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文霞 杨秀茳 谢小保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10-114,共5页
简要介绍了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重点阐述了传统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改进措施及用于检测化妆品微生物的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快速测试片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检测技术、电阻抗技术、荧光光电法和微... 简要介绍了化妆品微生物污染状况,重点阐述了传统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改进措施及用于检测化妆品微生物的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快速测试片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三磷酸腺苷(ATP)生物发光检测技术、电阻抗技术、荧光光电法和微生物挥发性有机化合物(MVOCs)检测技术,提出了简便、快速、准确是化妆品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核心理念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微生物污染 检测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微生物多糖降解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2
作者 文霞 周少璐 +2 位作者 杨秀茳 孙廷丽 谢小保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8-46,共9页
多糖降解酶是一类能够催化多糖分子内糖苷键断裂,使聚合度不断降低,最终产生寡糖的水解酶。地球上微生物数量庞大,其产多糖降解酶种类丰富,尤其是海洋微生物多糖降解酶因其特异性的催化活性,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海洋... 多糖降解酶是一类能够催化多糖分子内糖苷键断裂,使聚合度不断降低,最终产生寡糖的水解酶。地球上微生物数量庞大,其产多糖降解酶种类丰富,尤其是海洋微生物多糖降解酶因其特异性的催化活性,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随着海洋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海洋微生物多糖降解酶的开发和利用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综述了海洋微生物多糖降解酶的主要类型及研究现状,并讨论了未来应用及发展趋势,以期为海洋微生物多糖降解酶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微生物 多糖降解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影响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14
3
作者 谢小保 杨秀茳 +2 位作者 孙廷丽 李彩玲 文霞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28-630,634,共4页
通过设置加中和剂和不加中和剂2个实验组,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中规定的平板培养法对化妆品中微生物进行检验,对2组实验的菌落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加入中和剂的实验组,化妆品稀释10倍可检出菌落;不加入中和剂... 通过设置加中和剂和不加中和剂2个实验组,按照《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年版)中规定的平板培养法对化妆品中微生物进行检验,对2组实验的菌落检测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加入中和剂的实验组,化妆品稀释10倍可检出菌落;不加入中和剂的实验组,18种化妆品稀释100倍可检出菌落,2种膏霜类化妆品稀释1 000倍可检出菌落。表明中和剂能够减少检测时化妆品的稀释倍数;另外,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对化妆品中的细菌有抑制作用,TTC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建议在化妆品稀释液中添加中和剂,降低培养基中TTC浓度,在标准中增加方法验证试验,以70%回收率作为判定试验有效性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微生物检验 防腐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洗衣液生产环境易感微生物分布及优势菌群 被引量:2
4
作者 杨作毅 陈艺彩 +2 位作者 邱孟德 谢小保 欧阳友生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0-314,共5页
通过对不同季度洗衣液生产环境包括空气、设备表面、原材料及生产操作人员等各环节的微生物种属分布特点和优势菌群的分析可知,生产环境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呈一定趋势分布:空气中主要以球菌、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和霉菌为主;设备表面和... 通过对不同季度洗衣液生产环境包括空气、设备表面、原材料及生产操作人员等各环节的微生物种属分布特点和优势菌群的分析可知,生产环境中主要微生物类群呈一定趋势分布:空气中主要以球菌、芽孢杆菌属、黄杆菌属和霉菌为主;设备表面和生产操作人员手部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包括肠杆菌属、假单胞菌属、伯克霍尔德氏菌属、埃希氏菌属和克雷伯氏菌属等,其中第2季度中微生物呈现的种属类别最多;优势菌群属于肠杆菌属、埃希氏菌属、克雷伯氏菌属、假单胞菌属和伯克霍尔德氏菌属等。通过环境样品微生物的采集、优势微生物的筛选,鉴定了对洗衣液产品构成潜在风险的易感微生物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衣液 生产环境 微生物控制 防腐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椰壳生物炭对多种重金属在广东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特性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刘桃妹 叶伟 +2 位作者 肖亿金 梁秋 曾国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2-350,共9页
