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研磨强化无溶剂法合成蔗糖脂肪酸酯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媛 陈佳志 +2 位作者 麦裕良 陈晓填 高敏杰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8-123,共6页
以蔗糖和脂肪酸甲酯为反应原料,无溶剂条件下采用研磨强化的方法合成了蔗糖脂肪酸酯(即蔗糖酯),考察了研磨时间、乳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压力以及催化剂用量对蔗糖酯收率及脂肪酸甲酯转化率的影响,产品经水洗、醇提精制后,用FTIR和H... 以蔗糖和脂肪酸甲酯为反应原料,无溶剂条件下采用研磨强化的方法合成了蔗糖脂肪酸酯(即蔗糖酯),考察了研磨时间、乳化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压力以及催化剂用量对蔗糖酯收率及脂肪酸甲酯转化率的影响,产品经水洗、醇提精制后,用FTIR和HPLC-ELSD对其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磨处理能将反应分散物粒径(D50)降至约5μm,有效地增强了蔗糖与脂肪酸甲酯的无溶剂酯交换反应。得到的最优反应条件为:研磨时间为60min,硬脂酸钾乳化剂质量分数为10%(占体系总质量,下同),K2CO3质量分数为2.0%,反应时间6 h,反应压力0.5 kPa,在该条件下脂肪酸甲酯转化率为91.2%,蔗糖酯收率为61.6%。精制后产品中蔗糖酯质量分数为81.9%,且其游离糖质量分数为0.6%,酸值为3.0mgKOH/g,水分(质量分数)为0.2%和灰分(质量分数)为0.5%,均达到FAO/WHO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脂肪酸酯 机械化学 无溶剂法合成 酯交换 碱催化 日化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唑硅烷偶联剂有机金属涂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鹏 翁行尚 +3 位作者 庄学文 张小春 陈伟健 黄淋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59-1968,共10页
以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基噻唑和咪唑为主要原料,合成了(2-噻唑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UP)和咪唑酰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AP)两种唑硅烷偶联剂,再分别以其为主成膜剂,采用浸涂法在铜箔表面固化成膜制备了有机金属涂层,并与棕... 以异氰酸丙基三乙氧基硅烷、2-氨基噻唑和咪唑为主要原料,合成了(2-噻唑脲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TUP)和咪唑酰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IAP)两种唑硅烷偶联剂,再分别以其为主成膜剂,采用浸涂法在铜箔表面固化成膜制备了有机金属涂层,并与棕化膜和甲基三乙氧基硅烷(KH132)、3-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80)有机涂层进行了对比。利用FTIR、SEM、AFM、接触角测量仪对涂层进行了表征。对涂层的防腐性能进行了测定,并分析了压合后铜面/环氧树脂层间的附着力。结果表明,TUP和IAP均成功接枝到铜基材料表面,形成了一层相对平整光滑且致密均匀的有机保护膜。TUP含量(以无水乙醇和水总质量为基准,下同)为3%形成的有机金属涂层平整性较好,算术平均粗糙度和均方根粗糙度均<21 nm,疏水性较优,水接触角高达142°±1°,耐腐蚀性较强,缓蚀效率可达99.2%,耐盐雾可达14 d,压合后铜/树脂层间剥离强度为5.97 N/cm,能满足印制电路内层板附着力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硅烷偶联剂 有机金属涂层 平整 防腐 附着力 电子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AC催化剂上对甲基苯硫酚的水相催化氧化偶联 被引量:2
3
作者 张俊杰 蒋婷婷 +3 位作者 麦裕良 王曦 陈佳志 廖兵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68-1774,共7页
以对甲基苯硫酚为模型底物,空气为氧化剂,来研究硫醇水相催化氧化偶联制备二硫醚。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氧化物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在对甲基苯硫酚氧化偶联制备对甲苯二硫醚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反应结果表明... 以对甲基苯硫酚为模型底物,空气为氧化剂,来研究硫醇水相催化氧化偶联制备二硫醚。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负载型氧化物催化剂,并考察了其在对甲基苯硫酚氧化偶联制备对甲苯二硫醚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反应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的铁氧化物具有最佳催化性能。采用N_2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和透射电镜等表征手段对活性炭负载的铁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表明,铁氧化物为高度分散在活性炭上的Fe_2O_3物种。以Fe_2O_3/AC为催化剂,当催化剂焙烧温度为400℃,Fe负载量为5%,在50℃下反应30min时,对甲苯二硫醚的收率高达97.4%;该催化剂循环使用5次后活性无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氧化 多相反应 Fe2O3/AC 纳米粒子 水相 硫醇 二硫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衣康酸酯类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苏瑜 戴永强 +3 位作者 廖兵 麦裕良 高敏 张磊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27-533,共7页
