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几种高分子材料微生物腐蚀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疏秀林 施庆珊 +1 位作者 欧阳友生 陈仪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4,15,共5页
高分子的生物腐蚀影响其在多种工业材料的应用,包括航空航天结构复合材料、高分子增塑剂和添加物、电绝缘聚酰亚胺、腐蚀防护高分子外衣。高分子物质微生物腐蚀的作用机理是:合成高分子材料能否成为抑氧微生物的底物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结... 高分子的生物腐蚀影响其在多种工业材料的应用,包括航空航天结构复合材料、高分子增塑剂和添加物、电绝缘聚酰亚胺、腐蚀防护高分子外衣。高分子物质微生物腐蚀的作用机理是:合成高分子材料能否成为抑氧微生物的底物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结构、结合性能、微生物群落。生物腐蚀的程度还取决于聚合物的摩尔质量、结晶度、物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材料 微生物腐蚀 破坏机理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弧菌生物学特性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青柏 李良秋 +4 位作者 徐鹏 曾绮文 王东东 王嘉铭 谭雨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33-36,共4页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污染病原,可造成养殖水产品的病害,同时也是一种致命的人类机会致病菌,与全世界大部分食用污染海鲜致死的案例有关。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以及食用海鲜产品的人群变多,我国创伤弧菌感染率呈... 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品污染病原,可造成养殖水产品的病害,同时也是一种致命的人类机会致病菌,与全世界大部分食用污染海鲜致死的案例有关。随着全球气温升高,以及食用海鲜产品的人群变多,我国创伤弧菌感染率呈现上升趋势。简要综述了创伤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分子检测的最新进展,为创伤弧菌感染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弧菌 生物学特性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塑料的应用及抗菌性能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彭如群 谢小保 +2 位作者 李金兰 欧阳友生 陈仪本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95-98,共4页
介绍了抗菌塑料制品的应用研究概况,分析了国内外塑料抗菌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抗菌塑料性能评价方法的选择和标准的有效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结合现有标准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国家标准的必要性。
关键词 塑料 抗菌性能 测试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塑料的应用及抗菌性能评价
4
作者 彭如群 谢小保 +2 位作者 李金兰 欧阳友生 陈仪本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0期95-98,共4页
介绍了抗菌塑料制品的应用研究概况,分析了国内外塑料抗菌测试方法及其评价标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为抗菌塑料性能评价方法的选择和标准的有效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结合现有标准的现状,提出了制定国家标准的必要性。
关键词 塑料 抗菌性能 测试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色底物磷脂酰肌醇的化学法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琳 吴清平 +2 位作者 张菊梅 莫翠云 郭伟鹏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3-457,共5页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显色培养基底物磷脂酰肌醇(l-α-phosphatidylinositol,PI)。PI提纯过程中纯度和回收率是一对难以同时提高的矛盾因素,实验采用单一及复合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考察... 采用化学方法制备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显色培养基底物磷脂酰肌醇(l-α-phosphatidylinositol,PI)。PI提纯过程中纯度和回收率是一对难以同时提高的矛盾因素,实验采用单一及复合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溶剂比、溶剂体积、碱性物质种类等条件对该矛盾因素的影响。经过优化研究,以氨水为碱性物质配制pH=8.0的甲醇溶液预处理后,采用V(正己烷)∶V(乙醇溶液)=1∶1.5时分离效果最佳。比较了纯化前后产物与标准品的微生物显色效果,结果证实了产品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色底物 单核增生性李斯特菌 磷脂酰肌醇 高效液相色谱 溶剂法 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褶菌多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贺凤 黄龙花 +2 位作者 刘远超 李诚斌 胡惠萍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88-93,共6页
裂褶菌多糖(Schizophyllan)是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综述了裂褶菌多糖结构、提取纯化工艺和生理活性功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裂褶菌 多糖结构 提取纯化工艺 生理活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真菌梅花状青霉FS83抗菌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浩华 陈玉婵 +1 位作者 王磊 章卫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海洋真菌梅花状青霉(Penicillium herquei)FS83的发酵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海洋真菌梅花状青霉(Penicillium herquei)FS83的发酵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的抑菌活性,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提取物对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和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抗真菌活性,并采用连续稀释法测定提取物对所有细菌和真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值)。