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科治疗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18例 被引量:5
1
作者 杨炳湖 荆国杰 +2 位作者 李雪松 罗洪海 黄家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4期1665-1666,共2页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5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对存在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 目的:探讨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总结18例经手术治疗的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资料,其中10例行额部冠状切开减压,5例行额颞部开颅清除眶骨骨折片或血肿,矫正额眶骨折错位畸形;对存在视神经管骨折者,用微钻磨开视神经管,切开视神经鞘进行减压。3例眶尖综合征者行额颞切口,经眶尖外侧壁磨开眶上裂和视神经管减压。随访6个月以上,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治疗18例,其中显效8例,占44.4%;有效7例,占38.9%;无效3例,占16.7%。结论:颅底骨折并视神经损伤外科治疗的疗效与视神经损伤程度和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外伤后早期经额部或额颞入路手术行视神经减压,结合术后高压氧治疗对颅脑损伤合并视神经损伤的患者可取得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骨折 基底 视神经损伤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9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2
作者 刘少杰 彭伟强 +1 位作者 李红星 黄宇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503-504,507,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92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69例,保乳术23例,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对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中术后患侧...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92例乳腺癌患者行改良根治术69例,保乳术23例,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切除肋间臂神经18例,术后对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74例中术后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66例(87.5%),感觉异常8例(12.5%);而切除肋间臂神经的18例患者均有感觉异常(100%)。结论: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明显减少术后患侧上臂内侧感觉障碍的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肋间神经 淋巴结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骨缺损修补术20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7
3
作者 杨炳湖 荆国杰 杨魁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73-174,共2页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材料的选择及手术方式、时机、手术技巧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促进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改善手术技巧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方法 :总结 2 0 8例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材料、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 目的 :探讨颅骨缺损修补手术材料的选择及手术方式、时机、手术技巧与术后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促进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改善手术技巧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方法 :总结 2 0 8例颅骨缺损修补术手术材料、手术方式及手术时机的选择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处理的经验。结果 :采用种植性仿生颅骨修补 130例 ,有机玻璃修补 5 0例 ,钛合金片修补 15例 ,自体颅骨修补 13例。出现近期并发症的 2 6例中头皮下积液 15例 ,硬膜外血肿 6例 ,硬膜下血肿 1例 ,头皮部分坏死颅骨外露 2例 ,感染 2例。远期并发症 14例中癫痫 6例 ,骨板塌陷 5例 ,骨板松动 3例。结论 :合理选择颅骨修补材料 ,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及时机 ,术中精细操作、提高手术技巧能有效地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缺损 外科手术 修补术 临床分析 手术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髋螺钉与AO角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郭汉明 陆炳刚 +2 位作者 谢惠缄 张建民 黄玉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541-542,共2页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与AO角钢板在治疗各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5 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动力髋螺钉固定 ,10 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AO角钢板固定 ,观察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结果 :行动力髋...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与AO角钢板在治疗各类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作用和疗效。方法 :5 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动力髋螺钉固定 ,10 4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AO角钢板固定 ,观察两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结果 :行动力髋螺钉内固定的有 45例患者得到随访 ,随访时间 6个月~ 4年 ,功能评定标准优36例 ,良 7例 ,差 2例 (均为逆转子骨折 ) ,优良率为 95 6 % ;行AO角钢板内固定的 86例患者获得半年以上的随访 ,优良率达 95 0 % ,其中术中并发症为 3 8%。结论 :两种内固定均获得满意的疗效 ,但动力髋螺钉无有效的抗旋转作用 ,适用于Ⅰ ,Ⅱ ,Ⅳ型骨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动力髋螺钉 AO角钢板 内固定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肠源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希 陈超 +3 位作者 黄学军 傅继勇 钟晓华 邓俊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98-300,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急性重症肠源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7月至2009年11月间收治成功的急性重症肠源性腹膜炎的患者107例,采用回顾对照分析,分为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59)。