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网络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汪硕 吴芃 +3 位作者 卢华 黄韬 张继栋 刘韵洁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4,共7页
新型网络产业作为兼具创新引领性、交叉融合性的前沿领域,对推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具有重大价值,也是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的有力手段。本文研判了新型网络技术的发展需求,针对多类... 新型网络产业作为兼具创新引领性、交叉融合性的前沿领域,对推动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与应用、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具有重大价值,也是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和经济增长点的有力手段。本文研判了新型网络技术的发展需求,针对多类应用场景阐述解决方案,凸显产业化价值;详细梳理了国内外新型网络产业的宏观发展态势、技术应用现状。在凝练我国新型网络产业发展思路的基础上,研判相关产业发展的重点方向,据此提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中各细分方向的具体发展目标。研究表明,制定新型网络产业战略规划体系、加强前沿基础理论创新研究,是我国新型网络产业的发展亟需;新型网络架构与基础理论、超低时延/确定性时延网络、网络操作系统、云网融合、可编程网络是重点技术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网络 消费型网络 生产型互联网 天地一体化网络 价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汪硕 王佳森 +3 位作者 蔡磊 黄韬 卢华 刘韵洁 《中国工程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9,共8页
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作为兼具理论创新性与技术实用性的前沿领域,对推动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促进工业制造和高质量网络融合发展具有价值,也为抢占确定性网络技术制高点、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机遇。本文从制造企业、... 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作为兼具理论创新性与技术实用性的前沿领域,对推动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促进工业制造和高质量网络融合发展具有价值,也为抢占确定性网络技术制高点、抓住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机遇。本文从制造企业、通信厂商两方面研判了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发展需求,详细梳理了国内外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进一步凝练我国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完成了面向工业制造的确定性网络技术发展阶段划分:试点示范阶段、规模化复制阶段、自发创新驱动阶段。研究表明,我国"确定性网络+工业制造"发展需要重点关注:成立产业联盟促进生态发展,加快形成公网专用的先发优势,重视行业发展路径选取,加大应用创新发展的资源保障,加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注重"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制造 工业互联网 确定性网络 时间敏感网络 第五代移动通信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区块链的算力网络信任评估与保障方案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温瑶 陆晶晶 +1 位作者 卢华 谢人超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9-106,共8页
算力网络是通过网络承载、传递泛在计算服务,实现计算、网络融合一体化的新型网络架构。为实现安全可信的算力共享,借助区块链技术,提出了融合区块链的算力网络架构,并基于该架构设计了包含用户身份认证机制、算力服务注册机制、交易机... 算力网络是通过网络承载、传递泛在计算服务,实现计算、网络融合一体化的新型网络架构。为实现安全可信的算力共享,借助区块链技术,提出了融合区块链的算力网络架构,并基于该架构设计了包含用户身份认证机制、算力服务注册机制、交易机制、信誉评估机制的信任评估与保障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为算力网络的算力资源共享提供安全可信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力网络 区块链 安全 信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的高速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与关键技术验证 被引量:4
4
作者 董博宇 冯叶青 +5 位作者 李国强 贾俊连 张俊文 付杰尉 迟楠 朱伏生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0,共7页