以衣康酸聚乙二醇酯大分子单体(IAPEG)、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MAS)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经水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聚羧酸系减水剂(PC)。通过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共聚物的相... 以衣康酸聚乙二醇酯大分子单体(IAPEG)、丙烯酸(AA)、马来酸酐(MA)和甲基丙烯磺酸钠(MAS)为原料,过硫酸铵为引发剂,经水溶液聚合制备了一种聚羧酸系减水剂(PC)。通过红外光谱对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凝胶渗透色谱仪对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进行了测定,讨论了聚合条件对减水剂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n(IAPEG)∶n(MA)∶n(AA)∶n(MAS)=1.5∶4.0∶6.0∶3.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0%,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5 h。在该条件下合成的减水剂可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促进水泥颗粒的分散,使水泥浆体具有较好的流动度。添加减水剂混凝土的减水率为39.2%,7 d抗压强度比(添加减水剂混凝土抗压强度/基准混凝土抗压强度)为191.4%,28 d抗压强度比为15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水剂 聚羧酸系 混凝土 衣康酸 建筑用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生物炭磺酸对水中阳离子染料的吸附性能与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苗耀文 陈晓填 +3 位作者 麦冠辉 余林 麦裕良 陈佳志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280-3285,3292,共7页
以木质素磺酸钠(LS)为原料,采用浓硫酸一步氧化碳化的方法在60℃和210℃下分别制备了木质素生物炭磺酸SLBC-60和SLBC-210。SLBC-60磺酸基、羧基和酚羟基含量分别为1.66,1.40,4.41 mmol/g,而SLBC-210磺酸基、羧基和酚羟基含量分别为0.34,... 以木质素磺酸钠(LS)为原料,采用浓硫酸一步氧化碳化的方法在60℃和210℃下分别制备了木质素生物炭磺酸SLBC-60和SLBC-210。SLBC-60磺酸基、羧基和酚羟基含量分别为1.66,1.40,4.41 mmol/g,而SLBC-210磺酸基、羧基和酚羟基含量分别为0.34,3.22,5.41 mmol/g。对比评价了它们对亚甲基蓝(MB)的吸附效果,结果显示,在pH=1~10溶液中,SLBC-60对MB保持高吸附量(>463.9 mg/g)和高去除率(>91.9%),而SLBC-210对MB吸附量<231.5 mg/g、去除率<45.8%,结合生物炭结构和Zeta电位分析,这可能与SLBC-60富含磺酸基官能团及其在pH=1~10溶液中表面均富集负电荷有关;优化pH、吸附剂加入量、吸附时间等参数,得到SLBC-60对MB、罗丹明B和孔雀石绿饱和吸附量分别为755.1,926.1,1008.2 mg/g,且吸附性能不受一价金属离子影响。此外,SLBC-60对MB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R^(2)=0.9989),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95),说明该吸附以单层化学吸附为主。因此,改性制备的木质素生物炭磺酸可作为高效的阳离子染料吸附剂,有望应用于印染废水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生物炭 阳离子染料 吸附 含氧官能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纳米醇质体的制备、表征及体外经皮吸收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邓梦洁 易国斌 +3 位作者 吕冉 柳亚锋 叶大威 陈佳志 《日用化学工业(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85-1292,共8页
研究了微射流技术制备的阿魏酸纳米醇质体经皮递送和抗氧化性能。首先,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卵磷脂、边缘活化剂(蔗糖棕榈酸酯、吐温-80)对阿魏酸纳米醇质体包封率的影响,优化得到:卵磷脂、蔗糖棕榈酸酯与吐温-80为0.68%∶0.51%∶0.25%(w... 研究了微射流技术制备的阿魏酸纳米醇质体经皮递送和抗氧化性能。首先,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了卵磷脂、边缘活化剂(蔗糖棕榈酸酯、吐温-80)对阿魏酸纳米醇质体包封率的影响,优化得到:卵磷脂、蔗糖棕榈酸酯与吐温-80为0.68%∶0.51%∶0.25%(w/%)时,所制备的阿魏酸纳米醇质体粒径小且分布均匀((104.5±0.7)nm),PDI为0.05±0.01,包封率高(88.8%±2.6%),稳定性高(25℃稳定存放60天)。