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控式吸引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对建立人工气道病人医院获得性肺炎发病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许瑞香 谢书芬 +1 位作者 于玲 苏婉莉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6年第3期819-822,共4页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式吸引装置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在建立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住的建立人工气道>48h的有自主意识的病人72例,并随机将病人分为3组:对照A组21例,采用持续引流;对照B组23例... [目的]探讨病人自控式吸引装置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在建立人工气道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7月—2014年6月我院收住的建立人工气道>48h的有自主意识的病人72例,并随机将病人分为3组:对照A组21例,采用持续引流;对照B组23例,采用间断引流;观察组28例,采用自控式吸引管理系统联合间断引流。观察3组病人在建立人工气道15d内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每天引流量、气道需要开放时间、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发生率及总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建立人工气道后每天引流量明显少于对照A组、B组病人(P<0.01);观察组建立人工气道后15d内H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A组、B组病人(P<0.01);观察组需要气道开放时间、总住院时间较对照A组、B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致病菌分布均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31.18%),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27.96%)、肺炎克雷伯菌(18.28%);观察组病人耐受性、依从性均较好,在观察期间未发现特殊并发症发生;对照A组中有4例病人发生少量出血,对症处理后缓解。[结论]在需建立人工气道的有自主意识的病人采用自控式吸引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气道 自控式吸引 间断声门下吸引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微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V、RDW和RBC脆性在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价值 被引量:36
2
作者 司徒文慈 阙贵珍 +1 位作者 胡映红 余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76-2977,共2页
目的:评价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RDW)、红细胞脆性试验在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产前检查的经基因诊断确诊的地中海贫血患者88例,经基因诊断确诊正常对照30例,进行血常规MCV、RDW测定,红细胞脆性试... 目的:评价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体积分布(RDW)、红细胞脆性试验在产前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产前检查的经基因诊断确诊的地中海贫血患者88例,经基因诊断确诊正常对照30例,进行血常规MCV、RDW测定,红细胞脆性试验,分析各单项试验及联合试验检测地中海贫血的灵敏度、特异度等评价指标。结果:MCV、红细胞脆性试验对地中海贫血诊断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3%、70.0%及81.8%、76.7%;MCV与红细胞脆性两项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6.6%、60.0%;三项系列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4.8%、93.3%。与各单项试验比较,MCV与红细胞脆性平行联合检测的灵敏度高(P<0.05)、三项系列联合检测的特异度高(P<0.05)。结论:MCV和脆性试验对产前地中海贫血筛查有较高价值,MCV、RBC脆性联合方法灵敏度高,而三项联合法的特异度高,并能初步与缺铁性贫血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中海贫血 产前筛查 红细胞平均体积 红细胞体积分布 红细胞脆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PICCO监测在脓毒症急性肾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柏林 杨其霖 +2 位作者 陈伟燕 熊旭明 张振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49-1452,共4页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监测(Pi CCO)的早期应用,在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脓毒症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合并AKI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5例,按其是否使用Pi CCO监测,分为普通监测组... 目的:探讨脉搏指示连续心排监测(Pi CCO)的早期应用,在合并急性肾损伤(AKI)的脓毒症休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合并AKI的脓毒症休克患者75例,按其是否使用Pi CCO监测,分为普通监测组和Pi CCO监测组。观察两组早期液体复苏指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量和肾功能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i CCO监测组较普通监测组的总入液量明显减少(P<0.05),中心静脉压(CVP)较低(P<0.05);且前者的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时间短,尿量增多,血肌酐水平下降较明显(P<0.05)。结论:对合并AKI的脓毒症休克患者进行早期Pi CCO监测,有助于准确指导该类患者的液体管理和帮助肾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PI C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长链非编码RNA CRNDE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韩懿 劳美琼 +1 位作者 雷巧如 李艳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705-708,共4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CRNDE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87例,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Lnc RNA CRNDE表达差异,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CRNDE在宫颈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广东省开平市中心医院行手术切除的宫颈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87例,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Lnc RNA CRNDE表达差异,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Lnc RNA CRNDE在宫颈癌组织中呈高表达(P<0.05)。