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翼状胬肉手术方式对眼前节屈光状态改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李奇观 黄伟梅 +2 位作者 陈思敏 赖小琼 周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680-681,共2页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术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手术前后眼前节屈光状态的改变。方法:选取单侧翼状胬肉患者分两组,A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术,B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前测量胬... 目的:研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术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手术前后眼前节屈光状态的改变。方法:选取单侧翼状胬肉患者分两组,A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术,B组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前测量胬肉大小、记录术后15d及1mo裸眼视力、角膜曲率。结果:两组术后裸眼视力均有提高。角膜水平曲率:两组术后比术前都有显著提高。角膜垂直曲率:A组术后比术前有所提高;B组术后15d与术前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mo比术前提高。角膜平均曲率:两组术后比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翼状胬肉侵入角膜>2.5mm就可引起影响视力的角膜散光,行胬肉手术有临床意义。翼状胬肉手术使术后患者裸眼视力提高,水平径线角膜曲率回升,而垂直径线角膜曲率变化不明显。术后1mo时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瓣转移术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对角膜曲率的影响两种手术方式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膜曲率 散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7
2
作者 周慧兰 翁伟君 +1 位作者 戴丹 王丁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1692-1694,共3页
目的: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07/2015-10就诊于我院的黄斑水肿患者,随机纳入2mg组和4mg组54例54眼,进行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术后2wk^1mo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目的:不同剂量的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比较。方法:前瞻性研究,2014-07/2015-10就诊于我院的黄斑水肿患者,随机纳入2mg组和4mg组54例54眼,进行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术后2wk^1mo进行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术后1、3、6mo随访患者视力、黄斑厚度、有无并发症等情况。结果:2mg组和4mg组患眼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术后均可使患者视力提高,黄斑厚度变薄,与各自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视力提高和黄斑厚度变薄程度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mg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术治疗黄斑水肿,疗效与4mg剂量相当,临床可选择2mg剂量代替4m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斑水肿 治疗 激光凝固术 曲安奈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局部单用抗青光眼药物与联用贝复舒滴眼液在眼表损伤方面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蔡树泓 张世华 林小勇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6期138-139,共2页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药物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对眼表损伤的影响。方法 8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药物治疗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单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B组采用抗青光眼药物+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 目的探讨抗青光眼药物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贝复舒滴眼液)对眼表损伤的影响。方法 8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药物治疗不同分为A组和B组,各40例。A组单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B组采用抗青光眼药物+贝复舒滴眼液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A组角膜荧光素染色(FL)、结膜上皮虎红染色(RB)分别为(0.72±0.22)、(0.46±0.21)分,B组分别为(0.75±0.23)、(0.48±0.19)分;治疗后,A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65±0.53)、(1.56±0.71)分,B组分别为(0.88±0.55)、(0.62±0.22)分;两组患者FL、RB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A组泪膜劈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量测定(SIt)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症状评分高于治疗前,且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治疗前轻微上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复舒滴眼液可有效减轻抗青光眼药物所致的眼表损伤,缓解药物性干眼症的各种不适,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损伤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 抗青光眼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2例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巩膜缘重建患者病理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胡惠军 潘勇权 +3 位作者 彭敏文 陈恒光 卢晓峰 叶小玲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2期64-65,68,共3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巩膜缘重建患者眼表病理学指标恢复情况,为临床诊治、评价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选取62例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巩膜缘重建患者,于治疗前后对健侧、患侧眼均行印迹细胞学检查,治疗后行健、患侧泪膜破裂时间检...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巩膜缘重建患者眼表病理学指标恢复情况,为临床诊治、评价提供病理学依据。方法:选取62例翼状胬肉切除术后角巩膜缘重建患者,于治疗前后对健侧、患侧眼均行印迹细胞学检查,治疗后行健、患侧泪膜破裂时间检查。并作健、患侧眼病理学指标比较和治疗前后患眼鳞状上皮化生情况比较。结果:62例患者角巩膜缘重建后眼表上球结膜、睑间结膜、下球结膜、下睑结膜处的杯状细胞计数健患侧眼比较,数据[(5.0±3.4)、(1.7±0.6)、(-1.2±0.4)、(4.9±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每例患者患眼与健眼泪膜破裂时间(BUT)比较,患眼均值为(12.3±2.1)s,健眼为(12.6±2.2)s,平均差值(0.3±0.1)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眼未见双核、固缩细胞,总炎症细胞出现率约为8%。