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诸氏鲻虾虎鱼实验动物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建军 余露军 +3 位作者 蔡磊 魏远征 苗宗余 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93-498,共6页
诸氏鲻虾虎鱼是我国特色海洋鱼类,具有诸多实验动物培育与应用优势。本文概述了诸氏鲻虾虎鱼的生物学特性、封闭群和近交系培育、质量控制等实验动物化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诸氏鲻虾虎鱼作为海洋实验鱼类在海洋环境监测、水生态毒理等研究... 诸氏鲻虾虎鱼是我国特色海洋鱼类,具有诸多实验动物培育与应用优势。本文概述了诸氏鲻虾虎鱼的生物学特性、封闭群和近交系培育、质量控制等实验动物化研究进展,并介绍了诸氏鲻虾虎鱼作为海洋实验鱼类在海洋环境监测、水生态毒理等研究中的应用。结合目前研究和应用现状,对诸氏鲻虾虎鱼的质量标准化、近交系培育及其在功能基因组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氏鲻虾虎鱼 生物学特性 近交系 封闭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我国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李会萍 王晓明 +3 位作者 杨锦淳 温金银 黄韧 陈梅丽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1-136,共6页
本文对全国实验动物许可证查询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整理,分析了当前我国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的现状、成效和问题。文章建议加强实验动物行政许可的事后监管,加强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的宣贯,加快新型实验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 本文对全国实验动物许可证查询管理系统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整理,分析了当前我国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的现状、成效和问题。文章建议加强实验动物行政许可的事后监管,加强实验动物许可证制度的宣贯,加快新型实验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为政府决策、实验动物管理以及实验动物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推动我国实验动物行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行政许可 许可证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数据的分类编码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会萍 王晓明 +2 位作者 刘万策 陈梅丽 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3年第5期52-56,共5页
参照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共性描述规范"的数据分类原则,以实验动物所包含的基本信息、遗传数据、生理数据、生化数据、解剖数据等五大生物学特性数据种类进行划分,采用层级结构探索了一套灵活性、可扩展的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数... 参照国家"实验动物资源共性描述规范"的数据分类原则,以实验动物所包含的基本信息、遗传数据、生理数据、生化数据、解剖数据等五大生物学特性数据种类进行划分,采用层级结构探索了一套灵活性、可扩展的实验动物生物学特性数据动态分类编码方法,该方法对实验动物数据资源的科学保存、有效共享和科学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数据 实验动物 分类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等五省区猴场实验猴血清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抗体检测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余航 刘洋铨 +5 位作者 吴瑞可 王静 何丽芳 黄树武 张晖 闵凡贵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0,共4页
为调查广东等地实验猴养殖场猴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Simian T-lymphotropic virus 1,STLV-1)的流行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采集自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以及河南境内主要猴场的752... 为调查广东等地实验猴养殖场猴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Simian T-lymphotropic virus 1,STLV-1)的流行情况,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采集自广东、广西、云南、海南以及河南境内主要猴场的752份实验猴血清样本进行STLV-1抗体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猴场实验猴STLV-1感染率差异较大,其中,云南猴场的感染率最高,达到25%,其次是广东境内的猴场,感染率为5%~13.5%,海南与河南境内猴场的检出率较低,分别为5%和3.13%,广西猴场未检出。按照动物种属划分,恒河猴感染率高于食蟹猴且差异显著(P<0.05)。调查结果可为实验猴生产繁育、质量控制和生物净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蟹猴 恒河猴 猴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1型 抗体水平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氏鲻虾虎鱼转录组序列中微卫星标记的初步筛选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6
