压缩采样,降低星上宽带信号采... 利用低轨卫星的大规模星座优势,建立多星协同感知系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针对传统集中式协作星间传输负载高以及中心节点故障对频谱监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轨组阵压缩感知方法。所提算法首先通过在轨宽带压缩采样,降低星上宽带信号采集的硬件成本与传输开销;之后根据各卫星节点的低维采样值,基于增量游走策略,顺序激活各卫星节点,以递增的方式进行协作迭代更新。基于低轨星座多重覆盖观测的互补性优势,运用多星在轨协作优化提高低信噪比下的频谱感知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集中式协作优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升了频谱感知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多星协作 宽带压缩采样 增量游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数字图像篡改定位方法综述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昊东 庄培裕 李斌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78-2301,共24页
日益进步的图像处理技术让数字图像编辑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利用触手可及的图像处理软件,人们可以方便地改动图像内容,而篡改后的图像往往十分逼真,以至于肉眼难以辨认。这些篡改图像已对个人隐私、社会秩序、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 日益进步的图像处理技术让数字图像编辑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利用触手可及的图像处理软件,人们可以方便地改动图像内容,而篡改后的图像往往十分逼真,以至于肉眼难以辨认。这些篡改图像已对个人隐私、社会秩序、国家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检测及定位图像中的篡改区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并已成为多媒体信息安全领域中的重要研究课题。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像篡改定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取得的性能已显著超越了传统的篡改取证方法。本文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篡改定位方法进行了梳理。介绍了图像篡改定位中常用的数据集及评价标准,以在篡改定位中应用的不同网络架构为依据分析了现有方法的技术特点和定位性能,并讨论了图像篡改定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取证 图像篡改检测 篡改区域定位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站点新冠肺炎肺部CT图像的三维深度卷积分割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子棋 康莉 黄建军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178-2184,共7页
CT(Computed Tomography)肺部图像的毛玻璃病变是检测新冠肺炎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分割病变区域对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病变类型、大小会随着人口种群、病情以及采集设备的不同... CT(Computed Tomography)肺部图像的毛玻璃病变是检测新冠肺炎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分割病变区域对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意义。然而,作为世界性的流行性疾病,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的病变类型、大小会随着人口种群、病情以及采集设备的不同存在较大差异,难以获得具备泛化能力的定量分析模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U-net的深度卷积网络,通过提取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解决分割中前景背景不均衡的问题;同时,我们集成不同分辨率的网络,通过不同的感受野实现鲁棒分割多种分辨率图像的目的。为了解决医学图像数据集小的问题,在训练和测试阶段采用数据扩增技术来避免分割结果出现假阳性。在训练集和测试集含有199个和46个多站点新冠肺炎病变患者CT图像的数据集上对本文提出的方法进行了验证,从Dice指标来看,本文算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卷积网络 多站点 各向异性病变 集成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统计特性一致的深度图像修复方法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博伟 李斌 李炎然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11-1524,共1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善深度修复图像统计特性一致性的方法。首先,分别采用非线性高通滤波残差及深度神经网络提取固有身份信号(intrinsic identity signal,IIS),发现深度修复图像和真实图像存在IIS统计特性差异,验证在不同来源图像和不同... 本文提出了一种改善深度修复图像统计特性一致性的方法。首先,分别采用非线性高通滤波残差及深度神经网络提取固有身份信号(intrinsic identity signal,IIS),发现深度修复图像和真实图像存在IIS统计特性差异,验证在不同来源图像和不同的深度修复算法的条件下统计特性不一致性是普遍存在的。其次,提出一个生成型卷积神经网络,优化修复区域,保证修复图像的视觉质量,使其与真实区域IIS统计特性保持一致。最后,通过在合理范围内对生成网络的部分参数进行随机扰动,生成具有模式多样性的图像,有效降低生成图像被识别来源的概率。通过对比真实图像、深度修复图像、生成图像的IIS统计特性,以及在取证检测器上的对抗检测实验,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特性一致 深度图像修复 取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nvnext-Upernet的图像篡改检测定位模型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林辉 陈保营 +1 位作者 谭舜泉 李斌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25-2239,共15页
