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的螺旋CT表现
被引量:
17
1
作者
黄伟鹏
许建生
+3 位作者
陈洁容
陈卫鹏
姚沛旭
陈丽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6-239,共4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颈胸腹部三野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征及其螺旋CT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0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胸段食管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或影像标准诊断有淋巴结转移。根据本组200例CT所反映的肿大淋巴...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颈胸腹部三野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征及其螺旋CT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0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胸段食管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或影像标准诊断有淋巴结转移。根据本组200例CT所反映的肿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将颈胸腹部三野淋巴结分为19组。设定淋巴结的短径≥1cm为淋巴结转移阳性标准,统计各组阳性淋巴结的出现率,观察淋巴结转移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及强化情况。结果:200例食管癌中,共有546个部位观察到淋巴结转移。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以右下气管旁组(40.0%,80例)、主肺动脉窗组(34.0%,68例)、隆突下组(27.0%,54例)最多,膈上组(2.5%,5例)及脾动脉组(1.5%,3例)最少。结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在右下气管旁组、主肺动脉窗组及隆突下组。螺旋CT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食管癌三野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胸段食管癌TN分期的CT表现与p53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许建生
黄伟鹏
+2 位作者
陈洁容
姚沛旭
陈卫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7-529,540,共4页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TN分期的CT表现与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CT扫描,分析66例经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TN分期的CT表现间的关系。结果:经CT分期,T1期3例,T2期10例,T3期41例,T4期12例,淋...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TN分期的CT表现与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CT扫描,分析66例经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TN分期的CT表现间的关系。结果:经CT分期,T1期3例,T2期10例,T3期41例,T4期12例,淋巴结转移21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1.52%(34/66)。T4期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3、T1~2期(χ2分别为3.412、3.381,P值均<0.05)。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17/21)和37.78%(17/4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6,P=0.001)。T1~2、T3、T4期p53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23.08%(3/13)、46.34%(19/41)、66.67%(8/12),p53蛋白表达强度随着CT的T分期升高而有增强的趋势(rs=0.270,P=0.028)。淋巴结短径≤2cm与短径>2cm组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62%(11/13)、75.00%(6/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结论:食管癌中较高的p53蛋白表达与CT术前TN分期相关,p53蛋白的表达强度随着CTT分期升高有增强的趋势,淋巴结大小与p53蛋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蛋白质P53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急性胰腺炎胰外蜂窝组织炎CT表现及其分布的解剖病理基础
被引量:
4
3
作者
姚沛旭
许建生
+1 位作者
陈曙
钟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8-54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胰外蜂窝组织炎的CT表现及其分布的相关解剖病理学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08年10月经临床连续性治疗的126例合并胰外蜂窝组织炎AP病例,分析胰外蜂窝组织炎CT表现,并分析蜂窝组织炎的分布与...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胰外蜂窝组织炎的CT表现及其分布的相关解剖病理学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08年10月经临床连续性治疗的126例合并胰外蜂窝组织炎AP病例,分析胰外蜂窝组织炎CT表现,并分析蜂窝组织炎的分布与解剖病理学的关系。结果:蜂窝组织炎CT表现为密度比腹水稍高的软组织密度块,CT值约5~30HU,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增强扫描边缘部分轻度强化。126例AP共259处蜂窝组织灶,分布以小网膜囊(93次),左肾旁前间隙(69次),右、左侧结肠旁沟(26次和21次)常见,其次右肾旁前间隙12次,盆腔11次,肾旁后间隙、肾周间隙、左肝上间隙各次,左肝下间隙4次,右肝上间隙、左肠系膜窦、胸腔各2次,右肠系膜窦、心包各1次,多发67例。结论:AP胰外蜂窝组织炎的CT表现具特征性,其分布与腹腔解剖有一定关系,但由于蜂窝组织炎的侵袭性和流动性,解剖上不相通的部位也可受侵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蜂窝织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特点
被引量:
14
4
作者
卢道奋
郑锡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前在基层医院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仍很常见,为进一步加深认识,现将我们对73例HIE的临床及CT观察资料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选择1994年1月至1995年10月住院的HIE患儿共73例。男58例,女15例。年龄为生后2小时~10天。胎龄35.8...