太赫兹通信以其可提供更高速、更大容量和更安全的数据传输的独特优势,在未来6G中成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固态电子的太赫兹通信系统存在带宽受限、频谱响应不平坦等问题,需要先进的信号形式结合灵活高效的处理方法来提升系统性能... 太赫兹通信以其可提供更高速、更大容量和更安全的数据传输的独特优势,在未来6G中成为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固态电子的太赫兹通信系统存在带宽受限、频谱响应不平坦等问题,需要先进的信号形式结合灵活高效的处理方法来提升系统性能。搭建了基于固态电子的G波段太赫兹无线通信系统,通过采用比特-功率加载的离散多音(Bit and Power Loading-Discrete Multitone, BPL-DM)调制技术,实现了对系统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通过对通信速率的灵活调整、自适应削波和基于三阶多项式的后均衡技术,解决了峰值功率约束带来的挑战,提升了整体传输性能,实现了在195 GHz中心频率下,单通道130 Gbit/s的通信线路速率。基于以上技术,为进一步提升系统容量,搭建了4×4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太赫兹通信系统,总线路速率超过399 Gb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无线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离散多音调制 比特-功率加载 自适应削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A的新型软件无线电系统设计与实现
5
作者 张彦宇 吴俊 +2 位作者 方志军 赵嵩源 朱伏生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19年第4期362-367,共6页
由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硬件组成性能的限制,当前主流的一些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外设已不能满足无线电研究人员的需求。基于一种面向5G通信自主开发的软件通用平台(Software Universal Platform,SOUP)和无... 由于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硬件组成性能的限制,当前主流的一些软件无线电(Software Defined Radio,SDR)外设已不能满足无线电研究人员的需求。基于一种面向5G通信自主开发的软件通用平台(Software Universal Platform,SOUP)和无线电软件开发平台GNU Radio,设计搭建了一种符合软件通信架构(Software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SCA)的软件无线电系统。使用硬件驱动程序PDMA使主机识别SOUP、屏蔽SOUP底层硬件的实现细节,并使得操作系统能够像操作文件一样对SOUP进行操作,再使用GNU Radio的模块开发工具开发出信号源模块和信宿模块,这2个模块的功能就是用来采集和传送I/Q采样信号。通过实现一种传统的模拟通信系统,以验证SOUP_GNU Radio系统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通信架构 软件无线电 软件通用平台 GNU RADIO 宽带调频收发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双工无线通信系统的智能安全中继选择策略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芳 王亚娟 +1 位作者 赖峥嵘 刘元安 《电信科学》 2020年第10期79-86,共8页
全双工技术理论上可以使频谱效率提升一倍,将其应用于双向中继系统,能进一步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考虑残余自干扰与信道环境,以安全容量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中继选择,将该选择优化问题建模为多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 全双工技术理论上可以使频谱效率提升一倍,将其应用于双向中继系统,能进一步提升系统的频谱效率。考虑残余自干扰与信道环境,以安全容量最大化为目标进行中继选择,将该选择优化问题建模为多分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智能中继选择策略。在设计分类模型时利用CNN提取信道的空间相关性,设置卷积核的维度与中继数目相关,为了保留输入特征的矩阵特性未使用池化层。仿真结果表明,在降低计算复杂度和减少反馈开销的情况下,基于CNN的分类器具有更高的分类准确率,能获得与传统最优中继选择方案一致的安全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双工 中继选择 监督学习 多分类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分类的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机制 被引量:19
7
作者 崔子熙 胡宇翔 +1 位作者 兰巨龙 王雨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9-565,共7页
为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网络的多路径带宽,现有研究多采用基于链路感知的负载均衡算法,在动态获取全局链路拥塞信息后选取最优路径对流量进行转发.然而这些研究未考虑数据中心网络流量大小分布不均匀的特性,难以在选路成本和转发效率上取得... 为充分利用数据中心网络的多路径带宽,现有研究多采用基于链路感知的负载均衡算法,在动态获取全局链路拥塞信息后选取最优路径对流量进行转发.然而这些研究未考虑数据中心网络流量大小分布不均匀的特性,难以在选路成本和转发效率上取得平衡.为此,设计一种基于流分类的数据中心网络负载均衡机制(ULFC,Utilization-aware Load balancing based on Flow Classification),在实现拥塞感知的基础上进行流量特征分析,采用不同的策略为大、小流分配路径,实现网络流量特征与选路方法优势的最佳匹配.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现有方案,ULFC的平均流处理效率提高了1.3倍至1.6倍,路由成本降低了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中心网络 负载均衡 可编程数据平面 流分类 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运维中KPI异常检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王速 卢华 +2 位作者 汪硕 蔡磊 黄韬 《电信科学》 2021年第5期42-51,共10页
