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纳米银/二维石墨相氮化碳/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 被引量:10
1
作者 霍朝晖 杨晓珊 +5 位作者 陈晓丽 张刚 尹伟 曹曼丽 史蕾 邱燕璇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1-480,共10页
为优化石墨相氮化碳(g-C 3 N 4)光催化剂的结构,改善其对污染物的降解性能,本文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煅烧和热氧化剥离制备了二维石墨相氮化碳(2D-C 3 N 4),并用光还原法一步合成纳米银/二维石墨相氮化碳/还原氧化石墨烯(Ag/2D-C... 为优化石墨相氮化碳(g-C 3 N 4)光催化剂的结构,改善其对污染物的降解性能,本文以三聚氰胺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煅烧和热氧化剥离制备了二维石墨相氮化碳(2D-C 3 N 4),并用光还原法一步合成纳米银/二维石墨相氮化碳/还原氧化石墨烯(Ag/2D-C 3 N 4/rGO)复合光催化剂。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光致发光光谱(PL)、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脱附等温曲线(BET)等对材料进行表征。以头孢曲松钠为目标污染物,探究pH值、催化剂用量、头孢曲松钠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催化剂的吸附、降解性能的影响,并探究降解反应机理。当pH=6.0,催化剂用量为0.3 g/L,头孢曲松钠初始浓度为10.0 mg/L时,复合材料对头孢曲松钠的降解率可达到89.1%。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可用于处理含头孢类抗生素的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石墨相氮化碳 AG 还原氧化石墨烯 光催化降解 头孢曲松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面异质结纳米二氧化钛/二维石墨相氮化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廖燕敏 黄俊健 +3 位作者 杨小霞 谢丽君 尹伟 霍朝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27-934,共8页
以晶面异质结纳米二氧化钛(TANT-HF)为负载物,二维石墨相氮化碳(2D-g-C_(3)N_(4))为载体,通过沉淀法合成TANT-HF/2D-g-C_(3)N_(4)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光致发光光谱(PL)... 以晶面异质结纳米二氧化钛(TANT-HF)为负载物,二维石墨相氮化碳(2D-g-C_(3)N_(4))为载体,通过沉淀法合成TANT-HF/2D-g-C_(3)N_(4)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DRS)、光致发光光谱(PL)等手段对合成的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以罗丹明B为目标降解物探究了样品的光催化活性及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将具有{101}与{001}晶面异质结的TANT-HF与二维超薄的2D-g-C_(3)N_(4)进行复合,能够有效抑制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的快速复合,对罗丹明B的降解率可达到99.99%,光催化降解过程中活性物种主要为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自由基(·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面异质结 二氧化钛 二维石墨相氮化碳 光催化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NPs@POMs/r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晓丽 吴华燕 +3 位作者 李昱苇 尹伟 张刚 霍朝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363-1370,共8页
以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多酸,POMs)为光催化还原剂、稳定剂和包覆剂,在光照下一步合成AuNPs@POMs/rGO复合纳米材料。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对所制得的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以光催... 以Keggin型多金属氧酸盐(多酸,POMs)为光催化还原剂、稳定剂和包覆剂,在光照下一步合成AuNPs@POMs/rGO复合纳米材料。采用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等对所制得的材料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以光催化降解甲基橙为模型反应研究了AuNPs@POMs/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透射电子镜结果显示Au纳米微粒均匀的负载在rGO薄层上,无聚集和团聚现象。实验探究了pH、温度、催化剂投放量以及甲基橙初始浓度对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影响。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当溶液处于室温,pH=8.0,催化剂投放量为0.15 g·L^-1,甲基橙溶液初始浓度为25.0 mg·L^-1时,效果达到最佳,降解率为9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氧酸盐 纳米金 还原氧化石墨烯 一步法 光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D-α-Fe_(2)O_(3)/Ti_(3)C_(2)的制备以及其光电催化氧化醇的性能研究
4
作者 陈伟冰 陈润楠 +3 位作者 林嘉瑜 石俊杰 温耿龙 霍朝晖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06-1513,共8页
