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强后处理场景的图像篡改定位模型
1
作者 谭舜泉 廖桂樱 +1 位作者 彭荣煊 黄继武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6-159,共14页
针对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对图像进行的压缩、尺度拉伸等有损操作带来的篡改痕迹模糊或被破坏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对抗强后处理的图像篡改定位模型。该模型选用了基于Transformer的金字塔视觉转换器作为编码器,用于提取图像的篡改特征。同... 针对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对图像进行的压缩、尺度拉伸等有损操作带来的篡改痕迹模糊或被破坏的挑战,提出了一种对抗强后处理的图像篡改定位模型。该模型选用了基于Transformer的金字塔视觉转换器作为编码器,用于提取图像的篡改特征。同时,设计了一个类UNet结构的端到端编码器-解码器架构。金字塔视觉转换器的金字塔结构和注意力机制可以灵活关注图像的各个区块,结合类UNet结构能够多尺度地提取图像上下文间的关联信息,对强后处理的图像有着较好的鲁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在对抗JPEG压缩、高斯模糊等常见的后处理操作以及在不同社交媒体传播场景的数据集上的定位性能上明显优于目前主流的篡改定位模型,展现出了优异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后处理场景 图像篡改定位 鲁棒性 金字塔视觉转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中心偏差估计和自适应间隔的人脸识别算法
2
作者 何志浩 王浩 +1 位作者 曹文明 何志权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66-2877,共12页
损失函数的设计在深度人脸识别中至关重要.常见做法是给所有类别添加固定的间隔项,以修改类别间的决策边界,压缩类内特征间距,提高模型分离不同类别特征的能力.然而,为所有类别添加相同的间隔项可能会忽略人脸识别数据集内类别间的不一... 损失函数的设计在深度人脸识别中至关重要.常见做法是给所有类别添加固定的间隔项,以修改类别间的决策边界,压缩类内特征间距,提高模型分离不同类别特征的能力.然而,为所有类别添加相同的间隔项可能会忽略人脸识别数据集内类别间的不一致性.为进一步提升模型效果,模型应依据类别的学习难易程度,对不同类别样本特征给予不同程度的关注.文中设计了基于类均值中心与类权重中心之间的偏差挖掘难类的方法,称之为中心偏差估计.本文提出的方法会根据中心偏差估计的程度,为不同类别自适应分配不同大小的间隔项.同时,为解决训练前期中心偏差计算不稳定问题,提出了动态变化的收敛参数,调整中心偏差估计的可信度,开展相关实验验证收敛参数的有效性.在人脸验证基准数据集中,本文提出的方法比基准方法的平均准确率提高了0.26%,达到96.62%.在2个大型人脸验证测试数据集上,在FPR等于0.01%时,提出方法的TPR分数分别提高了0.58%和0.22%,获得88.47%和92.29%的实验结果,且多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优于一般现有算法.实现代码参见https://github.com/TCCof-WANG/FR-Centers-Bi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人脸识别 困难类别挖掘 类别不平衡 中心偏差估计 自适应间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指双模态特征的自动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
3
作者 刘凤 林丽英 黄怡欣 《信息安全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80-93,共14页
针对目前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在稳定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多模态融合识别的多设备多输入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充分考虑类内与类间度量的学习模型,实现基于手指双模态特征的自动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由于指静脉与指折痕具有不易... 针对目前单模态生物特征识别在稳定性与安全性等方面的不足以及多模态融合识别的多设备多输入困难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充分考虑类内与类间度量的学习模型,实现基于手指双模态特征的自动身份验证方法及系统。由于指静脉与指折痕具有不易改变,难以伪造的特点,本文选取这两种重要的手部特征进行身份验证。通过结合两种不同模态特征,利用自编码网络对类内特征进行表示,来构建基于度量学习的孪生网络模型,从而提取类内与类间特征;接着将提取的指静脉和指折痕特征进行距离计算,将距离融合后使用逻辑回归模型进行概率判断,最终实现有效的双模态融合身份验证。为验证我们提出方法的有效性,我们对指静脉识别结果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方法在更具有挑战性的数据库上识别等错误率为1.69%,较之现有代表性论文提出的模型的等错误率降低了2.96%。