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甘油三酯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刘欢欢 吴勇 +8 位作者 李莹 高向民 周龙 麦劲壮 夏艳杰 曲艳吉 武阳丰 刘小清 赵连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2-12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中美心肺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于1983~1984年在北京和广州的工、农人群中进行基线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水平,并采集空腹... 目的:探讨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中美心肺血管疾病流行病学合作研究于1983~1984年在北京和广州的工、农人群中进行基线调查,收集研究对象的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水平,并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脂等指标。于1987~1988年开始,每隔2年随访一次,随访截止到2005年底,登记并核实研究对象ASCVD(包括冠心病事件和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发生情况。根据基线血清TG水平的四分位数分为四组(切点值分别为0.69 mmol/L、0.95 mmol/L、1.36 mmol/L),使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基线不同TG水平与ASCVD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基线共调查35~59岁的研究对象11 336人,剔除有心血管疾病或肿瘤病史(181人)、未采集空腹血标本(1 709人)及其他关键变量缺失者(12人)后,共有9 434人纳入最终分析(其中1~4分位组分别为:2 371人、2 348人、2364人、2 351人)。其中男性4 621人,女性4 813人,基线平均年龄(45.8±6.0)岁,中位血清TG水平为0.95(0.69,1.36)mmol/L。对研究对象平均随访19年后,共发生ASCVD事件632例(6.70%)。从TG第1至第4分位组,ASCVD的发生率依次为4.09%、5.37%、 6.68%和10.68%,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1)。多因素分析调整基线年龄、性别、工农、南北、工作类型、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重指数、收缩压、空腹血糖、血清总胆固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后,随着TG水平的升高,ASCVD发生风险呈明显上升趋势(趋势检验P=0.0038),与第1分位组相比,第4分位组ASCVD发病风险增加40%(HR=1.40,95%CI:1.07~1.82)。结论:血清TG水平与ASCVD发生风险呈显著正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甘油三酯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轴突导向分子Slit3的相关研究进展
2
作者 蒋欢 李姣清 +6 位作者 徐浩森 兰金意 杨单植 张婷 刘沛敏 吴丹凤 白晓燕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17-922,共6页
神经轴突导向分子家族(slit guidance ligand,Slit)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分泌型糖蛋白,与其单次跨膜受体(roundabout guidance receptor,Robo)相互作用。目前,已经在人类发现3个Slit基因(Slit1-3)和4个Robo基因(Robo1-4)。Slit3具有广泛的... 神经轴突导向分子家族(slit guidance ligand,Slit)是一类高度保守的分泌型糖蛋白,与其单次跨膜受体(roundabout guidance receptor,Robo)相互作用。目前,已经在人类发现3个Slit基因(Slit1-3)和4个Robo基因(Robo1-4)。Slit3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如细胞迁移、骨形成、血管生成和肿瘤发生。Slit3在不同临床疾病中的致病作用及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值得深入研究探索。通过研究Slit3在不同疾病中的作用和发病机制,将为探索其生物学作用及发病机制,研发靶向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新思路。本文综述Slit3在各类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并阐述其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t3 发病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经皮导管消融与外科改良迷宫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薛玉梅 詹贤章 +6 位作者 吴书林 郭惠明 邓海 方咸宏 廖洪涛 魏薇 黄俊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5-158,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导管消融与外科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方法选择连续性消融后房速患者72例,分为消融组(导管消融术)34例,手术组(外科改良迷宫术)38例。2组在Carto系统或Ensite系统指导下进行三维... 目的分析经皮导管消融与外科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颤动(房颤)后房性心动过速(房速)的电生理特点。方法选择连续性消融后房速患者72例,分为消融组(导管消融术)34例,手术组(外科改良迷宫术)38例。2组在Carto系统或Ensite系统指导下进行三维电解剖标测,分析2组治疗后房速的生理机制。结果消融组术后平均房速(1.7±0.9)种,手术组术后平均房速(1.6±0.9)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5)。