5
作者 蔡磊 余露军 +3 位作者 陈小曲 叶惠欣 陈琳 李建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6-151,共6页
旨在为大规模开发诸氏鲻虾虎鱼微卫星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诸氏鲻虾虎鱼肝脏转录组进行了测序。结果共获得47 979条Unigenes,利用微卫星查找程序在47 979条Unigenes中共获得6 225个微卫星位点(12.97%),平均每7.02 kb就出现1个微... 旨在为大规模开发诸氏鲻虾虎鱼微卫星标记,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诸氏鲻虾虎鱼肝脏转录组进行了测序。结果共获得47 979条Unigenes,利用微卫星查找程序在47 979条Unigenes中共获得6 225个微卫星位点(12.97%),平均每7.02 kb就出现1个微卫星位点。6 225个微卫星位点由226种重复基序组成,主要分布在三、四和五碱基重复类型中。在数量上,单碱基重复类型微卫星位点最多,占42.49%,二碱基和三碱基重复类型所占比例相似,分别为25.22%和26.27%,四、五、六重复类型较少,合计占6.03%。单碱基重复序列中最多的类型为A/T,二碱基重复序列中以AG/CT重复单元为主,三碱基重复序列中以AGC/TCG为优势类型。挑选部分二、三和四单元重复类型微卫星序列,共设计76对引物,可稳定扩增出目的条带的有55对,其中32对具有多态性。结果表明,利用诸氏鲻虾虎鱼转录组数据可快速大量开发微卫星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氏鲻虾虎鱼 转录组序列 微卫星 筛选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12
6
作者 吴玉娥 李航 +3 位作者 陈梅玲 龚宝勇 张钰 黄韧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1-305,共5页
目的建立稳定的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规范其操作方法。方法采用环磷酰胺(CY)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后,选择白色念珠菌(C.albicans)和非白念珠菌(C.parapsilosis)分别接种ICR小鼠,从免疫抑制、菌株制备、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等方面对建... 目的建立稳定的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规范其操作方法。方法采用环磷酰胺(CY)对小鼠进行免疫抑制后,选择白色念珠菌(C.albicans)和非白念珠菌(C.parapsilosis)分别接种ICR小鼠,从免疫抑制、菌株制备、接种剂量和接种途径等方面对建模过程进行质量控制,通过生存分析、组织载菌量和病理学检查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建立的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显示肾脏为靶器官,多器官弥散性真菌感染的典型病理组织学改变。结论通过对建模过程各环节进行规范,可得到稳定的系统性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该模型可应用于系统性念珠菌感染的致病机理,免疫防御及抗真菌药物筛选等研究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 动物模型 小鼠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SPF级小鼠和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黄树武 闵凡贵 +1 位作者 王静 潘金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9-235,共7页
目的研究常见SPF级小鼠和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方法分别采集广东地区三家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的C57BL/6、ICR、BALB/c小鼠和Wistar、SD大鼠的盲肠内容物样品,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V4-V5区域,采用Illumina Miseq 2×300 bp测序... 目的研究常见SPF级小鼠和大鼠的肠道菌群多样性。方法分别采集广东地区三家实验动物生产单位的C57BL/6、ICR、BALB/c小鼠和Wistar、SD大鼠的盲肠内容物样品,用细菌16S rDNA通用引物扩增V4-V5区域,采用Illumina Miseq 2×300 bp测序平台进行测序,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微生物群落分析、Alpha多样性分析与Beta多样性分析。结果对序列去杂优化后OTU聚类分析,稀释性曲线说明本次测序的数据量合理;实验小鼠和大鼠肠道菌群共分成八个门,其中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占据主要地位,属水平上主要是拟杆菌属(Bacteroides)、Hungatella、副杆状菌属(Parabacteroides)、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等;样品间差异性分析显示相同设施来源动物的菌群组成相似性较高;Alpha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同种设施的动物物种丰富度相近;Beta分析显示相同设施动物的肠道菌群差异较小,但品系对肠道菌群差异性有所影响。结论不同来源设施的饲养环境是动物肠道菌群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品系对肠道菌群多样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大鼠 肠道菌群 Illuminamise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氏鲻虾虎鱼卵黄蛋白原基因全长cDNA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5