我们也将构建的双模态融合模型与仅使用单一模态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融合指静脉和指折痕特征的融合模型的等错误率为1.55%,比单一模态的指静脉与指折痕模型分别降低了0.14%和3.0%,表明了双模态身份验证模型性能更优。进一步地,本文采集了一个更具有挑战性的数据库,开发了显示图像及识别结果的图形界面,最终实现了一个从数据采集到识别匹配的端对端的一体化自动身份验证系统。基于以上研究,本文首次提出了一个基于指静脉和指折痕特征的多目自动身份验证方案,实现集准确性,鲁棒性和实效性为一体的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模态融合 孪生网络 自编码器 生物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量游走策略的多星在轨组阵压缩感知方法
4
作者 侯彦鹏 马嫄 张行健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7,共7页
利用低轨卫星的大规模星座优势,建立多星协同感知系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针对传统集中式协作星间传输负载高以及中心节点故障对频谱监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轨组阵压缩感知方法。所提算法首先通过在轨宽带压缩采样,降低星上宽带信号采... 利用低轨卫星的大规模星座优势,建立多星协同感知系统成为当前研究热点。针对传统集中式协作星间传输负载高以及中心节点故障对频谱监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在轨组阵压缩感知方法。所提算法首先通过在轨宽带压缩采样,降低星上宽带信号采集的硬件成本与传输开销;之后根据各卫星节点的低维采样值,基于增量游走策略,顺序激活各卫星节点,以递增的方式进行协作迭代更新。基于低轨星座多重覆盖观测的互补性优势,运用多星在轨协作优化提高低信噪比下的频谱感知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集中式协作优化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降低计算复杂度的同时提升了频谱感知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多星协作 宽带压缩采样 增量游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程序修复中的安全隐患场景及解决方案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昱铭 马建峰 +2 位作者 刘志全 魏凯敏 冯丙文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7-154,共8页
为提高自动程序修复方法的修复质量,指出在自动程序修复方法修复程序缺陷过程中存在的两种安全隐患场景,即脏补丁源场景和脏测试集场景,并为两种安全隐患场景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即补丁校验方案和测试集校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 为提高自动程序修复方法的修复质量,指出在自动程序修复方法修复程序缺陷过程中存在的两种安全隐患场景,即脏补丁源场景和脏测试集场景,并为两种安全隐患场景分别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即补丁校验方案和测试集校验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补丁校验方案能够促使自动程序修复方法获取安全性更高的补丁,所提出的测试集校验方案能够准确地定位测试集中的脏测试用例,误报率为7.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程序修复 静态分析 测试集 软件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模糊误差熵的机动目标跟踪新方法
6
作者 陈咏茵 刘全仲 +1 位作者 李良群 康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408-2418,共11页
为了提高不同噪声影响下机动目标跟踪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模糊误差熵无迹滤波(Minimum Fuzzy Error Entropy Unscented Filter,MFEE-UF)机动目标跟踪新方法.在提出方法中,通过引入模糊隶属度表示不同误差样本对估计结果的不同影响... 为了提高不同噪声影响下机动目标跟踪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模糊误差熵无迹滤波(Minimum Fuzzy Error Entropy Unscented Filter,MFEE-UF)机动目标跟踪新方法.在提出方法中,通过引入模糊隶属度表示不同误差样本对估计结果的不同影响,构建最小模糊误差熵准则(Minimum Fuzzy Error Entropy Criterion,MFEEC),解决了普通误差熵中的权重单一化问题,并利用该准则优化无迹滤波;在推导MFEE-UF过程中,首先利用无迹变换(Unscented Transformation,UT)框架得到先验状态估计和先验协方差估计,并通过系统重建得到误差信息,再根据MFEEC构建目标函数,最后利用定点迭代法递归求得后验状态估计结果和后验协方差估计.此外,本文采用一种自适应的核宽设置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具有良好的目标跟踪效果,且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误差熵 无迹滤波 自适应核宽 状态估计 目标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SAR抗欺骗干扰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宁 赵博 黄磊 《雷达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3-81,共9页