其次,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和Franz扩散池体外透皮实验分别评价了阿魏酸纳米醇质体的抗氧化性能和经皮递送性能,阿魏酸纳米醇质体的IC_(50)值为8.7μg/mL,抗氧化活性略高于阿魏酸丙二醇水溶液(IC_(50)值为11.7μg/mL);阿魏酸纳米醇质体皮肤滞留量和累积透过量分别为(18.2±3.5)μg/cm^(2)和(25.3±3.2)μg/cm^(2),分别是阿魏酸丙二醇水溶液的1.2倍和1.4倍。研究发现,制备的阿魏酸纳米醇质体粒径均一、包封率高、稳定性好且抗氧化性高、经皮吸收性能好,有望用于酚酸类天然活性物经皮递送系统,及其抗氧化、抗衰老、美白等功效化妆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 纳米醇质体 微射流 抗氧化 经皮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型乳液拓扑结构调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永顺 贾康乐 +3 位作者 黄淋佳 麦裕良 文武 方岩雄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5-875,共11页
复合型乳液由于内相拥有多种不相溶的组分且可作为模板制备各向异性材料而备受关注,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已成为科学研究热点,如何利用复合型乳液相行为及拓扑结构进行简单可控和批量化制备是该研究方向中的重点和难点。该文着重阐述了近... 复合型乳液由于内相拥有多种不相溶的组分且可作为模板制备各向异性材料而备受关注,其特殊的结构和性能已成为科学研究热点,如何利用复合型乳液相行为及拓扑结构进行简单可控和批量化制备是该研究方向中的重点和难点。该文着重阐述了近期国内外对复合型乳液拓扑结构的调控方法,主要有微流体法、相分离法、一步高速剪切法及刺激响应调控等方法,并说明了不同调控方法的优势及弊端。目前关于该方面的综述侧重于阐述单个方法的研究进展并没有对不同方法的对比。利用简单、无污染、智能且能大批量制备的方法来调控复合型乳液是今后发展趋势。介绍了复合型乳液拓扑结构的调控在光学透镜、传感器、材料及生物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乳液 拓扑结构 刺激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对废水微生物脱氮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8
作者 吕冉 李彬 +2 位作者 肖盈 张靖雯 麦裕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09-719,共11页
微生物脱氮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理水体氮污染的手段。目前微生物脱氮过程主要有厌氧氨氧化、硝化、反硝化及同时硝化反硝化等。铁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金属元素,也是微生物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在微生物脱氮系统中,铁盐或者含铁固体化... 微生物脱氮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治理水体氮污染的手段。目前微生物脱氮过程主要有厌氧氨氧化、硝化、反硝化及同时硝化反硝化等。铁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金属元素,也是微生物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在微生物脱氮系统中,铁盐或者含铁固体化合物等的投加会对微生物及脱氮工艺过程等产生一定的影响,且对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与不同的脱氮工艺,铁所产生的影响也将不同。本文全面综述了近些年的研究报道中铁对厌氧氨氧化、硝化、反硝化及同时硝化反硝化等不同脱氮过程中含氮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铁与脱氮微生物的酶活性、电子传递、增殖富集及脱氮反应器中生物膜、污泥絮体及颗粒形成等之间的作用关系,旨在全面理解铁对微生物脱氮系统的作用与内在机制,为实现利用铁强化微生物脱氮过程、提高微生物脱氮效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脱氮 过程强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天然贻贝仿生制备聚多巴胺改性石墨烯基功能材料及其水体环境修复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朱武青 全海燕 +3 位作者 彭叔森 张敏 陈东初 户华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009-11021,共13页
全球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而石墨烯具有大比表面积且除污性能优异,可作为水体环境修复的优良材料,但它的表面能高,极易发生团聚,这将会大大降低其比表面积和其他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为此,受天然贻贝及其分泌的粘性蛋白结构所启发,将仿... 全球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而石墨烯具有大比表面积且除污性能优异,可作为水体环境修复的优良材料,但它的表面能高,极易发生团聚,这将会大大降低其比表面积和其他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为此,受天然贻贝及其分泌的粘性蛋白结构所启发,将仿生聚多巴胺(Pdop)用于改性石墨烯可有效解决石墨烯聚集的问题,并能赋予石墨烯新的表面性质和功能,如从疏水表面变成亲水表面、增加活性位点密度以及丰富其可设计性,这也使得Pdop改性石墨烯(Pdop-G)成为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尤其在环境修复领域。