Lnc RNA CRNDE高表达与宫颈癌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的侵袭深度相关。此外,Lnc RNA CRNDE高表达较低表达者的生存时间缩短(P<0.05)。Cox回归多因素分析发现Lnc RNA CRNDE可作为宫颈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因子。结论:Lnc RNA CRNDE可作为宫颈癌独立的预后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CRNDE 宫颈癌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血清治疗严重眼化学烧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梁伟亮 关仕嫦 +2 位作者 关卫文 余超明 胡小玲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6期450-451,共2页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治疗严重眼化学烧伤的疗效。方法将22例30眼严重眼化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例15眼使用自体血清治疗,对照组11例15眼未加用自体血清,余治疗方法同治疗组,对2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有效率10... 目的探讨自体血清治疗严重眼化学烧伤的疗效。方法将22例30眼严重眼化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1例15眼使用自体血清治疗,对照组11例15眼未加用自体血清,余治疗方法同治疗组,对2组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0%,有效率100%;对照组治愈率33.3%,有效率9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疗程比对照组缩短8d,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使用自体血清治疗严重眼化学烧伤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血清 眼化学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TG基因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邓国敏 方万强 +2 位作者 唐侨飞 沈云龙 张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40-141,共2页
目的: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PCR法检测56例肺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12例肺良性病变组织的mRNA。结果:肺癌组织PTTG基因表达阳性率60.7%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90.7%... 目的:研究垂体瘤转化基因(PTTG)在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用RT-PCR法检测56例肺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正常组织、12例肺良性病变组织的mRNA。结果:肺癌组织PTTG基因表达阳性率60.7%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90.7%)和肺良性病变(25.0%)(P<0.01,P<0.05),腺癌高于鳞癌(P<0.01),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TNM分期及肿瘤组织的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PTTG基因在肺癌组织尤其是肺腺癌中表达上调,提示该基因对肺癌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PTTG基因有望成为肺癌基因治疗新的靶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TG基因 肺癌组织 表达 正常组织 良性病变 治疗 临床病理特征 靶位点 RNA 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麻醉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志佳 吴春美 成国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34-435,442,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时循环的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28例,七氟醚麻醉诱导与维持,分别记录每例患者诱导麻醉前、插管后,吸七氟醚5 min后、气腹时、气腹后5 min、放气腹时、术毕时、拔管时及离室时的心率... 目的:观察七氟醚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和维持时循环的变化。方法: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28例,七氟醚麻醉诱导与维持,分别记录每例患者诱导麻醉前、插管后,吸七氟醚5 min后、气腹时、气腹后5 min、放气腹时、术毕时、拔管时及离室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结果:麻醉诱导后,HR、MAP、CVP稍有上升,至吸七氟醚5 min后轻度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气腹时进一步降低并持续至拔管前,拔管时各指标均有一过性升高,跟诱导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离室时恢复至诱导前水平。结论:七氟醚麻醉能够维持腔镜手术的循环稳定,适用于腹腔镜手术的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检查 麻醉 外科手术 血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阻滞在分娩镇痛中的比较 被引量:7
8
作者 吴春美 甄泳翠 余艳冰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5期631-632,643,共3页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硬外组5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实行分娩镇痛,联合组50例则采用腰硬联合方法。监测血压、脉搏、氧分压、心电图,比较镇痛起效时间、VAS评分、运动功... 目的:比较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硬外组50例采用硬膜外麻醉实行分娩镇痛,联合组50例则采用腰硬联合方法。监测血压、脉搏、氧分压、心电图,比较镇痛起效时间、VAS评分、运动功能情况、产程进展、催产素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镇痛起效时间联合组明显短于硬外组;在镇痛方面,联合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硬外组。两组在运动功能、产程进展、催产素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椎管内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好,腰硬联合法优于硬膜外麻醉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 镇痛 硬膜外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处理抑制舒芬太尼诱发的呛咳 被引量:8