8
作者 余露军 蔡磊 +3 位作者 李舸 陈小曲 陈琳 李建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3-31,共9页
为了探讨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卵黄蛋白原组织分布及17β-雌二醇(E2)暴露对雄性诸氏鲻虾虎鱼Vg的影响,作者采用RT-PCR、RACE方法克隆并分析了诸氏鲻虾虎鱼卵黄蛋白原(Vg)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Vg在诸氏鲻虾虎鱼体内的组... 为了探讨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卵黄蛋白原组织分布及17β-雌二醇(E2)暴露对雄性诸氏鲻虾虎鱼Vg的影响,作者采用RT-PCR、RACE方法克隆并分析了诸氏鲻虾虎鱼卵黄蛋白原(Vg)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Vg在诸氏鲻虾虎鱼体内的组织表达分布及E2诱导后不同时间表达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获得的Vg cDNA序列全长5 067 bp,开放阅读框(ORF)含4 992 bp,编码1 663个氨基酸,含有信号肽、多丝氨酸区域,推测其编码氨基酸分子量为186.2 ku,等电点为9.31。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Vg在诸氏鲻虾虎鱼肝脏中表达量最高。E2诱导后,诸氏鲻虾虎鱼肝脏中Vg m RNA的表达量第1天达到小高峰,第3天达到高峰,第7天开始明显下降,第11天仍能维持较高水平。本研究成功克隆了诸氏鲻虾虎鱼Vg基因全长cDNA序列,诸氏鲻虾虎鱼肝脏是Vg主要合成场所,E2诱导雄性诸氏鲻虾虎鱼Vg的表达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近海环境雌激素类物质的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 卵黄蛋白原 CDNA全长 荧光定量PCR 17b-雌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诸氏鲻虾虎鱼致病性创伤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8
9
作者 余露军 蔡磊 +2 位作者 陈小曲 叶惠欣 李建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51-54,共4页
从患病的诸氏鲻虾虎鱼分离病原,研究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HSP60序列扩增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等方法系统鉴定,并进行了人工感染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从患病的诸氏鲻虾虎鱼肝脏组织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编号PYMc1... 从患病的诸氏鲻虾虎鱼分离病原,研究其致病性。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特性、HSP60序列扩增及系统发育树分析等方法系统鉴定,并进行了人工感染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从患病的诸氏鲻虾虎鱼肝脏组织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杆菌,编号PYMc14-2,回归感染试验证实该菌株为诸氏鲻虾虎鱼的病原菌,毒力基因hemo检测结果阳性。生化特性结果与创伤弧菌类似,PCR扩增获得的486bp的HSP60基因序列与创伤弧菌(登录号AF230955.1)同源性达94%;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PYMc14-2与创伤弧菌(登录号AF230955.1)聚为一簇,初步鉴定该菌为创伤弧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氏鲻虾虎鱼 病原菌 创伤弧菌 HSP60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群禽腺病毒液相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10
作者 朱余军 饶丹 +12 位作者 丛锋 伍妙梨 袁文 王静 练月晓 黄碧洪 徐凤娇 刘助红 尹雪琴 黄韧 张钰 陈梅丽 郭鹏举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52,共3页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I群禽腺病毒的液相基因芯片方法。根据Hexo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上游引物5'端加TAG序列,下游引物5'端加生物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与链霉素亲和蛋白、磁珠37℃孵育30 min,通过Luminex...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灵敏的检测I群禽腺病毒的液相基因芯片方法。