本文回顾了近三年Pdop-G及其相关材料的多种设计、制备方法,并重点关注了Pdop-G在环境修复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三种核心环境修复处理手段(即吸附、膜截留和光催化)。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可知,Pdop-G及其相关材料在处理各类水体环境污染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但是要达到商业应用的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制备工艺,完善后处理等问题。本文充分评述和分析了基于石墨烯化学和贻贝仿生学的各种环境修复材料和技术的优缺点,并提出了未来可尝试的研究方向,以明晰这些材料在环境修复中的应用范围和技术发展路线。本文有望给广大学者在Pdop-G及其相关材料研究方面提供指引,并为新型高性能石墨烯基环境修复材料的设计带来新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生聚多巴胺 石墨烯 吸附 膜截留 光催化 环境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纳复合结构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钟秋华 余龙飞 +2 位作者 贾康乐 郑小珊 李欢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55-160,共6页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含有不同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表面含有氨基、有机氟及丙烯基的改性SiO_(2)纳米颗粒,通过与带环氧基的SiO_(2)亚微米颗粒进行化学键合,得到微纳复合结构的SiO_(2)颗粒,采用刮涂法制...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含有不同官能团的硅烷偶联剂为主要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出表面含有氨基、有机氟及丙烯基的改性SiO_(2)纳米颗粒,通过与带环氧基的SiO_(2)亚微米颗粒进行化学键合,得到微纳复合结构的SiO_(2)颗粒,采用刮涂法制备出超疏水涂层。探讨了TEOS、催化剂和水含量对改性SiO_(2)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规律,以及微纳复合结构SiO_(2)颗粒添加量对涂层疏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EOS和催化剂含量是影响改性SiO_(2)纳米颗粒粒径的主要因素,水含量对粒径影响不明显;当TEOS、催化剂和水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8%、2.0%和6.4%时,改性SiO_(2)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9.6nm。丙烯酸树脂与微纳复合结构SiO_(2)颗粒质量比为1∶2时,物理法超疏水涂层的水接触角为150.6°,达到了超疏水效果,化学改性超疏水涂层的疏水性能略低,但其耐磨性能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表面修饰 微纳复合结构 超疏水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DM/POE/PP热塑性硫化橡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超栋 师文博 +3 位作者 朱旭 王芳 宋斌 麦裕良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34,共4页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丙烯(PP)为原料,在PP含量固定的情况下,将POE部分取代EPDM,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出EPDM/POE/PP三元热塑性橡胶材料(TPV),研究不同含量的POE对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丙烯(PP)为原料,在PP含量固定的情况下,将POE部分取代EPDM,采用动态硫化技术制备出EPDM/POE/PP三元热塑性橡胶材料(TPV),研究不同含量的POE对材料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POE含量的增加,三元TPV材料的硬度和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不断增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呈线性增大,当EPDM/POE/PP比例为45/40/15时,材料力学性能达到最大值。流变性能和微观形貌分析结果表明,EPDM/POE/PP三元TPV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乙烯-辛烯共聚物 聚丙烯 动态硫化 热塑性硫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长寿命光转换太阳能电池封装胶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2
作者 路芳 史华红 +1 位作者 李岱远 宋化灿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1-196,共6页
