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辅助生殖中精子获能时间对精子质量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梁嘉颖 郑毅春 +2 位作者 李子涛 汪李虎 刘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2462-2466,共5页
目的探讨优化处理后精液孵育至授精(精子体外获能)时间对精液质量参数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方法收集在本中心就诊的400例男性的精液,其中正常精子、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男性各10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 目的探讨优化处理后精液孵育至授精(精子体外获能)时间对精液质量参数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辅助生殖技术成功率。方法收集在本中心就诊的400例男性的精液,其中正常精子、少精子症、弱精子症和畸形精子症男性各100例,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后马上置5%CO_2、37℃、95%湿度培养箱孵育,分别记录20、40、80和120 min时的精液参数。结果弱精子症组精液在孵育20 min后,前向运动(PR)精子百分率、PR精子总数、精子总活力(PR+NP%)和活动精子总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和P=0.000),正常精子组、少精子症组和畸形精子症组精液在孵育40 min后,PR%、PR精子总数、PR+NP%和活动精子总数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P=0.000和P=0.000)。结论精液优化处理后的孵育时间与精液质量参数均呈负相关,优化处理后精液孵育至授精时间应控制在40 min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液优化处理 精子质量参数 辅助生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因素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行腹腔镜手术的获益程度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媛媛 刘文娟 +3 位作者 黄莉 阮建兴 翁慧男 刘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2-446,共5页
目的 探讨轻度输卵管远端梗阻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行腹腔镜手术的获益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就诊的228例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选择首先进行腹腔镜治疗患... 目的 探讨轻度输卵管远端梗阻不孕患者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行腹腔镜手术的获益程度。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健康与不孕症科就诊的228例输卵管因素不孕症患者。选择首先进行腹腔镜治疗患者148例,随访术后2年内自然妊娠结局;腹腔镜术后6个月未自然妊娠转IVF-ET者纳入为手术组(n=84),选择同期未经腹腔镜手术轻度输卵管远端梗阻不孕患者为非手术组(n=80),对比两组患者第一次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评估IVF-ET前行腹腔镜手术的获益程度。结果 148例患者腹腔镜术后2年内的自然临床妊娠率为29.7%,约50%的妊娠发生在术后6个月内。IVF-ET结局中手术组早期流产率低于非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轻度输卵管远端梗阻患者腹腔镜术后2年内可获得约30%的自然妊娠率,如术后6个月未自然妊娠者建议行IVF-ET;轻度输卵管远端梗阻患者IVF-ET前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可能降低早期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输卵管梗阻 远端梗阻 腹腔镜检查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临床妊娠率 早期流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提高二苯酮-3暴露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潜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熊钰莹 史若锦 +1 位作者 朱海瑛 金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04-909,共6页
目的探究褪黑素(MT)在二苯酮-3(BP-3)暴露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合子期受精卵分别在KSOM培养液(对照组)、0.8μmol/L BP-3培养液(BP-3组)以及1×10^(−7) mol/L MT+0.8μmol/L BP-3混合培养液(MT组)中进行培... 目的探究褪黑素(MT)在二苯酮-3(BP-3)暴露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中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合子期受精卵分别在KSOM培养液(对照组)、0.8μmol/L BP-3培养液(BP-3组)以及1×10^(−7) mol/L MT+0.8μmol/L BP-3混合培养液(MT组)中进行培养。通过检测三组胚胎的囊胚率、基因转录水平、蛋白表达水平,以及DNA损伤程度来探讨MT对BP-3暴露小鼠早期胚胎体外发育潜能的挽救作用。结果MT提高了BP-3暴露小鼠胚胎体外发育潜能。与对照组相比,MT处理显著提高了BP-3组胚胎ATP5A和ATP5B的蛋白表达,降低了DNA损伤(P<0.05)。此外,抗氧化基因Gpx1及多能性相关基因Pou5f1、Cdx2的转录水平在MT组囊胚中出现了明显上调、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BP-3处理增强了囊胚中γ-H2AX信号强度(P<0.05),而添加MT可以有效缓解DSBs(P<0.05)。结论生理浓度BP-3暴露具有生殖毒性,但添加适当浓度的MT可明显改善BP-3暴露小鼠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潜能及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二苯酮-3 体外发育潜能 胚胎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二苯酮-3暴露小鼠卵母细胞成熟水平及线粒体动力学的影响
