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某铀矿下游水系沉积物剖面的放射性核素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
作者 冯颖思 宋刚 +2 位作者 祝秋萍 陈迪云 陈永亨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42-1446,共5页
为了研究广东某铀矿下游水系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利用HPGe-γ能谱仪测量了池塘底泥、溪流沉积物和水稻土剖面中238U、235U、226Ra、232Th和40K的含量.结果表明,该铀矿水系沉积物中238U、235U和226Ra污染较严重,其中池塘底泥&... 为了研究广东某铀矿下游水系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垂直分布,利用HPGe-γ能谱仪测量了池塘底泥、溪流沉积物和水稻土剖面中238U、235U、226Ra、232Th和40K的含量.结果表明,该铀矿水系沉积物中238U、235U和226Ra污染较严重,其中池塘底泥>溪流沉积物>水稻土,而232Th和40K的变化较小.水稻土的放射性核素含量相对较低,证明稻田没有利用铀矿排放的溪水进行灌溉;而受铀矿生产影响的池塘沉积物中238U、235U和226Ra平均含量分别是水稻土的100、87和155倍,且随所采底泥样品垂直深度的增加而增高,在40cm左右含量最高.溪流沉积物中238U和226Ra含量随深度增加有小幅增加,而且238U和226Ra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矿 放射性核素 沉积物 垂直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部分饮用水源地水中总α和总β放射性水平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文暖 聂一凡 +3 位作者 杨启泽 严宇晴 宋刚 陈迪云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18年第1期68-71,共4页
调查广东省不同地区饮用水源地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分丰水期和枯水期2次各采集20个不同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利用BH1227型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定样品。结果表明,40个水样中总α... 调查广东省不同地区饮用水源地水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分丰水期和枯水期2次各采集20个不同水样,按照《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放射性指标》(GB/T 5750.13—2006),利用BH1227型低本底α、β测量仪测定样品。结果表明,40个水样中总α、总β放射性水平分别为0.017 Bq/L^0.286 Bq/L和0.027 Bq/L^0.397 Bq/L,测量值均在正常本底波动范围之内,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α 总β 放射性水平 饮用水源地 水质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剂豆渣处理土壤对玉米吸收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影响
3
作者 郭炀锐 宋刚 +3 位作者 冯颖思 熊昊博 张倩 陈永亨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360-1365,共6页
利用改良剂豆渣处理土壤,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基本性质、玉米生物量以及238U、226Ra、232Th和40K的生物富集、迁移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豆渣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和玉米生物量之间的变化对... 利用改良剂豆渣处理土壤,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基本性质、玉米生物量以及238U、226Ra、232Th和40K的生物富集、迁移的影响。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豆渣可显著降低土壤pH值;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和玉米生物量之间的变化对40K的生物有效性、富集系数及迁移系数有显著影响,而对238U、226Ra和232Th的影响不显著;玉米地上部分40K的迁移系数和富集系数与238U、226Ra和232Th有显著差异;除238U外,其他3种核素在地上部分的富集系数与迁移系数呈极显著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 天然放射性核素 生物富集系数 迁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数学的广东大宝山矿横石河下游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被引量:22
4
作者 付善明 肖方 +3 位作者 宿文姬 邱锦泉 王道芳 常向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40-1146,共7页
对广东大宝山矿横石河下游地势平坦的农耕区上坝村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并构建模糊数学污染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受到重金属Cd、Cu、As的复合污染,显示为重度污染,Cd污染最为严重,C... 对广东大宝山矿横石河下游地势平坦的农耕区上坝村表层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进行测试分析,并构建模糊数学污染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受到重金属Cd、Cu、As的复合污染,显示为重度污染,Cd污染最为严重,Cu、As为轻度污染,传统的综合污染指数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显示为轻度和重度污染。模糊数学污染评价法有多个影响因子引入,更加符合矿区及周围地区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因而能够在矿区及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的污染评价中得到应用,该方法基于传统的污染评价法进行优化和改良,因此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数学 污染评价 重金属 大宝山矿 上坝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三角河流饮用水源中皮质激素的污染与风险 被引量:5