治疗组自入院当天...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急性重症肠源性腹膜炎患者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2004年7月至2009年11月间收治成功的急性重症肠源性腹膜炎的患者107例,采用回顾对照分析,分为对照组(n=48)和治疗组(n=59)。治疗组自入院当天至术后第7天,静脉应用乌司他丁(UTI),而对照组不用乌司他丁,其余接受相同常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入院后手术前及术后第1、3、7天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SIRS及MODS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均有较高的SIRS发生率,治疗组在术后第3天、第7天白细胞计数,凝血时间、TB、ALT、AST、Creat、Urea等肝肾功能指标的恢复优于对照组,SIRS的发生率减少。结论: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肠源性腹膜炎术后SIRS的抑制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炎 乌司他丁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脊椎蛋白1表达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乳腺癌中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8
6
作者 刘少杰 陈腾腾 +2 位作者 陈晓越 薛秀芬 朱影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2579-2583,共5页
目的探讨R-脊椎蛋白1(RSPO1)、Wnt/β-catenin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乳腺癌病例标本,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24例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癌(BIC-NST)、15... 目的探讨R-脊椎蛋白1(RSPO1)、Wnt/β-catenin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乳腺癌病例标本,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24例非特殊型乳腺浸润性癌(BIC-NST)、15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BDCIS)及379例癌旁正常组织(NBTAC)中RSPO1、SFRP1、β-catenin的表达。结果RSPO1和β-catenin在BIC-NST及BDCIS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NBTAC(P<0.01),而SFRP1在BIC-NST及BDCIS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NBTAC(P<0.01);RSPO1和β-catenin在高级别BDCIS的表达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P<0.01),在Ⅲ级BIC-NST分化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Ⅰ级分化组,而且组织分级越高RSPO1和β-catenin的表达越高,两者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r=0.114,P=0.023);但SFRP1在Ⅲ级BIC-NST分化组的表达率明显低于Ⅰ级分化组,且组织分级越高其表达越低,与RSPO1和β-catenin的表达均呈明显的负相关(r=-0.217,P=0.011)。RSPO1和β-catenin表达在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中的表达明显高于Ⅰ+Ⅱ期的表达,且与淋巴结转移、脉管浸润相关(P<0.01);而SFRP1的表达有相反结果。结论RSPO1、β-catenin蛋白的高表达和SFRP1蛋白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为乳腺癌的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R-脊椎蛋白1 SFRP1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立体定向损毁中央中核、杏仁核治疗癌性顽痛 被引量:4
7
作者 荆国杰 杨魁元 +3 位作者 张学军 祝刚 姚晓腾 徐纲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44,147,共3页
【目的】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 ,对顽固癌痛进行有效治疗 ,并探讨癌性顽痛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安柯ASA 6 0 2型定向仪 ,对 46例癌痛患者分别采用CT直接定位 ,MR成像定位及脑室造影确定大脑原点等不同方法 ,对颅内阴性靶点进行三维成... 【目的】应用脑立体定向技术 ,对顽固癌痛进行有效治疗 ,并探讨癌性顽痛的发生机制。【方法】使用安柯ASA 6 0 2型定向仪 ,对 46例癌痛患者分别采用CT直接定位 ,MR成像定位及脑室造影确定大脑原点等不同方法 ,对颅内阴性靶点进行三维成像 ,确定靶点位置并用射频对其进行损毁 ,并与 38例长期口服吗啡类止痛药物的同类患者进行对照。【结果】 46例不同晚期癌痛病人中 ,手术组术后疼痛控制 43例 ,疼痛缓解 3例 ;药物组疼痛控制 3例 ,缓解 35例 (χ2 =5 4 16 ,P <0 0 1)。【结论】立体定向丘脑中央中核、杏仁核损毁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易于推断靶点位置 ,对癌性顽痛止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脑立体定向损毁术 丘脑核损毁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时机选择 被引量:46
8
作者 方永平 罗云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3764-3766,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选择。方法:选取2008-2011年因急性胆囊炎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130例,根据症状出现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3组,A组(发病3d内手术)36例、B组(发病4~7d手术)59例、C组(出现症...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时机选择。方法:选取2008-2011年因急性胆囊炎于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共130例,根据症状出现与手术的间隔时间分为3组,A组(发病3d内手术)36例、B组(发病4~7d手术)59例、C组(出现症状7d后手术)35例,对不同组别患者的并发症、住院时间、预后等进行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间的并发症、住院时间、预后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首诊即为急性胆囊炎的患者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效果与就诊时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胆管损伤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方永平 练涛峰 +2 位作者 黄华容 罗云藩 廖锦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了 2 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医源性胆管损伤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 ,其中胆道解剖异常、局部病理因素、术中出血及麻醉欠佳、病人体型等为其客观因素 ;而本组... 