此外,还通过MTT法测试提取物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人乳腺癌细胞(MCF-7)和人神经胶质瘤细胞(SF-268)的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菌丝体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活性,抑菌圈分别为18.1 mm、17.3 mm,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56 mg/mL,对所有供试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菌率均达50%以上,最低抑制浓度为0.78-3.12mg/mL;发酵液提取物对枯草芽孢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菌圈达16.4 mm,最低抑制浓度均为1.56 mg/mL,对所有供试真菌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最低抑制浓度为1.56-6.25 mg/mL。菌丝体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IC50值为55.9-63.5μg/mL,发酵液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株MCF-7有较强的细胞毒活性,在200μg/mL浓度下的抑制率为8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真菌 梅花状青霉 提取物 抑菌活性 细菌 真菌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蛹虫草研究进展及其产业化前景 被引量:60
8
作者 曾宏彬 宋斌 李泰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0-74,共5页
概述了蛹虫草的形态与分布、生物学特性、药理学、菌种选育、子实体栽培技术、液体发酵培养技术和产品研发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和展望了蛹虫草产业化发展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 蛹虫草 生物学特性 药理学 产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香蘑属真菌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9
作者 李挺 宋斌 +2 位作者 林群英 沈亚恒 林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579-7581,7770,共4页
综述了我国香蘑属真菌在种质资源、营养成分、药理学与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我国香蘑属的研究方向和前景。
关键词 香蘑属 资源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壳聚糖多孔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疏秀林 施庆珊 +2 位作者 林小平 欧阳友生 陈仪本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4-518,共5页
为提高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其生物活性,修饰改性天然高分子,本文采用接枝共聚/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γ-聚谷氨酸/壳聚糖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吸水性试验以及降解性试验等对材料进行... 为提高骨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改善其生物活性,修饰改性天然高分子,本文采用接枝共聚/冷冻干燥法制备多孔γ-聚谷氨酸/壳聚糖复合材料,通过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吸水性试验以及降解性试验等对材料进行了材料结构表征和性能评价,为其新型组织工程材料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该复合材料具有多孔结构,孔径约100.29±40.46μm,空隙率83.45%;该复合材料的平均吸水性为465%±38%,500 rpm离心3min后保水性能达到329%±33%;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降解性,比壳聚糖有更好的降解性,12周降解百分率为12.96%。该共聚复合材料能有效地克服γ-聚谷氨酸和壳聚糖各自的缺点,是一种很有潜力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聚谷氨酸 γ-聚谷氨酸/壳聚糖 微观结构 吸水性 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张庆波 陈玉婵 +5 位作者 李浩华 潘清灵 王磊 李冬利 陶美华 章卫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177,共6页
采用平板培养法对采自广东省的南方红豆杉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共分离鉴定内生真菌22株,主要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球座菌属(Guignardia)、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节菱孢属(Arthrin... 采用平板培养法对采自广东省的南方红豆杉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共分离鉴定内生真菌22株,主要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球座菌属(Guignardia)、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节菱孢属(Arthrinium)、炭角菌属(Xylaria)、毛壳菌属(Chaetomium)、交链孢属(Alternaria)、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等属。还采用MTT法测定了这些内生真菌发酵粗提物的细胞毒活性,活性研究发现有6个菌株的粗提物在作用浓度为100μg/mL时,对至少1种受试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在50%以上,其中菌株A223和A240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在90%以上。表明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有些菌株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 内生真菌 分离鉴定 细胞毒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抗衰老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智 焦春伟 +1 位作者 胡惠萍 潘鸿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78-81,共4页
衰老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发展很快,但由于化学药物的广泛使用及其毒副作用,研究者已将研究重点转向中药和食药用菌。食药用菌具有天然、营养、健康和多功能的特性,其保健功效的研究已引起广泛的关... 衰老已成为当今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国内外抗衰老药物的研究发展很快,但由于化学药物的广泛使用及其毒副作用,研究者已将研究重点转向中药和食药用菌。食药用菌具有天然、营养、健康和多功能的特性,其保健功效的研究已引起广泛的关注,而关于其抗衰老的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就目前食药用菌抗衰老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衰老 食药用菌 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斑玉蕈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3
