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博罗县横河钠长石矿构造岩浆演化及成矿机理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文辉 钟晓清 +1 位作者 张苑平 刘师先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77,共7页
通过对广东省博罗县横河超大型钠长石矿床、锡铌钽矿化带和金矿化带野外勘查和室内微观分析,发现岩浆随着构造演化而分异自交代成矿的特殊新颖现象。研究表明该矿区在不同的构造旋回中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不同,持续构造压应力作用... 通过对广东省博罗县横河超大型钠长石矿床、锡铌钽矿化带和金矿化带野外勘查和室内微观分析,发现岩浆随着构造演化而分异自交代成矿的特殊新颖现象。研究表明该矿区在不同的构造旋回中构造应力场的主压应力方向不同,持续构造压应力作用下发生不同构造序次,岩浆也随构造应力场的演化而分异。燕山构造旋回控制的早期第三阶段岩浆,结晶分异和气液分异导致强烈岩浆自交代形成超大型钠长石矿床;燕山构造旋回控制的晚期岩浆,随着构造演化产生云英岩化、石榴子石化等岩浆自交代而锡铌钽矿物结晶富集成矿;燕山构造旋回最晚期的北北西向、北北东向、北西向断裂,控制岩浆热液期的金矿化带。即本矿区经构造岩浆演化分异,发生岩浆自交代至热液蚀变演化系列成矿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岩浆 演化分异 岩浆自交代热液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兴宁铁山嶂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黄云皇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3-30,共8页
本文讨论了矿区夕卡岩和铁矿成因。夕卡岩主要受围岩岩性控制,有固定的层位,属层控夕卡岩。铁矿赋存于有火山岩、含泥镁质灰岩夹层的碎屑岩中,受地层、岩性控制。它是在沉积或火山—沉积作用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而成的矿床。矿床具多层性... 本文讨论了矿区夕卡岩和铁矿成因。夕卡岩主要受围岩岩性控制,有固定的层位,属层控夕卡岩。铁矿赋存于有火山岩、含泥镁质灰岩夹层的碎屑岩中,受地层、岩性控制。它是在沉积或火山—沉积作用的基础上,经过改造而成的矿床。矿床具多层性,矿体呈层状、顺层整合产出。它们不论沿走向还是向深部延伸都受一定地层层位和岩性控制。属沉积或火山—沉积热变质改造的层控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夕卡岩 层控矿床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档案综合研究的建议
3
作者 汪黎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86-287,共2页
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要加快实施找矿突破战略的目标任务,将地质找矿工作推到了前... 2011年10月1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纲要(2011-2020年)》。《纲要》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要加快实施找矿突破战略的目标任务,将地质找矿工作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和全新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档案 国务院常务会议 矿产勘查工作 找矿工作 国务院总理 《纲要》 温家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地区海西-印支期推覆构造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2 位作者 彭少梅 冯向阳 王建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51-58,共8页
粤西推覆构造带总体沿罗定—云浮—清远—英德一线展布,NE-NNE走向,呈一向SE突出的弧形,长达350km,由NW向SE推覆,水平推覆距离大于40km。推覆构造的外来系统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和寒武系,原地系统为泥盆系和... 粤西推覆构造带总体沿罗定—云浮—清远—英德一线展布,NE-NNE走向,呈一向SE突出的弧形,长达350km,由NW向SE推覆,水平推覆距离大于40km。推覆构造的外来系统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和寒武系,原地系统为泥盆系和石炭系。它形成于海西—印支期,燕山期又经历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大规模的岩浆活动及白垩纪内陆盆地的沉积作用。后期的剥蚀作用,导致构造窗发育。这是一个经历了强烈改造的同碰撞型巨型逆冲推覆构造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西-印支期 推覆构造 地质特征 粤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高州岩群宏观-超微观构造特征及形成机理
5
作者 杨坤光 彭少梅 郑建平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18-227,共10页
