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gCCS的醇胺法碳捕集中试平台动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珺瑶
付建欣
+2 位作者
曾雪兰
邓帅
赵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340-6349,共10页
燃烧后碳捕集电厂的灵活运行能够有效降低碳捕集电厂的能耗和运行成本。掌握碳捕集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是碳捕集电厂实现灵活运行的必要条件,但现有针对醇胺法碳捕集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基于动态试验数据和动态仿真模...
燃烧后碳捕集电厂的灵活运行能够有效降低碳捕集电厂的能耗和运行成本。掌握碳捕集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是碳捕集电厂实现灵活运行的必要条件,但现有针对醇胺法碳捕集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基于动态试验数据和动态仿真模拟的综合性研究。基于布林迪西(Brindisi)燃煤电站尾部碳捕集系统动态运行试验数据,应用gCCS仿真模拟平台,建立碳捕集能力为50tCO_(2)/day的Brindisi醇胺法脱碳系统动态模型,并基于稳态和动态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烟气流量阶跃变化、吸收溶液流量阶跃变化、以及再沸器蒸汽流量和吸收溶液流量发生阶跃变化3种动态情景下的脱碳系统关键参数动态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稳态运行条件下吸收塔温度分布平均误差为4.37%~8.75%。动态运行条件下,gCCS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关键运行参数变化趋势,gCCS动态仿真模型关键参数动态响应时间与Brindisi脱碳系统溶液循环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液气比(L/G)是决定吸收塔温度分布以及二氧化碳捕集率和捕集能耗的关键参数,因此保持液气比为定值有利于系统碳捕集率以及碳捕集能耗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
灵活运行
动态仿真
醇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马金玲
刘永红
+3 位作者
李丽
姚岢
曾雪兰
戴剑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8-1192,1202,共6页
以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5年私人交通(私人载客汽车和摩托车)碳排放测算数据和公共交通(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和轨道交通)碳排放公布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广东省城市...
以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5年私人交通(私人载客汽车和摩托车)碳排放测算数据和公共交通(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和轨道交通)碳排放公布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14.69%;其中私人交通碳排放增长显著,是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主要来源;而公共交通碳排放年增长率有所下降,表明广东省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成效明显。影响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水平、城市交通规模及运输能力,其次为居民出行习惯和环境质量。因此,广东省未来城市客运交通低碳发展模式应削弱个体交通,构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城市客运交通
碳排放
影响因素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能耗与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曾雪兰
徐伟嘉
+1 位作者
郭绍德
张武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0-294,共5页
轨道交通的高效低污染特征备受关注,以广佛二期地铁为研究对象,测算广佛二期地铁的能源消费量,以及CO_2、CH_4、N_2O等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s)排放量;再基于生命周期理论,采用量化方法对比广佛二期地铁与出租车、私人载客汽车...
轨道交通的高效低污染特征备受关注,以广佛二期地铁为研究对象,测算广佛二期地铁的能源消费量,以及CO_2、CH_4、N_2O等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s)排放量;再基于生命周期理论,采用量化方法对比广佛二期地铁与出租车、私人载客汽车、公交车、私人摩托车4种客运交通工具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最后,分析广佛二期地铁对佛山市交通行业能耗和GHGs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佛二期地铁近期能源消费量为4 562.95 t标准煤,CO_2排放量为12651.57t,CH_4排放量为0.152 t,N_2O排放量为0.201t。与燃油机动车相比,广佛二期地铁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具有较高的节能减排潜力。研究表明,广佛二期地铁的开通不但是缓解佛山市机动车辆增长的重要方式,而且对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轨道交通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强度
碳排放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三部门划分的能源碳排放总量目标地区分解
被引量:
8
4
作者
卞勇
曾雪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114,共9页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巴黎协定》确立2℃控温目标后,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减排压力,碳排放总量控制亟待开展。由于中国各省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将国家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合理分解至各...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巴黎协定》确立2℃控温目标后,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减排压力,碳排放总量控制亟待开展。由于中国各省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将国家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合理分解至各省,对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目前碳排放目标地区分解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谋求建立基于发电、产业、生活三部门划分的碳排放总量核算和目标分解方法。该方法体系首先确定国家各部门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其次计算当前省级部门碳排放和包含权利、责任、能力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得分,最后通过目标分解模型并根据各省在部门中的排放比例对部门碳排放总量按指标得分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应用该方法对“十三五”排放目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部门碳排放目标分解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非化石能源供应比例或电力净输出比例较大地区的发电部门总量增幅较大,产业结构相对合理或经济增长相对较快地区的产业部门总量增幅较大,终端能源结构较优或人口增长较快地区的生活部门总量增幅较大。通过本研究结果和现行省级碳强度下降目标比较、调整分解模型参数等分析,发现本研究的分解结果为发达地区分配更多排放空间,当收紧国家总量目标或降低现状排放比例对分解过程的重要程度,具有高碳特征的省份总量增幅压减甚至负增长越来越明显。该分解方法有助于地区准确了解各部门排放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碳减排政策,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可为国家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目标分解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目标
