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1
作者 张立 胡丙杰 +3 位作者 黄文辉 何群英 王家骥 王心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81-882,共2页
根据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现状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确立我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与本市各高等医学院校及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以加强对全科医学知识... 根据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现状和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确立我市开展全科医学教育培训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和工作思路。与本市各高等医学院校及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全科医学教育,以加强对全科医学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教育 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项目实施效果初步评价 被引量:21
2
作者 徐亮 李芳健 +3 位作者 王文 王增武 陈伟伟 王家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64-565,共2页
目的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适合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及进行效果评价。方法以广州市9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防治网络,对辖区19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高血压患者管理12个月后、管理6个月后和基线三组比较,血... 目的探索以社区为基础的适合经济发达地区的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模式及进行效果评价。方法以广州市98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防治网络,对辖区1940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高血压患者管理12个月后、管理6个月后和基线三组比较,血压呈下降趋势,除低危组舒张压(DBP)的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他各组(高危组和中危组等)均有统计学意义。高血压患者管理12个月后与基线相比,高血压患者吸烟率、饮酒率和肥胖率均出现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理12个月后与基线相比,高血压患者胆固醇(CHOL)、低密度脂蛋白(LDL)出现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上升(P<0.05)。管理12个月后与基线相比,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数量有下降趋势,尤以具有3~5个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明显。结论以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为主的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以社区为范围,针对高血压患者采用分级管理模式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社区 规范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全科医师培训工作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6
3
作者 杨巧媛 王家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12-214,共3页
为满足迅速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广州市卫生局目前已开办了两届“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 ,培训全科医师 15 0余人。在两年来的培训工作中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 ,但是在培训形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 为满足迅速发展的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广州市卫生局目前已开办了两届“全科医师骨干培训班” ,培训全科医师 15 0余人。在两年来的培训工作中 ,通过各方面的努力 ,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 ,但是在培训形式、课程设置、师资建设、实习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缺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学 全科医师 培训 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证医学在全科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李芳健 王家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21期1556-1557,共2页
关键词 全科医学教育 循证医学 EBM 医疗决策 传统医学教育 从医 临床科学 教育模式 引导 以问题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沙国强 龚兆荣 +3 位作者 肖泽勇 江勇 孙高成 罗友林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93-195,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东莨菪...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东莨菪碱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3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以机械通气为主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东莨菪碱治疗。结果:治疗48h后观察组的PaO2、氧合指数(PaO2/Fi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PaCO2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d后,观察组显效率为46.94%,总有效率为95.9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东莨菪碱联合机械通气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机械通气 东莨菪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的临床发作类型 被引量:11
6
作者 廖卫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28-430,共3页
关键词 癫痫 部分性发作 泛化性发作 临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四种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魏桂芬 丘文慧 张宇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98-500,共3页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 目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GICA)、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TR-FIA)、化学发光法(CLIA)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e抗原(HbeAg)、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用GICA、ELISA、TRFIA、CLIA分别检测50例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和100名正常体检者的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以CLIA作为参考方法,通过Kap-pa检验评价不同方法学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结果:4种方法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结果具有高度以上一致性,CLIA在检测敏感性上更有优势。结论:目前广泛使用的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临床实验室方法学选择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法 化学发光法 乙型肝炎病毒 血清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