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量化改进YOLOv8n的荔枝病虫害检测方法
1
作者 朱军 陈钢 +6 位作者 蒋丽花 殷江栋 占欢欢 兰玉彬 邓海东 龙拥兵 徐海涛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7-215,共9页
荔枝病虫害智能检测是果园智慧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自然环境下荔枝病虫害的检测精度,兼顾模型部署至边缘设备的检测性能,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荔枝病虫害轻量化检测方法。首先,在荔枝果园自然环境下采集6种病虫害图片... 荔枝病虫害智能检测是果园智慧管理的重要环节。为提高自然环境下荔枝病虫害的检测精度,兼顾模型部署至边缘设备的检测性能,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n的荔枝病虫害轻量化检测方法。首先,在荔枝果园自然环境下采集6种病虫害图片构建数据集。其次,使用轻量级跨尺度特征融合模块(CNN-based cross-scale feature fusion,CCFM)改进颈部网络结构,减小模型的参数量、体量大小和计算量;在颈部网络引入轻量级动态上采样器(DySample),补偿模型轻量化造成的精度损失。再次,在YOLOv8n骨干网络部分引入感受野注意力卷积(receptive-field attention convolution,RFAConv),更细致地提取荔枝病虫害特征,减小自然环境因素对模型检测的干扰,以进一步提升模型精确度。最后,使用Inner-MPDIoU(combining inner-IoU with MPDIoU)损失函数代替原损失函数,优化预测框与真实框存在宽高比相同但具体尺寸不同情况的损失。试验结果表示,改进后模型参数量、模型权重大小和计算量相比于原YOLOv8n基准模型分别降低了33.3%、30.6%和16.0%,同时精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均值分别提升了2.1、9.1、4.5个百分点。将改进后的模型分别部署至Jetson系列的Nano和Orin NX开发板上,并使用TensorRT加速模型,加速后的模型检测速度分别达到35.8和67.7帧/s,能够满足实时检测的要求。真实环境测试结果显示,改进后的模型减少了漏检、误检,更适用于在果园环境下精准识别荔枝病虫害,可为病虫害智能检测设备的开发部署和现场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荔枝病虫害 YOLOv8n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智慧果园研究进展与热点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兰玉彬 林泽山 +1 位作者 王林琳 邓小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27-136,共10页
为了宏观掌握智慧果园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前沿和热点,更好地推动智慧果园乃至智慧农业的发展,该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论文集为检索平台分析了智慧果园2002年1月1日—2022年8月累计20年的时空分布、主要研究... 为了宏观掌握智慧果园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前沿和热点,更好地推动智慧果园乃至智慧农业的发展,该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论文集为检索平台分析了智慧果园2002年1月1日—2022年8月累计20年的时空分布、主要研究内容以及前沿热点。主要结论如下:智慧果园的研究自2014年起步入正轨,2018年起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下发展迅猛,2018-2021年总发文量占比37.5%;总体而言,作者(Lan Yubin、Chen Chao、Tang Yu等)、机构(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佛罗里达大学等)、地域(中国、美国、西班牙等国)交流和合作均较为密切;中国、美国是开展智慧果园研究的主要国家,总发文量共占比58.2%;当前主要研究集中在果树长势和病虫害识别和预警、无人化或智能化农机作业。根据研究目的细分的技术主要包含人工智能模型/算法、传感、物联和精准农业等。自2007年以来,研究热点由柑橘病害、产量预估等对象研究逐步过渡到技术研究上,深度学习、无人机、人工智能的研究是当今智慧果园的发展前沿。智慧果园研究深受技术推动尤其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背景下方兴未艾,而当前的环境复杂度高、种植欠规范等问题依旧制约着其进一步发展。星-空-地立体化果园感知、空-地协同无人化精准作业、水果采摘、果品的可视化溯源等方面将是未来智慧果园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 自动化 智慧果园 量化分析 Web of Science CITESPACE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s改进模型的小白菜虫害识别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郑俊键 兰玉彬 +3 位作者 熊万杰 李硕 杨润娜 董昕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24-133,共10页