目的 :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分析了 2 1例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结果 :医源性胆管损伤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 ,其中胆道解剖异常、局部病理因素、术中出血及麻醉欠佳、病人体型等为其客观因素 ;而本组人为因素非常明显 ,16例由高年资医师实施 ,过分自信、草率 ,盲目追求小切口有关。不同类型的胆管损伤应采取不同方法及早处理 ;术中发现者 ,可行裂口修补或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 ,强调置管时间不少于 6个月。对胆漏先行胆道及腹腔引流术 ,3个月后再作胆道重建术 ,手术方法以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最为理想。术后黄疸病例行胆管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疗效佳。结论 :提高医生对胆管损伤的警觉性 ,术中解剖清楚 ,操作细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胆管损伤 原因 治疗 预防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型乳腺浸润性癌中膜突蛋白高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0
作者 裴小娟 王晓冰 +2 位作者 薛秀芬 朱影玲 刘少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2510-2513,共4页
目的:探讨膜突蛋白(Moesin)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浸润性癌临床病理及不同分子亚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浸润性癌及5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oesin蛋白的表达。结果 :(1)Moesin在乳腺浸润性癌... 目的:探讨膜突蛋白(Moesin)在乳腺浸润性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浸润性癌临床病理及不同分子亚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组织芯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0例乳腺浸润性癌及53例癌旁正常组织中Moesin蛋白的表达。结果 :(1)Moesin在乳腺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51.67%(62/120)明显高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5.66%(3/53),Moesin表达与组织学分级、临床TNM分期及有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均P<0.01);(2)Moesin表达与Ki-67高增殖指数(≥14%)、CK5/6及EGFR表达呈正相关,与ER及PR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3)Moesin在三阴型乳腺浸润性癌的阳性表达率(89.58%,43/48)明显高于其他分子亚型(P<0.01),以基底细胞样型阳性率最高(22/23,95.65%);(4)Moesin表达与Luminal A型呈负相关,与三阴型呈正相关(均P<0.01);但与Luminal B、HER-2过表达型不相关(P>0.05)。结论:高表达Moesin与乳腺浸润性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三阴型乳腺浸润性癌有更高的表达,Moesin可为三阴型乳腺浸润性癌临床基因治疗提供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膜突蛋白 分子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与显微手术夹闭治疗颅内动脉瘤24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学军 晏广 +2 位作者 姚晓腾 徐纲 荆国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784-784,共1页
目的 :分析总结经开颅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两种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统计近两年我科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 2 4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结果 ,其中前循环动脉瘤 2 2例 ,后循环动脉瘤 2例。结果 :2 4例患者中 ,手术夹闭 6... 目的 :分析总结经开颅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两种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统计近两年我科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 2 4例的临床资料、治疗方式及结果 ,其中前循环动脉瘤 2 2例 ,后循环动脉瘤 2例。结果 :2 4例患者中 ,手术夹闭 6例 ,栓塞 18例。恢复良好 2 1例 ,轻残 2例 ,重残 1例。结论 :两种方法均行之有效且可互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显微手术夹闭 血管内栓塞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后TPN支持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巧 王吉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38-340,共3页
对17例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RTG),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非TPN组)、静脉营养组(TPN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9天检测患者外周血的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RTG术后TPN支持能使患者NK细胞... 对17例贲门癌患者施行根治性全胃切除术(RTG),术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非TPN组)、静脉营养组(TPN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9天检测患者外周血的NK细胞活性和T细胞亚群。结果显示:RTG术后TPN支持能使患者NK细胞活性、细胞、细胞、比值较非TPN组显著升高(P<0.05)。提示术后营养支持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胃肠外营养 免疫功能 手术后 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大部切除残胃排空机能障碍27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习红 杨东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344-345,共2页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后残胃排空机能障碍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10例胃大部分切除患者中不同人群、不同术式、手术时间等残胃排空机能障碍的发生率 ,分析残胃排空机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 :5 10例胃大部切... 目的 :探讨胃大部切除后残胃排空机能障碍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10例胃大部分切除患者中不同人群、不同术式、手术时间等残胃排空机能障碍的发生率 ,分析残胃排空机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 :5 10例胃大部切除患者术后并发 2 7例残胃排空机能障碍 ,与性别、年龄无关 ;与体力劳动及脑力劳动相关 ,与术前有无幽门梗阻、术式、手术时间的长短相关。结论 :残胃排空机能障碍是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早期并发症。术前细心的解释工作 ,术中操作仔细、快捷 ,术后注意饮食等 ,可预防本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切除术后综合征 胃排空机能障碍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胃粘膜损害30例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颖江 徐俊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797-798,共2页
