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网侧动态碳排放计量模型及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何恒靖 周尚礼 +2 位作者 张乐平 赵伟 肖霞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针对当前电网碳排放核算边界模糊、碳排放因子更新慢、缺乏时空动态性的情况,构建以输电侧、变电侧、配电侧等为核算节点的碳排放计量模型。基于准输入输出模型(Quasi-input-output,QIO)中流入节点的碳排放总量等于节点内部损耗和流出... 针对当前电网碳排放核算边界模糊、碳排放因子更新慢、缺乏时空动态性的情况,构建以输电侧、变电侧、配电侧等为核算节点的碳排放计量模型。基于准输入输出模型(Quasi-input-output,QIO)中流入节点的碳排放总量等于节点内部损耗和流出结点碳排放量之和的原则,以电能计量网络为基础,利用电能量测数据对电网侧各环节进行碳排放计量。碳排放量、碳排放因子等计算结果具有空间上的灵活性和时间上的动态性特征。最后,通过算例验证方法的有效性,该核算模型对于电网进行准确碳核算、掌握碳排放流向以及引导用户主动实施碳减排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网侧 碳排放核算模型 时空动态性 碳排放因子 QI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分布式资源智能控制技术及测试验证
2
作者 徐全 张子昊 +1 位作者 卓叶林 李士杰 《广东电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0-40,共11页
“双碳”背景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及其数字化已成为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由于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新能源充分消纳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为此,提出通过智能监测和控制“源网荷储”等12种分布式资... “双碳”背景下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及其数字化已成为能源战略的重要方向,由于新能源的随机性、波动性和间歇性,给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新能源充分消纳带来一系列的挑战。为此,提出通过智能监测和控制“源网荷储”等12种分布式资源,实现对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首先,建立多类型、多时空尺度和多电压层级的分布式资源智能控制架构,涵盖“站线变户”和“云管边端”;然后,提出基于微型人工智能和改进PID的功率控制、考虑同步量测和线损最小的电压控制、考虑低成本快响应的频率最优控制、基于极快速频率变化率量测的惯量控制4种智能控制技术,实现分布式资源对配电网的准确快速功率控制和线损最小电压控制,以及对主网的最优频率控制和极快速惯量支撑;最后,建立含光伏、风电等分布式资源的典型30节点示范工程算例,开展硬件在环仿真测试,验证所提算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控制 分布式资源 新型电力系统 主动支撑 聚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时间事件驱动协同的微电网频率恢复和荷电状态平衡控制
3
作者 马溪原 王鹏宇 +3 位作者 杨铎烔 张子昊 林振福 徐全 《高电压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57-5467,I0005,共12页
为解决由于功率失配引起的分布式发电系统频率偏差问题,该文针对带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system,BESS)的多智能体交流微电网,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带宽通信网络的分布式有限时间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以Lyapunov方法和齐次逼... 为解决由于功率失配引起的分布式发电系统频率偏差问题,该文针对带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system,BESS)的多智能体交流微电网,提出了一种基于低带宽通信网络的分布式有限时间控制算法。该控制算法以Lyapunov方法和齐次逼近理论为基础,可确保系统节点不依赖初始条件,在一定时间内加速收敛。另外,为减轻通信负担,设计了一种能够避免芝诺(Zeno)行为的事件驱动通信机制,并导出了该行为触发边界的充分条件。通过模拟多个孤岛交流微电网案例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控制器相比,所提出的控制算法在保证收敛时间不随初始条件变化的前提下,可以协调BESS以消除其与标准频率的偏差,同时解决荷电状态(state ofcharge,SoC)平衡问题,提高了同步速度,降低通信负担,确保了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储能系统 多智能体交流微电网 分布式有限时间控制算法 事件驱动通信机制 荷电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