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黄酮抗骨质疏松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苏艳杰 陈亚辉 崔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62-568,共7页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部分作用机制已阐明,临床应用也得到认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 黄酮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具有多方面的生理和药理活性。近年来,黄酮类化合物在骨质疏松方面的研究日益增多,并取得了一定进展,其部分作用机制已阐明,临床应用也得到认可。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作用的基础与临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黄酮类化合物在骨骼肌肉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植物黄酮是一类天然化合物,其作用机制可针对参与骨代谢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多途径和多靶点进行调节骨的平衡,作用机制独特,临床上的观察也进一步证明了植物黄酮可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黄酮 机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质联用对半边旗二萜类活性成分分离富集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邓亦峰 兰柳波 梁念慈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7-99,共3页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以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 ,并以AgNO3-硅胶柱分离纯化半边旗二萜类活性成分的方法。采用[M -H]-为选择监测离子 ,以色谱保留时间和选择监测离子流峰面积跟踪监测目标成分 ,探讨最佳分离条件 ;以萃... 运用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研究了以大孔吸附树脂富集分离 ,并以AgNO3-硅胶柱分离纯化半边旗二萜类活性成分的方法。采用[M -H]-为选择监测离子 ,以色谱保留时间和选择监测离子流峰面积跟踪监测目标成分 ,探讨最佳分离条件 ;以萃取产物的总离子流图 (TIC)和质谱图评价提取产物的纯度。研究表明 ,大孔吸附树脂对5F和4F具有一定的分离富集作用 ;AgNO3-硅胶柱可以分离纯化5F。本实验对复杂基体中化学结构上仅相差1个双键、相对分子质量相差2的5F和4F(无紫外吸收 )进行了分析鉴定 ,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半边旗 二萜类 分离 鉴定 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阶段2型糖尿病诱发骨质疏松症的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40
3
作者 王盼 吴科锋 崔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9-624,共6页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因此,T2DM诱发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骨脆性增加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的... 大量临床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的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因此,T2DM诱发的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被认为是最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骨脆性增加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的典型特征,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引起的,包括肥胖、高胰岛素血症、高血糖(hyperglycemia,HG)、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积聚和氧化产物积累以及微血管病变的存在等。这些因素在T2DM不同时期是相互平衡或相互促进的,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 1,IL-1)、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等炎症因子的异常活化打破了骨形成和骨吸收的代谢平衡,导致骨脆性增加。骨强度和骨折风险的变化取决于疾病进展的阶段。因此,糖尿病骨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可以通过分别考虑糖尿病早期和晚期骨骼相关因素来广泛讨论,其中早期阶段以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为特征,这些因素会导致糖尿病发病和初始阶段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增加。而晚期阶段的特征是β细胞衰竭,AGEs和氧化产物的堆积,加速衰老和血管并发症的发展。为此,本文希望对T2DM的不同阶段与骨代谢的关系进行综述,以便更好的认识T2DM的进展加速骨脆性风险的病理过程和致病机制,为治疗T2DM和T2DM诱发的OP、降低T2DM患者骨折发生的风险发挥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早期糖尿病 晚期糖尿病 骨脆性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亢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胡卓清 杜敏群 崔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187-3190,3194,共5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继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之后又一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对甲亢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甲亢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病因,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降低可能独立于甲状腺激素(TH)参与其...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引起的继发性骨质疏松是继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之后又一研究热点。本文旨在对甲亢性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表明甲亢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病因,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降低可能独立于甲状腺激素(TH)参与其中。多数临床研究显示甲亢可致净骨量丢失,骨密度(BMD)下降致骨质疏松,甚至可增加未来骨折的风险。积极的抗甲亢及补钙辅助治疗是目前较确切有效对抗甲亢性骨质疏松的策略。甲亢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及临床研究方兴未艾,未来需要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予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骨折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38
5
作者 陈亚辉 龚忠勤 崔燎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6-360,共5页
