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伟锋 丁汉军 +1 位作者 王海林 吴梅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16-318,共3页
关键词 胃肠道 间质瘤 胃肠道钡餐造影 CT N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白血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诊断 被引量:9
2
作者 陈立鹏 刘灶松 +2 位作者 陈亮 魏新华 刘伟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分析儿童白血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白血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15例,其中肺曲霉菌病10例,白色念珠菌病2例,隐球菌感染3例,分析、总结其肺部病灶的CT征象,包括病灶的数目、分... 目的分析儿童白血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CT表现,以提高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白血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15例,其中肺曲霉菌病10例,白色念珠菌病2例,隐球菌感染3例,分析、总结其肺部病灶的CT征象,包括病灶的数目、分布、形态、动态变化等。结果儿童白血病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病灶中,数目以多发常见;病灶呈多灶性,多分布在肺野中外带,隐球菌病结节可呈簇状分布;形态呈多样性,大部分病灶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大小不一,伴有特殊征象,包括晕征80%、空气新月征46. 7%、病灶内小空洞40%,空洞内小条索影33. 3%,空洞内小气泡影33. 3%等;病灶动态变化明显,短期复查变化较大。结论 CT检查有助于儿童白血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白血病 肺部真菌感染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b值和血流灌注对肝恶性肿瘤DWI表观扩散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高强 吴梅 +1 位作者 魏新华 江新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7期1261-126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b值和血流灌注对肝脏恶性肿瘤瘤体不同血供区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肝脏恶性肿瘤24例,根据肿瘤血供不同分为富血供组与乏血供组,对比分析两组间不同b值对... 目的探讨不同b值和血流灌注对肝脏恶性肿瘤瘤体不同血供区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的影响。方法收集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肝脏恶性肿瘤24例,根据肿瘤血供不同分为富血供组与乏血供组,对比分析两组间不同b值对ADC值的影响。结果富血供组21处,乏血供组29处,富血供肿瘤组ADC值随b值的增大而减小,各b值下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b=200s/mm^2时ADC值高于b=600s/mm^2和b=1100s/mm^2时ADC值;乏血供组ADC值随b值的增大而减小,但各b值下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b值时,富血供病灶的血流灌注对ADC值的影响较明显;乏血供病变的血流灌注对ADC值的影响不明显,这种影响与b值大小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恶性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敏感系数 血流灌注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级别胶质瘤术前语言功能区的fMRI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魏新华 江新青 +4 位作者 李长江 李子孝 李少武 夏建东 汪珍穗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8期937-940,共4页
目的:采用恻研究低级胶质瘤语言功能区分布及偏侧性特点。方法:对15例左侧额、颞叶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胶质瘤(WHOI~Ⅱ级)患者进行例术前图片命名刺激任务的删研究,另选择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哪数据处理采用工作站自带软件显示... 目的:采用恻研究低级胶质瘤语言功能区分布及偏侧性特点。方法:对15例左侧额、颞叶经病理证实的低级别胶质瘤(WHOI~Ⅱ级)患者进行例术前图片命名刺激任务的删研究,另选择1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哪数据处理采用工作站自带软件显示激活脑区并计算偏侧性指数(LI)。结果:对照组激活脑区:左侧为主的双侧额下回、额中回、左侧颞上回、以左侧为主的双侧顶上小叶、前运动区、双侧枕叶、双侧小脑。胶质瘤组的激活脑区:双侧额下回、额中回、左侧为主的双侧颞上回、双侧顶上小叶、双侧枕叶、双侧小脑等。对照组中8例表现为左侧大脑半球优势,2例为双侧大脑半球优势,LI值为84.61%。患者组中5例表现为左侧大脑半球优势,3例为右侧大脑半球优势,7例表现为双侧大脑半球优势,LI为60.15%。结论:fMRI能在术前可靠显示低级别胶质瘤周围语言功能区的分布及语言偏侧性,对术前计划制定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语言功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卵巢腺癌的CT和MR影像特点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5
作者 郭永梅 黄云海 江新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1年第4期583-587,共5页
目的:探讨继发性卵巢腺癌的CT和MR影像学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有明确病理诊断的继发性卵巢腺癌29例,其中有完整CT资料者21例,有完整MR资料者8例。CT采用常规四期扫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扫描范围包括肝顶部至耻骨联... 目的:探讨继发性卵巢腺癌的CT和MR影像学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有明确病理诊断的继发性卵巢腺癌29例,其中有完整CT资料者21例,有完整MR资料者8例。CT采用常规四期扫描(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扫描范围包括肝顶部至耻骨联合下水平。MR采用常规轴、矢、冠平扫及增强扫描。体线圈、呼吸门控技术。影像征象与病理结果相对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原发灶为胃癌的10例,结肠癌12例,直肠癌6例,胆管癌1例。双侧卵巢腺癌13例,单侧卵巢腺癌16例,共42个病灶。其中I型占14.3%、Ⅱa型占4.7%、Ⅱb型占9.5%、 c型占28.6%、Ⅲ型占42.9%。肿块多数分界清楚(71.4%),出现"瘤内囊"19%,腹水征34.5%,淋巴结转移发生率69%等。结论:继发性卵巢腺癌为单侧或双侧卵巢发生的Ⅱc型或Ⅲ型肿块。囊实性分界清楚或肿瘤内出现"瘤内囊";增强后实性成分明显强化;高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合并少量或无明显腹水等征象均为其特点。掌握并擅于利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优势,将达到对疾病的更加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肿瘤 卵巢 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的MR诊断 被引量:4
