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蝎尾蕉的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禹玉华 唐源江 +6 位作者 廖景平 樊汉明 刘念 方坚平 韦强 黄坤良 陈忠毅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38-242,共5页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种蝎尾蕉科(Heliconiaceae)植物,至2002年已引种66次,共38个种类(包括种、品种和杂交种等),其中能正常开花的有31个种和品种。通过多年的栽培、繁殖试验和调查观察表明,冬季低温是限制蝎尾...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自20世纪80年代从国外引种蝎尾蕉科(Heliconiaceae)植物,至2002年已引种66次,共38个种类(包括种、品种和杂交种等),其中能正常开花的有31个种和品种。通过多年的栽培、繁殖试验和调查观察表明,冬季低温是限制蝎尾蕉引种成功的关键气候因子。不同的种类完成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不同,最长时间的富红蝎尾蕉(Heliconia bourgaeana Petersen)从吸芽开始萌发至开花需要13-15个月,最短时间的火红蝎尾蕉(H.densifloraVerlot cv.Fire Flash)仅需3-4个月。不同种类的个体花期差异亦非常明显,假日蝎尾蕉(H.angusta Vellozo cv.Holiday)单株花期长达6个月,在所引种的蝎尾蕉中花期最长,其余花期大多为1-3个月。大多数种类具有较高的园林或经济价值,其中黄苞蝎尾蕉(H.latispatha Benth.cv.Orange Gyro)、金咀蝎尾蕉(H.rostrata Ruiz&Pavon)、富红蝎尾蕉、翠鸟蝎尾蕉(H.hirsuta L.f.cv.Darrell)、扇形蝎尾蕉(H.librata Griggs)、假日蝎尾蕉和狭叶蝎尾蕉(H.aurantiaca Ghiesbr.exLem.)可直接应用于广州地区的园林建设上或露天栽培以生产切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尾蕉 引种栽培 物候期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新品种‘少核红橙’
2
作者 李志强 唐小浪 +2 位作者 吴绍彝 彭成绩 罗敏 《果农之友》 2009年第6期8-8,共1页
1979年1月和1987年1月,连续两个营养世代用^60Co-γ射线2.064库,千克照射‘红江橙’接穗,1993年从嫁接后代产生的41个少籽突变体(系)中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一个品系,经多点多年的区域试验,累计种植80公顷,产量、果实大小和品... 1979年1月和1987年1月,连续两个营养世代用^60Co-γ射线2.064库,千克照射‘红江橙’接穗,1993年从嫁接后代产生的41个少籽突变体(系)中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一个品系,经多点多年的区域试验,累计种植80公顷,产量、果实大小和品质与普通红江橙相当。但种子大大减少。2007年12月通过了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新品种登记,命名为‘少核红橙’。(本文彩照见封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江橙 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新品种 ^60Co-γ射线 柑橘 综合性状 区域试验 果实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戊唑醇悬浮剂防治香蕉黑星病药效及其安全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蔡永春 《湖北植保》 2010年第6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香蕉生产 黑星病 安全性试验 悬浮剂 戊唑醇 药效 防治 商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