目前在基层医院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仍很常见,为进一步加深认识,现将我们对73例HIE的临床及CT观察资料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选择1994年1月至1995年10月住院的HIE患儿共73例。男58例,女15例。年龄为生后2小时~10天。胎龄35.8±0.5(35^(+4)~36^(+6))周4例,40.6±1.2(37^(+3)~42)65例,43.4±0.6(42^(+2)~44^(+3))5例。第1胎58例,第2胎15例。体重2185.7±2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新生儿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年人肠套叠49例CT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姚沛旭
周实
+1 位作者
许建生
陈卫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37-139,共3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肠套叠CT表现及CT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成年人肠套叠49例的CT表现,并分析CT检查的意义。结果小肠套叠型12例,回-回-结肠型13例,回-结肠型9例,回-结-结肠型9例,结-结肠型6例。CT判断肠套叠...
目的探讨成年人肠套叠CT表现及CT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成年人肠套叠49例的CT表现,并分析CT检查的意义。结果小肠套叠型12例,回-回-结肠型13例,回-结肠型9例,回-结-结肠型9例,结-结肠型6例。CT判断肠套叠正确45例,提示性诊断4例,套叠部位判断正确39例(79.6%);特发性肠套叠9例,继发性肠套叠40例,对原发病变判断正确14例;47例套叠头体部发现肿块状改变,分别呈"靶征"37例,"肾征"38例,不规则肿块改变9例,同时可见"靶征"及"肾征"29例,套叠体尾部双肠管征39例;套叠部远端肠腔内见造影剂30例;增强扫描41例,肿块状影与正常肠壁同步强化35例,肿块状影无强化或轻微强化6例,胃次全手术史8例。结论CT对成人肠套叠诊断准确,套叠部位判断有一定价值,但对病因判断意义不大,同时可提示套叠肠管坏死的可能性以及估计是否为完全性肠梗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的螺旋CT表现
被引量:
17
1
作者
黄伟鹏
许建生
陈洁容
陈卫鹏
姚沛旭
陈丽君
机构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ct室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6-239,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颈胸腹部三野淋巴结转移的分布特征及其螺旋CT表现。资料与方法:对200例手术病理证实为胸段食管癌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或影像标准诊断有淋巴结转移。根据本组200例CT所反映的肿大淋巴结的分布情况,将颈胸腹部三野淋巴结分为19组。设定淋巴结的短径≥1cm为淋巴结转移阳性标准,统计各组阳性淋巴结的出现率,观察淋巴结转移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及强化情况。结果:200例食管癌中,共有546个部位观察到淋巴结转移。食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以右下气管旁组(40.0%,80例)、主肺动脉窗组(34.0%,68例)、隆突下组(27.0%,54例)最多,膈上组(2.5%,5例)及脾动脉组(1.5%,3例)最少。结论:食管癌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在右下气管旁组、主肺动脉窗组及隆突下组。螺旋CT检查可以较为准确地显示食管癌三野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淋巴转移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Keywords
Esophageal neoplasms
Lymphatic metastasis
Tomography, spiral computed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胸段食管癌TN分期的CT表现与p53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
4
2
作者
许建生
黄伟鹏
陈洁容
姚沛旭
陈卫鹏
机构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ct室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27-529,540,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TN分期的CT表现与p53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CT扫描,分析66例经病理确诊的胸段食管癌组织p53蛋白表达与TN分期的CT表现间的关系。结果:经CT分期,T1期3例,T2期10例,T3期41例,T4期12例,淋巴结转移21例。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51.52%(34/66)。T4期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3、T1~2期(χ2分别为3.412、3.381,P值均<0.05)。淋巴结转移阳性与阴性组中p5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95%(17/21)和37.78%(17/4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86,P=0.001)。T1~2、T3、T4期p53蛋白高表达率分别为23.08%(3/13)、46.34%(19/41)、66.67%(8/12),p53蛋白表达强度随着CT的T分期升高而有增强的趋势(rs=0.270,P=0.028)。淋巴结短径≤2cm与短径>2cm组的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4.62%(11/13)、75.00%(6/8),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结论:食管癌中较高的p53蛋白表达与CT术前TN分期相关,p53蛋白的表达强度随着CTT分期升高有增强的趋势,淋巴结大小与p53蛋白无关。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蛋白质P53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Esophageal neoplasms