2组房速以折返机制为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2.4%vs 89.5%,P=0.592);消融组50.0%复发的局灶性房速起源于肺静脉内,手术组66.7%与肺静脉前庭有关。2组患者即时消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7.1%vs 84.2%,P=0.267)。结论消融组和手术组术后复发的房速均以折返机制为主;局灶性房速都常见与肺静脉相关,但消融组常见起源于肺静脉内,手术组主要与肺静脉前庭有关;2组房速导管消融都有较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心动过速 折返性 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高糖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许玲玲 周嘉辉 +4 位作者 陈丽文 郑伊颖 区丽明 陈剑 耿庆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67-569,共3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高糖(HG)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从而探讨其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SD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槲皮... 目的:研究槲皮素(quercetin)对高糖(HG)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的抑制作用,从而探讨其对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利用组织贴块法体外培养SD大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实验分为正常糖组、高糖组、高糖+槲皮素不同浓度组。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细胞细胞周期调控蛋白CyclinD1、CyclinE的表达。结果:槲皮素呈浓度依赖性抑制高糖诱导的大鼠VSMC的增殖;明显降低细胞的S期数目百分比(P<0.05),增加G0/G1期数目百分比(P<0.05);同时,槲皮素治疗组大鼠CyclinD1、CyclinE蛋白质水平下调(P<0.05)。结论:从细胞分子水平说明槲皮素可能通过降低CyclinD1、CyclinE的表达,阻止细胞进入S期,减少有丝分裂来发挥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糖 血管平滑肌细胞 增殖 槲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犬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的侧支循环 被引量:6
5
作者 郑智超 王新房 +7 位作者 吕清 谢明星 卢晓芳 张静 方凌云 袁莉 丁尚伟 刘夏天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45-1147,共3页
目的应用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犬的侧支循环。方法结扎12只健康杂种犬左前降支,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即刻、结扎后30min及结扎后180min时行心肌声学造影观察,并计算供血区心肌重量。结果左前降支结扎后所有... 目的应用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冠状动脉闭塞犬的侧支循环。方法结扎12只健康杂种犬左前降支,分别于结扎前、结扎后即刻、结扎后30min及结扎后180min时行心肌声学造影观察,并计算供血区心肌重量。结果左前降支结扎后所有实验犬均有不同程度的侧支循环建立。结扎后30min,侧支循环供血区心肌重量为(9.65±2.90)g;结扎后180min,侧支循环供血区心肌重量为(12.58±3.98)g;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声学造影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可以很好地显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形成,并获得全面准确的侧支循环区心肌重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实时三维 冠状动脉闭塞 造影剂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诊断二叶主动脉瓣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 被引量:5
6
作者 马青艳 陈欧迪 +4 位作者 费洪文 简旭华 林琼雯 谢秋 许瑞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诊断二叶主动脉瓣(BAV)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BAV合并IE患者的超声图像,超声表现包括赘生物、瓣膜穿孔、脓肿和瘘道。以外科手术所见作为金标准... 目的观察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诊断二叶主动脉瓣(BAV)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BAV合并IE患者的超声图像,超声表现包括赘生物、瓣膜穿孔、脓肿和瘘道。以外科手术所见作为金标准,评估TTE和3D-TEE的超声特征及其诊断价值。结果3D-TEE检出赘生物、瓣膜穿孔、脓肿和瘘道的敏感度(100%vs.90.20%,96.87%vs.90.62%,92.86%vs.67.86%,94.12%vs.70.59%)和阳性预测值均高于TTE(100%vs.95.83%,100%vs.93.55%,96.30%vs.86.36%,100%vs.85.71%,P均<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BAV合并IE的总体检出率高。3D-TEE的可视性和空间分辨率比TTE更好,诊断BAV合并IE敏感度和阳性预测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叶主动脉瓣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内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资源管理在ICU内建立ECMO模拟训练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谢庆 彭勤宝 +3 位作者 卢嫦青 陈星 凌云 杨满青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11期3910-3913,共4页