根据Hexon基因序列设计特异引物,上游引物5'端加TAG序列,下游引物5'端加生物素,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与链霉素亲和蛋白、磁珠37℃孵育30 min,通过Luminex200仪器分析。用所建立的液相基因芯片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及病料样品的检测。结果该方法的特异性强;检测的敏感性可达1×102copies/μL;批内批间的变异系数都在5%以下;检测结果与SYBR Green I荧光PCR方法 100%相符。表明建立的液相基因芯片方法特异性好、灵敏高、重复性好,可用于I群禽腺病毒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群禽腺病毒(AAV) Hexon基因 液相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GT基因在小鼠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取良 黄韧 +4 位作者 胡曦文 勾红菊 周晓明 郑凌云 王丽京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SGT(small glutamine-ric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对SGT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对照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建立DVT模型,观察建模后两种小鼠体... 目的探讨SGT(small glutamine-rich tetratricopeptide repeat-containing protein)在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分别对SGT基因敲除小鼠及野生型对照鼠进行下腔静脉结扎建立DVT模型,观察建模后两种小鼠体内血栓形成情况,测定出血时间、凝血时间、血栓重量及长度。HE染色观察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特点,ELISA法检测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的表达。结果与野生型对照鼠相比,SGT基因敲除小鼠在建模48 h后,裸血栓重量长度比明显减小,凝血时间和出血时间均显著延长,形成的血栓中纤维蛋白所占比例较小;SGT基因敲除小鼠血清中sICAM-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鼠,IL-6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GT基因敲除能有效抑制DVT的形成,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血小板功能受影响及细胞间黏附分子表达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 SGT 基因敲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磷联合腺嘌呤饮食诱导大鼠高转化型肾性骨病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豪 孟彦 +5 位作者 金小冬 陈珺 李英彬 黄韧 左力 李青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目的探讨高磷联合腺嘌呤制作大鼠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模型诱导的骨矿代谢异常。方法雄性3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基础组(Basal)、对照组(Control)、慢性肾病组(CKD),实验持续6周。所有大鼠先饲养两周以适应环... 目的探讨高磷联合腺嘌呤制作大鼠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模型诱导的骨矿代谢异常。方法雄性3月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成三组:基础组(Basal)、对照组(Control)、慢性肾病组(CKD),实验持续6周。所有大鼠先饲养两周以适应环境,Basal在实验开始时处死;Control组给予高磷(1.03%)饮食;CKD组前四周给予腺嘌呤(0.75%)和高磷(1.03%)饮食,后两周给予不含腺嘌呤的高磷(1.03%)饮食。所有动物在处死前进行体内双荧光标记。实验结束时,取左侧胫骨上段(proximal tibia metaphometry,PTM)不脱钙包埋,并采用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方法分析。结果与Basal组相比:6周高磷饮食的Control组大鼠骨组织未出现静态参数、生长板参数的变化;而动态参数显示矿化沉积率(MAR)、类骨质体积百分数(%OV/BV)明显增加,矿化延迟时间(MLT)明显减少。与Control组相比:CKD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数量(Tb.N)显著降低,骨小梁分离度(Tb.Sp)显著性升高;荧光周长百分率(%L.Pm)、矿化沉积率(MAR)、骨形成率(BRF/TV、BRF/BS、BRF/BV)、类骨质周长百分数(%O.Pm)、类骨质面积百分数(%OV/BV)、每毫米成骨细胞数量(Ob.N)、成骨细胞贴壁周长(%Ob.S.Pm)、每毫米破骨细胞数(Oc.N)、破骨细胞贴壁周长(%Oc.S.Pm)、明显升高,MLT与髙磷对照组比无变化,与Basal组比也减少。生长板参数显示:生长板宽度(G.P.Wi)、纵向生长率(L.G.R)明显减少,但是退行细胞高度(D.C.H)没有改变。结论 CKD模型导致骨的变化表现为明显的骨高转换模型,既促进骨形成,也促进骨吸收;最终骨量减少,说明骨吸收大于骨形成。生长板参数G.P.Wi和L.G.R减少,说明此模型对软骨下成骨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磷饮食 腺嘌呤 高转化骨病 慢性肾脏病 肾性骨病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饲料对诸氏鲻虾虎鱼生长和利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魏远征 林忠婷 +1 位作者 李建军 叶惠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9-36,共8页