5
作者 林粲源 龚剑 +2 位作者 熊小萍 周永顺 吴翠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4752-4761,共10页
利用固相萃取联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珠三角河流饮用水源中的21种糖皮质激素(GCs)和3种盐皮质激素(MCs)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4种目标物在水源水中均有检出,检出率在8%(可的松)~75%(地夫可特)之间,总浓度(ΣCSs)(平均值/中值)为0.29~8.7n... 利用固相萃取联合液相色谱-质谱法对珠三角河流饮用水源中的21种糖皮质激素(GCs)和3种盐皮质激素(MCs)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24种目标物在水源水中均有检出,检出率在8%(可的松)~75%(地夫可特)之间,总浓度(ΣCSs)(平均值/中值)为0.29~8.7ng/L(2.6ng/L/1.6ng/L),污染以布地奈德、丙酸氯倍他索、醛固酮为主.东江东莞段和流溪河下游水源水中肾上腺皮质激素(CSs)浓度水平总体高于西江和北江,各水源地的CSs组成与浓度存在一定的季节性差异.冗余分析发现,水源水中大部分CSs与水温、电导率、pH值以及溶解氧呈负相关关系,表明这些环境因子是影响CSs含量分布的重要因素.CSs在珠三角河流水源地的危害指数(HI)(平均值/中值)在<0.1~0.65(0.25/0.29)之间,总体处于中低风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激素 饮用水源 内分泌干扰物 珠江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废水中铯的去除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敏华 刘贺瑶 +2 位作者 纪澄 陈妙玲 陈迪云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7-12,共6页
核能工业的发展及核事故的发生会排放出大量富含放射性核素的废水,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放射性核素铯具有很长的半衰期,其放射性和毒害性对人体有显著的危害。放射性核素铯具有较强的环境流动性,与矿物附着的能力差,可靠、高效地... 核能工业的发展及核事故的发生会排放出大量富含放射性核素的废水,严重危害环境和人类的健康。放射性核素铯具有很长的半衰期,其放射性和毒害性对人体有显著的危害。放射性核素铯具有较强的环境流动性,与矿物附着的能力差,可靠、高效地去除铯成为挑战。如何提高铯的去除效率以及降低铯的去除成本是目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从铯去除的方法和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系统地综述了现有常用的放射性核素铯的去除技术如沉淀法、离子交换法、吸附法、溶剂萃取法、膜分离法、生物法和组合工艺法等,展望了除铯技术的发展趋势,为经济、可靠、高效除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水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碳热还原制备铁碳复合催化剂的理化性质及催化氧化降解刚果红的性能研究
7
作者 王娥 李导玉 +3 位作者 钱锴 程佩 李淑萍 孔令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5,共6页
铁元素作为环境广泛存在的元素,由于多价态特征而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主要有零价铁和铁硫化物。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FeSO 4为铁源,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多孔碳负载纳米零价铁和Fe_(0.96) S的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 铁元素作为环境广泛存在的元素,由于多价态特征而被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主要有零价铁和铁硫化物。以可溶性淀粉为碳源,FeSO 4为铁源,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多孔碳负载纳米零价铁和Fe_(0.96) S的复合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探索铁元素的形态和形貌在碳热还原中的变化规律,研究其催化活化过硫酸钾(KPS)氧化降解水中染料刚果红(CR)的活性,分析影响活化KPS氧化降解CR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在碳化温度为800℃时,得到一种多孔碳负载纳米零价铁和Fe_(0.96) S的复合催化剂。当CR初始质量浓度为50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1 g/L时,30 min内CR的降解率可达约100%。CR降解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小分子有机酸中间产物,导致反应过程溶液的pH逐渐降低至约3。因此,通过碳热还原法能获得多孔碳负载纳米零价铁和Fe_(0.96) S的复合催化剂,可广泛应用于催化氧化去除水中有机污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氧化 过硫酸钾 刚果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体中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15
8
作者 吴翠琴 李颖 +4 位作者 常淑萍 陈永亨 陈迪云 龚剑 许良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2-457,共6页
