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小晶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3期88-90,94,共4页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观... 目的 探讨阿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再通率,心血管事件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93.7%,对照组为78.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冠状动脉再通率为84.4%,对照组为62.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的数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牙龈出血,鼻出血显著少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脑出血,消化道出血方面两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好,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替普酶 尿激酶 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症状心肌缺血虚实证血浆ANP及TXA_2/PGI_2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李松 马伟东 陈镜合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血浆心钠素以及血管紧张素和前列环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57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虚(20例)、实(37例)证型及正常对照组(22例),分别检测血浆ANP、TXA2和PGI2水... 目的:探讨无症状心肌缺血血浆心钠素以及血管紧张素和前列环素水平的改变及其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57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分虚(20例)、实(37例)证型及正常对照组(22例),分别检测血浆ANP、TXA2和PGI2水平。结果:无症状心肌缺血虚证组血浆ANP(185.54±13.3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01.52±32.77pg/ml)(P<0.01),而实证组(79.45±20.20pg/ml)则低于对照组(P<0.05)。实证组、虚证组与对照组比较,TXA2、TXA2/PGI2升高(P<0.01),但血浆PGI2差异不显著。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虚证组血浆ANP明显高于实证组(P<0.01),在TXA2、TXA2/PGI2变化上,虽实证组高于虚证组,但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无症状心肌缺血出现明显血管紧张素/前列环素系统的紊乱,以及心钠素代偿性变化,心钠素的代偿性变化与中医证型有关,实证降低,虚证则代偿性升高。而TXA2、TXA2/PGI2的变化与中医虚实证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心肌缺血 心钠素 前列环素 辨证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