Protein p53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735.1 [医药卫生—肿瘤]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胰腺炎胰外蜂窝组织炎CT表现及其分布的解剖病理基础
被引量:
4
3
作者
姚沛旭
许建生
陈曙
钟柱
机构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ct室
出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38-540,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胰外蜂窝组织炎的CT表现及其分布的相关解剖病理学基础。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2008年10月经临床连续性治疗的126例合并胰外蜂窝组织炎AP病例,分析胰外蜂窝组织炎CT表现,并分析蜂窝组织炎的分布与解剖病理学的关系。结果:蜂窝组织炎CT表现为密度比腹水稍高的软组织密度块,CT值约5~30HU,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不清,增强扫描边缘部分轻度强化。126例AP共259处蜂窝组织灶,分布以小网膜囊(93次),左肾旁前间隙(69次),右、左侧结肠旁沟(26次和21次)常见,其次右肾旁前间隙12次,盆腔11次,肾旁后间隙、肾周间隙、左肝上间隙各次,左肝下间隙4次,右肝上间隙、左肠系膜窦、胸腔各2次,右肠系膜窦、心包各1次,多发67例。结论:AP胰外蜂窝组织炎的CT表现具特征性,其分布与腹腔解剖有一定关系,但由于蜂窝组织炎的侵袭性和流动性,解剖上不相通的部位也可受侵犯。
关键词
胰腺炎
蜂窝织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Pancreatitis
Celluliti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576 [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R814.4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7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特点
被引量:
14
4
作者
卢道奋
郑锡元
机构
广东省
揭阳市
人民医院
儿科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ct室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1-22,共2页
文摘
目前在基层医院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仍很常见,为进一步加深认识,现将我们对73例HIE的临床及CT观察资料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选择1994年1月至1995年10月住院的HIE患儿共73例。男58例,女15例。年龄为生后2小时~10天。胎龄35.8±0.5(35^(+4)~36^(+6))周4例,40.6±1.2(37^(+3)~42)65例,43.4±0.6(42^(+2)~44^(+3))5例。第1胎58例,第2胎15例。体重2185.7±285.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CT
新生儿
临床特点
分类号
R722.12 [医药卫生—儿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年人肠套叠49例CT分析
被引量:
1
5
作者
姚沛旭
周实
许建生
陈卫鹏
机构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ct室
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
医院
放射科
出处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137-139,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成年人肠套叠CT表现及CT检查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CT检查并手术病理证实的成年人肠套叠49例的CT表现,并分析CT检查的意义。结果小肠套叠型12例,回-回-结肠型13例,回-结肠型9例,回-结-结肠型9例,结-结肠型6例。CT判断肠套叠正确45例,提示性诊断4例,套叠部位判断正确39例(79.6%);特发性肠套叠9例,继发性肠套叠40例,对原发病变判断正确14例;47例套叠头体部发现肿块状改变,分别呈"靶征"37例,"肾征"38例,不规则肿块改变9例,同时可见"靶征"及"肾征"29例,套叠体尾部双肠管征39例;套叠部远端肠腔内见造影剂30例;增强扫描41例,肿块状影与正常肠壁同步强化35例,肿块状影无强化或轻微强化6例,胃次全手术史8例。结论CT对成人肠套叠诊断准确,套叠部位判断有一定价值,但对病因判断意义不大,同时可提示套叠肠管坏死的可能性以及估计是否为完全性肠梗阻。
关键词
肠套叠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Keywords
Intussusception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分类号
R816.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胸段食管癌淋巴结转移分布特征的螺旋CT表现
黄伟鹏
许建生
陈洁容
陈卫鹏
姚沛旭
陈丽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胸段食管癌TN分期的CT表现与p53蛋白的关系
许建生
黄伟鹏
陈洁容
姚沛旭
陈卫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急性胰腺炎胰外蜂窝组织炎CT表现及其分布的解剖病理基础
姚沛旭
许建生
陈曙
钟柱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73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CT特点
卢道奋
郑锡元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成年人肠套叠49例CT分析
姚沛旭
周实
许建生
陈卫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