建立了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SFO-DLLM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测定水样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萃取效率因素的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十二烷醇萃取剂20μL、萃取温度60℃、离子强度20 g/L、萃取时间1 ... 建立了悬浮固化分散液液微萃取(SFO-DLLME)结合高效液相色谱(HPLC)快速测定水样中6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萃取效率因素的优化,确定了最佳萃取条件:十二烷醇萃取剂20μL、萃取温度60℃、离子强度20 g/L、萃取时间1 min。6种PAEs在2~2 000μ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99 5~0.999 9,检出限(S/N=3)为0.3~0.6μg/L。对自来水、湖水、江水、污水、海水、市售塑料瓶装纯净水和矿泉水进行测定,能检测到部分PAEs。对加标水样进行回收率试验(10、100和1 000μg/L),6种PAEs的回收率为84.9%~94.5%,相对标准偏差为4.1%~6.8%(n=5)。该法环保、简单,可用于实际水样中6种PAEs的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分散液液微萃取 悬浮固化 邻苯二甲酸酯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铀尾矿库下游水体及表层沉积物中铀污染特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宋刚 冯颖思 +2 位作者 王津 陈迪云 陈永亨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9-162,168,共5页
沿粤北某铀尾矿库下游水体采集14个水样和11个表层水系沉积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和低本底HPGe-γ能谱仪分别测量了水样和沉积物中铀含量。结果表明,沿着水流方向,水体中铀浓度由2.091 mg/L降到当地环境... 沿粤北某铀尾矿库下游水体采集14个水样和11个表层水系沉积物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OES)和低本底HPGe-γ能谱仪分别测量了水样和沉积物中铀含量。结果表明,沿着水流方向,水体中铀浓度由2.091 mg/L降到当地环境本底水平0.002 mg/L。流入水库前,水体中铀含量均超过0.05 mg/L。排水口附近以及下游水库中表层沉积物样品的铀含量比溪流中段的高,特别是水库沉积物中含铀703.1 mg/kg,可能会对水质造成长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ICP-OES HPGe-γ能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含铊废水效果及其解毒机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鸿郭 熊静芳 +6 位作者 李猛 庞博 黄晓武 陈迪云 罗定贵 王伟彤 陈永亨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1-597,共7页
生物固定化是一种新型防控水源地水体重金属污染技术.实验采用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含铊废水,并研究了SRB处理含铊废水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包埋后SRB仍能够保持较强活性,pH和接触时间对固定化SRB处理含铊废水具有较大影响,包埋... 生物固定化是一种新型防控水源地水体重金属污染技术.实验采用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处理含铊废水,并研究了SRB处理含铊废水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包埋后SRB仍能够保持较强活性,pH和接触时间对固定化SRB处理含铊废水具有较大影响,包埋小球pH耐受性较好,最适pH值是6,处理在720min达到饱和量.菌液包埋量和废水中硫酸根离子浓度对固定化处理含铊废水作用重要,处理量高达253.94μg·g^(-1).采用EDS和XRD分析了反应体系中沉淀物的组成,表明溶液和小球沉淀物中均含有硫化铊,硫化铊沉淀是固定化SRB处理含铊废水过程中铊污染去除的重要机制,固定化SRB可有效防控水源地铊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 毒性 机理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地表水中28种皮质激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龚剑 林粲源 +3 位作者 熊小萍 陈迪云 陈永亨 吴翠琴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58-1166,共9页
建立了同时测定地表水中28种皮质激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HPLC-ESI-MS/MS)的分析方法。水样经HLB柱固相萃取、C_8反相色谱柱分离,在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模式下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正、负离子模式(ESI±)进行信号采集与... 建立了同时测定地表水中28种皮质激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UHPLC-ESI-MS/MS)的分析方法。水样经HLB柱固相萃取、C_8反相色谱柱分离,在动态多反应监测(DMRM)模式下采用电喷雾离子化正、负离子模式(ESI±)进行信号采集与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发现,28种皮质激素在1. 0~1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99),方法检出限为0. 21~0. 48 ng/L,方法定量限为0. 32~0. 72 ng/L。在5. 0、10、50 ng/L的基质加标水平下,28种目标物的平均回收率为68. 8%~108. 7%,相对标准偏差为0. 1%~8. 1%。该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将广泛应用于环境中糖/盐皮质激素的痕量监测及其行为、风险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皮质激素 地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聚乙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同步处理废水中硫酸盐和铬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鸿郭 林洁松 +6 位作者 吴梦杰 温项斯 陈光仕 邓康蓝 陈梓莹 陈永亨 陈迪云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51-1053,1062,共4页
