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种典型污染时段鹤山市大气细颗粒污染特征及来源 |
张琼玮
成春雷
李梅
陈多宏
区宇波
马理
周振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6
|
|
2
|
基于PMF的武汉市大气细颗粒物消光来源解析 |
夏瑞
谭健
汪琼琼
吴兑
孔少飞
陈楠
邓涛
陶丽萍
张雪
吴柏禧
吴良斌
王庆
吴晟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3
|
世界三大湾区大气污染治理经验及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启示 |
廖彤
熊鑫
王在华
杨夏捷
黄映楠
冯嘉颖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4
|
在线超低温预浓缩-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联用系统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监测中的应用 |
吴曼曼
黄豆
岑延相
乔佳
区梓峰
高伟
黄正旭
|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4
|
|
5
|
广州市夏秋季HONO污染特征及白天未知源分析 |
杨闻达
程鹏
田智林
张贺伟
张曼曼
王伯光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9
|
|
6
|
张家口市一次沙尘天气气溶胶单颗粒理化特征和来源研究 |
李思思
黄正旭
王存美
李惠玲
李梅
周振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0
|
|
7
|
大气细颗粒物扬尘源单颗粒质谱特征 |
余南娇
黄渤
李梅
程鹏
李磊
黄正旭
高伟
周振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5
|
|
8
|
东莞市黑碳气溶胶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 |
孙天林
吴兑
吴晟
孙嘉胤
陈慧忠
邓涛
李梅
周振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1
|
|
9
|
2006~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气溶胶和臭氧垂直分布及复合污染特征 |
王庆
邓涛
吴兑
何国文
张雪
欧阳珊珊
陶丽萍
张泽彪
吴晟
周振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新型挥发性有机物吸附浓缩在线监测系统的研制 |
王甫华
吴曼曼
乔佳
陈家新
吕金诺
蔡伟光
汪建凯
高伟
|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11
|
广州市非污染天PM_(2.5)高值期硫酸盐分布特征及成因 |
张倩华
韩天玮
陈彦宁
廉秀峰
陈希
裴成磊
李梅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口罩污染物苯甲醛的光化学氧化反应的直接质谱监测 |
易曼
董淞斌
胡斌
|
《质谱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前体物与气象因子对珠江三角洲臭氧污染的影响 |
刘建
吴兑
范绍佳
廖志恒
邓涛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215
|
|
14
|
华北平原灰霾天气下大气气溶胶的单颗粒分析 |
张贺伟
成春雷
陶明辉
王子峰
陈良富
李梅
周振
|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1
|
|
15
|
基于情景分析的珠三角臭氧与前体物排放关系研究 |
沈劲
陈多宏
汪宇
何灵
程鹏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1
|
|
16
|
VOCs走航系统在响水环境应急监测中的探索应用 |
徐亮
宋兴伟
梁宵
王攀攀
康晓峰
苏海波
高伟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0
|
|
17
|
广州城区黑碳气溶胶吸光增强特性研究 |
孙嘉胤
吴晟
吴兑
李梅
邓涛
杨闻达
程鹏
梁粤
谭健
何国文
成春雷
李磊
周振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6
|
|
18
|
深圳市城区和郊区黑碳气溶胶对比研究 |
程丁
吴晟
吴兑
刘建
宋烺
孙天林
毛夏
江崟
刘爱明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34
|
|
19
|
嘉兴夏季臭氧污染的近地层垂直变化特征 |
何国文
吴兑
吴晟
李梅
邓涛
吴伟超
李莉
程鹏
袁婧
张颖龙
宋烺
孙嘉胤
陶丽萍
梁粤
谭健
周振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2
|
|
20
|
生物质锅炉排放细颗粒物质谱特征研究 |
张金文
李梅
成春雷
程鹏
白莉
刘军
周洋
黄渤
|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