该文讨论了单通道、固定波形SAR成像假设下的抗欺骗干扰方法,在有限的空域自由度与时域自由度下,利用欺骗干扰理论的本质缺陷,有效地提升了SAR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获取能力。建立了SAR成像与欺骗干扰的几何与信号模型,根据其各... 该文讨论了单通道、固定波形SAR成像假设下的抗欺骗干扰方法,在有限的空域自由度与时域自由度下,利用欺骗干扰理论的本质缺陷,有效地提升了SAR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下的信息获取能力。建立了SAR成像与欺骗干扰的几何与信号模型,根据其各自的工作机理分析真实回波与欺骗干扰的特征差异。采用不同的成像处理流程提取两者各自的特征,并基于统计信息对差异特征进行增强,提高真实目标与虚假目标的分离度,从而实现欺骗干扰的辨识。并进一步采用动态合成孔径处理方法,构造真实目标与虚假目标的优化重构问题,通过对其求解实现两者的超分辨分离重构,达到欺骗干扰抑制的目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 合成孔径雷达 动态合成孔径 超分辨分离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注意力机制的文档图像篡改与脱敏定位
8
作者 郑铿涛 李斌 曾锦华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7-218,共12页
诸如合同、证明文件和通知书等一些重要的文档材料,常常以电子图像格式被存储和传播。然而,由于包含关键的文字信息,此类图像往往容易被非法篡改利用,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和危害;与此同时,考虑到个人的隐私安全问题,人们往往也会对这类... 诸如合同、证明文件和通知书等一些重要的文档材料,常常以电子图像格式被存储和传播。然而,由于包含关键的文字信息,此类图像往往容易被非法篡改利用,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和危害;与此同时,考虑到个人的隐私安全问题,人们往往也会对这类图像做脱除敏感信息处理。恶意篡改与脱敏均会给原始图像引入额外痕迹,但在动机上存在区别,且在操作方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对二者进行区分,从而更准确地定位出篡改区域。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个卷积编解码网络,通过U形连接获取编码器多级特征,有效学习篡改和脱敏处理痕迹;同时,在解码网络引入多个挤压激励注意力机制模块,抑制图像内容,关注更微弱的处理痕迹,提高网络的检测能力。为了有效地辅助网络训练,构建了一个包含常见篡改操作和脱敏操作的文档图像取证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算法模型在此数据集上表现良好,在公开的篡改数据集上也有不错的性能,并优于对比算法。同时,所提的算法对几种常见的后处理操作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档图像 篡改定位 脱敏定位 U-Net 挤压激励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规则的自动程序修复方法
9
作者 黄昱铭 马建峰 +2 位作者 刘志全 冯丙文 魏凯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7-123,共7页
为解决基于测试集自动程序修复方法修复缺陷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的自动程序修复方法——RuleFix。该方法首先通过挖掘代码中的隐式编程规则定位缺陷位置,然后根据隐式编程规则选取合适的补丁,最后采用程序合成工具对补丁进... 为解决基于测试集自动程序修复方法修复缺陷正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规则的自动程序修复方法——RuleFix。该方法首先通过挖掘代码中的隐式编程规则定位缺陷位置,然后根据隐式编程规则选取合适的补丁,最后采用程序合成工具对补丁进行校验以保证修复结果的正确性。此外,为解决现有规则挖掘算法无法有效挖掘低频规则的问题,提出一种低频规则挖掘算法,根据已有规则推演生成新的规则,以提升规则挖掘的能力。基于所提方法实现了原型工具,并与现有的自动程序修复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GenProg和PAR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有明显更高的修复率和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程序修复 基于规则 静态分析 测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