磷脂酰肌醇三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存活、迁移和代谢过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组织中的许多信号分子能够选择性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通过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 磷脂酰肌醇三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存活、迁移和代谢过程的最为重要的一个信号通路。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组织中的许多信号分子能够选择性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的相关基因,通过调控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动,破坏骨重建过程中骨形成与骨吸收的动态平衡,在骨质疏松的发生和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 Akt FOXO WNT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何素辉 唐晓磊 +1 位作者 邓亦峰 陈章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研究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多棘海星粉碎后,用无水乙醇提取,通过硅胶柱层析进行组分分离。将各组分分别腹腔注射小鼠后,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4与IFN-γ的水平。结果:多棘海星乙醇提... 目的:研究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血清IL-4和IFN-γ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多棘海星粉碎后,用无水乙醇提取,通过硅胶柱层析进行组分分离。将各组分分别腹腔注射小鼠后,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IL-4与IFN-γ的水平。结果: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后,获取8个组分。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的组分III和VIII能刺激小鼠产生较高水平的IL-4和IFN-γ。结论:所分离的多棘海星乙醇提取物组分III和VIII刺激小鼠产生高水平的IL-4和IFN-γ,具有自然杀伤T(NKT)细胞激活剂的作用特征。提示多棘海星中可能含有能活化NKT细胞的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棘海星 IL-4 IFN-Γ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边旗提取物5F对乳癌细胞MDA-MB-231培养物诱导的HUVEC血管生成潜能的影响
7
作者 何振辉 翁闪凡 +2 位作者 何太平 覃燕梅 梁念慈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目的:研究半边旗提取物5F对乳癌细胞MDA-MB-231培养物(乳癌细胞培养物)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潜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F对乳癌细胞培养物诱导的HUVEC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不同浓... 目的:研究半边旗提取物5F对乳癌细胞MDA-MB-231培养物(乳癌细胞培养物)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潜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5F对乳癌细胞培养物诱导的HUVEC增殖的抑制作用;Transwell小室法检测不同浓度5F对乳癌细胞培养物诱导的HUVEC穿膜能力和趋化性运动能力的影响;细胞-基质黏附实验检测5F对乳癌细胞培养物诱导的HUVEC黏附能力的影响;RT-PCR、Western blot法检测不同浓度5F对乳癌细胞培养物诱导的HUVEC KDR、Flt-1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5F处理6、24 h后对乳癌细胞培养物诱导的HUVEC的增殖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F组间=64.852,F时间=131.393,P<0.001)。20、40、80μmol/L 5F可抑制乳癌细胞培养物诱导的HUVEC体外穿膜能力、趋化性运动能力和黏附基质能力(F=48.206、147.613、22.081,P均<0.001)。不同浓度5F作用于乳癌细胞培养物诱导的HUVEC 24 h后,下调HUVEC KDR、Flt-1 mRNA和蛋白的表达(mRNA:F=86.381、79.175;蛋白:F=36.621、127.910,P均<0.001)。结论:5F抑制乳癌细胞培养物诱导的HUVEC体外增殖、穿膜能力、趋化性运动能力和黏附基质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下调细胞KDR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边旗提取物 5F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KDR FLT-1 血管生成 MDA-MB-2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6/STAT3通路介导lncRNA H19上调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8
作者 邓颖 朱宇珍 +2 位作者 吴科锋 郑学宝 叶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25,I0001,共7页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19 (lncRNA H19,H19)和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IL-6/STAT3)通路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 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 H19 (lncRNA H19,H19)和白细胞介素6/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IL-6/STAT3)通路在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结直肠癌(CA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22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模型组(n=12),模型组小鼠采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联合诱导建立CAC小鼠模型。第120天处死小鼠,评估小鼠疾病活动度(DAI),计算成瘤率,测量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表现,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6水平,qPCR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H19、let-7a、IL-6、STAT3和c-Myc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磷酸化STAT3 (p-STAT3)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成瘤率为100%,结肠长度明显缩短(P<0.01),DAI评分增加,HE染色显示结肠组织呈上皮内瘤变,结肠组织中H19、IL-6、STAT3和c-Myc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let-7a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血清IL-6水平升高(P<0.01),结肠组织中p-STAT3和c-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小鼠CAC的发病可能与IL-6/STAT3通路介导的c-Myc和H19表达上调及let-7a表达下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H19 白细胞介素6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3 let-7a C-MYC 溃疡性结肠炎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