有机光转换材料可以将太阳能电池不能吸收的波段的光转换为太阳能电池可利用的可见光,从而拓宽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范围,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但是,这类光转换材料普遍存在着光稳定性差的问题,极大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选择了... 有机光转换材料可以将太阳能电池不能吸收的波段的光转换为太阳能电池可利用的可见光,从而拓宽太阳能电池的光谱响应范围,提高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但是,这类光转换材料普遍存在着光稳定性差的问题,极大限制了其推广应用。选择了一种新型有机光转换材料,将其与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树脂混合,制备了具有光转换功能的EVA胶膜。通过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谱测试了光转换EVA胶膜的发光性能和透明性,结果显示当光转换材料BL-3的质量分数为1.5%时,转光EVA胶膜具有最佳的发光性能,其在可见光区域的透过率与纯EVA胶膜相当。TG测试结果表明,光转换材料BL-3的加入不会对EVA胶膜的热稳定性造成明显影响。将BL-3质量分数1.5%的光转换EVA膜覆盖在太阳能标准电池表面,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PCE)可从空白电池的14.03%提升至14.35%,相对增幅达到2.28%。紫外线加速老化测试结果表明,光转换EVA膜在加速老化500 h后,其相对荧光强度仍保持在初始荧光强度的85%以上。因此,该光转换EVA胶膜能够有效提升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同时还具有优异的耐紫外线老化性能,有望应用于高效长寿命太阳能电池组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有机光转换材料 太阳能电池 高效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型无卤阻燃TPV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超栋 朱旭 +1 位作者 王芳 师文博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5-98,111,共5页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丙烯(PP)三元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为基材,添加一种新型膨胀型无卤阻燃剂,制备出无卤阻燃EPDM/POE/PP三元TPV复合材料。通过UL94阻燃等级测试评价其阻燃性能,研究阻燃剂用量对其阻燃性... 以三元乙丙橡胶(EPDM)/乙烯-辛烯共聚物(POE)/聚丙烯(PP)三元热塑性动态硫化橡胶(TPV)为基材,添加一种新型膨胀型无卤阻燃剂,制备出无卤阻燃EPDM/POE/PP三元TPV复合材料。通过UL94阻燃等级测试评价其阻燃性能,研究阻燃剂用量对其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界面相容剂马来酸酐接枝苯乙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EBS-gM AH)对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标明,随着阻燃剂用量的增加,材料的硬度和密度增大,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不断减小。当阻燃剂用量≥50 phr时,3. 0 mm和1. 5 mm可达V-0等级;界面相容剂的加入能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而不影响阻燃性能;通过对燃烧后的残炭形貌观察得出,该膨胀型阻燃剂对TPV材料具有较好的阻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乙丙橡胶 乙烯-辛烯共聚物 聚丙烯 膨胀型无卤阻燃剂 热塑性硫化橡胶 界面相容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硅耐候自清洁涂层的制备及在高铁动车组上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鑫 庄英斌 +5 位作者 贾康乐 丁宇 赵静存 吴海福 何发胜 余龙飞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44-2552,共9页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SMA)、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AC-76)和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FOEMA)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比例的聚合物(P1~P5),并用于构建耐候自清洁涂...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甲基丙烯酸硬脂酸酯(SMA)、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异丙氧基硅烷(AC-76)和2-(全氟辛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FOEMA)为原料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比例的聚合物(P1~P5),并用于构建耐候自清洁涂层。利用FTIR、1HNMR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接触角测量仪测试了不同FOEMA和SMA质量分数对涂层透光率及疏水性的影响,对涂层进行了人工加速老化、液滴滑落及涂鸦、摩擦性能测试,并考察了涂层喷涂到高铁动车组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当SMA质量分数为10%,FOEMA质量分数为15%(以反应体系总质量计,下同)时制备的涂层P3具有最大的透光率和水接触角,分别为98.6%和105.3°;涂层P3具有极佳的耐候性,加速老化5000 h后,涂层的保光率及疏水性变化很小;涂层P3具有优异的抗污及自清洁效果;涂层P3在900g压力下摩擦100次后接触角仍>95°,说明其具有优异的机械稳定性。