9
作者 吴启胜 杨开花 黄品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评价麻醉诱导期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抑制作用。方法:105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实验组1(D1组)和实验组2(D2组)在麻醉诱导期分别接受生理盐水、0.25μg/kg右美托咪定... 目的:评价麻醉诱导期使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对舒芬太尼诱发呛咳的抑制作用。方法:105例全麻下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患者被随机分成三组。对照组、实验组1(D1组)和实验组2(D2组)在麻醉诱导期分别接受生理盐水、0.25μg/kg右美托咪定和0.5μg/kg右美托咪定静脉注射。输注完毕后3组患者均给予0.3μg/kg舒芬太尼静脉注射。记录注射芬太尼后1 min内呛咳的发生情况和强度;记录各组从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到气管插管后1 min期间的BP和HR。结果:3组呛咳发生率分别为27.0%、8.3%和6.2%。与对照组相比,D1组和D2组的呛咳总发生率和中、重度呛咳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与对照组相比,D1组低血压和心动过缓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P>0.05),但D2组的心动过缓发生率较对照组增多(P<0.05)。结论 :麻醉诱导期静脉注射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抑制舒芬太尼诱发呛咳,使气管插管更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呛咳 麻醉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娩镇痛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懿 谭彩零 劳美琼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633-634,共2页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570例足月初产妇,单胎头位,随机分为分娩镇痛观察组,自然分娩对照组各285例,对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催产素应用、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会阴缝合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镇痛...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570例足月初产妇,单胎头位,随机分为分娩镇痛观察组,自然分娩对照组各285例,对两组产妇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催产素应用、产后出血、新生儿评分、会阴缝合时间等进行对比。结果:镇痛分娩对产妇的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两组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后出血无明显差异,观察组的催产素应用增加。而会阴缝合时间缩短。结论:分娩镇痛使产妇在产程中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对母婴无明显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镇痛 产妇 临床效果观察 新生儿评分 会阴缝合 催产素 产后出血 结论 推广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和肽素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作用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吕远军 刘健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58-266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中和肽素浓度的变化,探讨和肽素在(AP)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63例AP患者入选,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8例。研究对象于入院第1、2、3天抽血检测和肽素浓度,并收集临... 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AP)患者血清中和肽素浓度的变化,探讨和肽素在(AP)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63例AP患者入选,其中轻型急性胰腺炎(MAP)3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28例。研究对象于入院第1、2、3天抽血检测和肽素浓度,并收集临床病死率、局部并发症发生率数据进行分析。另以30例正常健康人的血清和肽素浓度作为对照。结果:AP患者就诊时血清和肽素浓度比正常健康人明显升高(P<0.05)。SAP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高于同时段的AP(P<0.05)。SAP患者的血清和肽素浓度与患者死亡和局部并发症发生呈正相关(P<0.01)。结论:和肽素在MAP患者起病早期即明显升高,并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以作为AP早期诊断和判断预后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和肽素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后滴漏并发慢性咳嗽7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方朝新 甄少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4期1675-1677,共3页
目的:探讨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鼻后滴漏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以鼻后滴漏为主要临床特点而并发慢性咳嗽的鼻-鼻窦疾病病人的资料,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本组病人均以慢性咳... 目的:探讨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鼻后滴漏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本院收治的72例以鼻后滴漏为主要临床特点而并发慢性咳嗽的鼻-鼻窦疾病病人的资料,总结诊断与治疗经验。结果:本组病人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平均咳嗽时间达9个月。虽然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胃检查均无明显病变,但鼻-鼻窦则均存在相关性原发疾病,包括慢性化脓性鼻窦炎36例(50.0%)、变应性鼻炎20例(27.8%)、慢性鼻炎13例(18.1%)、鼻腔乳头状瘤3例(4.2%)。经过积极的抗炎与抗变态反应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48例(66.7%)咳嗽症状消失,24例(33.3%)症状明显减轻。结论:以鼻后滴漏为主要临床特点的鼻-鼻窦疾病可以并发慢性咳嗽,且可以此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却不表现典型、明确的鼻-鼻窦疾病症状。积极治疗鼻-鼻窦疾病,可以有效地消除继发性肺部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鼻后滴漏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胃镜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3