高州岩群是云开地区最古老的地层体,宏观露头主要发育5种不同构造样式和区域性NE缓倾的拉伸线理。显微构造显示出下部混合片麻状花岗岩具准岩浆结构特点;石英C轴组构呈开角70°~80°小圆环带和低级对称型;超显微构... 高州岩群是云开地区最古老的地层体,宏观露头主要发育5种不同构造样式和区域性NE缓倾的拉伸线理。显微构造显示出下部混合片麻状花岗岩具准岩浆结构特点;石英C轴组构呈开角70°~80°小圆环带和低级对称型;超显微构造显示了石英以扩散蠕变为主,长石以位错蠕变为主。在前晋宁期,云开地区长期处于伸展状态并发生了自SW向NE方向的近水平分层剪切,变形主要温度范围在300~700℃,深度在10~23km,剪切差异应力在几十至几百MPa。高州岩群中5种不同构造样式是近水平分层剪切持续上移所致,而下部片麻状花岗岩则是含基性火山岩的沉积岩在原地剪切深熔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岩群 构造特征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塌山斑岩锡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 被引量:35
6
作者 刘师先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49-157,共9页
燕山晚期早阶段斑岩成岩过程自交代,即白云母化和钠长石化过程锡石晶出成矿。岩浆期后气液期亦有锡石富集,中温热液作用微弱,偶见锡石硫化物石英脉,这乃是斑岩锡矿成矿模式典型。
关键词 斑岩 锡矿 矿床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泥盆纪各时期古地理
7
作者 黄云皇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1992年第1期20-25,共6页
本文是在“广东泥盆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预测”研究课题基础上写成的。广东泥盆纪地层相当发育,矿产丰富。“六五”期间一些科研和生产单位先后对广东泥盆纪沉积岩相和层控矿床进行过研究。本文主要介绍广东泥盆纪各时期... 本文是在“广东泥盆纪岩相古地理及沉积、层控矿产远景预测”研究课题基础上写成的。广东泥盆纪地层相当发育,矿产丰富。“六五”期间一些科研和生产单位先后对广东泥盆纪沉积岩相和层控矿床进行过研究。本文主要介绍广东泥盆纪各时期古地理面貌、沉积盆地的发展演化。广东泥盆纪古地理主要受北东向和东西向超壳深断裂控制,这些断裂由加里东末期的挤压转化为泥盆纪时的北西—南东向和南北方向的拉张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地理图 沉积岩相 沉积盆地 岩相古地理 层控矿床 加里 碎屑岩 同沉积 斜层理 晚泥盆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界面反射的反射波法频率域解释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罗伟新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580-588,共9页
根据纵波在细杆中传播的理论,在单界面反射的条件下,本文推导了时域曲线的振幅谱,分解为振源振幅谱和|L(ω)|函数的过程,井推导了与|L(ω)|函数的极值相关的L(a)函数.利用L(ω)模函数的特性,就能较为准确的确定反射... 根据纵波在细杆中传播的理论,在单界面反射的条件下,本文推导了时域曲线的振幅谱,分解为振源振幅谱和|L(ω)|函数的过程,井推导了与|L(ω)|函数的极值相关的L(a)函数.利用L(ω)模函数的特性,就能较为准确的确定反射界面的反射系数和反射波往返时两个参数,为反射波法桩基质量检测的频率城解释方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础 质量检测 反射波法 频率域 解释法
全文增补中
辽西新太古代钓鱼台花岗岩成因及演化过程:来自岩石组构的证据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媛媛 蔡丽斌 +3 位作者 金巍 刘婷 郑培玺 李婧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867-2880,共14页
辽西兴城钓鱼台地区分布一套花岗质杂岩,是新太古代"绥中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岗质杂岩以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为主,少量细粒黑云闪长岩(包体)及脉状花岗岩,各类岩石接触关系明确,本文定义为"钓鱼台花岗岩&... 辽西兴城钓鱼台地区分布一套花岗质杂岩,是新太古代"绥中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花岗质杂岩以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为主,少量细粒黑云闪长岩(包体)及脉状花岗岩,各类岩石接触关系明确,本文定义为"钓鱼台花岗岩"。锆石U-Pb同位素测试结果显示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石英闪长岩、脉状花岗岩的形成年龄分别为2538±20Ma、2476±56Ma、2470±18Ma,同为新太古代末期热事件的产物。通过该花岗岩组合的宏观-微观组构解析表明,似斑状花岗闪长岩表现为均匀块状构造,具有深熔花岗质岩浆的典型堆晶结构;细粒黑云闪长岩为细粒结构,呈小型暗色包体分布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中,包体的塑性变形、捕掳晶、淬冷边及反向脉等组构发育,具有铁镁质基性岩浆加入同深熔花岗闪长岩并快速冷却的特征;暗色的石英闪长岩主要分布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之下,接触带附近似斑状花岗闪长岩中的钾长石变斑晶明显增多,显示闪长质岩浆"底垫"侵位加热的特征;脉状花岗岩同时穿切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和石英闪长岩,具有熔体富集脉体的结构特征。