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疝囊高位结扎术中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精索血管的术中配合 被引量:8
1
作者 梁雪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7期671-672,共2页
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无明显伤口,术后瘢痕轻微等优点,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及精索血管,改变了以往穿刺针直接分离腹膜容易误伤到输精管... 与传统的疝囊高位结扎术相比,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具有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术后恢复快,手术时间短,无明显伤口,术后瘢痕轻微等优点,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及精索血管,改变了以往穿刺针直接分离腹膜容易误伤到输精管与睾丸血管,收到更好的效果,同时对手术室护士选择、传递手术器械提出了新的要求。2009年10月~2011年5月,我院在100例腹腔镜下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中采用注水分离腹膜与输精管、睾丸血管,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 精索血管 输精管 水分离 腹腔镜 腹膜 术中配合 手术室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在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旭华 何伟锋 翁伟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3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在预防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抗生素联合益生菌治疗)52例,在常...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益生菌在预防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抗生素联合益生菌治疗)52例,在常规抗生素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治疗,疗程14d;对照组(抗生素治疗)41例进行对比治疗,仅用常规抗生素治疗。分别观察治疗后即时疗效和追踪观察半年的远期效果。结果:治疗后即时查对照组肠球菌[(8.21±1.39)lgCFUg-1)]较治疗前[(8.63±1.51)lgCFUg-1]减少(P<0.05),双歧杆菌[(10.58±1.46)lgCFUg-1]较治疗前[(9.81±1.13)lgCFUg-1]增加(P<0.05);随访3个月,对照组有18例再发腹膜炎,再发率为43.9%(18/41),而治疗组有16例,再发率为30.8%(16/52),治疗组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9例(治疗组5例,对照组4例)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等原因死亡,病死率分别为对照组9.8%(4/41),治疗组9.6%(5/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生素联合益生菌治疗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可有效提高疾病的近期治疗效果,并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腹膜炎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态制剂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碳酸镁和埃索美拉唑联合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旭华 翁伟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21期63-64,共2页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疗程1周。... 目的:观察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6月~2010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胃黏膜病变患者5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予以埃索美拉唑20mg,呋喃唑酮100mg,每日2次,疗程1周。治疗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铝碳酸镁0.5~1.0g,每日3次,在饭后1~2h咀嚼服用,疗程1周。观察两组的症状缓解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27例、有效率为96.4%,溃疡愈合26例、愈合率为92.9%;对照组有效25例、有效率为89.3%,溃疡愈合23例、愈合率为82.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急性胃黏膜病变溃疡愈合率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碳酸镁 质子泵抑制剂 急性胃黏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