4
作者 史若锦 熊钰莹 +2 位作者 张雪玲 金龙 朱海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275-3283,共9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改善二苯酮-3(benzophenone-3,BP-3)暴露小鼠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试验将6~12周龄的ICR雌鼠GV期卵母细胞分别在M16培养液、0.8μmol/L BP-3培养液以及1×10-7mol/L MT+0.8μmol/L BP-3混合... 目的探讨褪黑素(melatonin,MT)改善二苯酮-3(benzophenone-3,BP-3)暴露小鼠卵母细胞质量的作用及机制。方法试验将6~12周龄的ICR雌鼠GV期卵母细胞分别在M16培养液、0.8μmol/L BP-3培养液以及1×10-7mol/L MT+0.8μmol/L BP-3混合培养液中进行体外培养。将ICR雌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BP-3组、BMT组;对照组灌胃0.5 m L纯净水、BP-3组灌胃0.5 m L含0.8μmol/L BP-3的药物溶液、BMT组灌胃0.5 m L含0.8μmol/L BP-3以及15 mg/kg MT的药物溶液,每天1次,连续灌胃4周,进行体内实验。随后通过检测3组小鼠的MⅡ期卵子成熟率,线粒体动力学相关基因Mfn1、Opa1、Fis1、Drp1的转录水平及其蛋白表达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及纺锤体形态来探讨MT对BP-3暴露小鼠卵母细胞线粒体的挽救作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T处理显著增加了BP-3组卵母细胞中线粒体融合基因Mfn1和Opa1的转录及蛋白水平表达,同时下调了线粒体分裂基因Fis1和Drp1的m RNA与蛋白表达。此外,BMT组的卵母细胞ROS水平和纺锤体形态异常比例明显低于BP-3组,但其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升高。结论生理浓度BP-3暴露具有生殖毒性,但添加适当浓度的MT可以明显改善BP-3暴露小鼠卵母细胞的线粒体动力学及其发育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二苯酮-3 线粒体动力学 卵母细胞成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与多孔腹腔镜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及其术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翁慧男 阮建兴 +2 位作者 王媛媛 陈烨 刘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027-2029,共3页
目的对比经脐单孔腹腔镜(LESS)与多孔腹腔镜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助孕的临床结局。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经脐LESS双侧输卵管结扎术32例,多孔腹腔镜双侧输卵管... 目的对比经脐单孔腹腔镜(LESS)与多孔腹腔镜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的围手术期资料,术后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IVF-ET)助孕的临床结局。方法 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双侧输卵管积水患者经脐LESS双侧输卵管结扎术32例,多孔腹腔镜双侧输卵管结扎术60例,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IVF-ET,窦卵泡数(AFC)、抗苗勒氏管激素(AMH)、促性腺激素(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优胚率、种植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结果 LESS组与多孔组相比,手术时间延长(P<0.001)、住院时间缩短(P<0.001)。LESS组与多孔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LESS组与多孔组术后IVF-ET,其AFC、AMH、Gn总量、Gn天数、获卵数、优胚率、种植率、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脐LESS双侧输卵管结扎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结扎术 输卵管积水 腹腔镜检查 经脐 单孔 体外授精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处理技术对男性不育症患者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郑毅春 徐丽清 +3 位作者 梁嘉颖 唐婷 汪李虎 刘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31-234,共4页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技术对畸形精子症和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DFI)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男性及孕产妇家属,根据生育史和精液分析结果,分为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 目的:确定优化处理技术对畸形精子症和不明原因不育症患者的精子形态和DNA碎片指数(DFI)的影响。方法:筛选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400例男性及孕产妇家属,根据生育史和精液分析结果,分为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对其精液进行直接上游法和非连续密度梯度法优化处理,并分析其精子形态和DFI。