含Cr(Ⅵ)和硫酸盐废水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一种内聚已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小球(简称固定化小球),探讨这种新型吸附剂对Cr(Ⅵ)、SO2-4分别为100、200mg/L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小... 含Cr(Ⅵ)和硫酸盐废水对生态环境构成严重威胁。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交联剂制备一种内聚已醇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SRB)小球(简称固定化小球),探讨这种新型吸附剂对Cr(Ⅵ)、SO2-4分别为100、200mg/L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固定化小球对废水中Cr(Ⅵ)和SO2-4具有较好去除效果,Cr(Ⅵ)和SO2-4去除量分别高达341.87、1 680μg/g,去除率分别高达97.43%、99.30%。红外谱图、电子扫描图分析表明,固定化小球网状结构构成了细菌免受环境因素干扰的亲水微环境,硫酸盐还原在去除Cr(Ⅵ)和SO2-4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固定化 乙醇 硫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除铅包埋条件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鸿郭 李猛 +5 位作者 罗海玲 张键业 黄奕生 周子倩 陈永亨 陈迪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12,18,共5页
为研究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对重金属铅的处理效果,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包埋剂、硼酸为交联剂、二氧化硅等为添加剂对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固定化,以固定化小球对重金属铅的处理量及SRB小球的溶胀度为主要参考指标,通过正交实验选出包埋SR... 为研究固定化硫酸盐还原菌对重金属铅的处理效果,以聚乙烯醇和海藻酸钠为包埋剂、硼酸为交联剂、二氧化硅等为添加剂对硫酸盐还原菌进行固定化,以固定化小球对重金属铅的处理量及SRB小球的溶胀度为主要参考指标,通过正交实验选出包埋SRB小球的最佳配比量。实验结果显示SRB小球的最佳固定化条件为:聚乙烯醇占所加原料的质量分数为9%、二氧化硅为3%、海藻酸钠为0.2%、活性炭为1%、SRB菌液为35%、交联剂为含2%氯化钙的饱和硼酸、交联时间为24 h。在此条件下制造的固定化SRB小球对含铅废水的处理能力较好,铅离子处理量为745.11 mg/g,固定化小球的溶胀度为33.64%。通过扫描电镜显示固定化SRB小球表面十分粗糙,内部无规则分布着很多凹凸不平的沟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盐还原菌 固定化 包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矿区横石河流域铜的生态地球化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邱锦泉 付善明 +3 位作者 宿文姬 肖方 王道芳 常向阳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695-1704,共10页
通过对粤北矿下游横石河流域种植的花生和水稻籽实中重金属Cu含量,根系土Cu全量和形态分布特征、pH值和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测试,探讨根系土的pH值、有机质含量及Cu元素形态分布对铜迁移和吸收的影响,并采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和THQ靶标危... 通过对粤北矿下游横石河流域种植的花生和水稻籽实中重金属Cu含量,根系土Cu全量和形态分布特征、pH值和有机质含量进行分析测试,探讨根系土的pH值、有机质含量及Cu元素形态分布对铜迁移和吸收的影响,并采用单因子污染评价法和THQ靶标危害系数评价法分别对Cu的污染及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尾矿库出水口下游水体中Cu含量高达7.31mg·kg^(-1),导致了下游研究区花生和水稻根系土中的Cu含量偏高,最高含量值分别达到740.35和459.79 mg·kg^(-1),且沿着横石河流域整体呈现降低趋势。土壤的酸化提高了根系土中Cu的活性及花生和水稻对Cu的富集能力;有机质在根系土中比例的升高有利于提高有机结合态Cu占全量的比例,进而促进花生和水稻对Cu的吸收。单因子污染评价指数显示,横石河流域花生和水稻根系土中Cu的污染指数显著高于对照区,最高超标倍数分别达到14.81和9.20倍,其中,水稻根系土中潜在有效态Cu的生态风险指数比花生高;而且,花生和水稻籽实中Cu的单因子污染指数亦偏高,平均值均达到0.70。THQ评价显示出花生和水稻籽实中Cu的健康风险指数最大值分别达到3.86和1.58,倘若每天食用花生和稻米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而每周食用一次花生则对健康影响不明显。该结果可为该区域农耕区的安全利用及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矿 花生 水稻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提取-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沉积物中24种皮质类固醇激素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永顺 龚剑 +3 位作者 杨可欣 林粲源 吴翠琴 张舒寒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65-174,共10页