作者 邱成书 林敏 宋斌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82,共5页
综述食用菌斑玉蕈(Hypsizygus marmoreus)的营养成分与生理功效、遗传与育种、人工栽培技术、产品贮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斑玉蕈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斑玉蕈 资源与利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蓝链霉菌代谢产物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及相关基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邓名荣 郭俊 朱红惠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0年第3期367-372,共6页
粤蓝链霉菌(Streptomyces vietnam ensis)是新近报道的物种,能在多种培养基中产生水溶性紫罗兰蓝色素。本研究发现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TLC生-物显影... 粤蓝链霉菌(Streptomyces vietnam ensis)是新近报道的物种,能在多种培养基中产生水溶性紫罗兰蓝色素。本研究发现发酵液乙酸乙酯粗提物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对部分革兰氏阴性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TLC生-物显影试验进一步表明,两个蓝色组分B1、B2是主要的抗菌活性成分;同时,粗提物在20μg/mL的浓度下对HeLa细胞的生长抑制率达96.7%,显示了极强的抗肿瘤活性。利用简并引物扩增PKS/NRPS基因保守区域,获得相关序列4条,其中两条所代表的PKS基因簇有可能是粤蓝链霉菌产生次级代谢产物的重要途径,这些新基因的发现为组合生物合成提供了更多的基因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蓝链霉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PKS/NRPS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潘鸿辉 谢意珍 +5 位作者 李向敏 张智 余雄涛 焦春伟 蔡勉华 杨小兵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3-36,共4页
应用3种肿瘤细胞模型对未破壁灵芝孢子、机械破壁灵芝孢子和全灵芝剥壁孢子进行抗肿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未破壁及不同破壁方式的灵芝孢子对人恶性乳腺癌细胞(MT-1)、人恶性淋巴癌细胞株(Jurkat)、人恶性脑肿瘤细胞(U343)均有不同程度... 应用3种肿瘤细胞模型对未破壁灵芝孢子、机械破壁灵芝孢子和全灵芝剥壁孢子进行抗肿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未破壁及不同破壁方式的灵芝孢子对人恶性乳腺癌细胞(MT-1)、人恶性淋巴癌细胞株(Jurkat)、人恶性脑肿瘤细胞(U343)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强弱为全灵芝剥壁孢子>机械破壁灵芝孢子>未破壁灵芝孢子,表明破壁的确能提高灵芝孢子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而且选择破壁的方法也很重要,生物酶法破壁能使灵芝孢子的生物活性成分得到充分释放,所以大大提高灵芝孢子的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 破壁 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的抗菌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义勇 章卫民 张亚雄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5-69,共5页
虫草代谢产物丰富,很多具有抗菌和(或)抗肿瘤活性,有关其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对有抗菌和(或)抗肿瘤活性研究报道的虫草作了系统总结。
关键词 虫草 抗菌活性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食药用菌野生资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惠萍 旦真次仁 +4 位作者 杨小兵 张智 邵满超 周振辉 兰英儒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59-62,共4页
记载了2011年在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米林县、波密县,海拔高度在2 700~3 500 m范围内采集的野生食用菌,共9个目25个科35个属115个种。
关键词 西藏 林芝地区 食药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热交换器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节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惠萍 刘远超 +4 位作者 谢意珍 曹仁润 周振辉 杨小兵 张智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在一间工厂化栽培蟹味菇的菇房,进行空调系统全热交换器节能实验。结果显示,全热交换器热回收率可达33%~46%,1 a可节省运行电费2 044元,大大地节省新风处理的能量,是废气利用、节约能源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食用菌 工厂化栽培 节能 全热交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色底物大豆磷脂酰肌醇的分离纯化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19
作者 吴清平 李琳 +1 位作者 张菊梅 郭伟鹏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12年第6期6-9,共4页
综述了大豆磷脂酰肌醇的分离纯化与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其在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显色培养基方面的应用,指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磷脂酰肌醇 分离 显色培养基 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菌种扩繁的质量控制浅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廖浩锋 周振辉 +4 位作者 陈东梅 谢晓丹 陈多扬 何纯旺 张智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6-20,共5页
在食用菌工厂化栽培中,优质菌种是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对高活力菌种的需求和菌种扩繁模式,从食用菌的菌种退化、种性确认、母种培养、菌种保藏等方面阐述了菌种的质量控制要点,以期为菌种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 食用菌工厂 菌种扩繁 质量控制 菌种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