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血管病患者院内死亡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小龙 吴书林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 较准确地认识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多见和少见病种及其危害程度 ;了解在直接死因中 ,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的构成。方法 本所心内科 1993年 7月 1日至 1998年 6月 3 0日五年内死亡总病例数 2 3 3例 ,回顾性分析每种疾病致死的人数及... 目的 较准确地认识心血管病患者死亡的多见和少见病种及其危害程度 ;了解在直接死因中 ,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的构成。方法 本所心内科 1993年 7月 1日至 1998年 6月 3 0日五年内死亡总病例数 2 3 3例 ,回顾性分析每种疾病致死的人数及其构成比 ,并计算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在直接死因中的构成比。结果 第一位致死疾病为急性心肌梗死 ( AMI) ,构成比 2 5 .75 % ( 60 /2 3 3 ) ;第二位致死疾病为风湿性心脏病 ( RHD) ,构成比 2 0 .60 % ( 4 8/2 3 3 ) ;并列第三位是冠心病 ( CHD) (急性心肌梗死另计 )和感染性心内膜炎 ( IE) ,构成比均为 12 .0 2 % ( 2 8/2 3 3 ) ;其它依次为扩张型心肌病 ( 5 .15 %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 3 .86%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 3 .43 % )和主动脉瘤 ( 3 .43 % )、高血压性心脏病 ( 3 .0 0 % )、肺源性心脏病 ( 2 .15 % ) ,……。另外 ,在直接死因中 ,心力衰竭占72 .5 3 % ( 169/2 3 3 ) ,心脏猝死占 11.5 9% ( 2 7/2 3 3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另计 )、感染性心内膜炎、扩张型心肌病是主要的引起死亡的心血管病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病患者最多见的直接死因 ,(院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死因 构成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国际心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共识会议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豪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9期2209-2218,共10页
关键词 心跳骤停 高级生命支持 心脏按压 除颤器 心脏骤停 心搏骤停 心律失常 CPR 新生儿 心肺复苏 急救人员 抗心律失常药 心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前对左心房血栓检出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新胜 何亚乐 +3 位作者 侯跃双 冯碧霞 许燕 李伟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对风湿性心脏病中重度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口面积为 0 92± 0 2 1cm2 )患者左心房和 (或 )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2 41例准备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的患者术前检查 ,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 (T... 目的 :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TEE)对风湿性心脏病中重度二尖瓣狭窄 (二尖瓣口面积为 0 92± 0 2 1cm2 )患者左心房和 (或 )左心耳血栓的诊断价值。方法 :2 41例准备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的患者术前检查 ,所有病例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未发现或可疑左心房和(或 )左心耳血栓 ,并至少禁食 4小时后进行TEE。结果 :76 ( 32 % )例经TEE显示左心耳和 (或 )左心房内附壁血栓。以TEE为标准 ,TTE诊断左心耳血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2 5 %和 94%。结论 :大多数二尖瓣狭窄病例左心房血栓发生在左心耳内 ,TTE探查左心耳血栓敏感性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超声心动图 二尖瓣征球囊扩张术 左心房血栓 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心脏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余丹青 林曙光 +4 位作者 陈纪言 周颖玲 董豪坚 李光 黄美萍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53-2455,2458,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ACS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在40%~70%的临界病变患者,根据IVUS测定的罪犯病变最小血管腔...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界病变介入治疗疗效,评价血管内超声(IVUS)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临界病变介入治疗中的作用。方法ACS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在40%~70%的临界病变患者,根据IVUS测定的罪犯病变最小血管腔面积小于4mm2作为介入干预的标准,31例行介入干预的患者作为病例组。测量该组患者支架扩张前、扩张后和高压球囊再次扩张后的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总截面积、斑块面积和面积狭窄率,观察扩张后支架是否贴壁。同期未行IVUS检查而行介入干预的临界病变患者3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患者于入选后的第1、3、6和12月给予临床随访,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死亡)情况。于第10~12月行CAG和IVUS检查,观察支架内膜增生情况及有否支架内血栓征象。以CAG或IVUS显示支架置入成功并随访期间无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靶病变再次冠脉成形术以及心衰或死亡)发生为手术成功。结果病例组31例患者的32处靶病变支架植入成功后行IVUS检查提示28处(87.5%)支架存在贴壁不完全。再次以更高的压力(18~20atm)或换用另一高压球囊扩张,最终均达到了IVUS支架植入理想标准。