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洋微藻脲酶活性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徐宁 孙树刚 +2 位作者 段舜山 李爱芬 张成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9-693,共5页
为进一步了解海洋微藻对尿素的吸收和利用机制,揭示水体尿素浓度升高对近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潜在影响及对近海有害藻类水华(HABs)形成的促进作用,对海洋微藻脲酶活性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典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为实验材料,在Peers... 为进一步了解海洋微藻对尿素的吸收和利用机制,揭示水体尿素浓度升高对近海浮游植物群落演替的潜在影响及对近海有害藻类水华(HABs)形成的促进作用,对海洋微藻脲酶活性的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以典型赤潮藻东海原甲藻为实验材料,在Peers方法的基础上,探讨了失活处理时间、提取液pH值、酶促反应温度以及微藻生长阶段对脲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失活处理时间、提取液pH值、酶促反应温度以及微藻所处的生长阶段都对微藻的脲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海洋微藻脲酶活性的最佳测定条件为:100℃下失活处理时间>2min;提取液pH值7.9;反应温度应与微藻生长温度一致;指数生长初期的藻体具有较高的酶活,而平台期后酶活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 脲酶活性 尿素 浮游植物 赤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P营养盐胁迫对两株布朗葡萄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孙凯峰 胡章喜 段舜山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7-524,共8页
采用批次培养方法,在光照强度60、110μmol/m2·s下分别设置了7个不同的氮、磷浓度(N:0—3500μg/L,P:15—775μg/L),研究两株布朗葡萄藻(Botryococcus braunii)对氮、磷胁迫的敏感性差异,筛选高营养利用效率的优良藻株。结果表明:... 采用批次培养方法,在光照强度60、110μmol/m2·s下分别设置了7个不同的氮、磷浓度(N:0—3500μg/L,P:15—775μg/L),研究两株布朗葡萄藻(Botryococcus braunii)对氮、磷胁迫的敏感性差异,筛选高营养利用效率的优良藻株。结果表明:两株藻对氮磷营养胁迫的耐受性存在差异,B.braunii764株对氮胁迫具有较高耐受性,而B.braunii765株对磷胁迫具有较高耐受性。光照强度110μmol/m2·s,不同氮浓度下B.braunii764株其平均生长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各处理组;不同磷浓度下B.braunii765株其平均生长速率显著高于B.braunii764株。在试验设定的光照强度条件下,适当增加光照强度能够显著降低氮胁迫对布朗葡萄藻生长的抑制效应。在光照强度110μmol/m2·s下,氮浓度3500μg/L时两株布朗葡萄藻平均生长速率与在正常Chu-10培养基条件下无显著差异。磷浓度775μg/L时两株布朗葡萄藻的平均生长速率均显著低于正常Chu-10培养基条件,增加光照强度对磷胁迫下藻细胞的生长无显著作用。两株布朗葡萄藻在第2天时磷吸收与初始磷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氮吸收在3500μg/L时出现饱和现象。布朗葡萄藻的生长更容易受到培养基中磷营养胁迫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朗葡萄藻 光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氮比例和光强对赤潮藻球形棕囊藻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园 徐宁 段舜山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99-504,共6页
采用实验室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有机氮比率和光照强度相互作用对赤潮藻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光条件下(120μmol.m-2.s-1),有机氮含量为20%时,其细胞密度、比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采用实验室一次性培养的方法,研究了有机氮比率和光照强度相互作用对赤潮藻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光条件下(120μmol.m-2.s-1),有机氮含量为20%时,其细胞密度、比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球形棕囊藻生长最好;在低光条件下(10μmol.m-2.s-1),有机氮含量大于50%时,其细胞密度要高于硝态氮和有机氮为20%的实验组。无论是高光还是低光条件下,有机氮含量变化对球形棕囊藻Fv/Fm影响不大。但在高光条件下,不同氮源对其Fv/Fm有显著的影响,硝氮组显著高于尿素组而在低光照条件下,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对照组达到最大光能转化效率0.752,但与硝氮组差别不显著。对于既能利用无机氮又能利用有机氮的海洋微藻来说,有机氮的存在可能显著促进其增殖,从而改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并可能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形成赤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混合氮源 有机氮 尿素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5个黑鲷地理群体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爽 章群 +4 位作者 乐小亮 彭博 许忠能 韦桂峰 李贵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5-79,共5页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资源,本研究测定了中国近海5个群体(北方海域的营口与崂山群体,南方海域的闽清、大亚湾、东兴群体)各10尾黑鲷线粒体控制区5′端722bp序列以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发现42个单... 