结果:优化处理前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精子头部、颈部畸形率和DFI均显著高于正常生育组(P<0.01);优化处理后正常生育组、畸形精子症组和不明原因不育症组的精子畸形率和DFI均显著低于处理前(P<0.01),经非连续密度梯度法处理的精子畸形率和DFI最低(P<0.01)。结论:相对于直接上游法,非连续密度梯度法更有利于筛选形态正常和DNA完整性高的精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精液优化处理 精子形态 精子DNA碎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不育症患者GST基因多态性与精子质量、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梁嘉颖 郑毅春 +3 位作者 李子涛 张杰 肖宗辉 汪李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6期719-722,726,共5页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症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多态性与精子质量、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首次诊断为男性不育症伴少弱精子症的患者作为不育组并根据GST基因GSTM1及GSTT1亚型缺失的多态性分为GSTM1/T1[+/+]、G... 目的:研究男性不育症患者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基因多态性与精子质量、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纳入本院首次诊断为男性不育症伴少弱精子症的患者作为不育组并根据GST基因GSTM1及GSTT1亚型缺失的多态性分为GSTM1/T1[+/+]、GSTM1/T1[+/-]、GSTM1/T1[-/+]、GSTM1/T1[-/-],测定精液质量的参数以及精液中氧化应激指标、细胞凋亡指标的含量。结果:GSTM1/T1[+/-]、GSTM1/T1[-/+]、GSTM1/T1[-/-]患者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以及精液中Nme5、PKC、ERK、TA、Bcl-2的含量均显著低于GSTM1/T1[+/+]患者,精液中MDA、AOPP、AIF、Caspase-9、Caspase-3的含量高于GSTM1/T1[+/+]患者(P<0.05);GSTM1/T1[-/-]患者的精子浓度、精子活力以及精液中Nme5、PKC、ERK、TA、Bcl-2的含量均显著低于GSTM1/T1[+/-]、GSTM1/T1[-/+]患者,精液中MDA、AOPP、AIF、Caspase-9、Caspase-3的含量高于GSTM1/T1[+/-]、GSTM1/T1[-/+]患者(P<0.05)。结论:男性不育症患者GST基因GSTM1及GSTT1亚型的缺失会造成精子质量低下并激活氧化应激及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谷胱甘肽-S-转移酶 多态性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RH拮抗剂方案与激动剂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反应患者的临床应用比较 被引量:10
8
作者 黄菊 董梅 +2 位作者 黄莉 徐丽清 黄翠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909-2913,共5页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高反应患者的临床运用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行体外... 目的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nRH-ant)方案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长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高反应患者的临床运用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本中心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的PCOS高反应患者,获卵数>20个,预防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取消新鲜移植后行冷冻周期移植的共727个周期,其中GnRH-ant方案163个周期,GnRH-a长方案564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疗效。结果 GnRH-ant方案组Gn用量、Gn天数、获卵数、成熟卵子数、正常受精率明显低于GnRH-a长方案组(P <0.05);GnRH-ant方案组优胚率显著高于GnRH-a长方案组(P <0.05)。两组中成熟卵子率、优胚数、重度OHSS发生率、ET日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流产率、宫外孕率、早产率及低出生体重周期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PCOS高反应获卵数>20个的患者,GnRH-ant方案比GnRH-a长方案能在减少Gn用量,缩短Gn时间的前提下获得更高的优胚率;联合冻融胚胎移植,GnRH-ant方案组妊娠结局与GnRH-a长方案相当;在使用HCG扳机的前提下,GnRH-ant方案在降低中重度OHSS发生率方面未能体现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高反应人群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GnRH-ant) 促性腺释放激素激动剂方案(GnRH-a) 冻融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层和双层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效果对比 被引量:12
9
作者 梁嘉颖 郑毅春 +2 位作者 张杰 黄志承 张曦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182-3187,共6页