沉积物中皮质类固醇激素(CSs)的痕量分析对探究其在环境多介质中的赋存状况和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样中糖皮质激素的测定,对基质更为复杂的环境固体样品中CSs的定量分析研究仍十分有限亦缺乏针对性、系统... 沉积物中皮质类固醇激素(CSs)的痕量分析对探究其在环境多介质中的赋存状况和环境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水样中糖皮质激素的测定,对基质更为复杂的环境固体样品中CSs的定量分析研究仍十分有限亦缺乏针对性、系统性,且目标物未能覆盖大多数常见常用的糖/盐CSs。本研究系统地优化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和仪器分析中影响24种CSs测定准确性和灵敏度的条件,建立了采用超声波提取联合固相萃取技术对样品进行前处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同时测定沉积物中24种CSs的分析方法。沉积物经冷冻干燥、研磨后,取2.0 g样品采用甲醇-丙酮(1∶1,v/v)超声提取,HLB固相萃取柱富集、净化,LC-NH_(2)小柱二次净化,甲醇定容。目标物经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_(8)反相色谱柱(100 mm×2.1 mm,1.8μm)分离,柱温30℃,进样量5μL,以乙腈和0.1%(v/v)乙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ESI^(+))下采用动态多反应(DMRM)选择离子监测(SIM)方式测定24种目标化合物,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24种CSs的方法检出限(LOD,S/N≥3)和定量限(LOQ,S/N≥10)分别为0.14~1.25μg/kg和0.26~2.26μg/kg,工作曲线在1.0~100μ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5)。在5、20、50μg/kg的基质加标水平下,24种CSs的平均回收率为64.9%~125.1%,相对标准偏差为0.4%~12.6%(n=5)。应用该方法测定了3份珠江三角洲河流沉积物,其中有11种目标物被检出,含量范围为1.25~29.38μg/kg。该方法净化效率高,灵敏可靠,适用于环境沉积物中多种天然和合成CSs的痕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提取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皮质类固醇激素 沉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水铝石至一水软铝石转化的机制:对铝土矿中一水软铝石成因的启示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博 陈小明 陈迪云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8-234,共7页
铝土矿的矿石矿物主要为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是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主要形成于炎热而潮湿气候条件下的风化壳中,但不同矿床中的主要矿物组合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一水软铝石既是铝土矿中重要的矿石矿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无机... 铝土矿的矿石矿物主要为三水铝石、一水软铝石和一水硬铝石,是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主要形成于炎热而潮湿气候条件下的风化壳中,但不同矿床中的主要矿物组合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一水软铝石既是铝土矿中重要的矿石矿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无机新材料,查明该矿物的成因机制对理解铝土矿的成因及其资源的高效利用均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细粒三水铝石(D_(50)=0.5μm)作为前驱体分别在175℃的水蒸气和热水中恒温12 h后,三水软铝石消耗殆尽,完全转化为具有完好自形晶体的一水软铝石.粗粒三水铝石(D_(50)=120μm)在165℃的水蒸气中恒温12 h后,在三水铝石的(001)晶面上生长出呈平行四边形板片状形貌的一水软铝石微晶;在175℃的热水中恒温12 h后,同样生成了大量平行四边形板片状一水软铝石微晶.一水软铝石晶体的大小和形貌特征表明,三水铝石向一水软铝石的转变受溶解-沉淀机制控制.由此可见,铝土矿中一水软铝石的形成可能与三水铝石的溶解有关,即受控于溶解-沉淀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水铝石 一水软铝石 一水硬铝石 成因机制 铝土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河流胶体中的典型内分泌干扰物 被引量:17
17
作者 龚剑 黄文 +5 位作者 杨娟 冉勇 陈迪云 杨余 吴翠琴 占永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7-623,共7页
采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2条河流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胶体相中的含量分布、胶体/水相间的分配作用.结果发现:胶体中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E1)的含量范围分别... 采用切向流超滤、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等分离和分析方法,研究了珠江2条河流中典型内分泌干扰物(EDCs)在胶体相中的含量分布、胶体/水相间的分配作用.结果发现:胶体中4-壬基酚(NP)、双酚A(BPA)、雌酮(E1)的含量范围分别为23.2~108ng/L、2.3~97.6ng/L、n.d.(未检出)~0.32ng/L,平均值分别为70,31.4,0.3ng/L;17β-雌二醇(E2)、己烯雌酚(DES)、17α-乙炔雌二醇(EE2)、雌三醇(E3)则未在胶体样品中检出.除石龙外,其余各采样点表、底水层间的胶体EDCs浓度水平无显著差异.NP和BPA含量与胶体有机碳(COC)含量、紫外吸收强度(UV254)均呈正相关,说明COC是控制酚类雌激素在胶体相中分布的一个重要因素,NP、BPA和COC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胶体有机碳的芳香性有关.计算发现,珠江河水中约21%~67%的NP、4%~74%的BPA、24%~26%的E1存在于胶体相,NP和BPA在胶体/水相间的有机碳归一化分配系数(Kcoc)分别为10(5.69±0.50)、10(5.51±0.77),高出各自的悬浮颗粒物/水分配系数(Koc)1个数量级,表明胶体的强吸附能力对EDCs在水环境介质间分配、迁移、转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胶体 珠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8种磺胺类药物 被引量:15
18
