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的内固定取出时机与再发脱位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冬青 王明森 +1 位作者 王晓跃 李焕彬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7期15-18,共4页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骨折愈合后的内固定取出时机与肩锁关节再发脱位的关系。方法92例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后在取出内固定时间不同分为半年取出组(37... 目的探讨锁骨钩钢板治疗锁骨远端骨折并肩锁关节脱位,骨折愈合后的内固定取出时机与肩锁关节再发脱位的关系。方法92例锁骨远端骨折合并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根据术后在取出内固定时间不同分为半年取出组(37例)和1年取出组(55例)。半年取出组在内固定术后6个月取出内固定,1年取出组在内固定术后1年取出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内固定术后6个月、1年、2年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再发脱位、再次手术情况。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取出组患者内固定术后1年VAS评分(1.49±1.01)分高于1年取出组的(0.98±1.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取出组内固定术后6个月、2年的VAS评分分别为(2.14±0.78)、(0.80±0.74)分,与1年取出组的(2.31±0.92)、(1.04±0.83)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取出组患者内固定术后6个月、1年、2年的Neer评分分别为(85.00±3.12)、(86.95±9.93)、(86.54±9.37)分,与1年取出组的(84.04±3.73)、(87.38±9.49)、(86.93±9.95)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本研究治疗后2年随访共观察到16例患者,再发脱位率为17.39%,其中半年取出组再发脱位5例(13.51%),1年取出组再发脱位11例(20.00%)。有10例患者再次接受了肩锁关节脱位复位内固定手术,再次手术率为62.50%,其中半年取出组再次手术4例,1年取出组再次手术6例。两组再发脱位、再次手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取出组患者再发脱位、再次手术患者Neer评分分别为(66.80±2.38)、(65.75±0.50)分,与1年取出组患者的(74.09±10.78)、(66.00±0.89)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骨钩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合并肩锁关节脱位的锁骨远端骨折,骨折愈合率高,虽然存在取出钢板后肩锁关节再发脱位风险,但取出内固定时机对再发脱位风险的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骨钩钢板 锁骨远端骨折 肩锁关节脱位 术后再发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磷酸钠联合骨化三醇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许冬青 王晓跃 +2 位作者 李伟鹏 赖旭南 李焕彬 《北方药学》 2020年第6期54-55,共2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采用骨化三醇联合唑来磷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唑来磷酸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比两...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采用骨化三醇联合唑来磷酸钠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抛硬币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唑来磷酸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骨代谢标志物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股骨颈部、腰椎正位骨密度更大;BALP、BGP水平更高,CTX-I水平更低,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唑来磷酸钠联合骨化三醇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利于改善骨密度与骨代谢,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磷酸钠 骨化三醇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代谢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胸腰椎椎弓根钉道探子的设计及临床初步应用
3
作者 赖必华 黄伟斌 +2 位作者 王明森 李焕彬 王晓跃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3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胸腰椎椎弓根钉道探子的设计并评价其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将脊柱内镜结构简化和外径缩小化,设计成可视化椎弓根探子(VPP)。11例需行胸腰椎椎弓根镙钉内固定患者,术中椎弓根钉道准备好后,使用VPP判断钉道四壁是否完整。术... 目的探讨可视化胸腰椎椎弓根钉道探子的设计并评价其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将脊柱内镜结构简化和外径缩小化,设计成可视化椎弓根探子(VPP)。11例需行胸腰椎椎弓根镙钉内固定患者,术中椎弓根钉道准备好后,使用VPP判断钉道四壁是否完整。术后复查CT评价椎弓根镙钉位置,并将镙钉准确性分为4级,计算镙钉位置优良率。结果11例患者术中VPP均显示钉道四壁及前方均为骨质,提示钉道位置良好。置入椎弓根节段及数量:T_(10)4枚,T_(11)6枚,T_(12)8枚,L_(1)9枚,L_(2)5枚,L_(3)4枚,L_(4)8枚,L_(5)6枚。术后复查CT提示所有镙钉位置良好,准确性分级均为0级,镙钉位置优良率为100%。结论VPP探查胸腰椎椎弓根钉道安全、可靠,但该技术仍需进一步改进,可作为现有判断胸腰椎椎弓根钉道方法中的一种重要补充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镙钉 可视化椎弓根探子 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