现有的网络监控和故障修复大多依赖规则系统或者人工处理,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和业务的多样化,这种方式难以满足要求。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运维理论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网络运维智能... 现有的网络监控和故障修复大多依赖规则系统或者人工处理,然而随着网络规模的不断增大和业务的多样化,这种方式难以满足要求。随着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运维理论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网络运维智能化能力。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异常检测是智能运维的一项底层核心技术。针对KPI异常检测技术研究展开综述,对KPI数据和KPI异常进行了描述,并从单指标和多指标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KPI异常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KPI检测的部署应用问题,讨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运维 KPI 异常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在轨道交通边缘计算网络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谢高畅 卢华 +4 位作者 唐琴琴 朱涵 梁成昊 文雯 谢人超 《电信科学》 2021年第10期117-125,共9页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能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计算密集型业务和时延敏感型业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能力,然而轨道交通边缘计算网络中的大量边缘设施暴露在开放式环境中,其隐私保护和传输安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access edge computing,MEC)能为城市轨道交通中的计算密集型业务和时延敏感型业务提供高质量的服务能力,然而轨道交通边缘计算网络中的大量边缘设施暴露在开放式环境中,其隐私保护和传输安全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区块链(blockchain)具有分布式账本、共识机制、智能合约、去中心化应用等功能特性,因此,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分布式轨道交通边缘计算网络构建系统性的安全防护机制,从而保障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实现高质量的城市轨道交通服务。首先,介绍了区块链的基本概念;其次,设计了轨道交通边缘计算网络架构,提出了融合区块链的轨道交通边缘计算网络安全防护机制和应用实例;最后,对该安全防护机制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边缘计算网络 安全防护机制 城市轨道交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计算使能星地协同网络下的服务部署机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卢华 段雪飞 李斌 《中兴通讯技术》 2021年第3期62-66,共5页
在移动边缘计算(MEC)与星地协同网络(STIN)融合的网络架构中,针对卫星网络和边缘计算对时延与资源敏感的特点,以最大化用户服务质量(QoS)为目标,提出基于强化学习的深度Q网络(DQN)算法部署机制。将部署问题描述为一个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 在移动边缘计算(MEC)与星地协同网络(STIN)融合的网络架构中,针对卫星网络和边缘计算对时延与资源敏感的特点,以最大化用户服务质量(QoS)为目标,提出基于强化学习的深度Q网络(DQN)算法部署机制。将部署问题描述为一个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DP),并把卫星节点的状态和部署行为分别建模为DQN中的状态和动作。通过卫星的计算资源与卫星和用户的通信时延给出奖励值,在神经网络中训练以优化部署行为,进而实现最优部署策略,并对提出的算法做仿真。与其他算法对比的结果表明,在相同的优化目标条件下,DQN算法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服务部署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虚拟现实压缩与传输系统 被引量:12
11
作者 谭彬 赵嵩源 +1 位作者 吴俊 张文茹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5-53,共9页