术中未见与冠脉介入和IVUS相关的并发症。术后10~12个月病例组22例患者行CAG和IVUS复查,CAG结果无一例患者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VUS结果未发现局部支架内血栓征象,支架内均有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增生内膜负荷量无统计学差异。最小支架内管腔面积与第一次植入支架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10.12±1.15)mm2vs(8.98±2.12)mm2,P>0.05]。对照组31例支架植入后CAG提示贴壁良好。术后3~6月3例患者临床出现心绞痛,CAG结果提示3例患者出现再狭窄,IVUS检测结果这3例患者均存在支架贴壁不良。结论IVUS比CAG能更有效地指导ACS临界病变支架的植入和实时评价手术效果;在IVUS指导下的高压力(18~20atm)球囊后扩张可使87.5%贴壁不良的病变进一步得到改善。IVUS指导的ACS临界病变支架植入获得较高的即时成功率和远期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界病变 血管内超声 支架 介入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边快速检测NGAL对急诊冠脉介入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预测的多中心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坤 谭宁 +6 位作者 刘勇 陈纪言 谢年谨 余丹青 薛凌 叶健烽 粱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4-55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载脂蛋白(NGAL)对肾功能相对正常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PCI)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因急性心梗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茂名市人民医院和东莞市人民医院行急...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载脂蛋白(NGAL)对肾功能相对正常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PCI)后造影剂所致急性肾损伤(CI-AKI)的早期预测价值。方法:入选2014年12月至2015年8月因急性心梗于广东省人民医院、茂名市人民医院和东莞市人民医院行急诊PCI且肾功能相对正常[e GFR>60 m L(min·1.73 m2)]患者73例。采用床边快速检测仪测定血NGAL。利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评估NGAL对CI-AKI的预测价值。结果:5例(6.85%)患者发生CI-AKI,且其NGAL水平高于非CI-AKI组。ROC曲线显示,术前、术后4 h及8 h NGAL对CI-AKI有较高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5、0.761、0.809。结论术前、术后4 h及8 h床边快速检测NGAL对行急诊PCI且肾功能相对正常患者发生CI-AKI有较高预测价值,今后可能成为诊断早期CI-AKI的快速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载脂蛋白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 造影剂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血流量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徐峥嵘 黄新胜 +4 位作者 黄奕高 黄涛 黄文辉 张曹进 申俊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63-1164,1168,共3页
目的探索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CHD)肺血流量的方法 ,寻求无创性定量评估肺血流的途径。方法选择左向右分流的房间隔缺损病人64例,在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下,探查右侧上、下肺静脉,记录其血流频谱,并根据当时的心率对... 目的探索超声心动图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者(CHD)肺血流量的方法 ,寻求无创性定量评估肺血流的途径。方法选择左向右分流的房间隔缺损病人64例,在超声心动图的四腔心切面下,探查右侧上、下肺静脉,记录其血流频谱,并根据当时的心率对其进行校正,计算出右上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rupv)、右下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VTIrlpv);并与右心导管术Fick法计算出肺循环血流量(Qp)进行比较。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所得出的右肺静脉血流速度时间积分与右心导管术计算的Qp相关性良好。结论通过超声心动图测量肺静脉血流频谱可一定程度上反映CHD患者肺血流量,其作为无创性定量评估肺血流量的检查技术可能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先天性心脏病 肺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尹瑞兴 冯建章 姚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和方法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88只雄性SD大鼠 ,其中 8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 ,8只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作对照组。于心肌梗死后 1h ,3h ,6h ,12h ,2 4h和 2d ,3d ,5d... 目的和方法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 88只雄性SD大鼠 ,其中 80只结扎左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 ,8只开胸但不结扎冠状动脉作对照组。于心肌梗死后 1h ,3h ,6h ,12h ,2 4h和 2d ,3d ,5d ,7d ,14d分别从右心房抽取血样品 (n =8)。用敏感、特异的酶连接免疫吸附测定法测定血清样品中的VEGF含量。结果 :8只假手术对照鼠的血清VEGF浓度为 (6 6 99± 17 83)pg/mL。心肌梗死后 6h组血清VEGF水平达到 (12 5 6 8± 2 8 0 7)pg/mL(与对照组比P <0 0 1) ,结扎后 2 4h组达高峰 (2 40 6 1± 70 6 3pg/mL ,与对照组比P <0 0 1) ,然后逐渐下降 ,但术后 14d组仍显著高于对照组 (10 7 6 4±30 13pg/mL ,P <0 0 1)。