为有效保护和利用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资源,本研究测定了中国近海5个群体(北方海域的营口与崂山群体,南方海域的闽清、大亚湾、东兴群体)各10尾黑鲷线粒体控制区5′端722bp序列以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结果发现42个单倍型,56个多态位点;群体单倍型多样性为0.978~1.000,群体核苷酸多样性为0.0067~0.0116。中性检测和核苷酸不对称分布分析表明,中国近海黑鲷在晚更新世(165~41kaBP)曾经历过种群的快速扩张。北方群体与南方群体之间的Fst值为0.1145(P=0.00),表明存在中等程度的分化,建议将中国近海黑鲷作为两个管理单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 线粒体控制区 遗传多样性 群体遗传结构 种群历史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小球藻和雨生血球藻之间的化感效应 被引量:4
5
作者 郑迪 段舜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380-2383,共4页
为了探讨经济微藻之间是否存在化感互利效应的问题,进行了普通小球藻和雨生血球藻之间的化感作用效应试验。试验设置了氮、磷营养限制和正常营养2个水平,普通小球藻和雨生血球藻分别作为受体被培养在相对应的供体藻滤液中的处理,测定了... 为了探讨经济微藻之间是否存在化感互利效应的问题,进行了普通小球藻和雨生血球藻之间的化感作用效应试验。试验设置了氮、磷营养限制和正常营养2个水平,普通小球藻和雨生血球藻分别作为受体被培养在相对应的供体藻滤液中的处理,测定了藻细胞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普通小球藻滤液对雨生血球藻的生长具有化感促进效应,雨生血球藻滤液对普通小球藻同时存在化感促进或抑制效应。②在正常营养条件下,2种微藻的细胞密度均呈现较明显的互利促进效应,普通小球藻滤液对雨生血球藻细胞密度的增加量为5.5%-15.8%;雨生血球藻滤液对普通小球藻细胞密度的促进量为2.0%-16.8%。③在营养限制条件下,普通小球藻滤液对雨生血球藻具化感促进作用,细胞密度的促进量为2.3%-13.0%;而雨生血球藻滤液对普通小球藻却产生化感抑制效应,细胞密度的抑制率为10.0%-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感效应 互利作用 普通小球藻 雨生血球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落酸对紫球藻(Porphyridiu sp.)生长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肖丹曦 段舜山 《生态科学》 CSCD 2009年第2期112-117,共6页
为优化培养条件和提高紫球藻(Porphyridiu sp.)生物量及代谢产物产量,研究了7种浓度的脱落酸(ABA)在三种氮素营养水平下对紫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BA浓度在0.01~1.0mg·L^-1范围内,外源ABA浓度的升高有利于紫球藻增殖... 为优化培养条件和提高紫球藻(Porphyridiu sp.)生物量及代谢产物产量,研究了7种浓度的脱落酸(ABA)在三种氮素营养水平下对紫球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ABA浓度在0.01~1.0mg·L^-1范围内,外源ABA浓度的升高有利于紫球藻增殖,对紫球藻的干重、叶绿素a含量、蛋白质含量、胞外多糖含量、藻红素含量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在ABA浓度在10mg·L^-1时,则呈递抑制趋势。其中中氮水平下外源ABA浓度1.0mg·L^-1是紫球藻生长的最佳浓度,最有利于紫球藻生物量及代谢产物的积累,此时紫球藻的生物量为3.463mg·mL^-1,胞外多糖含量最高,占藻体干重的34.31%。在高氮营养水平下还能体现ABA对紫球藻生长所起的作用,而低氮下生长的紫球藻对ABA的作用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酸 紫球藻 生长 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株雨生血球藻对四种培养基的适应性差异
7
作者 罗飞 段舜山 《生态科学》 CSCD 2009年第2期147-151,共5页
研究了两株雨生血球藻(CG-11,CG-16)(Haematococcus pluvialis)对4种培养基BBM、BBM-R、BG11、MAV中的生长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BBM-R培养基使两株雨生血球藻的A680值、生物量、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三种培养... 研究了两株雨生血球藻(CG-11,CG-16)(Haematococcus pluvialis)对4种培养基BBM、BBM-R、BG11、MAV中的生长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BBM-R培养基使两株雨生血球藻的A680值、生物量、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其它三种培养基;比较两株雨生血球藻在四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得出,藻株CG-16的细胞密度(A680值)、生物量、叶绿素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指标均显著高于CG-11株;两个参试藻株与四种培养基之间在生产能力方面的最佳组合为CG-16藻株在BBM-R培养基中培养,该组合的最终细胞密度可达到60.11×10&4cellmL^-1,干重为0.84gL^-1,可溶性蛋白质最高含量为432.16μgL^-1,最高叶绿素a含量为12.868m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血球藻 藻株 培养基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