总量控制
地区分解
三部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碳普惠制的城市公共自行车个人碳减排量计算
被引量:
27
5
作者
黎炜驰
曾雪兰
+3 位作者
梁小燕
卞勇
徐伟嘉
杨乐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广东省作为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之一,将碳交易的核心理念应用于促进居民生活减碳,首次提出碳普惠制创新。碳普惠制旨在将公众的低碳行为量化并予以激励,以此促...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广东省作为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之一,将碳交易的核心理念应用于促进居民生活减碳,首次提出碳普惠制创新。碳普惠制旨在将公众的低碳行为量化并予以激励,以此促进低碳生活实践,降低生活领域碳排放。本文以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CCER方法学,对公共自行车项目的个人减排量核算方法进行了设计,并参考文献统计数据举例说明个人减排量核算公式。公共自行车项目个人减排量核算的方法学设计中,减碳系数的计算考虑自行车可代替的所有出行方式,且在不同出行方式比例的统计中考虑出行距离的影响,设置随出行距离变化的减排系数,在减排量的计算中有效突出个人的减排贡献量。依据本方法学计算得到了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个人减排系数曲线及减排量核算公式。最后从数据收集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方法学的科学性及适用性。本方法学能客观评估城市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个人碳减排量,为碳普惠制的实施提供量化方法学参考,同时填补了目前个人碳减排核算研究领域的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普惠制
公共自行车系统
个人减排量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gCCS的醇胺法碳捕集中试平台动态仿真研究
被引量:
6
1
作者
王珺瑶
付建欣
曾雪兰
邓帅
赵军
机构
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
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出处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6340-6349,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876134)。
文摘
燃烧后碳捕集电厂的灵活运行能够有效降低碳捕集电厂的能耗和运行成本。掌握碳捕集系统的动态运行特性是碳捕集电厂实现灵活运行的必要条件,但现有针对醇胺法碳捕集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基于动态试验数据和动态仿真模拟的综合性研究。基于布林迪西(Brindisi)燃煤电站尾部碳捕集系统动态运行试验数据,应用gCCS仿真模拟平台,建立碳捕集能力为50tCO_(2)/day的Brindisi醇胺法脱碳系统动态模型,并基于稳态和动态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烟气流量阶跃变化、吸收溶液流量阶跃变化、以及再沸器蒸汽流量和吸收溶液流量发生阶跃变化3种动态情景下的脱碳系统关键参数动态响应特征。结果表明,稳态运行条件下吸收塔温度分布平均误差为4.37%~8.75%。动态运行条件下,gCCS模型能够较好的预测关键运行参数变化趋势,gCCS动态仿真模型关键参数动态响应时间与Brindisi脱碳系统溶液循环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液气比(L/G)是决定吸收塔温度分布以及二氧化碳捕集率和捕集能耗的关键参数,因此保持液气比为定值有利于系统碳捕集率以及碳捕集能耗的稳定。
关键词
碳捕集
灵活运行
动态仿真
醇胺法
Keywords
carbon capture
flexible operation
dynamic modelling
amine
分类号
TM09 [电气工程—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17
2
作者
马金玲
刘永红
李丽
姚岢
曾雪兰
戴剑军
机构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智能交通
研究
中心
广东省
交通运输规划
研究
中心
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
研究
中心
有限公司
出处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8-1192,1202,共6页
基金
广东交通领域低碳发展空间研究项目(No.GD-201604-104001-0024)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170420053)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17年第一批扶持计划(深发改[2017]550号)
文摘
以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为研究对象,基于2005—2015年私人交通(私人载客汽车和摩托车)碳排放测算数据和公共交通(公共汽电车、出租车和轨道交通)碳排放公布数据,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5年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总量呈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达14.69%;其中私人交通碳排放增长显著,是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主要来源;而公共交通碳排放年增长率有所下降,表明广东省公共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政策成效明显。影响广东省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水平、城市交通规模及运输能力,其次为居民出行习惯和环境质量。因此,广东省未来城市客运交通低碳发展模式应削弱个体交通,构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交通发展模式。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法
城市客运交通
碳排放
影响因素
广东省
Keywords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urban passenger transport
carbon emission
influencing factor
Guangdong
分类号
X32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U491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能耗与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
9
3
作者
曾雪兰
徐伟嘉
郭绍德
张武英
机构
中山大学低碳科技与经济
研究
中心
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先进技术
研究
院
出处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90-294,共5页
基金
广东省"十二五"关键重点项目碳排放及其影响研究项目(2012B070300065)
文摘
