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制品中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的生成途径、检测方法及其控制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徐文龙 谢一嘉 +5 位作者 潘洋 廖丽娟 黄敏 杨寅玺 吴永泰 李冰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83,共10页
美拉德反应能够赋予面包、咖啡等食品诱人的香气、颜色和质地,然而,对于牛奶和乳制品,美拉德反应会降低其营养价值,产生糠氨酸、糠醛和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等多种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这些有害产物... 美拉德反应能够赋予面包、咖啡等食品诱人的香气、颜色和质地,然而,对于牛奶和乳制品,美拉德反应会降低其营养价值,产生糠氨酸、糠醛和晚期糖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等多种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这些有害产物会导致人类各种慢性疾病。充分了解乳制品中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的形成机制并建立控制方法对提高乳制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详细阐述乳制品美拉德反应有害物的生物危害性,重点综述糠氨酸、5-羟甲基糠醛和AGEs的生成途径。此外,还综述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检测方法的优点、缺点和最新进展,重点介绍当前乳制品中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的控制策略。旨在为乳制品中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的监测和控制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美拉德反应 糠氨酸 糠醛 晚期糖化终末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同步检测液态乳中4-甲基咪唑、糠氨酸和羧甲基赖氨酸
2
作者 徐文龙 谢一嘉 +5 位作者 潘洋 廖丽娟 黄敏 杨寅玺 吴永泰 李冰 《中国乳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7-73,共7页
乳品加工中美拉德反应的有害产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建立高效、准确的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检测方法对于乳制品品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率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乳制品中4-... 乳品加工中美拉德反应的有害产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建立高效、准确的美拉德反应有害产物检测方法对于乳制品品质控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超高分辨率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测定乳制品中4-甲基咪唑(4-methylimidazole,4-MEI)、糠氨酸和羧甲基赖氨酸(Nε-(carboxymethyl)lysine,CML)含量的同步检测方法。结果表明,牛奶最佳盐酸水解条件为温度110℃,时间6 h,HCl浓度10.6 mol/L。方法学验证表明,3种目标分析物在相应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在1~3 ng/mL和3~10 ng/mL范围内。平均回收率范围为69.50%~79.01%,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利用该方法检测市售的6种液态乳制品,结果显示高温灭菌乳4-MEI含量最高,超高温瞬时杀菌乳糠氨酸含量最高,巴氏杀菌乳CML含量最高。综上,该方法适用于液态乳制品中4-MEI、糠氨酸和CML的同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同步检测 4-甲基咪唑 糠氨酸 羧甲基赖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铁皮石斛汁的提取及其紫色的形成和稳定
3
作者 林玲莉 杨双艳 +2 位作者 李汴生 阮征 李丹丹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9-216,共8页
铁皮石斛属于药食同源植物,其鲜品多糖含量高,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用功效。以多糖含量、色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取汁方式(打浆和压榨)、加水量、水浴温度、水浴时间、pH和食品添加剂(酸味剂和甜味剂)等因素对鲜... 铁皮石斛属于药食同源植物,其鲜品多糖含量高,具有抗氧化、提高免疫力、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用功效。以多糖含量、色泽为评价指标,研究了取汁方式(打浆和压榨)、加水量、水浴温度、水浴时间、pH和食品添加剂(酸味剂和甜味剂)等因素对鲜铁皮石斛汁品质和色泽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打浆工艺提取铁皮石斛汁多糖的效果最佳,当加水量为1∶30、打浆时间为45 s时,多糖提取率为12.4%;铁皮石斛色素主要为花色苷,花色苷在水浴温度80℃、水浴时间20 min、pH 4.5的条件下色泽最佳。同时,蔗糖及4种糖醇的添加对铁皮石斛汁色泽稳定性的影响较小,10%的木糖醇可作为无糖铁皮石斛汁的最佳甜味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压榨 打浆 多糖 紫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即食鸡汤高压炖煮-杀菌结合的热处理强度控制