小白菜是中国种植面积较广、深受大众喜爱的蔬菜,真实菜地环境中虫害往往出现在叶片的特定区域,且受环境因素如光照和背景干扰较大,影响对其的智能检测。为提高小白菜虫害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网络框架改进的YO... 小白菜是中国种植面积较广、深受大众喜爱的蔬菜,真实菜地环境中虫害往往出现在叶片的特定区域,且受环境因素如光照和背景干扰较大,影响对其的智能检测。为提高小白菜虫害的检测效率和准确率,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网络框架改进的YOLOPC(YOLO for Pak Choi)小白菜虫害识别模型。首先,引入CBAM(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注意力机制,将其放在CBS(卷积层Convolution+归一化层Batch normalization+激活函数层SILU)的输入端构成CBAM-CBS的结构,动态调整特征图中各个通道和空间位置的权重;使用上采样和1×1卷积操作来调整特征图的尺寸和通道数,实现不同层次特征的融合,增强模型的特征表示能力。同时,改进损失函数,使其更适合边界框回归的准确性需求;利用空洞卷积的优势提高网络的感受野范围,使模型能够更好地理解图像的上下文信息。试验结果表明,与改进前的YOLOv5s模型相比,YOLOPC模型对小白菜小菜蛾和潜叶蝇虫害检测的平均精度均值(mean average precision, mAP)达到91.4%,提高了12.9%;每秒传输帧数(Frame Per Second, FPS)为58.82帧/s,增加了11.2帧/s,增加幅度达23.53%;参数量仅为14.4 M,降低了25.78%。与经典的目标检测算法SSD、Faster R-CNN、YOLOv3、YOLOv7和YOLOv8相比,YOLOPC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分别高出20.1%、24.6%、14%、13.4%和13.3%,此外,其准确率、召回率、帧速率和参数量均展现出显著优势。该模型可为复杂背景下小白菜虫害的快速准确检测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识别 小白菜虫害 YOLOPC模型 注意力机制 目标检测 损失函数 空洞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黄龙病光谱特征波段选择及光谱检测仪研制 被引量:5
4
作者 兰玉彬 王天伟 +5 位作者 郭雅琦 杨冬子 林韶明 胡宇琦 林晓晴 邓小玲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19-128,共10页
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被称为柑橘的癌症,及早检测出患病植株可防止病情蔓延,降低病情灾害程度。高光谱分析技术因其丰富的光谱信息,成为近年来作物病害检测的研究热点。然而高光谱设备昂贵,波段数较多,计算量大,在实际应用中尚未... 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被称为柑橘的癌症,及早检测出患病植株可防止病情蔓延,降低病情灾害程度。高光谱分析技术因其丰富的光谱信息,成为近年来作物病害检测的研究热点。然而高光谱设备昂贵,波段数较多,计算量大,在实际应用中尚未形成规模应用。使用合理的波段选择方法,可以去掉冗余信息,避免“维数灾难”,减轻数据存储、计算与传输压力,并降低设备成本。该研究利用地物谱仪获取了柑橘冠层叶片的高光谱信息,提出一种基于典型成分分析(Exemplar Component Analysis,ECA)的柑橘黄龙病特征波段优选方法,并与其他3种波段优选算法进行比较,分别优选了7个光谱波段的组合。基于优选波段,采用6种机器学习方法进行建模分类,对4种波段选择方法的鲁棒性进行了分析。此外,基于优选的特征波段设计了一款多光谱仪应用于柑橘黄龙病的检测。结果表明,用ECA算法选择的特征波段,其结合6种分类器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2%以上,并具有较好的鲁棒性。自研基于特征波段的多光谱仪对于HLB的检测精确度最高可达95%。试验表明用少量特征波段表征HLB作为检测手段具有可行性,合理的特征波段有助于降低专门农业病害光谱检测的设计成本,提高果园病情防控精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遥感 智能检测 柑橘黄龙病 光谱仪 波段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