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比较
1
作者 曾敬 宋银冬 +5 位作者 王治国 娄爱菊 吴冬冬 徐兵 刘家懿 熊自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5年第5期1349-1357,共9页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探讨LDH患者微创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20年1月—2024年6月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LDH患者临床资料进... 目的:分析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BE)和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探讨LDH患者微创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20年1月—2024年6月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4例LDH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医患沟通结果确定手术方式,分为UBE组(30例)和PETD组(34例)。记录2组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责任节段百分率、病程、住院时长、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中X线透视次数、手术切口长度和完全负重时间等,通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和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MacNab评级及责任节段椎管面积进行疗效评价,并分析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BMI、病程和责任节段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ETD组比较,UBE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和完全负重时间均明显增加(P<0.01),术中透视次数减少(P<0.01)。与术前比较,2组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ODI和腰痛及腿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责任节段椎管面积明显增加(P<0.01)。末次随访时,与PETD组比较,UBE组患者ODI及腰痛和腿痛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责任节段椎管面积明显增加(P<0.01)。术后MacNab评级,2组患者术后优和良百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和PETD在治疗单节段LDH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PETD创伤更小,患者完全负重时间更早;UBE减压更彻底,患者远期治疗效果好;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微创手术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