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困难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 被引量:39
1
作者 田生平 许汉标 +2 位作者 杨伟忠 杨海超 晏继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8期715-717,共3页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困难的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6月,对51例困难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位于中段6例,上段45例,结石长径15~30mm。患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在治疗困难的输尿管结石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6月,对51例困难的输尿管中上段结石行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结石位于中段6例,上段45例,结石长径15~30mm。患侧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肾盂积水,轻度10例,中度35例,重度6例。术前26例有ESWL史7,例有输尿管镜碎石史。经后腹腔操作,分离出输尿管中上段,用尖刀或电钩切开输尿管并取出结石,通过trocar留置双J管并间断缝合输尿管切口。结果 51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55~200 min,平均90 min,出血量10~100 ml,平均30 ml。无感染、尿漏等并发症。术后住院3~9 d,平均6 d。术后复查KUB及B超无结石残留。随访6~12个月,B超示39例肾积水消失,12例中度积水,无输尿管狭窄和结石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上段结石效果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可作为ESWL和腔内碎石等治疗方法失败的难治性输尿管结石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切开取石术 输尿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 被引量:45
2
作者 杨伟忠 何平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3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F18~F20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5月对67例复杂性肾结石行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先取截石位,向患侧肾盂逆行留置F5输尿管导管后改为俯卧位,上腹部垫薄枕。C形臂... 目的探讨F18~F20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2004年1月~2011年5月对67例复杂性肾结石行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先取截石位,向患侧肾盂逆行留置F5输尿管导管后改为俯卧位,上腹部垫薄枕。C形臂X线定位后,在腋后线到肩胛下线之间取第10肋间以下最接近肾盏并能沿肾盏指向肾盂方向的穿刺点,18 G肾穿刺针穿入后组肾盏内逐级扩张后留置peel-away鞘建立通道,置入微创肾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利用灌注水流及输尿管导管注水将碎石冲出,稍大的结石可钳夹取出。术中X线透视了解结石残留情况,按上述方法进行多通道穿刺目标肾盏进行碎石,尽可能一期取净结石。结果 65例建立2个通道,2例建立3个通道。手术时间50~120 min,平均93 min;术中出血量15~200 ml,平均30 ml。一期取净结石55例,二期取净结石7例,结石清除率92.5%(62/67)。术后住院时间3~10 d,平均7 d。术后发生感染8例(11.9%),经头孢类抗感染药物及药敏培养选择抗感染药物治疗后,感染控制良好,7例治愈出院,1例尿培养证实为热带假丝酵母菌,拔除内支架后口服氟康唑(400 mg,qd)2周治愈。术后6 h活动性动脉出血1例,在DSA下行超选择肾动脉栓塞术后顺利止血。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通过3次血液透析,渡过少尿期后康复出院。结石残留5例,通过放置支架管后行体外碎石治疗,3例结石排出,2例无效。45例随访1~7年,平均5年,42例无结石残留,3例结石复发,其中1例2年复发,2例3年复发。结论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发症低,经济方便,可作为较大复杂性肾结石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 微创经皮肾镜 复杂性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皮质肿瘤中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其与细胞侵袭、血管新生的关系 被引量:5
3
作者 田生平 王崇山 杨伟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1120-1123,共4页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肿瘤中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其与细胞侵袭、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切除的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组织以及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抽提蛋白后测定mTOR信号分子的表达量,抽提RNA后测定细胞侵袭分子、血管新生... 目的:研究肾上腺皮质肿瘤中mTOR信号通路的表达及其与细胞侵袭、血管新生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手术切除的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组织以及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抽提蛋白后测定mTOR信号分子的表达量,抽提RNA后测定细胞侵袭分子、血管新生分子的mRNA表达量。结果: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组织中p-PI3K、p-AKT、p-mTOR、p-S6K1、p-4E-BP1的蛋白表达量以及MMP2、MMP9、PKCα、VEGF、nm23-H1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PCAF、E-cadherin、TSP1的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肾上腺皮质组织;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组织中p-PI3K、p-AKT、p-mTOR、p-S6K1、p-4E-BP1的蛋白表达量与PCAF、E-cadherin、TSP1的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与MMP2、MMP9、PKCα、VEGF、nm23-H1的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结论: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中mTOR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能够促进细胞侵袭及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恶性肿瘤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侵袭 血管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病灶内GPRC6A、PKCzeta表达与细胞增殖、EMT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曾繁飞 田生平 +1 位作者 杨伟忠 张小悦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5期2153-2156,共4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病灶内G蛋白偶联受体C6A(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class C group 6member A,GPRC6A)和蛋白激酶Cζ(Protein Kinase Czeta,PKCzeta)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3月期...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病灶内G蛋白偶联受体C6A(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class C group 6member A,GPRC6A)和蛋白激酶Cζ(Protein Kinase Czeta,PKCzeta)表达水平与细胞增殖、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留取前列腺癌患者的前列腺癌病灶、癌旁病灶适量,检测病灶中GPRC6A、PKCzeta、细胞增殖基因、EMT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前列腺癌病灶、癌旁病灶中GPRC6A、Survivin、SRSF1、Bcl-xl、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灶,PKCzeta、Caspase-3、Caspase-9、Apaf-1、E-cadherin、CK5/6的表达量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灶;PKCzeta低表达的前列腺癌病灶中Survivin、SRSF1、Bcl-xl的表达量显著高于PKCzeta高表达的前列腺癌病灶,Caspase-3、Caspase-9、Apaf-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PKCzeta高表达的前列腺癌病灶;GPRC6A低表达的前列腺癌病灶中E-cadherin、CK5/6的表达量显著高于GPRC6A高表达的前列腺癌病灶,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量显著低于GPRC6A高表达的前列腺癌病灶。结论:前列腺癌病灶内高表达的GPRC6A和低表达的PKCzeta分别能够促进细胞EMT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G蛋白偶联受体C6A 蛋白激酶Cζ 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组织中KLF5的表达及敲低KLF5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
5
作者 石崇军 杨伟忠 +1 位作者 孔元蓉 周文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4期2937-2939,2943,共4页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KLF5的表达及敲低KLF5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抽提RNA并测定KLF5、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的mRNA含量;培养DU145细胞,转染KLF5的siRNA以及阴性对照的siRNA后抽提... 目的:研究前列腺癌组织中KLF5的表达及敲低KLF5对前列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收集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抽提RNA并测定KLF5、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的mRNA含量;培养DU145细胞,转染KLF5的siRNA以及阴性对照的siRNA后抽提RNA,测定增殖和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的mRNA含量。结果:前列腺癌组织中KLF5、SRSF1、Survivin、MACC1、c-Met、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TGF-β、E-cadherin、β-catenin的mRNA含量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si-KLF5组中SRSF1、Survivin、MACC1、c-Met、TGF-β、N-cadherin、Vimentin的mRNA含量显著低于si-NC组,E-cadherin、β-catenin的mRNA含量显著高于siNC组。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KLF5的表达量异常升高,靶向敲低KLF5的表达能够抑制前列腺癌细胞的增殖及上皮间质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Küppel样因子5 增殖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