目的评价单层和双层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并行宫腔内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husband′s sperm,AIH IUI)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收集在本中心施行IUI手术的男方精液标本500份,随机采用70%单层法(正常精子4... 目的评价单层和双层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男性不育症患者精液并行宫腔内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husband′s sperm,AIH IUI)的应用效果。方法连续收集在本中心施行IUI手术的男方精液标本500份,随机采用70%单层法(正常精子45份、轻度少精子症90份、轻度弱精子症90份)或90%+45%双层法(正常精子55份、轻度少精子症110份、轻度弱精子症110份)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优选前后均进行精子质量和功能检测,并随访妊娠结局。结果经单层法优选后,正常精子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PR)和PR精子回收率低于双层法,轻度少精子症组精子总活力[PR+非前向运动镜子百分率(NP)]和PR+NP精子回收率高于双层法(均P<0.05);轻度弱精子症组经两种方法优选后,PR和PR+NP精子回收率高于正常精子组和轻度少精子症组(P<0.05);3组精液经两种方法优选后,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诱发顶体反应(AR)率、DNA碎片化指数(DFI)、精子成熟度和精液白细胞浓度与处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时间段内采用来曲唑(LE)促排方案的334个周期临床妊娠率,单层法68周期,正常精子15.38%,轻度少精子症14.81%,轻度弱精子症17.86%;双层法266周期,正常精子13.21%,轻度少精子症14.15%,轻度弱精子症15.89%(均P>0.05)。结论单层和双层密度梯度离心法均能筛选较高质量的精子,应根据不同病因患者的精液情况选用合适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症 密度梯度离心法 宫腔内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上游法优化处理精液对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翁慧男 梁嘉颖 +2 位作者 齐诠 刘风华 李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321-3323,共3页
目的: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直接上游法处理不明原因不孕和轻度精液异常患者的精液,比较两种方法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促排卵+IUI的571个周期患者,统计其精液... 目的:应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和直接上游法处理不明原因不孕和轻度精液异常患者的精液,比较两种方法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进行促排卵+IUI的571个周期患者,统计其精液优化处理方法和临床妊娠率。结果:总体临床妊娠率为密度梯度离心法(17.8%)显著高于直接上游法(11.4%)(P<0.05);不明原因不孕组的临床妊娠率为密度梯度离心法(33.7%)显著高于直接上游法(20.3%)(P<0.05);轻度精液异常组的临床妊娠率为密度梯度离心法(11.6%)显著高于直接上游法(7.6%)(P<0.05)。结论:密度梯度离心法相对直接上游法能有效提高因不明原因不孕和轻度精液异常患者IUI的临床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内人工授精 精液优化处理 密度梯度离心法 直接上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shRNA沉默巢蛋白表达对人黑色素瘤细胞转移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旭辉 夏添 +3 位作者 余伟华 卢晓芳 项鹏 何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13,共7页
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有效沉默黑色素瘤细胞株UACC903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研究其对黑色素瘤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nestin mRNA编码序列作为干扰靶点,以慢病毒基因PLL3.7作为质粒载体,构建靶向人nestin的shRNA表达... 目的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有效沉默黑色素瘤细胞株UACC903巢蛋白(nestin)的表达,研究其对黑色素瘤细胞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人nestin mRNA编码序列作为干扰靶点,以慢病毒基因PLL3.7作为质粒载体,构建靶向人nestin的shRNA表达质粒,另构建不针对任何已知mRNA的阴性对照shRNA表达质粒,分别感染UACC903细胞并流式分选获得高纯度的nestin干扰或对照组细胞。应用RT-PCR、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不同组别nestin表达的变化。分别用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跨膜细胞的数量评估各组黑色素瘤细胞的侵袭能力,划痕法检测迁移能力改变。光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变化,免疫荧光检测E-cadherin、N-cadherin和β-catenin在不同组别的表达变化。结果成功构建nestin shRNA慢病毒载体nestin-RNAi-LV。RT-PCR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干扰组UACC903细胞nestin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nestin下调的UACC903细胞黏附、侵袭及迁移能力下降(P<0.05)。结论慢病毒介导的shRNA能有效地静默食管癌细胞nestin基因的表达,能抑制黑色素瘤细胞UACC903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人黑色素瘤 巢蛋白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RNPU在重度少、弱精子症的表达及其对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嘉颖 曾伟宏 +3 位作者 张杰 赖有行 黄志承 郑毅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2468-2472,共5页