4
作者 彭子涵 李汴生 +3 位作者 阮征 李丹丹 李瑞清 石金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2-158,共7页
为降低加工中的能耗,并保持鸡汤的烹饪程度,即食鸡汤可采用炖煮-杀菌一体化的加工方法。该研究以清远麻母鸡为原料,将鸡肉切块,经焯水处理后与配料一同装袋密封,在121℃下进行炖煮杀菌,探究不同杀菌强度(F_(0)值)对鸡汤的感官品质、理... 为降低加工中的能耗,并保持鸡汤的烹饪程度,即食鸡汤可采用炖煮-杀菌一体化的加工方法。该研究以清远麻母鸡为原料,将鸡肉切块,经焯水处理后与配料一同装袋密封,在121℃下进行炖煮杀菌,探究不同杀菌强度(F_(0)值)对鸡汤的感官品质、理化特性和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杀菌强度的增加,鸡汤的感官评分先上升后下降,F_(0)为16 min时感官评分最高;pH值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浊度、乳化稳定性、TBARS值均不断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增加后减少;氨基酸态氮含量先逐渐增加后保持稳定。鸡汤中共检测出17种游离氨基酸,包括必需氨基酸7种,苦味氨基酸是主要氨基酸。不同杀菌强度的鸡汤在风味物质上有显著性差异,鸡汤中的风味物质主要为烷烃类、硫化物、醇类、醛类、酮类、芳香族化合物。文章系统探究了杀菌强度对即食鸡汤品质的影响,为即食鸡汤和其他预制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食鸡汤 热杀菌 杀菌强度 风味物质 预制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结合植物提取物对冷鲜清远麻鸡鸡胸肉品质的影响
5
作者 陈鑫涛 李汴生 +3 位作者 阮征 李丹丹 李瑞清 石金明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74,共6页
生鲜鸡肉冷鲜保藏过程中微生物的繁殖是影响鸡肉保质期的主要原因,文章研究了超高压(UHP)单独处理和结合植物提取物对4℃贮藏的清远麻鸡鸡胸肉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UHP与植物提取物结合处理显著降低了总微生物... 生鲜鸡肉冷鲜保藏过程中微生物的繁殖是影响鸡肉保质期的主要原因,文章研究了超高压(UHP)单独处理和结合植物提取物对4℃贮藏的清远麻鸡鸡胸肉品质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显示,UHP与植物提取物结合处理显著降低了总微生物数和假单胞菌数。在肉色方面,250 MPa结合1%植物提取物将L^(*)值提升至69.68,并降低了a^(*)值和b^(*)值,但在感官上较难察觉。在肉质方面,250 MPa处理分别将硬度和弹性提升至2 630.31 g和0.65,250 MPa结合植物提取物较单独250 MPa处理有更低的硬度和更高的弹性。在货架期方面,250 MPa结合植物提取物处理将货架期延长了约15 d,并减缓了储藏期内生肉的色泽和气味的劣化速度。研究表明,植物提取物与超高压结合处理可以在保证产品感官品质的同时降低UHP处理强度,改善产品的肉质,为新型肉制品的加工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植物提取物 菌落总数 感官品质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酶协同阿魏酸对小麦面团理化特性及面包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李冰 何敏 +5 位作者 何霓 潘志琴 张霞 陈欣冉 李均羿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3-124,共12页
我国是小麦种植大国,但国产小麦粉的品质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面包制品的生产需求。目前,漆酶(LAC)和阿魏酸(FA)对小麦面包品质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讨论二者单独对面包烘焙性能的影响,而LAC和FA的复合添加对小麦面包烘焙性能的影响尚不明... 我国是小麦种植大国,但国产小麦粉的品质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面包制品的生产需求。目前,漆酶(LAC)和阿魏酸(FA)对小麦面包品质的影响研究主要集中讨论二者单独对面包烘焙性能的影响,而LAC和FA的复合添加对小麦面包烘焙性能的影响尚不明确。因此,利用质构仪、流变仪、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气相离子迁移谱风味分析联用仪等仪器,研究了LAC和FA对小麦面团流变特性、水分迁移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了小麦面包的比容、色泽、质构和挥发性物质等品质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和FA组相比,LAC组和LAC+FA组的面团具有较低的弱化度,且面团的最大拉伸阻力增大,延伸度降低,面团硬化。此外,通过低场核磁共振分析的结果发现,LAC和FA无论是单独或复合添加均可以使不易流动水从T_(21b)状态转变为T_(21a)状态,即LAC和FA单独或复合使用均能使水分的自由度下降,使水分与面团组分结合更紧密,对面团中水分迁移产生一定影响。面团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LAC和FA的复合添加使面团的面筋网络更加完整、均一。在面包方面,LAC组和LAC+FA组均降低了面包芯的硬度,且对挥发性物质的组成和含量影响均很小。因此,LAC及其复合FA的添加对面团强度和面包的品质改善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酶 阿魏酸 面团 流变特性 水分迁移特性 微观结构 面包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处理不同水产品的感官品质变化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林昀 李汴生 +2 位作者 阮征 叶安妮 钱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36,共8页
