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面积与腔隙性脑梗死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林哲聪 黄晓新 +3 位作者 黄亚珍 胡绵 杨苓 林洁彬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57-60,共4页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大面积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在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及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面积脑梗死40...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大面积脑梗死与腔隙性脑梗死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2年5月在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及广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大面积脑梗死40例(A组)、腔隙性脑梗死40例(B组),选择同期正常(C组)36例作为对照。应用TCD进行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A组脑血流异常率为95%(38/40);B组脑血流异常率为75%(30/40);C组脑血流异常率为33%(12/36);A组血流异常率明显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血流异常率明显高于C组(P<0.05)。A、B、C组脑血管狭窄患者分别为21、17、2例,A组、B组血管狭窄率较C组明显增多(P<0.05)。A组、B组流速减慢发生率较C组增多(P<0.05)。A组脑梗死病灶侧MCA、ICA、ACA的PI、RI较B、C组明显增大(P<0.05)。结论:应用TCD有助了解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治疗、判断病情及预后提供参考依据,也可作为常规的脑血管病的排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 TCD 血流动力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0例良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4
2
作者 林哲聪 黄晓新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76-77,共2页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耳石复位疗法的疗效。结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与头... 目的: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广东省揭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耳石复位疗法的疗效。结果: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与头位改变有关的眩晕发作,伴眼震,恶心、呕吐等迷走神经刺激症状。行耳石复位疗法后,106例(88.3%)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耳石复位疗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良好,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性眩晕 良性 耳石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