土壤中有毒有害重金属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基于OECD 106实验准则,采用批量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多种有效态重金属镉(Cd^(2+))、钴(Co^(2+))和铜(Cu^(2+))在广东省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特征以及添加椰壳生物炭对吸附解... 土壤中有毒有害重金属会造成环境污染并危害人体健康。本文基于OECD 106实验准则,采用批量平衡实验方法,研究了多种有效态重金属镉(Cd^(2+))、钴(Co^(2+))和铜(Cu^(2+))在广东省水稻土中的吸附解吸行为特征以及添加椰壳生物炭对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并探讨了pH值、温度和添加炭含量对吸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吸附平衡时间为25 h,解吸平衡时间为30 h,添加质量浓度5%椰壳生物炭可使土壤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率提高11.6%~20.0%,重金属离子在土壤中的吸附为不可逆吸附,具有明显滞后效应,Cd^(2+)、Co^(2+)和Cu^(2+)的解吸滞后系数分别为33.838、1.347和0.972。在本试验条件下,土壤溶液的pH值随椰壳生物炭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温度和含炭量对吸附率的影响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51)。这表明,在土壤中施用椰壳生物炭能有效缓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重金属 广东省水稻土 吸附 解吸 阳离子交换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苍子油成分分析及其对日化产品腐败菌的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梁青 李文茹 +1 位作者 施庆珊 章卫民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0-264,268,共6页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用琼脂平板法测定最低抑制浓度(MIC)以研究山苍子油对3株从日化产品中分离的腐败细菌的抑菌效果,同时根据16S rRNA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对3株菌进行菌株鉴定...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山苍子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用琼脂平板法测定最低抑制浓度(MIC)以研究山苍子油对3株从日化产品中分离的腐败细菌的抑菌效果,同时根据16S rRNA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对3株菌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山苍子油主要成分是D-柠檬烯(w=26.51%)、柠檬醛(w=11.94%)和马鞭烯醇(w=11.84%);3株菌均为革兰氏阳性菌,分别命名为解淀粉芽孢杆菌GLM 50、萎缩芽孢杆菌GLM 56和溶血葡萄球菌GLM 57;琼脂平板法表明山苍子油对3株菌的最低抑制浓度分别为0.045,0.09和0.1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苍子油 气质联用 菌株鉴定 腐败菌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催化材料及制品抗菌性能检测情况及标准化现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孙廷丽 周少璐 +2 位作者 黎玉莲 彭如群 谢小保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7-259,263,共4页
对2016—2017年收到的356份光催化材料及制品的性能测试,特别是抗生物性能测试需求、标准采用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光催化材料及制品市场比较活跃,测试需求量大,其主要应用、研发及测试方向为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及抗菌... 对2016—2017年收到的356份光催化材料及制品的性能测试,特别是抗生物性能测试需求、标准采用等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光催化材料及制品市场比较活跃,测试需求量大,其主要应用、研发及测试方向为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及抗菌性能的评价,分别占据检测量的63%及24%;在标准制定及应用方面,抗细菌的性能评价标准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其测试条件及菌种都有标准规定,采用专门的光催化材料抗菌性能标准的检测占比合计达34%(可见光16%,紫外光18%),但抗真菌及抗病毒的性能测试则只能依据相关的产品标准。采用专门的标准方法,对材料和制品进行定量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对促进技术进步,规范和稳定光催化材料及制品市场,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材料及制品 抗菌性能 测试情况 标准化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芥辣对食源性致病菌的抗菌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马永 吴清平 +2 位作者 张菊梅 郭伟鹏 李程思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4-75,共2页