生鲜水产品的风味和口感是吸引人们生食的主要原因,超高压处理能保证安全性,比热处理更能保持生食品质,渐渐用于水产品加工,但过高压力会造成感官变化。为探究超高压对不同水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到感官突变压力值,该试验细化加压梯度... 生鲜水产品的风味和口感是吸引人们生食的主要原因,超高压处理能保证安全性,比热处理更能保持生食品质,渐渐用于水产品加工,但过高压力会造成感官变化。为探究超高压对不同水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得到感官突变压力值,该试验细化加压梯度,采用定量描述分析评价。三类水产品总体感官变化程度为鱼类>甲壳类>贝类。压力提高,鱼肉由半透明变白,弹性、气味、硬度提高,喜好评分降低,虾贝感官变化小,可有效脱壳,各项评分提高。各类水产品感官突变点为:海鲈鱼(220 MPa)<草鱼(260MPa)<脆肉鲩、罗非鱼、三文鱼(280 MPa)<濑尿虾(340 MPa)<对虾(360 MPa)<生蚝、青口、鲍鱼(>500MPa),此压力下处理能最大程度保证安全性和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处理 水产品 感官变化 定量描述分析法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杀菌条件对蒸排骨预制菜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新柳 李汴生 +2 位作者 阮征 陈家文 周海燕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为研究不同热杀菌条件对蒸排骨预制菜品质的影响,以猪肋排为原料,对比分析相同杀菌强度下不同杀菌条件(115℃/36 min、121℃/14 min、127℃/7 min)处理的蒸排骨预制菜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杀菌强度为5 min时,随着杀菌温度的... 为研究不同热杀菌条件对蒸排骨预制菜品质的影响,以猪肋排为原料,对比分析相同杀菌强度下不同杀菌条件(115℃/36 min、121℃/14 min、127℃/7 min)处理的蒸排骨预制菜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杀菌强度为5 min时,随着杀菌温度的提高,烹饪值(cook value,C)不断降低,排骨肉色泽略有劣变,但嫩度和质地有所提升;营养损失率降低,其中127℃组的必需氨基酸总含量显著高于115℃组和121℃组(P<0.05),为9.73 g/100 g;总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从115℃时的8.66 mg/100 g显著下降到127℃时的7.36 mg/100 g(P<0.05)。电子鼻主成分分析可以反映不同杀菌条件下挥发性气味上的差异,随着杀菌时间的延长,排骨中甲基类、硫化物、醇类和醛酮类等风味物质的响应值不断增大。总体而言,适当提高杀菌温度、缩短杀菌时间,更有利于蒸排骨预制菜质地、营养品质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菜 热杀菌 猪排骨 烹饪值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豌豆蛋白乳液的模拟口腔摩擦学特性
9
作者 陈佳伶 高亚轩 +3 位作者 王殿楠 李青 万芝力 杨晓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45-52,共8页
食品乳液在口腔加工过程中的脂肪感知属性主要来自于其乳液液滴与口腔软表面及唾液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乳滴在舌头表面的黏附、润湿、铺展等一系列界面行为影响乳液在口腔中的摩擦特性和润滑作用。采用高压微射流处理后的豌豆分离蛋白(p... 食品乳液在口腔加工过程中的脂肪感知属性主要来自于其乳液液滴与口腔软表面及唾液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乳滴在舌头表面的黏附、润湿、铺展等一系列界面行为影响乳液在口腔中的摩擦特性和润滑作用。采用高压微射流处理后的豌豆分离蛋白(pea protein isolate,PPI)作为乳化剂制备具有不同油滴粒径的水包油(O/W)乳液,研究油滴粒径变化及施加法向载荷、唾液添加等对PPI稳定的O/W乳液摩擦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加法向荷载的增大(0.5~2.0 N),乳液的摩擦系数明显下降,同时,随着乳液粒径的减小,更多乳滴会夹带到接触面之间,从而导致乳液摩擦系数下降(10%~30%),边界层区范围减小15%~20%,能在较低的滑动速率下实现润滑;在模拟口腔加工过程中,唾液的添加会使乳滴发生絮凝,粒径增大,不易夹带到接触面之间,进而导致PPI乳液摩擦系数增大。本研究可为调控豌豆蛋白乳液的口腔质构感官特性及产品研发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豌豆蛋白 乳液 口腔加工 摩擦系数 唾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对氧化淀粉凝胶热挤压3D打印成型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玲 吕嘉宇 邱志鹏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共9页