目的初步探讨过渡期诸氏鲻虾虎鱼的营养需求,为专用配合饲料的开发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卤虫无节幼体(Arternia nauplii,CK)和7种商业化配合饲料(P30L8,P35L8,P50L8,P55L8;P50L12,P53L12,P55L12)饲喂过渡期... 目的初步探讨过渡期诸氏鲻虾虎鱼的营养需求,为专用配合饲料的开发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分别采用卤虫无节幼体(Arternia nauplii,CK)和7种商业化配合饲料(P30L8,P35L8,P50L8,P55L8;P50L12,P53L12,P55L12)饲喂过渡期虾虎鱼幼鱼,8周生长实验以测定存活率(survival rate,SR)、增重率(weight gain,WG)、特定生长率(specific growth rate,SGR)和摄食率(feeding rate,FR)、饲料系数(feed conversion ratio,FCR)等生长指标,并测定不同营养水平下虾虎鱼全鱼(除去内脏)的基本组份。结果 SR饲料组SR(51.78±8.98~68.22±4.95)较对照组CK(58.22±6.51)均无显著差异(P〉0.05);WG除P30L8(130.76±23.67)、P50L12组(220.86±16.9)外,各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CK(206±41.91,P〈0.05),且饲料粗脂肪含量相同(8%,12%;能量值相差不大)时,WG随饲料粗蛋白含量的升高而上升;SGR在粗脂肪含量相同时SGR也随饲料粗蛋白含量的升高而上升;FR,FCR P50L8,P55L8;P50L12,P53L12,P55L12组均优于对照组CK(1.74±0.36),且饲料粗脂肪含量8%时随粗蛋白含量上升而下降。此外虾虎鱼鱼体基本组份均与饲料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关系不大(P〈0.05)。结论配合饲料饲替代生物饵料是可行的,且能取得较好的生长效果;饲料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对虾虎鱼鱼体基本组份影响不显著(P〈0.05);饲料粗蛋白50%,粗脂肪8%时,饲料利用率最好且过渡期虾虎鱼可获得较好的生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氏鲻虾虎鱼 配合饵料 过渡期生长 饲料利用 鱼体基本组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钻井液特征污染物的毒性评估和海洋测试生物的适用性比较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卫丽 余露军 +2 位作者 李建军 陈小曲 张磊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4-80,共7页
随着海上钻井数量的逐年增加、钻井液的使用量迅速增加,与之相关的环境危害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筛选合适的毒性测试生物和开发环境友好的钻井液。本研究中,按照ISO11348-1(2007)、GB/T21805-2008和GB/T18420.2-2009的毒性测试方法... 随着海上钻井数量的逐年增加、钻井液的使用量迅速增加,与之相关的环境危害引起了广泛关注,因此有必要筛选合适的毒性测试生物和开发环境友好的钻井液。本研究中,按照ISO11348-1(2007)、GB/T21805-2008和GB/T18420.2-2009的毒性测试方法,采用标准的海洋测试生物:发光细菌(Vibrio fischeri)、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卤虫(Artemia)、蒙古裸腹溞(Moina mongolica),研究了钻井废液特征污染物(苯酚、七水硫酸锌、氯化汞)以及参比毒物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表明,钻井液特征污染物对6种海洋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有所不同:Hg2+对海洋生物表现为极高毒性,Zn2+、SDS表现为中、高毒性,苯酚表现为中、低毒性;6种海洋生物对4种特征污染物的敏感性顺序为:蒙古裸腹溞>诸氏鲻虾虎鱼>卤虫>凡纳滨对虾>发光细菌>牟氏角毛藻;诸氏鲻虾虎鱼与卤虫、凡纳滨对虾种间毒性相关性显著,蒙古裸腹溞与发光细菌、凡纳滨对虾种间毒性相关性显著。上述研究结果为环保型海洋钻井液开发和钻井废液生物毒性评价中受试生物的选择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废液 急性毒性 测试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P标记的迟缓爱德华菌感染诸氏鲻虾虎鱼后组织分布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余露军 李建军 +3 位作者 魏远征 蔡磊 苗宗余 黄韧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62,共6页