[目的]探索危机资源管理在模拟培训中提升手术室护士对ICU心搏骤停病人紧急ECMO建立的配合能力的方法。[方法]总结我院以往在ICU中建立ECMO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多学科合作构建ECMO在ICU的模拟场景,对8位手术室护士进行危机资源... [目的]探索危机资源管理在模拟培训中提升手术室护士对ICU心搏骤停病人紧急ECMO建立的配合能力的方法。[方法]总结我院以往在ICU中建立ECMO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多学科合作构建ECMO在ICU的模拟场景,对8位手术室护士进行危机资源管理培训后进行3轮共24次模拟训练,记录不同阶段手术室巡回护士和器械护士配合方面的表现,训练结束后收集调查问卷并分析。[结果]经模拟训练后,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配合中实践技能和沟通技巧得到提升,增强了临床实际操作的信心,培训效果良好。[结论]在ICU内建立ECMO模拟情景教学训练,结合危机资源管理可提高手术室护士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护士 模拟训练 体外膜肺氧合 ICU 危机资源管理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羊体外循环中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3
8
作者 周成斌 庄建 +2 位作者 温树生 祁周措 姚丽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01-2403,共3页
目的总结胎羊体外循环研究中的麻醉方法。方法5头孕羊(孕120~140d)氯胺酮基础麻醉,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补充容量和硫酸镁。维持孕羊平均动脉压(MAP)大于70mmHg。经子宫壁肌肉注射胎羊麻醉药物(芬太尼25~50μ... 目的总结胎羊体外循环研究中的麻醉方法。方法5头孕羊(孕120~140d)氯胺酮基础麻醉,芬太尼和维库溴铵维持麻醉。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补充容量和硫酸镁。维持孕羊平均动脉压(MAP)大于70mmHg。经子宫壁肌肉注射胎羊麻醉药物(芬太尼25~50μg/kg,维库溴铵0.1~0.2mg/kg),建立胎羊腋动脉通路。胎羊肺动脉、右房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转流30min,停机后观察2h。监测孕羊、胎羊MAP、心率(HR)和动脉血气。B超机监测胎羊脐动脉和孕羊子宫动脉的搏动指数(PI)。结果实验过程中胎羊MAP和HR没有显著变化。转流结束后胎羊脐动脉PI值明显增高,出现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P<0.05)。孕羊MAP和HR没有明显变化,血液氧合充分。子宫动脉PI值在转流期间低于转流前(P<0.05),转流结束后PI值与转流前没有显著差异。结论维持母体高循环动力状态,使用抑制宫缩药物,加强胎羊麻醉期间的监护,有利于胎羊体外循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体外循环 心血管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经皮植入式左心辅助装置的泵流量测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宗涛 严红 +2 位作者 靳立军 傅泽粮 李晓为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2-575,共4页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能用于心血管急危重症的经皮植入式左心辅助装置(血泵)。方法根据机翼理论,设计一种经皮植入的左心辅助装置,通过测量3种不同参数(叶片旋转角度、血泵出水口距离、血泵出水口长度)的血泵所能产生的流量,最终选择最优化... 目的研究设计一种能用于心血管急危重症的经皮植入式左心辅助装置(血泵)。方法根据机翼理论,设计一种经皮植入的左心辅助装置,通过测量3种不同参数(叶片旋转角度、血泵出水口距离、血泵出水口长度)的血泵所能产生的流量,最终选择最优化的血泵设计。结果经过简易流量测定装置测量,当血泵采取单叶设计,血泵叶片的旋转角度为720°时,或血泵出水口与叶片的距离为0 mm时,血泵出水口长度为4 mm时,血泵流量最大。结论选择能产生最大流量的参数值,研制出一种可在体外正常运转的经皮植入式左心辅助装置,为最终研制一种可用于临床的经皮植入式左心辅助装置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辅助装置 血泵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房颤动导管消融术并发症的处理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平珍 魏薇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1期15-16,共2页
急性心脏穿孔/心脏压塞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致命性的严重并发症,与术前术中抗凝、导管操作损伤等有关,术中或术后均可能发生。因此,术中术后必须仔细观察,一旦发现,需要立即抢救。在房间隔穿刺时需注意避免损伤右心房、... 急性心脏穿孔/心脏压塞是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致命性的严重并发症,与术前术中抗凝、导管操作损伤等有关,术中或术后均可能发生。因此,术中术后必须仔细观察,一旦发现,需要立即抢救。在房间隔穿刺时需注意避免损伤右心房、冠状窦、主动脉根部及左心房;消融过程中,需谨慎操控大头导管并控制大头导管的温度和在某些部位持续放电的时间,减少在心肌薄弱处如左心耳(L~A)、肺静脉内、冠状窦内等放电的时间。若放电时听到爆破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心房颤动 术并发症 急性心脏穿孔 大头导管 严重并发症 房间隔穿刺 主动脉根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