作者 马志佳 吴春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病胃镜检查麻醉的可行性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ASA1~2级的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20例。A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75μg/kg,B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mg... 目的:观察异丙酚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病胃镜检查麻醉的可行性及不良反应。方法:40例ASA1~2级的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组(实验组)和B组(对照组),每组20例。A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0.75μg/kg,B组静脉注射咪唑安定0.02mg/kg,3min后静脉给予异丙酚1~1.5mg/kg,待睫毛反射消失,全身肌肉松弛,稍用力托下颌无反应时开始插胃镜,如有呛咳或体动,酌情追加异丙酚10~30mg。记录检查前、插镜时、检查结束时HR、SBP、DBP、MAP、SPO2以及用药量、苏醒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与实验组比较,对照组插镜时HR、SBP和MAP均升高(P〈0.05)。对照组用药总量明显大于实验组(P〈0.0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异丙酚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苏醒迅速,更适用于胃镜检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镇痛 胃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直肌肿块的CT影像分析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4
14
作者 黄晓健 关键 张奕昭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68-772,共5页
目的:分析腹直肌肿块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思路和要点。方法:对55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直肌肿块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由2位放射科医师结合症状和病史,共同分析肿块的CT影像特征。结果:1韧带样瘤13... 目的:分析腹直肌肿块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思路和要点。方法:对55例经病理证实的腹直肌肿块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病例均行64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由2位放射科医师结合症状和病史,共同分析肿块的CT影像特征。结果:1韧带样瘤13例:以青年女性多见(11/13),7例有剖宫产史,4例为肿瘤术后复发。大部分病灶(10/13)呈梭形与腹直肌长轴平行,平扫呈等或稍低密度,增强呈明显强化。2血管瘤2例:病灶密度不匀,增强呈延迟强化,可见钙化及血管影各1例。3子宫内膜异位7例:均有剖宫产史。病灶为实性4例,囊实性3例,其中1例可见病灶内出血;增强后肿块实性部分强化较明显。4局灶性肌炎1例。病灶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增强呈不规则强化。5脓肿9例:7例为非特异性脓肿(其中3例为切口感染),2例为特异性脓肿(结核性脓肿)。平扫显示病灶边界不清,有中心坏死区和/或气体影,增强后呈环形或不规则强化。6血肿3例:均有腹部创伤史。病灶呈梭形,边界光整,平扫呈高密度1例、等低混杂密度2例,增强后无强化,1例边缘见新生血管影。7转移瘤20例:均有恶性肿瘤病史。16例手术后患者中合并多处转移12例,其中4例为腹直肌切口转移;4例未行手术者除腹直肌转移外合并多处转移。病灶密度欠均匀、可见不规则坏死灶18例,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结论:腹直肌肿块的类型多样,结合临床症状及病史,并对CT表现进行细致观察和分析,能较准确地进行定性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直肌病变 转移瘤 脓肿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PA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吴春美 邝尧仙 李世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703-704,707,共3页
目的:观察SLIPA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 1~2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各30人,记录入室时、插管(罩)前、后1 min和拔管(罩)前、后1 min的MAP、HR... 目的:观察SLIPA喉罩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60例ASA 1~2级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SLIPA喉罩组(S组)和气管插管组(T组)各30人,记录入室时、插管(罩)前、后1 min和拔管(罩)前、后1 min的MAP、HR、SPO2,分别记录插管(罩)成功时、气腹后20min及手术结束时的Ppeak、PetCO2,记录反流误吸发生率及术后咽痛发生率。结果:S组各时点MAP、HR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组插管后1 min、拔管前1 min、拔管后1 min与插管前1 min相比,MAP明显增高、HR明显增快,且与S组同时点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Ppeak、PetCO2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咽痛发生率T组比S组高。结论:SLIPA喉罩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通气满意,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IPA喉罩 气管插管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鼻后滴漏并发慢性咳嗽6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方朝新 甄少少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小儿鼻后滴漏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以鼻后滴漏为主要临床特点而并发慢性咳嗽的鼻-鼻窦疾病患儿的诊治过程。结果本组患儿中慢性化脓性鼻窦炎32例(48.... 目的探讨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小儿鼻后滴漏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5年6月本院收治的66例以鼻后滴漏为主要临床特点而并发慢性咳嗽的鼻-鼻窦疾病患儿的诊治过程。结果本组患儿中慢性化脓性鼻窦炎32例(48.5%,其中并发鼻息肉5例),慢性鼻炎22例(33.3%),变应性鼻炎9例(13.6%),急性腺样体炎3例(4.6%)。均以慢性咳嗽为主诉,平均咳嗽时间达8个月。经过积极的抗炎与抗变态反应治疗以及必要的手术治疗,57例(86.4%)咳嗽症状消失,9例(13.6%)症状明显减轻。所有患儿随访0.5 ̄2年,共有3例患儿症状复发(4.5%)。结论以鼻后滴漏为主要临床特点的鼻-鼻窦疾病可以并发慢性咳嗽,且可以此症状为主要临床特点,而不表现出典型、明确的鼻-鼻窦疾病症状。积极治疗鼻-鼻窦疾病,可以有效地消除继发性咳嗽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后滴漏 慢性咳嗽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36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邝树均 吴日蓉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11期829-830,共2页
