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市污泥与花生壳制活性炭的重金属形态分析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赵晶晶 周少奇 +1 位作者 陈安安 林奕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84-2289,共6页
采用BCR提取法对以污泥和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进行重金属形态分析,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污泥热解前后Cd、Cr、Cu、Zn、Ni、Pb的不同形态含量。结果表明,污泥中Zn的含量最高,Zn和Cu的含量超过了污泥农用标准。热解可使污泥中的可溶解... 采用BCR提取法对以污泥和花生壳为原料制备的活性炭进行重金属形态分析,利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污泥热解前后Cd、Cr、Cu、Zn、Ni、Pb的不同形态含量。结果表明,污泥中Zn的含量最高,Zn和Cu的含量超过了污泥农用标准。热解可使污泥中的可溶解态和可还原态重金属转化为性质稳定的残渣态重金属,在此基础上,利用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IR)对污泥活性炭的重金属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得出花生壳添加量为20%,热解温度为600℃条件下,制备出来的活性炭风险最小。同时证实Cd的潜在生态风险系数较大,在利用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 活性炭 重金属 形态变化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活化过硫酸钠降解甲基橙 被引量:18
2
作者 杨梅梅 周少奇 +1 位作者 郑永鑫 郑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093-2096,2101,共5页
采用零价铁(Fe0)活化过硫酸钠(PDS)的方式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以偶氮染料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硫酸根自由基对甲基橙的氧化降解行为。系统研究了PDS、Fe0投加量、体系初始pH值、反应温度以及染料初始浓度对反应的... 采用零价铁(Fe0)活化过硫酸钠(PDS)的方式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硫酸根自由基,以偶氮染料甲基橙(MO)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硫酸根自由基对甲基橙的氧化降解行为。系统研究了PDS、Fe0投加量、体系初始pH值、反应温度以及染料初始浓度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Fe0/PDS体系能有效地降解甲基橙,在MO初始浓度100 mg/L、PDS投加量为0.912 mmol/L、Fe0投加量0.16 g/L、初始pH值为4.0、温度为298 K的条件下,反应进行2.5 h MO去除率达到80.2%;同时还探索了Fe0/PDS体系降解MO的动力学过程,证实了MO的降解分为两个阶段,且第二阶段的氧化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零价铁 甲基橙 非均相催化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_2O_2/O_3体系处理反渗透浓缩垃圾渗滤液 被引量:12
3
作者 郑可 周少奇 杨梅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540-2544,共5页
采用H2O2/O3体系处理经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浓缩垃圾渗滤液,比较了H2O2/O3体系和单独H2O2和单独O3处理浓缩液;并考察了体系初始pH值、O3投量、H2O2投量对H2O2/O3体系降解浓缩液的色度、腐殖酸以及COD的去除的影响;以及考察了H2O2/O3体系对... 采用H2O2/O3体系处理经反渗透膜处理后的浓缩垃圾渗滤液,比较了H2O2/O3体系和单独H2O2和单独O3处理浓缩液;并考察了体系初始pH值、O3投量、H2O2投量对H2O2/O3体系降解浓缩液的色度、腐殖酸以及COD的去除的影响;以及考察了H2O2/O3体系对浓缩液中大分子的胡敏酸(HA)以及中等分子量的富里酸(FA)的去除,并通过E250/E365(E2/E3)和E240/E420(E2/E4)的变化表征腐殖酸的腐殖度的变化。结果表明:H2O2/O3体系的处理效果远好于单独H2O2和单独O3处理;在pH值为8.0、O3投量为5.02 g/h、H2O2投量为90 mmol/L、反应时间为30 min时,H2O2/O3体系处理浓缩液的色度、腐殖酸和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7.72%、88.85%和74.54%;O3/H2O2氧化体系对HA的去除率高于FA,且经过O3/H2O2氧化体系处理后浓缩液中腐殖酸分子量降低,腐殖化程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臭氧 过氧化氢 渗滤液 反渗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N共掺杂二氧化钛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小娜 周少奇 +3 位作者 杨梅梅 陈安安 沙爽 周晓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0-52,共3页
以泡沫镍为载体,钛酸四丁酯(TBOT)、硝酸镧、尿素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掺杂、La掺杂和La-N共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和N的掺杂改... 以泡沫镍为载体,钛酸四丁酯(TBOT)、硝酸镧、尿素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N掺杂、La掺杂和La-N共掺杂的TiO2光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等技术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a和N的掺杂改变了催化剂的结构形态。以反渗透浓缩渗滤液为目标降解物的光催化试验表明,La-N共掺杂的TiO2其催化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共掺杂 TIO2 光电催化 垃圾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比对改良A2/O-同步脱氮除磷装置去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杨胤 赵静 +1 位作者 王田天 周少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91-95,共5页