针对基于云服务的虚拟现实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高要求以及对传输时延的敏感性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的云VR系统方案,主要包括基于视点的VR处理和混合数模传输优化。首先采用基于金字塔投影的用户视点感知动态推流方法实现... 针对基于云服务的虚拟现实对数据传输速率的高要求以及对传输时延的敏感性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移动边缘计算技术的云VR系统方案,主要包括基于视点的VR处理和混合数模传输优化。首先采用基于金字塔投影的用户视点感知动态推流方法实现基于视点的VR处理;然后引入混合数模技术对传输进行优化改进,并给出了启发式的资源分配优化算法;最后在长期演进(LTE)系统的基础上改造基站协议栈,融入移动边缘计算技术,实现了完整的移动边缘云VR系统。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案相比,所提方案能够实现更加稳健高效的传输,达到更好的VR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移动边缘计算 混合数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电波传播及信道特性 被引量:8
12
作者 弋浩凡 官科 +3 位作者 何丹萍 艾渤 赖峥嵘 钟章队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48,共15页
首先,综述太赫兹电波相较于低频电波传播的不同特性,包括气象因素和材料粗糙表面对电磁波的影响。接着,提出利用射线跟踪技术仅通过有限的信道测量数据校准目标场景中的三维环境模型以及材料电磁参数;然后,利用从射线跟踪仿真反演出的... 首先,综述太赫兹电波相较于低频电波传播的不同特性,包括气象因素和材料粗糙表面对电磁波的影响。接着,提出利用射线跟踪技术仅通过有限的信道测量数据校准目标场景中的三维环境模型以及材料电磁参数;然后,利用从射线跟踪仿真反演出的参数在类似场景中进行大量仿真,代替信道测量生成大量真实有效的全维度信道数据;最后,提取并分析信道特性,例如路径损耗、阴影衰落、莱斯K因子、均方根时延扩展、角度扩展及多普勒参数。2个案例研究是从室内桌面通信到室外智能车联网场景,分别代表了6G移动通信从近到远用例的两端,对于室外场景还额外考虑了不同气象条件下对信道参数的影响,对太赫兹系统的设计和评估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道特性 信道测量 射线跟踪 太赫兹通信 电波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环境下23GHz信道仿真建模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文茹 汪莞乔 +3 位作者 官科 艾渤 曾毅 赖峥嵘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069-2080,共12页
随着车载网络的发展,新的无线电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车辆间通信既要求超可靠低时延,同时又对通信数据速率有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韩国大田的城市环境进行仿真,并表征23GHz车载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利用射线跟踪仿真萃取路径损耗... 随着车载网络的发展,新的无线电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车辆间通信既要求超可靠低时延,同时又对通信数据速率有较高的要求.本文针对韩国大田的城市环境进行仿真,并表征23GHz车载移动通信信道的特性.利用射线跟踪仿真萃取路径损耗、莱斯K因子、均方根时延扩展和角度扩展等典型信道参数,定量地分析并总结其对车辆通信的影响,为毫米波车载移动通信系统的部署提供参考和指导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移动通信 毫米波信道建模 射线跟踪 城市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B:用于工业互联网标志解析的轻量级混合区块链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浩然 张继栋 +1 位作者 谢人超 黄韬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94-2599,共6页
针对工业互联网标志解析系统存在的数据完整性、真实性问题以及传统区块链部署方案显现的节点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受限瓶颈和可扩展性问题,基于混合共识、一致性哈希等技术设计一种高性能的轻量级混合区块链(lightweight hybrid blockc... 针对工业互联网标志解析系统存在的数据完整性、真实性问题以及传统区块链部署方案显现的节点计算、存储、网络资源受限瓶颈和可扩展性问题,基于混合共识、一致性哈希等技术设计一种高性能的轻量级混合区块链(lightweight hybrid blockchain,LHB)模型,以异步的方式实现可信验证和冗余备份,通过对全网区块存证防止窜改和伪造数据。性能比较与分析表明,LHB同时拥有联盟链的高吞吐量与公有链的安全等级,在最优情况下,基于LHB的标志解析系统时延可低至1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标志解析 区块链 权益模型 混合共识 一致性哈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系统多用户PSK调制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美晨 李双志 +3 位作者 段雪飞 卢华 宗景杰 张建康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38-243,共6页