此外,该涂层对动车组外车身实际污染物具有明显的自清洁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清洁涂层 耐候性 抗污效果 低表面能 动车组 丙烯酸系列化学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热塑性聚氨酯动态硫化橡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超栋 黄斌 +4 位作者 王芳 朱旭 师文博 宋斌 洪仰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6-29,111,共5页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热塑性聚氨酯(TPU)为主基体,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作为相容剂,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采用动态硫化方法制备VQM/TPU热塑性橡胶材料(TPSiE)。研究VMQ/TPU不同含量和界面相容剂含量对动态硫化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 以甲基乙烯基硅橡胶(VMQ)/热塑性聚氨酯(TPU)为主基体,以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作为相容剂,利用双螺杆挤出机采用动态硫化方法制备VQM/TPU热塑性橡胶材料(TPSiE)。研究VMQ/TPU不同含量和界面相容剂含量对动态硫化产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对TPSiE材料进行热稳定性分析和微观形貌观察。结果表明,随着VMQ含量的增加,TPSiE材料的力学性能不断下降,当VMQ含量大于50 phr后,力学性能下降非常明显;EVA的加入有利于提高TPSiE的力学性能;硅橡胶的加入有利于提高了TPU的热稳定性;通过微观形貌观察得出,VMQ含量提高到50 phr后,相分离严重,导致力学性能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乙烯基硅橡胶 热塑性聚氨酯 动态硫化 热塑性硅橡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Fs材料对气态硫化合物的吸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曦 麦裕良 +3 位作者 张俊杰 陈佳志 应家伟 文明通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66,共5页
介绍了典型MOFs材料的特点及其对气态硫化合物的吸附性能,引出了不同MOFs复合材料的合成方法及其对吸附性能的影响,最后总结和展望了MOFs材料吸附气态硫化合物及其他有毒有害气体的未来研究方向。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 复合材料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与聚季铵盐复配对海生物杀灭性能的评价 被引量:5
17
作者 栾安博 周熠 +1 位作者 邱美坚 冯璐 《工业水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52,98,共3页
为了更好控制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系统中海生物的污染问题,针对单一非氧化性海生物杀生剂季铵盐类化合物存在泡沫多、杀生率低下、易产生抗药性等缺点,将单链季铵盐杀生剂AY1001与聚季铵盐杀生剂(A和B)进行复配,评价混合复配药剂体系对海... 为了更好控制火力发电厂循环水系统中海生物的污染问题,针对单一非氧化性海生物杀生剂季铵盐类化合物存在泡沫多、杀生率低下、易产生抗药性等缺点,将单链季铵盐杀生剂AY1001与聚季铵盐杀生剂(A和B)进行复配,评价混合复配药剂体系对海生物的杀灭性能。结果表明:投加3 mg/L(AY1001+A)或3 mg/L(AY1001+B)作用24 h,效果优于同等浓度下单一杀生剂AY1001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海生物杀生剂 循环冷却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离子对嗜油不动杆菌YT03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彬 吕冉 +3 位作者 肖盈 张靖雯 麦裕良 林蓝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9,共7页
由0.05g·L-1 Na NO2、0.54g·L-1丁二酸钠、0.33g·L-1K2HPO4·3H2O和0.13g·L-1Na Cl,以及一定量的金属离子溶液配成亚硝酸盐好氧反硝化培养液。将-20℃甘油保存的嗜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oleivorans YT03菌液... 由0.05g·L-1 Na NO2、0.54g·L-1丁二酸钠、0.33g·L-1K2HPO4·3H2O和0.13g·L-1Na Cl,以及一定量的金属离子溶液配成亚硝酸盐好氧反硝化培养液。将-20℃甘油保存的嗜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oleivorans YT03菌液(菌液与40%甘油体积比为1∶1),以1%接种量分别接种至含不同质量浓度的Mg2+、Ca2+、Mn2+、Fe2+、Mo6+、Zn2+、Cu2+和Co2+的好氧反硝化培养液中,在30℃、摇床转速150r·min-1条件下培养6h,取样测定培养液中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研究不同金属离子对嗜油不动杆菌YT03好氧反硝化降解养殖水体中亚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选的金属离子添加浓度下,0.50mg·L-1Fe2+使YT03菌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显著提高至不添加Fe2+时的4.93倍,而18.48 mg·L-1或0.65mg·L-1的Mg2+或Mn2+则使YT03菌的亚硝酸盐去除率分别提高至不添加相应金属离子时的1.25或1.16倍。Ca2+和Mo6+对YT03菌降解亚硝酸盐的影响不明显。而在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51 mg·L-1、0.06 mg·L-1或0.05mg·L-1以上的Zn2+、Cu2+或Co2+时,YT03菌对亚硝酸盐的去除率显著下降,呈显著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反硝化 嗜油不动杆菌 亚硝酸盐 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O2修饰的Cu/AC催化丙三醇转化制乳酸的研究
