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胎儿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遗传学病因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陈菲 袁婷婷 +4 位作者 陈敏 谢亦农 李南 翦薇 李志华 《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 CAS 2022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巨膀胱和后尿道瓣膜等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遗传学病因、超声表征及相关预后。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月—2020年6月产前超声诊断为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359例胎儿(其中23例为双胎之一,余均为单... 目的:探讨胎儿肾积水、巨膀胱和后尿道瓣膜等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遗传学病因、超声表征及相关预后。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14年1月—2020年6月产前超声诊断为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的359例胎儿(其中23例为双胎之一,余均为单胎),分析其检查结果,并对其中进行介入性产前诊断的156例的遗传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追踪所有病例的妊娠结局。结果:359例胎儿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包括肾积水314例(87.46%),巨膀胱36例(10.03%)和后尿道瓣膜9例(2.51%)。319例为单发,40例合并其他系统异常。156例胎儿样本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检测发现10例(6.41%)染色体数目异常、3例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NVs)和8例临床意义不明的CNVs,其中2例21-三体综合征胎儿超声表现为单纯肾积水。活产267例新生儿。产前超声诊断肾积水胎儿中,251例活产,其中211例产后排尿正常,40例产后诊断重度肾积水行泌尿系统梗阻解除手术,36例手术效果佳。产前超声诊断巨膀胱胎儿中,15例活产,其中9例在妊娠早期发现巨膀胱,妊娠中晚期复查超声恢复正常;1例出生后因合并左肾积水和左侧输尿管畸形行患侧输尿管切除术,术后恢复好;其余5例出生后排尿正常,未行超声检查。产前超声诊断后尿道瓣膜胎儿中,8例终止妊娠,1例活产,该病例于孕28周确诊,出生后未行手术,目前生长发育正常。结论:在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中肾积水不良妊娠率较低,预后较好;部分妊娠早期发现的巨膀胱病例在妊娠中晚期复查超声恢复正常,但巨膀胱染色体异常风险增加,若产前确诊,需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基因检测;后尿道瓣膜预后与明确诊断时的孕周有关,如妊娠24周后诊断,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输尿管梗阻 先天畸形 染色体畸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膜表面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郭丽媛 王鼎 +2 位作者 周华 袁静茹 刘敏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膜表面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Kennedy法检测214例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的精子顶体酶活性,并利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检测其精子膜表面抗体水平,同时分析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 目的:研究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膜表面抗体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Kennedy法检测214例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的精子顶体酶活性,并利用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检测其精子膜表面抗体水平,同时分析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膜表面抗体的相关性。结果:214例不明原因不育男性中精子顶体酶活性正常者158例(对照组)、异常者56例(异常组);异常组精子膜表面抗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精子顶体酶活性与精子膜表面抗体水平呈负相关(r=-0.184,P<0.05)。结论:精子顶体酶活性降低可能是不明原因不育男性生育能力降低的原因之一,且精子膜表面抗体的存在可能对精子顶体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不育 顶体酶 精子膜表面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冻融后小鼠成熟卵母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庄少虹 黄宝怡 +3 位作者 曾艳婷 刘曼婷 徐佳慧 刘见桥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冻融后小鼠成熟卵母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在冷冻复苏培养液中添加Res,将解冻后存活的卵母细胞分为两组:Res组和对照组。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检测ROS水平,JC-1荧光染色检...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冻融后小鼠成熟卵母细胞活性氧(ROS)水平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方法根据是否在冷冻复苏培养液中添加Res,将解冻后存活的卵母细胞分为两组:Res组和对照组。二氯荧光素二乙酸(DCFH-DA)检测ROS水平,JC-1荧光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ΔΨm)。结果卵母细胞玻璃化冷冻解冻的存活率为89.0%(267/300),其中125、142枚分别进行ROS和ΔΨm检测。Res组的ROS水平(0.64±0.17)较对照组(1.00±0.26)明显降低(P<0.01),Res组的ΔΨm(1.16±0.40)较对照组(0.87±0.28)明显增加(P<0.01)。结论 Res能降低小鼠冻融卵母细胞的氧化应激水平并增加其线粒体功能,可能有助于卵母细胞的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卵母细胞 玻璃化冷冻 活性氧 线粒体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存液类型及56℃灭活前处理对呼吸道病毒荧光PCR检测结果的影响
4
作者 林艳艳 邢子伟 +3 位作者 伦雪恩 刘梓航 谢英俊 谭翰清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第8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保存液类型及56℃灭活前处理30~60 min对经磁珠法提取的呼吸道病毒荧光PCR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灭活的呼吸道病毒作为质控品,分别以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和含胍盐的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为基质,制备成两种不同保存液类型的中、低... 目的:探讨保存液类型及56℃灭活前处理30~60 min对经磁珠法提取的呼吸道病毒荧光PCR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将灭活的呼吸道病毒作为质控品,分别以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和含胍盐的灭活型病毒保存液为基质,制备成两种不同保存液类型的中、低、较低浓度的临床模拟样本。分别在常温与56℃下对样本进行30~60 min的灭活前处理,然后统一采用核酸提取试剂盒(磁珠法)和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对样本进行检测,并采用SPSS18.0软件分别对三个稀释梯度样本的ORF1ab、N基因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病毒保存液经磁珠法提取核酸,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的Ct值相比有统计学差异(ORF1ab基因:P<0.05,t=12.085;N基因:P<0.05,t=4.255),含胍盐的灭活型病毒保存液的Ct值比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靠前0.5~1.5 Ct。两种类型的病毒保存液在常温、56℃下进行30~60 min的灭活前处理后,呼吸道病毒核酸检测组内Ct值的随机区组方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含胍盐的灭活型病毒保存液可提高经磁珠法提取的呼吸道病毒荧光PCR检测结果的灵敏度,56℃灭活前处理30~60 min未对经磁珠法提取的呼吸道病毒荧光PCR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灭活型病毒保存液 胍盐灭活型病毒保存液 呼吸道病毒 灭活前处理 荧光PCR 磁珠法 核酸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