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建设广东省节水型社会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贺国庆 邝永韶 +4 位作者 何丹 吴松伟 邓雷鸣 林建卫 佘正荣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6-79,共4页
针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污染等造成的用水危机,较全面地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论述了广东节水的可能性和节水潜力及节水目标,并从政策环境、体... 针对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本文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水资源利用中存在的不足以及污染等造成的用水危机,较全面地分析了原因,提出了建立节水型社会的必要性,论述了广东节水的可能性和节水潜力及节水目标,并从政策环境、体制管理、市场调节、水价杠杆、产业结构、防治污染、分质用水、大力宣传等几方面提出了建设广东节水型社会的具体措施和战略思路,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节水型社会 对策研究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方传统政治哲学的三个根本差异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培永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45-48,共4页
中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各有特色,其根本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政治哲学的人性预设上,我们将人视为"道德生命体",而西方哲学则往往预想为富有理性的"抽象之人";在思维逻辑上,我们追求"整体主义",而西方则深... 中西方传统政治哲学各有特色,其根本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在政治哲学的人性预设上,我们将人视为"道德生命体",而西方哲学则往往预想为富有理性的"抽象之人";在思维逻辑上,我们追求"整体主义",而西方则深深烙上"个人主义"的烙印;在理论旨归上,我们表现为"天下主义",西方则是"国家主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政治哲学思想在今天日益凸现出积极价值,为当今中国以及世界各国的政治实践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方 传统政治哲学 道德生命体 整体主义 天下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的哲学、资本逻辑与共产主义的新解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培永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6-72,共7页
资本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最有力量的"物",它成功利用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对人的支配,把人与人的关系塑造成人无法操控的物与物的关系。资本的出现因此标志着物的问题不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问题,而成为关乎人类社会发... 资本是有史以来人类社会创造出来的最有力量的"物",它成功利用了人的主体性实现了对人的支配,把人与人的关系塑造成人无法操控的物与物的关系。资本的出现因此标志着物的问题不再是形而上学的抽象问题,而成为关乎人类社会发展的现实难题。共产主义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马克思针对资本逻辑操控下人类社会的困境而提出的救赎方案,它不仅关乎社会更加美好,而且关乎未来社会有无希望。超越以资为本的生产方式,理顺人与人之间的生产关系,改变人对私有财产的占有思维,推进人的需要和人的本质的丰富,是人摆脱物的资本形式统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产主义 物的哲学 资本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与社会和自然间价值关系的整体构筑——唯物史观对人道主义历史观的超越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峰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50-55,共6页
人道主义历史观从抽象的人和人性论出发来解释人类历史,在人与社会和自然的价值关系上催生出个人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唯物史观从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出发来解释历史,在人与社会和自然的价值关系上形成了集体主义和整体主... 人道主义历史观从抽象的人和人性论出发来解释人类历史,在人与社会和自然的价值关系上催生出个人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唯物史观从人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关系出发来解释历史,在人与社会和自然的价值关系上形成了集体主义和整体主义的价值观念,从而构成了对人道主义历史观的根本超越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人道主义历史观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整体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被引量:6
5
作者 吴灿新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72,共6页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然而,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建设不能单兵推进,必须要有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紧密配合。因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然而,这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经济建设不能单兵推进,必须要有文化软实力建设的紧密配合。因为文化软实力建设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发展价值、智力支撑、精神动力价值和方向导向、秩序保障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文化软实力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唯物史观中的人道主义维度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峰 文卫勇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1年第11期120-128,共9页
在欧洲人道主义思想的逻辑演进中,一直都存有着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伦理原则意义上的人道主义。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在对人道主义传统资源进行利用与批判的同时,也表现出上述的一些学说背景和理论范式。在成熟的唯物史观... 在欧洲人道主义思想的逻辑演进中,一直都存有着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和伦理原则意义上的人道主义。马克思在唯物史观的创立过程中,在对人道主义传统资源进行利用与批判的同时,也表现出上述的一些学说背景和理论范式。在成熟的唯物史观中,我们就只能发现人道主义的实践与价值性特质,其所本有的世界观意义和历史观承诺已经被彻底解构。在今天,探求人道主义,拓展唯物史观所拥有的充分的人道主义资源,就是要真正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实践和价值付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物史观 人道主义 历史观 价值观 伦理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伦理学中的道德客体与正义取向 被引量:4
7
作者 佘正荣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4,共8页
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现今较为流行的几种环境伦理观倡导的环境义务对象及其理论根据,指出其合理因素和缺陷所在,进而提出价值共同体的概念,以此阐明人类在环境义务对象上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并提出一种兼顾多层次对象的环境正义观。
关键词 道德客体 环境义务 价值共同体 环境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从价值论导出环境伦理 被引量:2
8
作者 佘正荣 《广东社会科学》 2003年第5期89-95,共7页
本文阐明了价值论在环境伦理学理论基础中的根本地位,探讨了价值范畴的本质,并进行了新的定义,提出了价值共同体的复合性概念以推导出人类对自然存在物的环境义务的观点,并从逻辑上分析了它的合理性。
关键词 价值论 价值共同体 环境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分析及借鉴意义
9
作者 周峰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5-102,共8页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承接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对掩盖在物质消费主义的表面繁荣下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大众的控制已经转向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这是更为深层的理性控制。要脱离这种资本主义,就... 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承接马克思哲学的精神,对掩盖在物质消费主义的表面繁荣下的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分析与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对大众的控制已经转向了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这是更为深层的理性控制。要脱离这种资本主义,就必须展开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批判。对于正在建设以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为标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而言,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以及其所构建的理论形态值得我们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马克思主义 理论精神 中国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为何近代科技革命与中国无缘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谨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6期40-42,共3页
近代科技革命之所以与中国无缘,其主要原因在于:古代中国注重政治伦理的探讨,而缺乏对自然本源的探索;注重实用科学而排斥科学理论的研究;没有充分认识数学在科学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重农抑商的政策束缚了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关键词 科学技术 李约瑟难题 科技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科学技术对社会若干因素的影响
11
作者 张谨 《理论月刊》 2004年第8期38-41,共4页
历史上每一次科学技术的进步都推动了社会的向前发展。在科技社会一体化的时代,现代科技革命对人类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及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键词 现代科技 生产方式 交往方式 思维方式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