采用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il)、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rulgaris)、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等食源性致病菌作为指示菌株测试青芥辣的抗菌作用。实验条件为加入5×105-5×107cfu... 采用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il)、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rulgaris)、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等食源性致病菌作为指示菌株测试青芥辣的抗菌作用。实验条件为加入5×105-5×107cfu/mL的菌悬液到20g样品中,作用3min后测试残留菌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青芥辣对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致病性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il)、普通变形杆菌(Proteusrulgaris)、副溶血性弧菌(Vibrioparahaemolyticus)等食源性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芥辣 食源性致病菌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裂解处理样品-气相色谱-质谱法应用于聚苯乙烯中聚氯乙烯的定性和定量检测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桃妹 梅承芳 +2 位作者 曾国驱 高亮 叶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02-905,共4页
为了间接减少聚氯乙烯(PVC)中添加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采用热裂解处理样品-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聚苯乙烯(PS)中的PVC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称取聚苯乙烯样品1.0mg置于样品舟中,按单击裂解模式在500℃条件下裂解。在裂解过程中,样... 为了间接减少聚氯乙烯(PVC)中添加剂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采用热裂解处理样品-气相色谱-质谱法对聚苯乙烯(PS)中的PVC进行了定性和定量检测。称取聚苯乙烯样品1.0mg置于样品舟中,按单击裂解模式在500℃条件下裂解。在裂解过程中,样品中的PVC首先脱掉其主链上的HCl,然后主链断裂并环化形成苯、苯乙烯、甲苯、茚、萘、苊、芴、蒽等芳香族化合物,裂解产物通过DB-5MS色谱柱分离,并进入质谱分析,得到各裂解产物的指纹谱图。在PVC阳性样品谱图中所得到的样品的裂解峰以及保留时间与PVC标准品所得的相同,可定性判定样品中存在PVC,且PVC的特征裂解峰的丰度比与PVC标准品的裂解峰的丰度比一致,说明样品中不存在干扰PVC测定的物质,此时,可通过测定裂解产物苯对PVC进行定量测定。用自行配制的工作曲线用样品制作工作曲线,测得PVC裂解产物中苯的峰面积与PVC质量在0.5~50μg之间呈线性关系,其检出限(3S/N)为106mg·kg^-1。对含PVC 20μg的工作曲线用样品测定6次,计算得相对标准偏差(n=6)为3.6%。对9个PVC阳性样品进行回收试验,测得其回收率在8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裂解 气相色谱-质谱法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污漆活性物质敌草隆和辣椒素对大型溞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进林 许玉洁 +9 位作者 高亮 蔡佳宏 梁嘉慧 余明喧 肖亿金 陈桂兰 冯宝欣 霍嘉维 梅承芳 曾国驱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0-99,共10页
敌草隆是一种典型的常用防污漆活性物质,辣椒素是一种新型的天然防污漆活性物质。为比较两者对水生甲壳动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实验,研究敌草隆和辣椒素对大型溞的致死性... 敌草隆是一种典型的常用防污漆活性物质,辣椒素是一种新型的天然防污漆活性物质。为比较两者对水生甲壳动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以大型溞(Daphnia magna)为受试生物,通过急性毒性实验和慢性毒性实验,研究敌草隆和辣椒素对大型溞的致死性和对其初次生殖时间、总生殖胎数、体长和产幼溞数量等生物学指标的影响,建立浓度-效应关系,筛选最敏感的生物学指标。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敌草隆对大型溞活动抑制的48 h半数效应浓度(EC50)为17.1 mg·L^-1,辣椒素对大型溞的48 h-EC50为12.4 mg·L^-1。慢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所有被观察的生物学指标均呈现显著的毒性响应,大型溞各项生物学指标对敌草隆的敏感性依次为幼溞数量>初次生殖时间>体长>总生殖胎数,大型溞各项生物学指标对辣椒素敏感性依次为幼溞数量>体长>总生殖胎数>初次生殖时间。计算敌草隆对大型溞繁殖抑制的21 d-EC10为0.830 mg·L^-1,辣椒素对大型溞繁殖抑制的21 d-EC10为1.63 mg·L^-1。辣椒素具有快速生物降解性,对大型溞繁殖抑制的EC10>1 mg·L^-1,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8部分:对水生环境的危害》(GB 30000.28—2013)分类要求,可认为辣椒素没有长期水生危害,体现了较好的环境友好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草隆 辣椒素 大型溞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环境友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