为探讨迟缓爱德华菌(Edwarsiellatarda)入侵途径,建立感染模型,作者通过电转化法构建GFP标记的迟缓爱德华菌EtMc1512(质粒PMDpp-EGFP),实验设立浸泡组、腹腔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感染后采集各组实验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血... 为探讨迟缓爱德华菌(Edwarsiellatarda)入侵途径,建立感染模型,作者通过电转化法构建GFP标记的迟缓爱德华菌EtMc1512(质粒PMDpp-EGFP),实验设立浸泡组、腹腔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感染后采集各组实验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血液、鳃、肝脏、肠、肌肉,培养法统计分析各组织中的荧光细菌数;浸泡组取样时间为0、2、4、6、8、12、24 h,腹腔注射组和肌肉注射组取样时间为6、12、24、48、72、96h。结果显示,构建的EtMc1512-GFP具有较强荧光,GFP标记前后菌株毒力基因(citC、mukF、esrB、katB、fimA、gadB)检测结果均为阳性。浸泡感染后实验鱼各组织内的荧光菌随时间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最高菌量出现在肠道(2.51×106CFU/g),其次为鳃(4.19×104CFU/g)、血液(1.65×104CFU/g),肠道荧光菌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腹腔注射感染后肝脏(4.55×106CFU/g)和血液(4.65×106CFU/g)菌量最高;肌肉注射感染后肌肉在48h首先检出荧光菌,血液(2.93×104 CFU/g)菌量最高。结果表明,肠道、肝脏和肌肉分别是迟缓爱德华菌浸泡感染、腹腔注射感染和肌肉注射感染诸氏鲻虾虎鱼的主要组织器官,在自然条件下迟缓爱德华菌经口感染诸氏鲻虾虎鱼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 迟缓爱德华菌(Edwarsiella tarda) 绿色荧光蛋白 入侵途径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牛分枝杆菌PPD的猕猴全血IFN-γ释放试验观察 被引量:1
16
作者 闵凡贵 郭羽 +4 位作者 罗挺 潘金春 刘助红 黄树武 张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5-8,18,共5页
目的分析全血IFN-γ释放试验在猕猴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测定结核菌素试验(TST)阳性、阴性猕猴血清样本的基础IFN-γ含量。然后以PBS为对照,200 IU bovine-PPD为刺激抗原,分别与TST阴性和阳性猕猴肝素抗凝血共培养约24 h... 目的分析全血IFN-γ释放试验在猕猴分枝杆菌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测定结核菌素试验(TST)阳性、阴性猕猴血清样本的基础IFN-γ含量。然后以PBS为对照,200 IU bovine-PPD为刺激抗原,分别与TST阴性和阳性猕猴肝素抗凝血共培养约24 h,收集血浆,测定IFN-γ含量。通过分析抗原刺激前后血浆IFN-γ含量变化和刺激指数探讨全血IFN-γ释放试验的诊断效能。结果 TST阳性猕猴血清基础IFN-γ含量明显高于TST阴性猕猴,但离散度都较大。PPD刺激前后,TST阴性猕猴血浆IFN-γ含量无明显变化,而TST阳性猕猴血浆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1)。刺激指数结果显示,TST阳性猕猴明显高于TST阴性猴(P<0.01)。ROC曲线分析表明,血浆IFN-γ含量和刺激指数均可作为全血IFN-γ释放试验的评价指标。结论本研究基于小样本量的实验结果证实,全血IFN-γ释放试验是猕猴分枝杆菌快速诊断的有益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全血IFN-γ释放试验 PPD 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虫无节幼体和配合饵料饲喂诸氏鲻虾虎鱼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颖 林忠婷 +1 位作者 李建军 陈小曲 《河北渔业》 2012年第1期28-30,44,共4页
为比较卤虫无节幼体(Arternia nauplii)和配合饵料的饲喂效果,分别采用两种饵料饲养30日龄的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75d,比较存活、生长和全鱼成分。结果表明,卤虫组的存活率较高(≥52%),显著高于配合饵料组(14%~21%);配合... 为比较卤虫无节幼体(Arternia nauplii)和配合饵料的饲喂效果,分别采用两种饵料饲养30日龄的诸氏鲻虾虎鱼(Mugilogobius chulae)75d,比较存活、生长和全鱼成分。结果表明,卤虫组的存活率较高(≥52%),显著高于配合饵料组(14%~21%);配合饲料组的相对增重率(GW)为2 916.8%~3 998.7%,特定生长率(SGR)为4.5~5.0,生长效果优于卤虫组(GW为1 826.5%~2 101.7%,SGR为3.9~4.1);全鱼成分测定,卤虫组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灰分含量分别为72.7%、19.5%、4.7%、3.0%,配合饵料组的分别为70.5%、18.7%、5.8%、3.5%,两组没有显著差异。适当延长饲喂卤虫无节幼体的时间,然后采用配合饵料进行饲养,能提高存活率并获得较好的生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氏鲻虾虎鱼 饵料 存活 生长 体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给予地塞米松对大鼠胫骨皮质骨和松质骨的影响
18