目的 :探讨中药保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 6例 ,对照组 2 4例 ,治疗组给予保肾汤 ,每天 1剂 ,水煎内服。对照组给予尿毒清 ,每次 1包 ,tid ;... 目的 :探讨中药保肾汤治疗慢性肾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例慢性肾衰竭合并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 6例 ,对照组 2 4例 ,治疗组给予保肾汤 ,每天 1剂 ,水煎内服。对照组给予尿毒清 ,每次 1包 ,tid ;甲状腺素片 2 0mg ,bid。两组用药均以 3个月为 1个疗程。 1个疗程结束后检测患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T3 )、总甲状腺素 (TT4)和肾功能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过 3个月治疗 ,两组患者TT3 、TT4、血尿素氮 (BUN)有明显改善 ,但治疗组患者TT3 、TT4水平上升平稳、持久。统计结果 :治疗组 3 6例治愈 2 0例 ,有效 14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94.4%;对照组 2 4例 ,治愈 10例 ,有效 5例 ,无效 9例 ,总有效率 62 .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保肾汤有改善肾功能 ,调节TT3 、TT4水平的作用 ,使用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 ,疗效优于单用甲状腺素片 ,还有调节机体代谢 ,调节内分泌 ,促进甲状腺素分泌的功能 ,该制剂不良反应少 ,疗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肾汤 肾衰竭 慢性 甲状腺功能低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80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邝树均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9期774-775,共2页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早期DN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和降血压等常规治疗(包括给予福辛普利钠10mg.d-1,po),治疗组每晚加服氟伐他汀40mg。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疗效及其机制。方法早期DN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控制血糖和降血压等常规治疗(包括给予福辛普利钠10mg.d-1,po),治疗组每晚加服氟伐他汀40mg。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9个月的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血肌酐(SCr)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结果治疗组UAER和Scr下降比对照组明显,起效更快(早3个月);治疗组CRP明显下降(均P<0.05或P<0.01),而对照组CRP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氟伐他汀因降低CRP的抗炎效应而减轻微量清蛋白尿和改善肾功能,该作用不依赖其降血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伐他汀 糖尿病肾病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疾病的CT表现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峥 李华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411-2413,共3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68例甲状腺病变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甲状腺炎性病变14例,其中弥漫性改变7例,4例肿大;5例叶肿大伴局限性病变,钙化3例。增生病变31例,Grave′病3例,为弥漫性改变并... 目的:探讨甲状腺疾病的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68例甲状腺病变患者的相关资料。结果:甲状腺炎性病变14例,其中弥漫性改变7例,4例肿大;5例叶肿大伴局限性病变,钙化3例。增生病变31例,Grave′病3例,为弥漫性改变并肿大。结节性增生19例。并钙化9例,囊变16例。甲状腺癌17例,其中甲状腺癌伴结节增生10例,5例囊变,14例有钙化。甲状腺肿瘤:腺瘤16例,单发14例,多发2例。12例有囊变,6例伴有钙化。所有瘤灶均有强化完整包膜。CT发现颈淋巴结转移并钙化8例,囊变内壁有结节,淋巴结有明显强化。结论:甲状腺疾病检查应以CT平扫加增强扫描为主,并强调全面综合分析。CT影像对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对胆道感染患者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表达的影响
20
作者 马志佳 那志萍 吴春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9期775-777,共3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胆道感染患者外周血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的影响。方法 48例严重胆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处理组(P 组,n=28),术中用丙泊酚6 mg·kg^(-1)·h^(-1)及异氟醚(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维持在1%)维持麻醉;...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胆道感染患者外周血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TREM-1)的影响。方法 48例严重胆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丙泊酚处理组(P 组,n=28),术中用丙泊酚6 mg·kg^(-1)·h^(-1)及异氟醚(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维持在1%)维持麻醉;对照组(N 组,n=20),术中用异氟醚维持麻醉(呼气末异氟醚浓度维持在2.5%)。上述两组术中均间断静脉注射阿曲库铵、芬太尼维持麻醉.且用量无差异。两组分别在手术前及手术后12、24、48、72 h 留取血液标本,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 TREM-1蛋白的表达;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ELISA)检测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 TREM-1及 TNF-α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组患者术后12、24、48、72 h 的 TREM-1及 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 N 组(P<0.05)。结论严重胆道感染患者可致外周血TREM-1蛋白高水平表达。丙泊酚可降低 TREM-1蛋白表达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 胆道感染 丙泊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