氧化淀粉凝胶材料因其具有亲水性和电荷性、易反应与组装等优势,成为近年来食品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材料,但其作为热挤压3D打印凝胶材料时却存在打印成型性较差及凝胶强度较低等缺陷。本研究提出利用壳聚糖与氧化淀粉分子... 氧化淀粉凝胶材料因其具有亲水性和电荷性、易反应与组装等优势,成为近年来食品及生物医药等领域研究和应用的热点材料,但其作为热挤压3D打印凝胶材料时却存在打印成型性较差及凝胶强度较低等缺陷。本研究提出利用壳聚糖与氧化淀粉分子间的非共价及化学交联作用对其进行调控,探究不同壳聚糖添加量对氧化淀粉凝胶材料的流变性能、打印成型性和凝胶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糊特性依然呈现典型的剪切稀化特征,随着壳聚糖添加量增加(0.5%~2%),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体系中存在氢键及静电吸引等非共价相互作用导致黏度增大,触变性先提升后下降,流动应力(τ_(f))先减小后增大、屈服应力(τ_(y))先增大后减小。相比于氧化淀粉凝胶,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均具有良好的打印成型性,尤其是当壳聚糖添加量为1%时,复合凝胶触变性最好,流动应力(τ_(f))最小、屈服应力(τ_(y))最大,因此打印成型性与打印精度最佳。此外,由于壳聚糖与氧化淀粉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以及希夫碱化学交联作用,使得氧化淀粉凝胶网络结构更加致密,稳定性提升,凝胶强度显著增大,且随壳聚糖添加量增加变化趋势愈加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氧化淀粉凝胶材料的性能改善及适合热挤压3D打印加工需求的氧化淀粉-壳聚糖凝胶材料设计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挤压3D打印 氧化淀粉凝胶 壳聚糖 打印成型性 凝胶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解耦合湿热处理对板栗淀粉消化性能与回生性能的影响
11
作者 屈腾飞 涂园 +3 位作者 黄双霞 何忠超 陈玲 李晓玺 《粮油食品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20,共7页
板栗淀粉的消化和回生性能制约着板栗食品产业发展,合理选择食品加工方法调控板栗淀粉的消化和回生性能对开发高品质营养健康的板栗食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普鲁兰酶酶解及耦合湿热处理对板栗淀粉的消化率、长期回生和多尺度结构... 板栗淀粉的消化和回生性能制约着板栗食品产业发展,合理选择食品加工方法调控板栗淀粉的消化和回生性能对开发高品质营养健康的板栗食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究了普鲁兰酶酶解及耦合湿热处理对板栗淀粉的消化率、长期回生和多尺度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酶解处理增加了板栗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改变了淀粉链长分布,提高了淀粉短程有序结构和结晶结构,从而降低了淀粉消化率;进一步的湿热处理促进淀粉链相互作用,提高了淀粉短程有序结构、结晶结构和纳米聚集体结构,导致了更低的淀粉消化率。在储存过程中,由于酶解导致更短的A链增加及易于重排的B1链降低,使得淀粉形成的结晶结构和纳米聚集体结构较少,从而降低了淀粉的回生程度;湿热处理促进了A链分子与其他分子的相互作用,加剧抑制淀粉分子重排程度,导致回生程度继续降低。因此,酶解耦合湿热处理可作为一种有效的调控淀粉消化和回生性能的方法,促进慢消化和低回生度板栗淀粉食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淀粉 普鲁兰酶酶解 湿热处理 消化率 回生 多尺度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的结构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玲 赵月 +2 位作者 张攀峰 李晓玺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3-138,共6页
为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的结构特征,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系统分析了10种马铃薯淀粉的半结晶层结构、结晶形态、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构象.结果表明:10... 为研究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的结构特征,采用小角X射线散射仪、偏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及凝胶渗透色谱-多角度激光光散射联用技术系统分析了10种马铃薯淀粉的半结晶层结构、结晶形态、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和分子构象.结果表明:10种马铃薯淀粉颗粒的半结晶层结构存在差异,陇3的半结晶层厚度最小,其双螺旋结构排列最为有序,青2和青6的半结晶层厚度最大;10种马铃薯淀粉颗粒均为多晶体系,其结晶形态均为B型结构,但结晶度不同;10种马铃薯淀粉的直链淀粉含量不同,费乌瑞它、青5、青8的重均分子质量相对较大,除青5在二甲基亚砜中的构象为无规则卷曲外,其余均为球型.上述不同层次结构的差异为加工专用马铃薯淀粉的开发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 品种 半结晶层 结晶形态 直链淀粉含量 分子构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模拟体系中疏水性淀粉基膜材的结构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朱杰 李晓玺 +2 位作者 黄晨 陈玲 李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为考察疏水性淀粉基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模拟体系接触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系统分析了淀粉基膜材的显微结构、链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晶结构和微区结构.结果表明:在与食品模拟... 为考察疏水性淀粉基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模拟体系接触过程中的结构变化,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谱和小角/广角X射线散射系统分析了淀粉基膜材的显微结构、链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结晶结构和微区结构.结果表明:在与食品模拟体系的接触过程中,随着模拟体系溶剂的渗透和增塑剂的迁移,淀粉基膜材中大分子链收缩聚拢,微晶结构聚集,晶面距减小,形成更致密的聚集态结构,增塑剂分子受到的作用力增大;淀粉醋酸酯大分子的运动性、溶剂渗透和增塑剂迁移受到更大的内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基膜材 溶剂渗透 增塑剂 迁移 结构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叠氮溴化丙锭与恒温核酸扩增技术快速检测亚致死状态食源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8