目的探讨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精子中HNRNPU的表达及其与精子质量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严重少、弱精子症需行ICSI治疗患者和正常生育男性各500例,收集精液,采用RT-PCR检... 目的探讨严重少、弱精子症患者精液精子中HNRNPU的表达及其与精子质量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卵泡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治疗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严重少、弱精子症需行ICSI治疗患者和正常生育男性各500例,收集精液,采用RT-PCR检测精子HNRNPU mRNA;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分析精液常规参数;Diff-Quik染色法分析精子形态;采用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精子发生顶体反应(ARIC);SCD法检测精子DNA碎片化指数(DFI);苯胺蓝染色法检测精子核成熟度;记录ICSI组的治疗结局。结果ICSI组HNRNPU mRNA相对量显著高于正常组精子[(0.38±0.04)vs.(0.14±0.03),P<0.05],ICSI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ARIC%和核成熟度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HNRNPU mRNA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ARIC%和核成熟度呈负相关,与DFI呈正相关(P<0.001);选择研究时间内,女方采用长效长方案促排卵,并行新鲜胚胎移植的104个ICSI治疗周期,男方精子HNRNPU基因mRNA与前向运动精子总数和正常受精(2PN)率呈负相关(P<0.05),但与卵裂率、优胚率和临床妊娠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精子HNRNPU mRNA表达上调可能是严重少、弱精子症发病的原因之一;对ICSI受精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NRNPU 少精子症 弱精子症 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ICSI取卵术中两种17G取卵针不同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娜 黄莉 +1 位作者 王芳 李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6-74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取卵术中应用不同17G取卵针后的患者的胚胎发育情况和临床结局差异。方法:比较在IVF/ICSI取卵术中应用进口17G取卵针(A组,333例)和国产取卵针(B组,532例)的患者的胚胎发育情况和临床结局指标,包括...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取卵术中应用不同17G取卵针后的患者的胚胎发育情况和临床结局差异。方法:比较在IVF/ICSI取卵术中应用进口17G取卵针(A组,333例)和国产取卵针(B组,532例)的患者的胚胎发育情况和临床结局指标,包括穿刺卵泡数、获卵数、卵裂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胚数、总受精率、阴道出血、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穿刺卵泡数、卵裂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胚数、总受精率、中重度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结论:应用国产取卵针或进口取卵针并不影响IVF/ICSI取卵术中的患者的胚胎发育情况和临床结局。取卵针的选择应在患者耐受度、效率、经济和手术者的个人使用等方面找到良好的平衡,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成本、有效性和取卵操作者的偏好权衡考虑以选择合适的取卵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超声穿刺取卵术 取卵针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ICSI-ET年轻患者双胎妊娠的不良围产期结局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莉 周娜 +3 位作者 齐诠 易艳红 董梅 刘风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9-222,共4页
目的分析年轻患者(年龄<35岁)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后单、双胎妊娠的不良围产期结局以及双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获得单胎或双胎妊娠的1 321例年轻IVF/I... 目的分析年轻患者(年龄<35岁)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后单、双胎妊娠的不良围产期结局以及双胎妊娠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获得单胎或双胎妊娠的1 321例年轻IVF/ICSI患者的临床结局和新生儿分娩情况。结果双胎组的整体流产率、早期流产率和出生体质量低于单胎组(P<0.05),中期流产率、早产率、剖宫产率和低出生体质量率显著高于单胎组(P<0.05),两组的妊娠囊丢失率和出生缺陷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冻融胚胎移植、囊胚期胚胎、双胚胎移植为年轻患者双胎妊娠的危险因素。结论双胎妊娠增加了年轻患者中期流产、早产、剖宫产和低出生体质量儿的风险。在冻融周期选择单囊胚移植是年轻患者保证高临床妊娠率的情况下减少双胎率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双胎 围产期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条件培养基抑制L-抗坏血酸钠介导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凋亡
15