本实验以石墨烯薄膜(GF)为载体,通过电化学浴沉积法和牺牲模板法制备了具有氧空穴的α-Fe_(2)O_(3)(OD-α-Fe_(2)O_(3))纳米材料,再和通过酸刻蚀法制备的助催化剂Ti3C2复合形成OD-α-Fe_(2)O_(3)/Ti_(3)C_(2)材料并将其用于光电催化氧... 本实验以石墨烯薄膜(GF)为载体,通过电化学浴沉积法和牺牲模板法制备了具有氧空穴的α-Fe_(2)O_(3)(OD-α-Fe_(2)O_(3))纳米材料,再和通过酸刻蚀法制备的助催化剂Ti3C2复合形成OD-α-Fe_(2)O_(3)/Ti_(3)C_(2)材料并将其用于光电催化氧化甲醇。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分析手段对制备得到的OD-α-Fe_(2)O_(3)/Ti_(3)C_(2)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然后用经典三电极体系进行电化学测试,其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为81.8 mV,光照时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的过电位为79.8 mV(vs.RHE),其双电层电容为237 mF·cm^(-2),而复合材料GF/OD-α-Fe_(2)O_(3)/Ti_(3)C_(2)的电子转移阻抗Rct=4.668Ω。结果表明:GF/OD-α-Fe_(2)O_(3)/Ti_(3)C_(2)复合材料成功复合且催化性能得到提高,GF/OD-α-Fe_(2)O_(3)纳米材料在与纳米片Ti_(3)C_(2)复合后过电位和电子转移阻抗都有所降低,两者的有效复合加快了阳极材料与电解液界面之间的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2)O_(3) MXene 光电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DF-HFP基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合成与锂离子电池性能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如亮 高兴远 +1 位作者 尹伟 杨乃涛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77-2081,共5页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被认为是解决锂电安全性问题的一种有前途的固态电解质。然而,目前报道的是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含有大量易燃物质,安全性仍然无法保证。因此,本文合成制备基于PVDF-HFP的新型凝胶... 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被认为是解决锂电安全性问题的一种有前途的固态电解质。然而,目前报道的是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由于含有大量易燃物质,安全性仍然无法保证。因此,本文合成制备基于PVDF-HFP的新型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使用丁二腈(SN)作为塑化剂,双三氟甲基磺酰胺亚锂(LiTFSI)作为锂盐,利用热交联法原位制备了高热稳定性的新型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GSPE)。优化后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离子电导率在25℃时可高达3.7×10^(−3)S/cm,电化学窗口室温下可达4.5 V。此外,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与电极具有良好的界面相容性;组装的磷酸铁锂电池在1 C下循环80次,容量保持率为89%。本项研究工作展示了高性能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对提升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稳定性与安全性具有较大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凝胶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PVDF-HFP 塑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杆生物质碳负载Pt用于电催化氧化甲醇 被引量:2
6
作者 霍朝晖 吴清红 +4 位作者 黎晓晴 陈晓丽 尹伟 刘炉英 史蕾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0,共6页
首先以大麻杆为前驱体,利用化学活化法,在氮气保护下高温炭化制备多孔结构碳材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氮吸脱附实验等探究温度和碱碳比对碳材料结构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一定时,随着碱碳比增大比表面积呈抛物... 首先以大麻杆为前驱体,利用化学活化法,在氮气保护下高温炭化制备多孔结构碳材料。利用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氮吸脱附实验等探究温度和碱碳比对碳材料结构和孔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一定时,随着碱碳比增大比表面积呈抛物线上升。在碱碳比一定的情况下,温度升高,比表面积明显增大,比表面积可达1622.10 m^2·g^-1。然后,利用光还原法,以大麻杆碳材料为载体,磷钨酸为光催化还原剂、稳定剂和包覆剂,异丙醇作供电子体,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一步合成多酸基@Pt大麻杆碳复合材料并考察其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此复合材料电催化氧化甲醇得到峰电流密度为4.87 mA·cm^-2,表现出了较好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杆 化学活化法 纳米Pt 光还原法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泡沫铜的多孔碳均匀负载Cu3P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光催化降解染料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刘盛杰 叶永杰 +4 位作者 刘银怡 林淑满 谢浩源 刘文婷 许伟钦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90-1097,共8页
为了开发活性高、易回收的光催化剂,采用多步热解法制备了基于泡沫铜的多孔碳均匀负载Cu_(3)P纳米颗粒。在泡沫铜(FC)基底原位生长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晶态材料(Cu-MOF),通过热解处理使得泡沫铜表面覆盖了均匀负载于碳材料的Cu_(2)O/Cu纳... 为了开发活性高、易回收的光催化剂,采用多步热解法制备了基于泡沫铜的多孔碳均匀负载Cu_(3)P纳米颗粒。在泡沫铜(FC)基底原位生长铜基金属-有机框架晶态材料(Cu-MOF),通过热解处理使得泡沫铜表面覆盖了均匀负载于碳材料的Cu_(2)O/Cu纳米颗粒(Cu_(2)O/Cu@NPC@FC-400)。对该材料进行磷化处理得到目标光催化剂Cu_(3)P@NPC@FC-400。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散射光谱(UV-Vis DR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材料的组成和形貌。以罗丹明B(Rh B)溶液作为模拟废水,探究其光催化性能及机理。结果发现,Cu_(3)P@NPC@FC-400材料对罗丹明B染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3 h内染料去除率可达94%。该材料便于回收,循环利用10次后,光催化活性保持不变。此外,该材料对于含有7种染料的复杂体系也具有优异的光降解性能。该催化剂具有稳定性高、回收简便的优势,可用于处理含有多种染料的废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框架 泡沫铜 磷化 染料 光催化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