19
作者 张俊杰 郑家宝 +2 位作者 洪培萍 麦裕良 胡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6-130,共5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O2修饰的Cu/AC催化剂,利用N2物理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手段对Cu基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基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为Cu纳米粒子;此外,CeO2和Cu之间有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在N2气氛下,以KO...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CeO2修饰的Cu/AC催化剂,利用N2物理吸附、X射线粉末衍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表征手段对Cu基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u基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组分为Cu纳米粒子;此外,CeO2和Cu之间有着较强的相互作用。在N2气氛下,以KOH为碱性添加剂,考察了Cu基催化剂在丙三醇水相催化转化制乳酸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以CeO2修饰Cu/AC可显著提高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同时考察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Cu-CeO2/AC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以Cu-CeO2/AC-0.3为催化剂,在220℃下反应4 h,丙三醇转化率为100%,乳酸选择性达8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脱氢 Cu基催化剂 二氧化铈 丙三醇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解-脱甲基制备木质素基多酚及其抗氧化性能研究
20
作者 叶大威 吴玉超 +3 位作者 杨宗美 余林 麦裕良 陈佳志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40,共7页
以山毛榉木粉为原料,经四氢糠醇/水(THFA/H_(2)O)醇解得到醇解木质素(OL),再经碘代环己烷(ICH)脱甲基反应制备了木质素基多酚(DMOL),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二维核磁(2D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福林酚试剂(FC)法等手段表征了DMO... 以山毛榉木粉为原料,经四氢糠醇/水(THFA/H_(2)O)醇解得到醇解木质素(OL),再经碘代环己烷(ICH)脱甲基反应制备了木质素基多酚(DMOL),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二维核磁(2D NMR)、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福林酚试剂(FC)法等手段表征了DMOL结构特征,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实验评价了DMOL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当山毛榉木粉40 g、THFA/H_(2)O(体积比6∶4)溶液400 mL、190℃醇解反应200 min,OL和ICH用量1∶7(g∶mL)、130℃脱甲基反应1、12和24 h时,分别制得木质素基多酚DMOL-1、DMOL-2和DMOL-3,3个样品的酚羟基质量摩尔浓度分别为4.3、5.8和6.8 mmol/g;其中DMOL-3的收率为8.6%,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_(w))为2267,分散系数为1.55,酚羟基质量摩尔浓度比OL的增加了5.8倍;DMOL-1、DMOL-2和DMOL-3对DPPH·清除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值分别为9.2、8.5和6.4 mg/L,DMOL-3的DPPH·清除能力是OL的3.9倍、BHT的1.8倍、阿魏酸的1.5倍。ICH脱甲基处理后,木质素结构中的Ar—O—CH_(3)键裂解形成Ar—OH和CH_(3) I,β-O-4、β-5、β-β等连接结构单元中的C—O—C键断裂,形成Ar—OH和Ar—CH_(2)—等;且随着脱甲基反应时间的延长,Ar—OH含量增加,相对分子质量减小,抗氧化活性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脱甲基 抗氧化 生物活性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