14
作者 曹潇 赵力超 +6 位作者 杨翠琪 谷立慧 欧阳广宇 陈金 陈思锴 谭绮雯 王丽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149-155,共7页
建立一种将荧光染料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用于快速高效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同时,采用人工污染金黄... 建立一种将荧光染料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与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用于快速高效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同时,采用人工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速冻水饺和奶粉作为食品样品,研究PMA-LAMP方法的检测灵敏度。结果表明,PMA溶液质量浓度3μg/mL,650 W卤素灯下曝光5 min,PMA能够完全抑制1.2×10^7 copies/mL金黄色葡萄球菌死菌核酸扩增。PMA-LAMP方法能够在恒温65℃、60 min内完成对亚致死型金黄色葡萄球菌特异性nuc基因的特异性检测,其对亚致死状态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出限为34 CFU/mL,对食物样品速冻水饺和奶粉的检出限分别为17 CFU/m L和1.70×10^2 CFU/mL。建立的PMA-LAMP方法可以有效检测亚致死态金黄色葡萄球菌,提供了一种新的检测技术和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金黄色葡萄球菌 亚致死状态 叠氮溴化丙锭-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的结构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建平 彭莞仪 +3 位作者 秦小明 谌素华 钟赛意 刘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1期21-25,共5页
采用β-环糊精聚合物制备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包合物中姜黄素的含量,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包合物进行结构鉴定。运用分光... 采用β-环糊精聚合物制备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包合物中姜黄素的含量,并运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包合物进行结构鉴定。运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包合物对ABTS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研究表明,所制备的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分别为63.5%和34.5%。经DSC、FT-IR和XRD鉴定包合物已形成。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包合物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实验方法可以成功获得具有一定抗氧化活性的姜黄素超分子包合物,这为姜黄素的剂型改善及其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理论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Β-环糊精聚合物 包合物制备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甘酯添加量对油脂凝胶物理性质与晶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国琴 南阳 刘新旗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共6页
为探讨不同单甘酯添加量对油脂凝胶物理性质和晶体结构的影响,采用质构仪、流变仪、低场脉冲核磁共振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油脂凝胶的流变行为、固体脂肪含量、热力学特征以及晶体形态等,发现单甘酯含量的变化能够改... 为探讨不同单甘酯添加量对油脂凝胶物理性质和晶体结构的影响,采用质构仪、流变仪、低场脉冲核磁共振仪、差示扫描量热仪、X射线衍射仪等研究油脂凝胶的流变行为、固体脂肪含量、热力学特征以及晶体形态等,发现单甘酯含量的变化能够改变体系内的晶体数目与类型,从而引起表观物理性能的改变.通过对体系强度、硬度以及晶型的分析,发现在80℃、单甘酯添加量为12%时制备的油脂凝胶具有较好的结构性能,且能满足实际生产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剂 油脂凝胶 单甘酯 物理性质 晶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田柚中不同部位黄酮类物质的分布及含量探讨 被引量:19
17
作者 阳梅芳 曾新安 杨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9-91,96,共4页
