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监测血浆EBV-DNA水平在鼻咽癌患者诊疗中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温东辉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1期113-115,179,共4页
目的总结鼻咽癌患者诊疗中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监测血浆EBV-DNA水平变化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为2017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150例鼻咽癌患者,对照组为同期体检的150例健康人员,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监测两组人员血浆E... 目的总结鼻咽癌患者诊疗中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监测血浆EBV-DNA水平变化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观察组为2017年9月~2019年8月收治的150例鼻咽癌患者,对照组为同期体检的150例健康人员,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监测两组人员血浆EBV-DNA水平,回顾分析EBVDNA阳性检出、治疗期间的EBV-DNA水平变化以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EBV-DNA阳性检出率为89.33%,高于对照组的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着治疗进行,其血浆EBVDNA水平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对照组阳性患者治疗期间均有血浆EBV-DNA检出,不同预后患者在血浆EBV-DNA阳性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监测血浆EBVDNA水平能够为鼻咽癌患者的诊断与预后评价提供依据,有利于根据不同患者实际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血浆EBV-DNA水平 鼻咽癌 诊疗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检测方法在新生儿梅毒筛查中的比较
2
作者 周潇 傅均星 谢小妤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0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适合新生儿梅毒筛查的方法。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420份新生儿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420份标本中TRUST、ELISA、TPPA的阳性率分别为... 目的探讨适合新生儿梅毒筛查的方法。方法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420份新生儿的临床血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 420份标本中TRUST、ELISA、TPPA的阳性率分别为2.38%、3.33%、3.57%。ELISA与TPPA的符合率为93.3%,TRUST与TPPA的符合率为66.7%。相比而言,TRUST诊断的差异性比较大。结论几种检测方法联合检测时可提高梅毒诊断的准确性和检测率,以防漏诊或误诊。对于及早地诊断和治疗新生儿梅毒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新生儿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 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性别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hs-cTnI诊断阈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叶丽红 罗浩元 +1 位作者 黄思兵 陈潇楷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13期122-125,共4页
目的分析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在不同性别、年龄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阈值与影响因素。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300例初次检测hs-cTn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AMI患者共计200例,AMI患者共计100例,将非AMI患者... 目的分析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在不同性别、年龄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诊断阈值与影响因素。方法将2018年8月~2019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300例初次检测hs-cTnI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非AMI患者共计200例,AMI患者共计100例,将非AMI患者根据年龄的差异分为老年组(≥60岁)和年轻组(<60岁),同时分析不同性别在hs-cTnI方面的差异,确定AMI患者的诊断阈值。结果在非AMI患者中,老年男性患者的hs-cTnI水平明显高于年轻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女性患者的hs-cTnI水平高于年轻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男性患者的hs-cTnI水平高于总体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整体AMI患者的最佳诊断阈值为37ng/L,老年男性和老年女性的诊断阈值分别为45ng/L和40ng/L;年龄和性别属于影响患者病死率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年龄和性别是影响hs-cTnI水平的关键因素,男性hs-cTnI水平高于女性,hs-cTnI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患者年龄与病死率具有一定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敏cTnI 急性心肌梗死 诊断阈值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杨云山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分析讨论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接收2型糖尿病患者177例,其中包括单纯糖尿病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另外114例合并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同... 目的分析讨论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在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2月,该院接收2型糖尿病患者177例,其中包括单纯糖尿病患者63例,作为对照组,选择另外114例合并肾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水平;根据病程对11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分组,53例为早期组,61例为中晚期组,比较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水平。结果对照组患者血清中两项指标的水平分别为(10.8±0.65)μmol/L、(0.7±0.05)mg/L,早期组均值为(14.2±0.49)μmol/L及(1.2±0.03)mg/L,中晚期组均值为(16.9±0.52)μmol/L、(2.8±0.06)m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若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水平升高,合并出现肾病的可能性较大,且疾病时期不同,两者水平存在差异,可作为早期诊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2型糖尿病肾病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功能三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5
作者 蔡振鑫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第23期159-161,194,共4页
目的探讨胃功能三项联合肿瘤标志物(TM)在胃早癌筛查体检中的临床价值及对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诊断为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胃良性疾病患者80例为参照组,胃黏膜正常... 目的探讨胃功能三项联合肿瘤标志物(TM)在胃早癌筛查体检中的临床价值及对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诊断为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胃良性疾病患者80例为参照组,胃黏膜正常的健康受检者72例为正常组,比较三组血清胃功能三项、TM相关指标水平及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参照组的PGⅠ、PGⅡ、PGR、G-17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GⅠ、PGⅡ、PGR、G-17水平与正常组、参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EA、CA199、CA724、CA242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参照组(P<0.05);胃功能三项与TM相关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血清胃功能三项与TM相关指标水平高低与胃癌发生有着紧密的关联,血清胃功能三项与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筛查、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功能三项 肿瘤标志物 胃癌 筛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