作者 杨国柱 李青南 +6 位作者 陈嘉仪 林晓静 陈珺 卢丽 贾欢欢 黄韧 陆幸妍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31-835,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给予地塞米松(Dex)对大鼠胫骨皮质骨和松质骨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肌注给予Dex 1mg·kg-1,给药频率分别为每周2次、4次和6次,共计给药30d。取胫骨上段和中段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骨结构变化,结... 目的研究不同频率给予地塞米松(Dex)对大鼠胫骨皮质骨和松质骨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 3月龄雌性SD大鼠肌注给予Dex 1mg·kg-1,给药频率分别为每周2次、4次和6次,共计给药30d。取胫骨上段和中段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观察骨结构变化,结合骨形态计量学检测松质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Tb.Ar)、骨小梁宽度(Tb.Wi)、骨小梁数量(Tb.N)和骨小梁分离度(Tb.Sp),以及皮质骨的骨组织总面积(T.Ar)、皮质骨厚度(Ct.Th)、皮质骨面积(Ct.Ar)、骨髓腔面积(Ma.Ar),以及骨外膜面周长(P-Pm)和骨内膜面周长(E-Pm)。结果①胫骨上段松质骨: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骨小梁排列密集,小梁较宽;每周2次组与之相比无明显变化,4次和6次组Tb.Wi变窄(P<0.05)。骨形态计量学进一步确认,与正常组相比,2次组无明显变化;4次及6次组%Tb.Ar和Tb.Wi均明显减少(P<0.05),而Tb.N和Tb.Sp无显著变化。②胫骨中段皮质骨:HE染色结果发现,正常对照组皮质骨切片呈现淡红色、中空环状结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2次和4次组未见明显差异;6次组Ct.Th和Ct.Ar百分比相对减少(P<0.05)。骨形态计量学确认,与正常对照组相比,6次组T.Ar,P-Pm,Ct.Th和Ct.Ar均明显减少(P<0.05),Ma.Ar,E-Pm无变化,Ma.Ar明显变大(P<0.05)。2次组T.Ar和Ct.Th显著减少(P<0.05),4次组仅T.Ar减少(P<0.05),其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Dex的给药频率影响骨质疏松,增加糖皮质激素给药的频率,可以缩短骨质疏松形成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胫骨 松质骨 皮质骨 骨组织形态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河猴与食蟹猴血清多重细胞因子检测及分析
19
作者 黄树武 王静 +5 位作者 陈梅玲 罗银珠 潘金春 吴瑞可 何丽芳 闵凡贵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测定和比较健康恒河猴与食蟹猴基础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方法分别采集15只健康恒河猴和15只健康食蟹猴血清,采用luminex xMap技术测定血清43种细胞因子的浓度,根据正态性检验(W检验)结果选择随机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 目的测定和比较健康恒河猴与食蟹猴基础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方法分别采集15只健康恒河猴和15只健康食蟹猴血清,采用luminex xMap技术测定血清43种细胞因子的浓度,根据正态性检验(W检验)结果选择随机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比较群体间差异。结果测定的43种细胞因子中,1种促炎症因子(IL-15)、3种抑炎症因子(IL-1RA、IL-6Rα和s CD27)和1种趋化因子(CCL5/RNATES)存在显著性群体间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恒河猴与食蟹猴基础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差异不显著,用于生物医学研究中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同时,本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河猴 食蟹猴 xMap技术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猴免疫缺陷病毒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20
作者 刘助红 王静 +4 位作者 黄碧洪 尹雪琴 张钰 郭鹏举 黄韧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7-41,共5页
以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的核心蛋白Gag区域的部分保守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通过软件设计内、外引物和环引物,借助恒温荧光扩增仪建立SI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 以猴免疫缺陷病毒(Simi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SIV)的核心蛋白Gag区域的部分保守基因序列为检测靶标,通过软件设计内、外引物和环引物,借助恒温荧光扩增仪建立SIV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快速检测方法(real-tim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Realamp),根据有无"S"型扩增曲线判断检测结果。Realamp方法对含有猴免疫缺陷病毒目标片段的质粒标准品的检测灵敏度为300 copies/μL,对猴类的其他常见病原如猴D型逆转录病毒、猴T淋巴细胞趋向性病毒、猴B病毒等无非特异性扩增。通过33份临床样本的检测,Realamp检出的阳性2例,qPCR检出的阳性率为1例,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7%。本研究建立的Realamp检测技术所需设备简单、反应效率快、检测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强,可用于偏远地区猴养殖单位相关病原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免疫缺陷病毒 实时荧光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