在当前数字时代,假新闻、网络勒索等网络犯罪行为愈发猖獗,导致篡改图像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鉴于此,检测与定位篡改图像已成为图像取证领域的关键任务.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众多篡改检测模型亦逐渐... 在当前数字时代,假新闻、网络勒索等网络犯罪行为愈发猖獗,导致篡改图像产生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鉴于此,检测与定位篡改图像已成为图像取证领域的关键任务.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众多篡改检测模型亦逐渐应用该技术.然而,现有模型大多需要在大量数据上进行预训练,且其鲁棒性和泛化能力相对较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采用在计算机视觉领域表现优异的纯卷积神经网络模型Convnext作为主干网络,并借助统一感知解析网络Upernet提取图像中的多尺度特征,构建了一种基于Convnext-Upernet的篡改检测定位模型.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运用自监督数据增强方法放大图像中的篡改痕迹,并利用与篡改检测定位任务无关的图像分类损失函数提高篡改图像检测定位的准确性.本研究在当前主流的篡改检测定位数据集上进行了大规模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高效且精确的篡改检测定位能力.相较于现有跨库性能最佳的MVSSNet++模型,本研究所提出的模型在检测定位性能上提高了14.4%,泛化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并对常见的后处理操作展示出了强大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篡改检测定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统一感知解析网络 自监督数据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反卷积网络的正交人脸特征学习算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孙文赟 宋昱 陈昌盛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4-481,共8页
身份特征与表情特征是人脸图像分析中的两组重要特征,传统的有监督正交人脸特征学习(supervised orthogonal facial feature learning,SOFFL)算法虽然能够在给定表情和身份标签时学习这一对特征,但因数据要求较高令其应用受限.提出一种... 身份特征与表情特征是人脸图像分析中的两组重要特征,传统的有监督正交人脸特征学习(supervised orthogonal facial feature learning,SOFFL)算法虽然能够在给定表情和身份标签时学习这一对特征,但因数据要求较高令其应用受限.提出一种低数据要求的无监督正交人脸特征学习(unsupervised orthogonal facial feature learning,UOFFL)算法,通过提取正交人脸特征的统一框架,假设人脸图像空间中仅有身份和表情变化,使用重构损失、分类损失和相关性最小化损失的组合,采用深度卷积-反卷积神经网络,从已对齐的人脸图像中联合学习,提取身份和表情特征.其中,分类损失用于学习表情特征;相关性最小化损失用于提高身份特征和表情特征之间的独立性;重构损失用于确保两组特征组合的信息完整性.在大规模合成人脸表情数据集(large-scale synthesized facial expression dataset,LSFED)和受限的Radboud人脸数据集(Radboud faces dataset,RaFD)上进行验证,将所学身份特征空间中的欧氏距离用于人脸验证任务,结果表明,算法性能接近联合贝叶斯等有监督人脸识别方法.UOFFL算法可在身份标签缺失的条件下,仅使用表情特征学得身份特征.相比改进前的SOFFL算法,该方法缓解了对身份标签的依赖,适用场合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计算机神经网络 深度学习 人脸表情识别 人脸图像分析 正交人脸特征 重构损失 分类损失 相关性最小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测不确定性与对抗鲁棒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思宏 沈浩靖 +1 位作者 王冉 王熙照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24-538,共15页
对抗鲁棒性指的是模型抵抗对抗样本的能力,对抗训练是提高模型对抗鲁棒性的一种常用方法.然而,对抗训练会降低模型在干净样本上的准确率,这种现象被称为accuracy-robustness problem.由于在训练过程中需要生成对抗样本,这个过程显著增... 对抗鲁棒性指的是模型抵抗对抗样本的能力,对抗训练是提高模型对抗鲁棒性的一种常用方法.然而,对抗训练会降低模型在干净样本上的准确率,这种现象被称为accuracy-robustness problem.由于在训练过程中需要生成对抗样本,这个过程显著增加了网络的训练时间.研究了预测不确定性与对抗鲁棒性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预测不确定性越大,则模型对抗鲁棒性越大.结论解释为:用交叉熵训练得到的模型边界并不完美,为了使得交叉熵最小化,可能使得一些类的分类面变得狭隘,导致这些类的样本容易受到对抗攻击.如果在训练模型的同时最大化模型输出的信息熵,可以使得模型的分类面更加平衡,模型分类面边界与每一类数据的距离尽可能一样远,从而提高攻击难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增强对抗鲁棒性的方法,通过增加模型预测的不确定性,以达到提高鲁棒性的目的;它在保证模型准确率的同时,使得模型预测的信息熵达到更大.在MNIST、CIFAR-10和CIFAR-100数据集上的大量实验和简化的模型推导,都证实了对抗鲁棒性随模型预测不确定性的增加而增加的统计关系.该方法也可结合对抗训练,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对抗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抗样本 不确定性 对抗防御 深度学习 对抗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鲁棒的基于对抗结构的生物特征ROI提取方法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凤 刘浩哲 +3 位作者 张文天 陈嘉树 沈琳琳 王磊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39-1353,共15页
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在生物特征识别中,常用于减少后续处理的计算消耗,提高识别模型的准确性,是生物识别系统中预处理的关键步骤.针对生物识别数据,提出了一种鲁棒的ROI提取方法.方法使用语义分割模型作为基础,通过... 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提取在生物特征识别中,常用于减少后续处理的计算消耗,提高识别模型的准确性,是生物识别系统中预处理的关键步骤.针对生物识别数据,提出了一种鲁棒的ROI提取方法.方法使用语义分割模型作为基础,通过增加全局感知模块,与分割模型形成对抗结构,为模型提供先验知识,补充全局视觉模式信息,解决了语义分割模型的末端收敛困难问题,提高了模型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在传统二维(2D)指纹、人脸、三维(3D)指纹和指纹汗孔数据集中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方法,所提出的ROI提取方法更具鲁棒性和泛化能力,精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兴趣区域提取 语义分割 对抗结构 生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模糊误差熵的机动目标跟踪新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咏茵 刘全仲 +1 位作者 李良群 康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08-2418,共11页