结论 :心肌梗死大鼠血清VEGF水平持续显著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VEGF 大鼠 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早期收缩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功能的连续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8周共计16mg/kg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 目的利用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功能的连续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8周共计16mg/kg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0,4,6,8,10,12周进行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第12周阿霉素组和对照组各取2只处死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阿霉素组,在10、12周左室内径显著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10周。二尖瓣环处心肌组织收缩峰值速度在8、10、12周显著降低(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8周。病理结果显示了与人类阿霉素心肌毒性相似的改变,心肌细胞变性、线粒体和肌浆网水肿、细胞内空泡增多。对照组组织学无改变,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模型中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组织多普勒指标能早期发现这一变化,早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评价左室功能提供了一个敏感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阿霉素 心肌病 组织多普勒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黎励文 李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9-551,共3页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慢性心力衰竭(CHF)患病率日益增长。根据1995年WHO报道,全世界有2250万CHF患者,并以每年200万人速度增长。CHF病死率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就中、重度CHF而言,其5年病死率为30%~50%。每年的医疗费用高达200...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慢性心力衰竭(CHF)患病率日益增长。根据1995年WHO报道,全世界有2250万CHF患者,并以每年200万人速度增长。CHF病死率与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就中、重度CHF而言,其5年病死率为30%~50%。每年的医疗费用高达200亿~400亿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迷走神经 电刺激 基因疗法 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早期舒张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EE’)比值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 目的: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EE’)比值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舒张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舒张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两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8w共计16mgkg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0,4,6,8,10,12w进行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阿霉素组,在10、12w左室内径显著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10w。二尖瓣环处心肌组织收缩峰值速度在8、10、12w显著降低(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8w。EE’比值在6、8、10、12w显著增高(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6w。对照组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模型中心肌功能降低。EE’变化早于组织多普勒收缩指标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提供了一个敏感可靠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疾病 心脏功能试验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HL2蛋白与心脏Kv1.5钾通道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宏 马青艳 林吉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目前认为KCNA5通道蛋白是治疗房颤的一个理想靶点,文中旨在验证FHL2蛋白与KCNA5基因编码的心脏Kv1.5钾通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①质粒构建:应用PCR法构建质粒pcDNA3.1/myc-His C-KCNA5和pcDNA3.0-FHL2;②基因转染:应用Lipofectam... 目的目前认为KCNA5通道蛋白是治疗房颤的一个理想靶点,文中旨在验证FHL2蛋白与KCNA5基因编码的心脏Kv1.5钾通道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①质粒构建:应用PCR法构建质粒pcDNA3.1/myc-His C-KCNA5和pcDNA3.0-FHL2;②基因转染:应用Lipofectamine 2000将pcDNA3.1/myc-His C-KCNA5质粒和pcDNA3.0-FHL2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③免疫共沉淀:应用抗FHL2抗体和Protein A/G Plus-Agarose沉淀目的蛋白,应用抗Myc抗体进行Western blot分析;④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分析:应用抗FHL2一抗和标记有FITC的二抗检测FHL2蛋白,应用抗Myc一抗和标记有Cy3的二抗检测KCNA5-Myc融合蛋白。结果①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质粒pcDNA3.1/myc-His C-KCNA5和pcDNA3.0-FHL2构建正确;②抗FHL2抗体能够将KCNA5从总蛋白中沉淀下来;③KCNA5蛋白和FHL2蛋白共定位于细胞膜上。