研究设计了一套改良A^2/O-强化同步脱氮除磷装置,探讨了该装置在处理南方城市低碳氮比的城市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功能,给出了该装置的优化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2~28℃、好氧池末端DO的质量浓度为1.5 mg/L、HRT为8 h,硝化液... 研究设计了一套改良A^2/O-强化同步脱氮除磷装置,探讨了该装置在处理南方城市低碳氮比的城市污水的同步脱氮除磷功能,给出了该装置的优化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2~28℃、好氧池末端DO的质量浓度为1.5 mg/L、HRT为8 h,硝化液回流体积比为200%,缺氧混合液回流体积比为150%,污泥回流体积比为60%~80%,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体积比为1:2.6:6.4时,中试装置出水COD和NH_4^+-N、TN、TP的质量浓度平均分别为36.52 mg/L和0.87、12.95、0.43 mg/L,符合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污水 同步脱氮除磷 中试 低碳氮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脱氮除磷系统除磷效果优化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黎强 秦玉洁 +2 位作者 杨胤 欧阳海 周少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76-79,共4页
针对南方城市污水C\N较低的特点以及现有脱氮除磷工艺脱氮除磷效率不高的缺点,设计了一套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来强化脱氮除磷的中试装置。本工艺以广州市石井污水处理厂细格栅出水作为处理对象,针对不同工艺参数的除磷效果进行研究,并对各... 针对南方城市污水C\N较低的特点以及现有脱氮除磷工艺脱氮除磷效率不高的缺点,设计了一套高效脱氮除磷工艺来强化脱氮除磷的中试装置。本工艺以广州市石井污水处理厂细格栅出水作为处理对象,针对不同工艺参数的除磷效果进行研究,并对各种因素进行组合实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好氧池末端的溶解氧质量浓度为1.5mg/L,水力停留时间(HRT)为8h,硝化液回流比为200%,缺氧混合液回流比为150%,体积比为1:2.6:6.4时,高效脱氮除磷工艺对有机物和总磷的处理效果最佳,出水平均COD为32.04 mg/L,TP的平均质量浓度为0.35mg/L,去除率分别为81.32%和85.60%,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1级A标准,取得了较好的除磷效果,并且系统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装置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脱氮除磷工艺 低碳氮比 中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A/A/O工艺脱氮除磷中试运行效果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欧阳海 赵静 +3 位作者 杨胤 黎强 秦玉洁 周少奇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2-115,共4页
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某污水处理厂污水进行中试改良A/A/O工艺实验,研究该工艺与进水COD、V厌氧:V缺氧:V好氧及HRT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A/O工艺对TN去除率为35.48%,出水中主要以硝酸盐氮为主。处理TP去除率达75.53%以上,达... 通过对广州市白云区某污水处理厂污水进行中试改良A/A/O工艺实验,研究该工艺与进水COD、V厌氧:V缺氧:V好氧及HRT等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A/A/O工艺对TN去除率为35.48%,出水中主要以硝酸盐氮为主。处理TP去除率达75.53%以上,达到一级A标准,厌氧和缺氧阶段有明显的反硝化聚磷作用。该实验进水COD/TN、COD/TP分别为5.03、66.21,满足最优处理条件范围。V厌氧:V缺氧:V好氧会影响工艺处理效果,缺氧池比例过大或过小均会降低工艺去除率,V厌氧:V缺氧:V好氧最优比例为1:2.6:6.4。系统HRT随着时间增加,TN、TP处理效果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对COD处理率影响不大,最优水力停留时间为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A/A/O工艺 中试 脱氮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铁尾矿酸浸过程的响应曲面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安安 周少奇 赵晶晶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9-103,共5页
采用了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RSM)对硫酸浸出镍铁尾矿中的镁的浸出率进行了研究。使用Design Expert7.1软件得到了一个二次响应曲面模型,该模型有较高的回归率(R2=0.926 8,Adj R2=0.832 6),通过模型验证,该模型有较优的预测效果。... 采用了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RSM)对硫酸浸出镍铁尾矿中的镁的浸出率进行了研究。使用Design Expert7.1软件得到了一个二次响应曲面模型,该模型有较高的回归率(R2=0.926 8,Adj R2=0.832 6),通过模型验证,该模型有较优的预测效果。分析表明,温度对浸出率的影响最为显著,但这3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显著。浓度-温度之间的协同作用比浓度-时间对镍铁尾矿渣中镁的浸出效率的提高更有利。最后通过模型拟合优化出MgO的最浸出条件,硫酸质量分数37.39%,反应时间为1.85 h,反应温度为80℃,在此条件下的MgO浸出率达到54.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浸出 镍铁尾矿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曝气工艺下老龄垃圾渗滤液部分亚硝化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黄国涛 周少奇 +1 位作者 徐斌 李伙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4-107,共4页
在间歇曝气(开/停时间为1.5 min/0.7 min)与连续曝气2种工艺条件下,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部分亚硝化试验。结果表明,间歇与连续曝气均能实现渗滤液的部分亚硝化作用;间歇阶段与连续曝气稳定期的氨氮、COD、... 在间歇曝气(开/停时间为1.5 min/0.7 min)与连续曝气2种工艺条件下,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对老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部分亚硝化试验。结果表明,间歇与连续曝气均能实现渗滤液的部分亚硝化作用;间歇阶段与连续曝气稳定期的氨氮、COD、TIN去除率、NO2--N生成率分别为84.51%、66.97%、66.12%、16.84%与74.40%、53.31%、37.74%、36.22%。连续曝气能提高氨氮处理负荷,间歇曝气能产生更多以异养反硝化作用为主的氮损失。固定时间运行SBR亚硝化系统控制使出水m(NO2--N)/m(NH4+-N)波动较大。连续曝气稳定期的NO2--N污泥转化负荷率(m(NO2--N)/[m(VSS).t])为55.7 g/(kg.d),是间歇曝气阶段的6倍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垃圾渗滤液 部分亚硝化 反硝化 颗粒污泥 SB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