作者 杨旭辉 夏添 +3 位作者 余伟华 卢晓芳 项鹏 何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B16F10通过自分泌对抗由L-抗坏血酸钠(VitCNa)介导的凋亡作用。方法常规在75 cm^2培养瓶中培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待细胞长至90%~95%融合时吸取原DMEM/高糖培养液,用PBS反复清洗后加入无血清的DMEM/高糖10ml在培...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B16F10通过自分泌对抗由L-抗坏血酸钠(VitCNa)介导的凋亡作用。方法常规在75 cm^2培养瓶中培养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待细胞长至90%~95%融合时吸取原DMEM/高糖培养液,用PBS反复清洗后加入无血清的DMEM/高糖10ml在培养箱中培养6~8 h,收集培养液用2500 r/min离心5min后上清用0.22μm滤器过滤,-20℃保存备用,在6孔板中每孔接种1×10~6 B16F10,常规培养24h后,实验组每孔加入2ml条件培养液(含有10%胎牛血清),对照组用普通培养液,两组均用10 mmol/L VitC Na促凋亡,分别在3、6、24 h观察细胞凋亡情况,hoechst染核,收集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aspase3和TUNEL、RT-PCR检测Bcl2表达。进而分离出条件培养液中相对分子质量大于5 000和小于5 000成分,分别煮沸,用蛋白酶K灭活后对B16F10促凋亡。结果发现条件培养基能够抑制VitC Na介导的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凋亡,抗凋亡成分小于5 000,且不能被煮沸和蛋白酶K灭活,提示其是小分子抗凋亡物质。结论 B16F10可以分泌出拮抗细胞凋亡的小分子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细胞凋亡 L-抗坏血酸钠 条件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的规范化诊治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兆亿 梁湘萍 刘风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15-819,共5页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脂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PCOS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无排卵性不孕中占30%~60%,常伴有代谢异常...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脂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PCOS以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多囊样改变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在无排卵性不孕中占30%~60%,常伴有代谢异常如肥胖、胰岛素抵抗、血脂异常等,可增加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病几率,危害女性健康。在全球范围内,PCOS患病率5%~15%,我国是全球PCOS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1]。我国育龄人群PCOS的患病率从2010年的5.61%上升到2020年的8.6%[2]。PCOS的病因迄今未明,治疗以生活方式调整为主,应用药物治疗代谢并发症,合并不孕症者可诱导排卵或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助孕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功能障碍 高雄激素血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月经稀发 紊乱综合征 心脑血管疾病 诱导排卵 排卵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浓度二苯酮-3暴露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其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尹锦雯 朱海瑛 肖国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51-1055,共5页
目的研究紫外线吸收剂二苯酮-3(BP-3)在其生理浓度范围内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其质量的影响,为人类生殖健康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6~10周龄的ICR雌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BP-3处理小鼠GV期卵母细胞,观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 目的研究紫外线吸收剂二苯酮-3(BP-3)在其生理浓度范围内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其质量的影响,为人类生殖健康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6~10周龄的ICR雌鼠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BP-3处理小鼠GV期卵母细胞,观察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率。通过检测卵子活性氧(ROS)含量、DNA损伤、早期凋亡和转录水平来探讨BP-3对卵母细胞成熟发育的影响。结果BP-3对卵母细胞成熟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P<0.05)。与对照组相比,0.8μmol/L BP-3处理提高了卵子中ROS水平,促进了DNA损伤和早期凋亡(P<0.05)。qRT-PCR结果显示,抗氧化基因Gpx1和凋亡相关基因Bcl2的转录水平下调,促凋亡相关基因Bax表达水平提高(P<0.05)。结论在生理浓度范围内的BP-3暴露会降低小鼠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水平及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酮-3 卵母细胞 体外成熟 卵子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