结论初步证实FHL2蛋白与KCNA5蛋白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L2 KCNA5 钾通道 免疫共沉淀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患者超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电流重构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纯波 吴书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14-1415,共2页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超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电流(ⅠKur)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法分别记录窦性心律(窦律)患者心房肌细胞(窦律组)和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房颤组)ⅠKur密度,并进行对比。结果:指令电位+20~+50mV时,... 目的:探讨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超速激活延迟整流性钾电流(ⅠKur)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采用膜片钳全细胞法分别记录窦性心律(窦律)患者心房肌细胞(窦律组)和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房颤组)ⅠKur密度,并进行对比。结果:指令电位+20~+50mV时,房颤组ⅠKur密度均较窦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ⅠKur密度下调是房颤心房电生理重构的重要离子基础,可能对心房动作电位时程的缩短具有一定代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流性钾电流 心房颤动患者 延迟 激活 膜片钳全细胞法 心房电生理重构 心房肌细胞 动作电位时程 房颤患者 窦性心律 离子基础 密度 窦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TNF-α水平的变化及卡维地洛干预研究
13
作者 刘媛 余细勇 +2 位作者 林秋雄 杨敏 钱忆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1214-1215,共2页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前后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41例冠心病心衰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 ,予以药物干预 4周 ,检测治疗前后血浆TNF α水平 ,健康对照...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治疗前后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变化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方法 :41例冠心病心衰患者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卡维地洛治疗组 ,予以药物干预 4周 ,检测治疗前后血浆TNF α水平 ,健康对照组 3 0例 ,同时检测血浆TNF α水平。结果 :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TNF 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且与临床心功能分级呈明显正相关 (P <0 0 1)。心衰患者经卡维地洛治疗后血浆TNF 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 <0 0 5 ) ,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TNF α升高 ,且与心衰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说明TNF α参与了冠心病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卡维地洛能显著降低血浆TNF α水平 ,可能是其治疗心衰有益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衰 血浆 TNF—α 卡维地洛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超声评价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早期松弛功能改变的实验研究(英文)
14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738-742,共5页
目的:E/E’比值(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松弛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松弛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2组:... 目的:E/E’比值(二尖瓣血流舒张早期速度/二尖瓣环组织多普勒舒张早期速度)与左室充盈压有良好的相关性,可用来准确评价左室松弛功能异常。本研究利用该指标评价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心肌松弛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28只日本白兔分为2组:阿霉素组20只,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2mg.kg-1,8周共计16 mg.kg-1以期形成心肌病模型;对照组8只,每周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分别在第0、4、6、8、10、12周进行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阿霉素组在10、12周左室内径显著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显著下降(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10周。二尖瓣环处心肌组织收缩峰值速度在8、10、12周显著降低(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8周。E/E’比值在6、8、10、12周显著增高(P<0.05),显著变化最早发现在第6周。对照组常规和组织多普勒超声指标均未发现显著变化(P>0.05)。结论:在阿霉素所致兔心肌病模型中心肌功能降低。E/E’变化早于组织多普勒收缩指标和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为评价左室松弛功能提供了一个敏感可靠的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阿霉素 心肌病 组织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阿霉素所致兔扩张型心肌病模型的实验研究(英文)
15