针对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短包传输特征,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上行链路系统中,利用较低导频开销来设计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调制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优化兼顾无线链路传输的可靠性。首先... 针对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短包传输特征,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上行链路系统中,利用较低导频开销来设计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调制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优化兼顾无线链路传输的可靠性。首先,在接收端构建基于最小欧式距离的非相干检测器;然后,基于旋转PSK星座来设计多用户空时调制方案,以此构造信号可靠传输方案;最后,利用信号间最小欧式距离最大化准则设计发射功率与PSK星座旋转角度的联合优化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较大幅度地提升已有方案的性能:对于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当信噪比等于-6 dB且接收天线数目为128时,系统误符号率可降低至10^(-7);对于4PSK,当信噪比为0 dB且接收天线数目为128时,系统误符号率可降低至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PSK调制星座 欧式距离 功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PCN的高效路由策略 被引量:2
16
作者 霍如 倪东 +4 位作者 卢华 夏云峰 汪硕 黄韬 刘韵洁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0-40,共11页
针对付费信道网络交易成功率低及网络失衡问题,提出区块链付费信道网络高效路由策略。该策略根据业务类型及业务优先级为高优先级业务建立专用付费信道,并将常规业务划分为多个交易单元,通过信道均衡选路算法为各交易单元选路,减少链上... 针对付费信道网络交易成功率低及网络失衡问题,提出区块链付费信道网络高效路由策略。该策略根据业务类型及业务优先级为高优先级业务建立专用付费信道,并将常规业务划分为多个交易单元,通过信道均衡选路算法为各交易单元选路,减少链上交易次数,维持付费信道的长时间稳定性运行,提高交易成功率。为了避免多个交易同时使用某一链路导致资金暂时性短缺、信道不可用,设计付费信道网络交易排队机制。该机制通过计算交易到达节点与下一跳节点之间的托管金额,建立交易的转发规则,对于排队阈值内无法进行资金注入的节点,设计信道均衡选路算法为其计算新的转发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策略可以提高交易成功率并实现付费信道网络均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付费信道网络 交易单元 差异化路由 信道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黎曼距离的大规模单入多出系统非相干星座映射方案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美晨 李双志 +1 位作者 陆晶晶 张建康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4-382,共9页
本文研究了一个大规模单入多出上行链路系统,其中单天线节点需要将数据及时且可靠地传送给具有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基站。在该系统中,假设发送端与基站间的信道系数在连续两个符号周期内保持恒定,且每两个符号周期独立变化一次。针对该快... 本文研究了一个大规模单入多出上行链路系统,其中单天线节点需要将数据及时且可靠地传送给具有大规模天线阵列的基站。在该系统中,假设发送端与基站间的信道系数在连续两个符号周期内保持恒定,且每两个符号周期独立变化一次。针对该快速衰落信道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大规模唯一可分解星座(Massive uniquely factorable constellation,MUFC)的映射方案,以解决系统瞬时信道状态信息获取与可靠性低的难题。具体地,本文首先基于黎曼测度准则对MUFC进行分割。然后,利用格状编码思想,给出MUFC星座的具体映射方案,理论仿真结果表明该映射方案能够增大调制输出信号序列间的最小黎曼距离(Riemannian distance,RD),从而提升接收端RD检测器的误差性能。最后,仿真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单输入多输出 非相干星座 星座映射 黎曼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6G通感算融合的多粒度资源分配算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金仙美 王佳妮 +1 位作者 赵力强 朱伏生 《无线电通信技术》 2023年第1期89-99,共11页
面向6G通信-感知-计算(通感算)融合的发展需求,亟需突破其资源高效分配算法。提出一种面向6G通感算融合的多粒度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感知的网络状态以及基站自身状态,在多时间粒度上调整资源分配策略时间。首先,该算法将通信、感知... 面向6G通信-感知-计算(通感算)融合的发展需求,亟需突破其资源高效分配算法。提出一种面向6G通感算融合的多粒度资源分配算法,该算法根据感知的网络状态以及基站自身状态,在多时间粒度上调整资源分配策略时间。首先,该算法将通信、感知、计算资源联合优化问题建模为多时间粒度上的最大化效用函数问题;其次,采用决斗深度Q网络(Dueling Deep Q-network, Dueling DQN)算法关注重要状态,忽视不重要状态,可以较快地找到最佳动作;最后在所搭建的实验平台中,将所提算法与多种资源分配算法进行对比,提高网络频谱效率,并降低传输时延、处理时延和资源分配动作执行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感知 深度强化学习 多粒度资源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