治疗前后患者眼表鳞状上皮化生分级治疗后秩和大于治疗前,总体分级降低(Hd=1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术后角巩膜缘重建患者能够良好恢复泪液分泌的数量和质量,鳞状上皮化生可停止甚至恢复正常的细胞增殖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角巩膜重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廖锐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8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PACG-C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乳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单纯小梁切除术治...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PACG-C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乳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超乳组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滤过泡、并发症、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结果超乳组和常规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乳组和常规组术后1个月视力明显高于术前,超乳组术后1个月视力明显高于常规组,超乳组和常规组术后1个月眼压明显低于术前,超乳组术后1个月眼压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乳组术前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PACG-C患者的视力、眼压,对患者角膜散光度影响少,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 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乳术后的屈光误差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6
作者 邓水凤 庞柏林 +3 位作者 廖锐 文勇强 张碧玉 周秀婵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488-1491,共4页
目的:对比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el-closure glaucoma,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及单纯白内障患者行PHACO+IOL术后3mo的屈光误差(refraction error,RE),并分析影响两组术后屈光误差相关的眼球生物学参数(眼轴、角膜曲率... 目的:对比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primary angel-closure glaucoma,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及单纯白内障患者行PHACO+IOL术后3mo的屈光误差(refraction error,RE),并分析影响两组术后屈光误差相关的眼球生物学参数(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方法:前瞻性、非随机性病例对照研究。APACG合并白内障组为试验组,单纯白内障组为对照组,每组各30例30眼,测量眼压、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利用SRK-Ⅱ公式计算预留屈光度。以术后3mo的主觉验光结果作为术后屈光度,减去术前预留屈光度,即为屈光误差(RE,<-0.50D或>+0.50D;-0.50~+0.50D不认为存在屈光误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屈光误差的差别及比较两组间的相关参数如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相关参数如眼轴、角膜曲率、前房深度的差异。结果:白内障组术后的平均屈光误差为-0.46±0.46D,其中近视性屈光误差共24例(80%),远视性屈光误差共6例(20%);APACG组术后的平均屈光误差为+0.56±0.79D,其中近视性屈光误差共9例(30%),远视性屈光误差共21例(70%),两组术后屈光误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的术前术后生物参数比较:白内障组术前眼轴长度23.55±0.47mm,术后23.56±0.48mm,眼轴长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G组术后的眼轴长度21.52±0.54mm,较术前的眼轴长度(21.71±0.46mm)变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组术后前房深度4.09±0.38mm,较术前前房深度(2.71±0.24m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G组术后的前房深度3.55±0.35mm,较术前前房深度(1.90±0.23mm)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内障组术前平均角膜曲率43.93±0.95D,术后43.92±0.95D,平均角膜曲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PACG组术前平均角膜曲率44.71±0.84D,术后44.70±0.9D,平均角膜曲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相关生物参数比较:APACG组术后眼轴变短,与单纯白内障组眼轴变化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G组术后前房加深明显,与单纯白内障组前房加深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单纯白内障患者,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行PHACO+IOL术后的屈光误差大,且呈远视漂移,与APACG患者术后眼轴变短及前房深度增加更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屈光误差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马瑞芳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第9期140-141,共2页
角膜病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只有通过穿透性角膜移植才能获得一定视力。术前术后护理也是保证角膜移植片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中35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感染症状,无缝线脱落,伤口裂开、植片移位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大大提... 角膜病是我国主要致盲性眼病之一,只有通过穿透性角膜移植才能获得一定视力。术前术后护理也是保证角膜移植片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中35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感染症状,无缝线脱落,伤口裂开、植片移位等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种异体 角膜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变与眼屈光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瑞芳 《中国卫生产业》 2011年第05Z期52-52,54,共2页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血糖水平与眼屈光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8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测定其双眼屈光度、空腹血糖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者360只...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血糖水平与眼屈光改变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6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8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屈光不正患者为观察对象,分别测定其双眼屈光度、空腹血糖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 180例患者360只眼均为近视屈光不正,其中近视性屈光度为-0.75D--3.0D;180例患者空腹血糖水平为7.0~15.4mmol/L。患者血糖水平与屈光度改变呈正相关,Ⅱ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越高,屈光度改变越明显(r=0.61,P<0.05)。结论对年龄在50岁以上、突发屈光不正且无明显糖尿病症状患者,应进行常规空腹血糖测定,以提高Ⅱ型糖尿病的早期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屈光不正 血糖 屈光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