作者 费洪文 王新房 +1 位作者 谢明星 何亚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5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 :探讨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 ,并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方法 :2 0只兔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 2mg·kg-1,共计 8周 (总剂量 16mg·kg-1) ,另 8只每周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基础状态 (未注药前 )... 目的 :探讨阿霉素诱导兔心肌病模型的可行性 ,并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进行评估。方法 :2 0只兔每周静脉注射阿霉素 2mg·kg-1,共计 8周 (总剂量 16mg·kg-1) ,另 8只每周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基础状态 (未注药前 )、12周时分别进行兔超声心动图检查 ,分别测量左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内径 ,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 ,以及射血分数和短轴缩短率。 12周时阿霉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取 2只进行心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阿霉素组与基础状态相比 ,12周时左室舒张期末内径显著扩大(10 .5± 1.3和 15 .8± 2 .1mm ,P <0 .0 5 ) ,收缩期末内径显著扩大 (8.7± 1.0和 10 .3± 1.1mm ,P <0 .0 5 ) ,射血分数显著降低 (6 3.4± 8.4和 38.8±7.6 ,P <0 .0 5 ) ,短轴缩短率显著降低 (P <0 .0 1) ,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无显著性变化 (37.6± 7.6和 2 1.2± 6 .7,P >0 .0 5 ) ;对照组左室舒张期末、收缩期末内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厚度、射血分数和短周缩短率均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阿霉素组病理结果显示了与人类阿霉素心肌毒性相似的改变 ,心肌细胞变性、线粒体和肌浆网水肿、细胞内空泡增多。结论 :静脉注射阿霉素可以诱导形成非缺血性心肌病模型 ,结果可靠 ,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阿霉素 心肌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预适应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姚震 冯建章 +3 位作者 焦解歌 翁阳 尹瑞兴 顾申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477-482,共6页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在预防或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西兰兔制备缺血预适应(IP)、缺血-再灌注损伤(RI)、持续缺血(CI)和正常对照组(control)4种模型。模型制备后采集血标本,以及心脏病变部位心肌标本,并... 目的:探讨缺血预适应在预防或减轻心肌细胞损伤和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新西兰兔制备缺血预适应(IP)、缺血-再灌注损伤(RI)、持续缺血(CI)和正常对照组(control)4种模型。模型制备后采集血标本,以及心脏病变部位心肌标本,并常规组织学处理、石蜡包埋后切片。结果:①CI组心肌梗死面积最大,其次为RI组,均明显高于IP组(P<0.01);②RI组和CI组的血清各项心肌酶含量均明显高于control组和IP组(P<0.01),而后两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RI组和CI组的血浆SOD活性均明显降低,尤其以RI组最为显著,与IP组和control组相比较(P<0.01);而在control组和IP组之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RI组的血清丙二醛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④缺血预适应组虽然也有一定的心肌细胞凋亡率,但较再灌注损伤组和持续缺血组则明显为低(P<0.001)。⑤从各组心肌梗死面积与细胞凋亡发生率的相关分析中,可见心肌凋亡细胞的数量与心肌梗死面积的大小之间有明显的正相关(RI、IP和CI组的γ值分别为0.92,0.94和0.87,P<0.01)。结论:在心肌缺血缺氧早期,心肌梗死面积的大小与心肌细胞凋亡数量的多少有关;缺血预适应处理能减轻缺血-再灌注和持续缺血引起的心肌损伤,减少心肌梗死面积;同时能明显减少这2种情况所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预适应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运动前后血浆内皮素水平变化的研究
17
作者 姚震 秦皓 冯建章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21-23,共3页
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检测了20例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和18个正常人在运动试验前、中、后的外周血内皮素(ET)水平。结果显示出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血浆ET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冠心病者的血... 利用放射免疫测定技术检测了20例已确诊冠心病的患者和18个正常人在运动试验前、中、后的外周血内皮素(ET)水平。结果显示出冠心病患者与正常人在静息状态下血浆ET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后,冠心病者的血浆ET值呈逐渐的上升趋势,在1h后最为显著(P<0.001);而正常人在运动前后血浆ET值无明显变化(P>0.05)。并且经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累及冠脉病变越严重(如多支病变),则运动后血浆ET值升高越明显。结论:对有冠状动脉疾病者应减少负荷性运动,避免ET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缩血管肽类 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放射免疫测定 运动试验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敏感离子通道Piezo1参与高血压诱导心房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慧意 饶芳 +7 位作者 叶兴东 金书羽 付路 邓春玉 杨慧 邝素娟 吴书林 薛玉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94-402,共9页