轨道交通的高效低污染特征备受关注,以广佛二期地铁为研究对象,测算广佛二期地铁的能源消费量,以及CO_2、CH_4、N_2O等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es,GHGs)排放量;再基于生命周期理论,采用量化方法对比广佛二期地铁与出租车、私人载客汽车、公交车、私人摩托车4种客运交通工具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强度、碳排放强度;最后,分析广佛二期地铁对佛山市交通行业能耗和GHGs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广佛二期地铁近期能源消费量为4 562.95 t标准煤,CO_2排放量为12651.57t,CH_4排放量为0.152 t,N_2O排放量为0.201t。与燃油机动车相比,广佛二期地铁具有更高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具有较高的节能减排潜力。研究表明,广佛二期地铁的开通不但是缓解佛山市机动车辆增长的重要方式,而且对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
轨道交通
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强度
碳排放强度
Keywords
basic disciplines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ail transit
energy efficiency
energy intensity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分类号
X1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三部门划分的能源碳排放总量目标地区分解
被引量:
8
4
作者
卞勇
曾雪兰
机构
中山大学
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智能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6-114,共9页
基金
广东省低碳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广东省市县三级低碳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批准号:NC-2016-170P)
文摘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在《巴黎协定》确立2℃控温目标后,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减排压力,碳排放总量控制亟待开展。由于中国各省在经济水平、产业结构、资源禀赋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将国家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合理分解至各省,对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目前碳排放目标地区分解研究和实践成果的基础上,谋求建立基于发电、产业、生活三部门划分的碳排放总量核算和目标分解方法。该方法体系首先确定国家各部门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其次计算当前省级部门碳排放和包含权利、责任、能力三个维度的指标体系得分,最后通过目标分解模型并根据各省在部门中的排放比例对部门碳排放总量按指标得分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应用该方法对“十三五”排放目标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部门碳排放目标分解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性,非化石能源供应比例或电力净输出比例较大地区的发电部门总量增幅较大,产业结构相对合理或经济增长相对较快地区的产业部门总量增幅较大,终端能源结构较优或人口增长较快地区的生活部门总量增幅较大。通过本研究结果和现行省级碳强度下降目标比较、调整分解模型参数等分析,发现本研究的分解结果为发达地区分配更多排放空间,当收紧国家总量目标或降低现状排放比例对分解过程的重要程度,具有高碳特征的省份总量增幅压减甚至负增长越来越明显。该分解方法有助于地区准确了解各部门排放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碳减排政策,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均衡发展,可为国家碳排放总量控制和目标分解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碳排放目标
总量控制
地区分解
三部门
Keywords
carbon emission target
total quantity control
regional allocation
three sectors
分类号
F062.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碳普惠制的城市公共自行车个人碳减排量计算
被引量:
27
5
作者
黎炜驰
曾雪兰
梁小燕
卞勇
徐伟嘉
杨乐亮
机构
广东省应对气候变化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低碳科技与经济
研究
中心
出处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10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多功能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预警决策集成系统研制与业务化"(批准号:2014BAC21B03)
广东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交通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批准号:2015B090903066)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赠款项目"广东省‘十三五’应对气候变化规划思路研究"(批准号:2014012)
文摘
碳交易是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所采用的市场机制。广东省作为中国七个碳交易试点之一,将碳交易的核心理念应用于促进居民生活减碳,首次提出碳普惠制创新。碳普惠制旨在将公众的低碳行为量化并予以激励,以此促进低碳生活实践,降低生活领域碳排放。本文以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为研究对象,借鉴CCER方法学,对公共自行车项目的个人减排量核算方法进行了设计,并参考文献统计数据举例说明个人减排量核算公式。公共自行车项目个人减排量核算的方法学设计中,减碳系数的计算考虑自行车可代替的所有出行方式,且在不同出行方式比例的统计中考虑出行距离的影响,设置随出行距离变化的减排系数,在减排量的计算中有效突出个人的减排贡献量。依据本方法学计算得到了城市公共自行车项目个人减排系数曲线及减排量核算公式。最后从数据收集的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方法学的科学性及适用性。本方法学能客观评估城市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个人碳减排量,为碳普惠制的实施提供量化方法学参考,同时填补了目前个人碳减排核算研究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
碳普惠制
公共自行车系统
个人减排量
方法学
Keywords
generalised carbon trading
urban public bicycle system
personal carbon emission reduction
methodology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gCCS的醇胺法碳捕集中试平台动态仿真研究
王珺瑶
付建欣
曾雪兰
邓帅
赵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城市客运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马金玲
刘永红
李丽
姚岢
曾雪兰
戴剑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生命周期的轨道交通能耗与碳排放分析
曾雪兰
徐伟嘉
郭绍德
张武英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三部门划分的能源碳排放总量目标地区分解
卞勇
曾雪兰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基于碳普惠制的城市公共自行车个人碳减排量计算
黎炜驰
曾雪兰
梁小燕
卞勇
徐伟嘉
杨乐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