6
作者 郭永梅 黄云海 +3 位作者 徐向东 许进 江新青 魏新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4年第6期1014-1017,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MMMT)的MR表现特点,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MMM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表现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多数肿瘤体积较大,宫腔内肿瘤以膨胀性生长为主,伴局部肌层浸润。MR表现为信号混... 目的探讨子宫恶性苗勒氏管混合瘤(MMMT)的MR表现特点,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MMMT患者的临床资料及MR表现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多数肿瘤体积较大,宫腔内肿瘤以膨胀性生长为主,伴局部肌层浸润。MR表现为信号混杂的囊实性肿块,可合并出血,肿瘤不均匀强化,较为典型的"蜂窝状"结构为其较为特征的MR征象。结论 MMMT有较为特征的MR影像表现,MR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磁共振成像 盆腔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3
7
作者 谌丹丹 苑召虎 +3 位作者 魏新华 杨蕊梦 刘国顺 江新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37-640,共4页
目的探讨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CT表现特征。结果癌肉瘤1例,CT平扫呈不规则形混杂密度影,内见多发坏死... 目的探讨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CT表现特征,以提高术前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0例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CT及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分析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CT表现特征。结果癌肉瘤1例,CT平扫呈不规则形混杂密度影,内见多发坏死、囊变及钙化,边界清;增强扫描呈“花瓣状”强化。淋巴瘤2例,表现为巨大软组织肿块,无包膜,边界不清;增强扫描呈均匀强化,见“血管漂浮征”。孤立性纤维性肿瘤2例,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增强扫描皮髓期轻度不均匀强化,实质期、肾盂期呈进行性强化。平滑肌肉瘤5例CT平扫呈等、低密度影,边界清,突向肾外生长,4例(直径>5cm)密度不均匀,1例(直径<5cm)密度均匀;增强扫描5例均呈轻~中度、持续性强化。结论CT增强扫描对肾脏少见原发肿瘤的术前诊断有重要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步探讨适合心脏、心包病变的^(18)F-FDG PET/CT显像前准备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邵丹 高强 +2 位作者 王淑侠 王思云 刘恩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7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显像前准备方法的心肌摄取^(18)F-FDG程度,制定适合心脏、心包病变的^(18)F-FDG PET/CT显像前准备方法。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心脏、心包病变患者分别采用禁食(50例)和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蛋白质允许饮食(50例)两种显像前...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显像前准备方法的心肌摄取^(18)F-FDG程度,制定适合心脏、心包病变的^(18)F-FDG PET/CT显像前准备方法。方法 100例临床怀疑心脏、心包病变患者分别采用禁食(50例)和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蛋白质允许饮食(50例)两种显像前准备,接着进行^(18)F-FDG PET/CT扫描。分别测量两组心肌SUVmax有无统计学差异(Mann-Whitney U Test)。结果禁食组与饮食组的患者的心肌SUVmax分别为4.6±4.0、1.9±0.9。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Z=-6.348,P=0.000),饮食组心肌SUVmax低于禁食组。结论患者行PET/CT检查前2餐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高脂肪蛋白质允许饮食,餐后3~6h内进行PET/CT扫描能够较为有效的抑制心肌摄取^(18)F-FDG,使心肌的显影程度不影响诊断,为一种较为合理的适合心脏、心包病变的^(18)F-FDG PET/CT显像前准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影像 患者准备方案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真菌性肺炎的CT表现及动态变化
9
作者 刘灶松 罗良平 江新青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1998-2001,共4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受者真菌性肺炎的发病时间CT表现及动态发展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allo—HSCT受者真菌性肺炎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28例真菌性...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llo-HSCT)受者真菌性肺炎的发病时间CT表现及动态发展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allo—HSCT受者真菌性肺炎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28例真菌性肺炎,发生在移植后30天内4例,31~100天8例,101~365天6例,365天以后10例。24例CT主要表现为结节和(或)团块状影,其中7例伴晕征;16例病程中出现空洞,其中11例空洞出现分隔征;11例出现气腔实变;10例出现磨玻璃密度;6例出现局限性支气管扩张;6例出现网织状改变。经抗真菌治疗后,17例病变吸收,其中10例患者病变吸收过程中出现空洞伴分隔征。结论allo—HSCT受者真菌性肺炎可发生在移植后各个时间段,其CT表现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结节、团块及空洞;空洞伴分隔症可能是病变吸收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真菌性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