作者 吴翠琴 雷金妹 +3 位作者 李韵灵 王韵靓 陈迪云 龚剑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62-1367,共6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IL-DLLME-HPLC-FL)对8种磺胺类药物进行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的分析。实验考察了萃取参数对磺胺萃取效率的影响及衍生产物的稳定性。最佳实... 建立了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的分散液液微萃取技术结合柱前荧光衍生高效液相色谱(IL-DLLME-HPLC-FL)对8种磺胺类药物进行检测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实际环境水样的分析。实验考察了萃取参数对磺胺萃取效率的影响及衍生产物的稳定性。最佳实验条件:以40μL[C6MIM][PF6]为萃取剂,0.1 mL丙酮为分散剂,对pH=4且不含NaCl的水溶液进行不超声的分散液液微萃取,并衍生化反应6 h。结果表明: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该法在0.2~10μg/L和10~500μg/L两个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8 9;检出限为0.08~0.5μg/L(S/N=3)。对实验室自来水、湖水、珠江水、池塘水分别加标5、50、200μg/L的回收率为87.2%~101.4%,相对标准偏差为3.7%~6.2%。该法环保、简便,可用于测定实际水样中磺胺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分散液液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 荧光检测 磺胺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负载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对铀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晓峰 陈迪云 +2 位作者 彭燕 莫扬之 郝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86-1692,共7页
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与溴乙酸乙酯为主要反应底物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然后将其负载在沸石上,红外光谱显示合成物具有杯[4]芳烃乙酸的特征结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成功负载于沸石之上,且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 以对叔丁基杯[4]芳烃与溴乙酸乙酯为主要反应底物合成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然后将其负载在沸石上,红外光谱显示合成物具有杯[4]芳烃乙酸的特征结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成功负载于沸石之上,且分布均匀,分散性良好.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p H值4,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沸石的负载比0.025/1,吸附剂用量0.5g,铀初始质量浓度10mg/L,吸附时间30min时,沸石在负载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后,对溶液中铀的吸附率从30%左右提高到93%.沸石和负载沸石吸附动力学行为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但负载沸石对铀的吸附速率明显高于沸石.沸石和负载沸石吸附等温式都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说明都为单分子层吸附;由此推导出的最大吸附量Qm从16.8919提高到32.5733mg/g,这主要是因为沸石负载了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增加了吸附点位.吸附铀前后的红外光谱表明,负载沸石对铀的去除主要依靠对叔丁基杯[4]芳烃乙酸与铀的强络合作用和Si—O和Al—O的吸附作用,两种作用的协同加快了吸附速率,增加了吸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烃乙酸 负载 沸石 协同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样中的苯胺类物质 被引量:10
20
作者 吴翠琴 陈迪云 +2 位作者 陈永亨 许良智 龚剑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5-750,共6页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LLME-HPLCDAD)测定环境水样中苯胺、4-硝基苯胺、2-硝基苯胺和2,4-二硝基苯胺的分析方法。对检测波长及影响萃取效果的重要因素,如萃取剂的种类及体积、水样盐度和pH值等进行了优... 建立了分散液液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LLME-HPLCDAD)测定环境水样中苯胺、4-硝基苯胺、2-硝基苯胺和2,4-二硝基苯胺的分析方法。对检测波长及影响萃取效果的重要因素,如萃取剂的种类及体积、水样盐度和pH值等进行了优化。确定最佳的萃取条件为:苯胺和2-硝基苯胺的检测波长为230nm,4-硝基苯胺和2,4-二硝基苯胺的检测波长为360nm,60μL的三氯甲烷作为萃取剂,水样中NaCl的浓度为0.3g/mL,pH值为11。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检测4种目标苯胺类物质的线性范围为2~1 0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1,检出限(S/N=3)为0.3~0.5μg/L。对实际水样(自来水、江水、污水及海水)进行两个浓度(10、100μg/L)的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87.6%~101.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4.1%~6.5%。该方法环保、简单、可用于实际水样中上述4种苯胺类物质的分析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液-液微萃取 苯胺类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水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