目的 :探讨小儿烧伤后急性胃粘膜损害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 1994年 1月~ 1998年12月间小儿重度烧伤住院患者 167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小儿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胃粘膜损害者 3 0例 ,发生率 18% ( 3 0 /167)。其发生与年龄大小 ,... 目的 :探讨小儿烧伤后急性胃粘膜损害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 1994年 1月~ 1998年12月间小儿重度烧伤住院患者 167例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小儿重度烧伤并发急性胃粘膜损害者 3 0例 ,发生率 18% ( 3 0 /167)。其发生与年龄大小 ,休克程度和感染有关。治愈 2 8例 (其中 2例行胃大部分切除 ) ,死亡 2例。结论 :早期有效的复苏、使用抗酸剂和H2 受体阻滞剂能有效防治急性胃粘膜损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并发症 胃粘膜损害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置管加尿激酶治疗脑内血肿48例
15
作者 杨炳湖 晏广 +1 位作者 祝刚 荆国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386-387,共2页
目的 :探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尿激酶灌注溶凝引流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 ,提高穿刺置管的准确性 ,从而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并总结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科对 48例不同类型的脑内血肿患者采用CT辅助立体... 目的 :探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尿激酶灌注溶凝引流治疗脑内血肿的效果 ,提高穿刺置管的准确性 ,从而提高治愈率 ,减少并发症。方法 :回顾并总结 1997年 1月~ 2 0 0 1年 6月我科对 48例不同类型的脑内血肿患者采用CT辅助立体定向微创置管抽吸加注入尿激酶溶凝引流治疗的经验。结果 :本组 48例患者术后动态复查CT有 47例血肿吸收消失 ,1例血肿增大改为开颅手术。按GOS分级评级 ,治愈 (恢复良好 ) 38例 ,好转 9例 ,未愈 1例 ,无临床死亡。结论 :CT辅助立体定向置管抽吸配合尿激酶灌入溶凝引流血肿治疗及脑内血肿 ,具有手术风险低、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体定向置管 尿激酶 治疗 脑内血肿 CT辅助立体定向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颈胸腹三切口在食管癌根治术的应用
16
作者 彭伟强 李勇生 丘国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6期407-408,共2页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外科手术 颈胸腹三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手术选择与疗效
17
作者 练涛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9期680-680,共1页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先天性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小肠禁锢症
18
作者 李胜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78-179,共2页
先天性小肠禁锢症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外科(516001)李胜新1病历摘要例1女,26岁。患者近5年来经常感腹部不适,腹痛时脐周有走窜感。1年前因不完全性肠梗阻住院,保守治疗好转出院。于1988年3月11日再次入院... 先天性小肠禁锢症广东省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外科(516001)李胜新1病历摘要例1女,26岁。患者近5年来经常感腹部不适,腹痛时脐周有走窜感。1年前因不完全性肠梗阻住院,保守治疗好转出院。于1988年3月11日再次入院,自述晚餐后约半小时开始出现阵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禁锢症 先天性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代谢及嘌呤信号受体在糖尿病创面愈合炎症反应阶段的变化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齐 朱冠娅 +2 位作者 谢挺 葛奎 牛轶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探讨胞外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代谢及其相关指标在糖尿病创面损伤修复炎症反应阶段的变化。方法·将96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24只,包括正常空白对照组(NC组)、正常ATP干预组(NA组)、糖... 目的·探讨胞外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代谢及其相关指标在糖尿病创面损伤修复炎症反应阶段的变化。方法·将96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24只,包括正常空白对照组(NC组)、正常ATP干预组(NA组)、糖尿病空白对照组(DC组)和糖尿病ATP干预组(DA组),其中采用多次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导DC组和DA组小鼠建立糖尿病模型。所有小鼠于背部制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模型,而后NC组和DC组小鼠的创面局部外用双蒸水处理,NA组和DA组小鼠的创面局部外用ATP溶液处理。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创面中性粒细胞浸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含量,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ATP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Connexin43、Pannexin1、CD39、P2X7及P2Y2的阳性表达。通过计算创面愈合速率评估创面愈合速度。结果·①创面愈合炎症反应阶段,DC组小鼠创缘组织MPO含量,中性粒细胞浸润数量,ATP含量,Connexin43、Pannexin1、CD39、P2X7及P2Y2的表达量均低于NC组(均P<0.05)。②伤后第14日,DA组小鼠创面愈合率明显高于DC组(P=0.000)。结论·在糖尿病创面愈合炎症反应阶段,炎症反应存在一定的不足,ATP、ATP水解酶及嘌呤信号受体均呈低水平状态,外源性补充ATP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糖尿病创面愈合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ATP 炎症反应 创面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