初步分析沙田柚中不同部位黄酮类物质的分布以及含量,比较柚皮油胞层、白囊衣层、内囊衣层、果肉和果核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以及种类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采用HPLC-ELSD分析测定柚子中三种主要黄酮类物... 初步分析沙田柚中不同部位黄酮类物质的分布以及含量,比较柚皮油胞层、白囊衣层、内囊衣层、果肉和果核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以及种类差异。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类物质的含量,采用HPLC-ELSD分析测定柚子中三种主要黄酮类物质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的含量。结果:柚子的各个有效部位中,内囊衣中黄酮类物质的浓度最高,果核中浓度最低。其中,柚皮油胞层中的黄酮类物质存在于水相。柚子中黄酮类物质以柚皮苷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田柚 黄酮类物质 分布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脂引发的OH·对食源性羧甲基赖氨酸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立鹏 李琳 +4 位作者 李冰 赵迪 李玉婷 徐振波 刘国琴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9-144,共6页
羧甲基赖氨酸(CML)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性,为此,文中建立了赖氨酸+葡萄糖+油脂食品模拟体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目标产物进行检测,并利用Fenton试剂证明羟基自由基(OH.)对模拟体系中生成CML的3条路径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OH.对... 羧甲基赖氨酸(CML)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性,为此,文中建立了赖氨酸+葡萄糖+油脂食品模拟体系,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目标产物进行检测,并利用Fenton试剂证明羟基自由基(OH.)对模拟体系中生成CML的3条路径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OH.对模拟体系中生成CML的3条路径均具有促进作用;5种植物油脂能够诱发食品模拟体系产生更多的OH.,这些OH.促进了模拟体系中果糖基赖氨酸和乙二醛向CML的转化,其对模拟体系中CML的促进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大豆油>玉米油>橄榄油>棕榈油>菜籽油.以上结果证实,油脂在食品体系中引发了更多的OH.,进而促进了模拟体系中CML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赖氨酸 自由基 甘油三酯 油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场对橡木桶陈酿白兰地中多酚类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斌 曾新安 +2 位作者 杨华峰 薛子光 阳梅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5-148,154,共5页
为了加快白兰地在橡木桶中的物化反应,缩短陈酿周期,采用电场强化技术对橡木桶进行处理,研究了电场对贮存在不同容积橡木桶中的白兰地酒进行强化处理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发现电场处理样的单宁及总酚含量都明显高于同期同容积自... 为了加快白兰地在橡木桶中的物化反应,缩短陈酿周期,采用电场强化技术对橡木桶进行处理,研究了电场对贮存在不同容积橡木桶中的白兰地酒进行强化处理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含量变化.发现电场处理样的单宁及总酚含量都明显高于同期同容积自然陈酿样,5L橡木桶中,电场处理样陈酿12个月时的单宁、总酚、香草醛、丁香醛、没食子酸及原儿茶酸含量比同期的自然陈酿样分别提高了54.6%、9.6%、47.1%、7.1%、19.4%、23.1%,而在2 L橡木桶中,含量分别高了46.9%、9.1%、46.3%、14.3%、19.4%、34.5%.结果表明,电场直接处理橡木桶可以明显促进白兰地对橡木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提高白兰地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兰地 橡木桶 电场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片树中高纯度右旋龙脑制备及其性质表征 被引量:6
20
作者 苏健裕 梅国栋 +1 位作者 方立明 黄滟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51-157,共7页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从梅片树叶中提取挥发油,冷冻、离心得粗右旋龙脑,用石油醚、120号汽油和无水乙醇分别进行重结晶,得到高纯度右旋龙脑晶体,并对晶体的成分、旋光性、形态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梅片树树叶挥发油中右旋龙脑含量... 通过水蒸气蒸馏法从梅片树叶中提取挥发油,冷冻、离心得粗右旋龙脑,用石油醚、120号汽油和无水乙醇分别进行重结晶,得到高纯度右旋龙脑晶体,并对晶体的成分、旋光性、形态和热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梅片树树叶挥发油中右旋龙脑含量为68.10%;重结晶后纯度达98%以上,质谱图分析结果和标准品基本一致,旋光度也相近;石油醚和120号汽油重结晶晶体呈规则六边形大片状,边界清晰,无水乙醇重结晶晶体形状不规则,呈分散或团聚的小颗粒状,但两者的热分析结果基本相同,说明重结晶晶体形貌不影响其热性能。右旋龙脑晶体非等温结晶过程中,莫志深方程能很好地描述右旋龙脑的非等温结晶动力学。本实验结果可为梅片树的综合利用及高纯度天然右旋龙脑新资源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片树 右旋龙脑 重结晶 晶型 高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