为了提高不同噪声影响下机动目标跟踪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模糊误差熵无迹滤波(Minimum Fuzzy Error Entropy Unscented Filter,MFEE-UF)机动目标跟踪新方法.在提出方法中,通过引入模糊隶属度表示不同误差样本对估计结果的不同影响... 为了提高不同噪声影响下机动目标跟踪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模糊误差熵无迹滤波(Minimum Fuzzy Error Entropy Unscented Filter,MFEE-UF)机动目标跟踪新方法.在提出方法中,通过引入模糊隶属度表示不同误差样本对估计结果的不同影响,构建最小模糊误差熵准则(Minimum Fuzzy Error Entropy Criterion,MFEEC),解决了普通误差熵中的权重单一化问题,并利用该准则优化无迹滤波;在推导MFEE-UF过程中,首先利用无迹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ation,UT)框架得到先验状态估计和先验协方差估计,并通过系统重建得到误差信息,再根据MFEEC构建目标函数,最后利用定点迭代法递归求得后验状态估计结果和后验协方差估计.此外,本文采用一种自适应的核宽设置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具有良好的目标跟踪效果,且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误差熵 无迹滤波 自适应核宽 状态估计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亚表面指纹重构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凤 张文天 +2 位作者 刘浩哲 刘国杰 沈琳琳 《计算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33-2046,共14页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可以采集到手指表面皮肤下的多层深度信息,即指纹层析结构.将指纹层析结构高质量地重构为亚表面指纹图像,不仅可以解决因表面成像导致的低质量指纹图像问题...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是一种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可以采集到手指表面皮肤下的多层深度信息,即指纹层析结构.将指纹层析结构高质量地重构为亚表面指纹图像,不仅可以解决因表面成像导致的低质量指纹图像问题,而且可以实现与现有传统指纹识别技术的无缝连接.本文首次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亚表面指纹重构方法.首先以HDCRes-34为基础网络,根据皮肤结构的不同,将每个OCT横截面图像分割成三层.然后,利用滑动窗口函数根据一个手指所有横截面图像的分割结果,纠正模型可能存在的分割失效情况.同时比较三个层次亚表面指纹信息,针对不同指纹特征,使用不同权重进行融合,得到高质量的亚表面指纹图像.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分割模型达到平均像素准确率(meanPA)为0.956,以及平均交并比(mIoU)为0.873,从而显示我们的分割方法能很好地分割与皮肤结构相对应的三个层次的信息.同时,我们也比较了本文提出的重构方法与目前得到最好重构结果的方法,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在单位像素指纹特征数量、脊线密度和等错误率(EER)方面均表现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亚表面指纹 内指纹 深度学习 指纹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谱注意力机制及预激活残差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 被引量:3
19
作者 袁芊芊 谢维信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594-2605,共12页
面向高光谱图像分类的许多深度学习算法中,由于提取的空谱特征表示鉴别性不足,其模型的分类性能有待提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谱注意力机制及预激活残差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首先,设计了基于空谱注意力机制的空谱特... 面向高光谱图像分类的许多深度学习算法中,由于提取的空谱特征表示鉴别性不足,其模型的分类性能有待提高。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空谱注意力机制及预激活残差网络的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首先,设计了基于空谱注意力机制的空谱特征提取模块,对空谱特征进行重校准,为空谱特征在后续联合学习时能专注于更具辨别力的通道和空间位置提供保证;其次,设计了基于预激活残差网络的空谱特征联合学习模块,其中预激活残差网络改进了原始残差构建块的网络结构,从而能在利用注意力机制重校准的空谱特征的联合学习时捕获更具鉴别性的深层空谱特征,以提高分类器的分类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和已有的一些高光谱图像分类算法相比,所提出的算法的分类准确率更高,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地获得判别能力更强的空谱特征表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谱注意力 预激活 残差网络 高光谱图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图像视频取证的机器学习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舜泉 黎思力 +1 位作者 陈保营 李斌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235-2250,共16页
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一般人也能够生成非常逼真的高质量造假图像和视频。这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相关部门以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针对图像和视频的篡改技术和取证技术... 近年来,随着机器学习技术,特别是深度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一般人也能够生成非常逼真的高质量造假图像和视频。这给社会和个人带来了极大的风险,也引起了世界各国相关部门以及学术界的高度重视。针对图像和视频的篡改技术和取证技术是相互对抗相互促进的矛盾双方。机器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同样地也触发了图像/视频取证技术的跨越式演化。本文对近年来,特别是过去三年面向图像/视频取证的机器学习技术的飞速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展示了基于传统人工构造特征以及端到端的图像视频取证机器学习方法,并探讨了不同检测技术的优缺点,重点对Deepfake换脸视频的取证技术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取证与反取证的对抗进行了介绍。对现有的科研工作进行了科学的归类。最后对其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后续学者的研究进一步推动图像/视频取证的机器学习技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视频取证 机器学习 深度学习 反取证 对抗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