目的:利用小鼠心房成纤维细胞探讨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在调控高血压所致心房纤维化,进而导致房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的原代心房成纤维细胞,并采用课题组自制的加压装置(专利号2014... 目的:利用小鼠心房成纤维细胞探讨机械敏感离子通道Piezo1在调控高血压所致心房纤维化,进而导致房颤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6~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的原代心房成纤维细胞,并采用课题组自制的加压装置(专利号201420109263.1)建立高血压模型,Western blot比较不同静水压(0、20和40 mmHg)干预下细胞Piezo1、Src/p-Src及纤维化指标Ⅰ/Ⅲ型胶原蛋白α1链(Col1A1/3A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蛋白表达水平。高静水压(40 mmHg)干预下的心房成纤维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1、3和10μmol/L)的Piezo1抑制剂GsMTx4,或转染Piezo1 siRNA质粒降低Piezo1的表达,以及不同浓度(5和10μmol/L)的Src抑制剂PP1,观察细胞中Src/p-Src和纤维化相关因子蛋白水平的变化。常压下给予不同浓度(1、3和10μmol/L)的Piezo1特异性激动剂Yoda1,观察心房成纤维细胞中Src/p-Src和纤维化相关因子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随着压力升高,小鼠心房成纤维细胞中Piezo1、Src/p-Src及纤维化指标Col1A1/3A1和MMP-2/9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GsMTx4/Piezo1 siRNA或PP1处理后,可使高静水压导致的Src/p-Src及纤维化相关因子水平下降(P<0.05)。而细胞给予Piezo1特异性激动剂Yoda1可模拟出高静水压干预的结果(P<0.05)。结论:在小鼠心房成纤维细胞中,机械敏感通道蛋白Piezo1可能通过调控Src/p-Src参与高血压所致的心房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1蛋白 高血压 心房成纤维细胞 心房颤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00在老年小鼠心房颤动易感性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德威 周慧珊 +9 位作者 刘海燕 高小燕 赖颖瑜 李巧巧 邓春玉 杨慧 邝素娟 薛玉梅 吴书林 饶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0-186,共7页
目的探讨转录辅激活因子p300在调控老年小鼠心房肌细胞电重塑,进而导致房颤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5、13和18月龄的C57BL/6小鼠左心耳组织,Western blot检测p300蛋白,钙通道蛋白和衰老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分别取5月龄和18月龄小鼠... 目的探讨转录辅激活因子p300在调控老年小鼠心房肌细胞电重塑,进而导致房颤中的作用。方法分别收集5、13和18月龄的C57BL/6小鼠左心耳组织,Western blot检测p300蛋白,钙通道蛋白和衰老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分别取5月龄和18月龄小鼠,分离单个心房肌细胞,全细胞膜片钳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L型钙电流(L-type calcium current,ICa,L)和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快速起搏心房观察不同月龄小鼠房颤的可诱发性。结果与5月龄小鼠相比,13和18月龄小鼠左心房组织p300、衰老相关信号通路蛋白p53和p21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L型钙通道蛋白Cav1.2表达减少;老年小鼠心房肌细胞ICa,L电流密度明显减小,APD缩短。不同剂量的p300抑制剂-姜黄素(50、100 mg·kg^-1·d-1)饲养后能明显减少老年小鼠房颤的可诱发率,并使衰老小鼠心房肌细胞的ICa,L密度增加和APD延长(P<0.05)。结论p300可能通过调控ICa,L参与衰老相关心房肌细胞电重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300蛋白 心房肌细胞 细胞衰老 L型钙电流 动作电位时程 姜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转染canstatin核糖核酸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浪 冯建章 +6 位作者 郑文岭 谭宁 邓春玉 张宏斌 赖晃文 杨传红 唐其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4-147,共4页
目的 :研究体外转染canstatin核糖核酸 (RNA)对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取新西兰白兔胸主动脉 ,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 ,将外源性canstatinRNA转入VSMC中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 )、TU... 目的 :研究体外转染canstatin核糖核酸 (RNA)对培养的兔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的影响。方法 :在无菌条件下取新西兰白兔胸主动脉 ,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方法 ,将外源性canstatinRNA转入VSMC中 ,应用流式细胞仪 (FCM )、TUNEL及电镜观察canstatinRNA转染细胞的凋亡。实验共分对照组、DOSPER组和canstatin组。结果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canstatinRNA成功转入VSMC并表达 ,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 ,canstatinRNA转染细胞的细胞周期发生细胞生长期 (G1期 )阻滞 ,G1期细胞 ( 5 8 93± 2 17) %较对照组 ( 4 9 13± 2 0 7) %及DOSPER组 ( 4 9 99± 1 45 ) %增加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期 (S期 )细胞 ( 19 88± 2 2 8) %较对照组 ( 2 8 0 6± 3 77) %及DOSPER组( 2 8 5 0± 4 41) %减少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anstatin组RNA转染细胞的凋亡率 ( 17 74± 3 93) %高于对照组 ( 4 89± 3 5 9) %及DOSPER组 ( 4 0 6± 1 80 ) %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而对照组及DOSPER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TUNEL检测显示 ,canstatin基因转染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电镜下观察到转染细胞出现典型凋亡特征性改变。结论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canstatinRNA成功转染VSMC并能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转染 CANSTATIN 核糖核酸 血管平滑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