各类岩石中变形组构均不发育。钓鱼台花岗岩记录了新太古代末期地壳深熔和壳幔相互作用过程,岩石组构研究表明新太古代地壳再造作用是一个"静态"多期次的缓慢深熔过程,伴有同期幔源基性物质加入并混合,以及随后大规模的基性岩浆底侵。由此推断钓鱼台花岗岩形成的构造背景为幔源岩浆垂向底侵过程,可能是与俯冲带关联不明显的岩浆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钓鱼台花岗岩 深熔作用 堆晶结构 岩浆混合 岩浆底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推覆构造系统对金银及多金属矿床的控制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大岗 孟宪刚 +3 位作者 彭少梅 冯向阳 邵兆刚 王建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1期22-32,共11页
粤西推覆构造系统主要形成于海西—印支期 ,构造型式属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 ,扩展方式为前展式 ,外来系统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和塞武系 ,原地系统为泥盆系、石炭系 ,次级逆冲断裂带多为上陡下缓的犁状形态。在横剖面上推覆构造系统中的构... 粤西推覆构造系统主要形成于海西—印支期 ,构造型式属褶皱式逆冲推覆构造 ,扩展方式为前展式 ,外来系统为前震旦系、震旦系和塞武系 ,原地系统为泥盆系、石炭系 ,次级逆冲断裂带多为上陡下缓的犁状形态。在横剖面上推覆构造系统中的构造带组合较齐全 ,且不同的构造带、构造部位成矿和控矿的作用不同 ,可分为 :①断坪滑覆带中的矿床———新榕锰矿及银铅矿化 ;②推覆隆起韧性剪切带中的矿床———河台金矿 ;③断坡突起韧性剪切带中的矿床———大沟谷金矿 ;④推覆褶皱—冲断带中的矿床———大降坪硫铁矿 ;⑤盆内褶断带中的矿床———石径金矿 ;⑥前缘剥离拉伸带中的矿床———长坑金银矿 ;这些不同类型的矿床所具有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表明除地层岩性外推覆构造系统对该区金银及多金属矿的成矿和控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覆构造系统 控矿作用 多金属矿床 贵金属矿床 成矿作用 形成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裂隙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的理论与实践新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王成虎 邢博瑞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89-1297,共9页
HTPF法测试所需的数目众多的原生裂隙面大大制约了这种方法的推广应用。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为原生裂隙面上广泛存在的剪应力建立力学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和计算机程序试错搜索原生裂隙面摩擦系数的办法反演原地应力张量。理论上基于每个... HTPF法测试所需的数目众多的原生裂隙面大大制约了这种方法的推广应用。针对这一问题,通过为原生裂隙面上广泛存在的剪应力建立力学方程,利用最小二乘法和计算机程序试错搜索原生裂隙面摩擦系数的办法反演原地应力张量。理论上基于每个原生裂隙面的水压致裂测试结果可以建立两个力学方程,那么只需要3条原生裂隙就可以求解原地应力张量,但为了保证计算机程序反演收敛,至少需要5条原生裂隙,这一方法被定名为M-HTPF法。将这种方法在山东某科研钻孔的原地应力测量作业中进行了应用,通过利用5条原生裂隙面上的水压致裂测试得到的关闭压力和方位角数据,反演得到原地应力张量:σ_1=8.85 MPa,方位角为N58.12°W∠14.18°;σ_2=6.61 MPa,方位角为N26.2°E∠-21.54°;σ_3=5.01 MPa,方位角为N62.86°E∠63.86°。通过与同一钻孔内的经典水压致裂法的测量结果对比可知,两种方法得到的最小主应力和中间主应力非常接近,最大主应力则相差较大;两种方法获得的最大、最小主应力方位角基本一致。该方法为单孔三维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压致裂 修正HTPF法 原地应力测量 现场操作 关闭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类跗跖骨形态结构多样性及其功能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玉光 田晓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03-709,共7页
鸟类的跗跖骨以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与其他四足动物跗骨、跖骨相区别。不同类型鸟类之间的生态习性和适应形式相互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与之相对应的跗跖骨的形态结构也产生了多样性分异,形成了鸟类跗跖骨形态结构与对应功能行为的适应性选... 鸟类的跗跖骨以其独特的结构特征与其他四足动物跗骨、跖骨相区别。不同类型鸟类之间的生态习性和适应形式相互间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与之相对应的跗跖骨的形态结构也产生了多样性分异,形成了鸟类跗跖骨形态结构与对应功能行为的适应性选择。鸟类跗跖骨形态结构多样性的研究不仅为了解不同类型鸟类的生态习性提供证据,也使鸟类后肢骨骼的功能行为学得以逐步完善。特别是通过对现生鸟类跗跖骨形态结构多样性与对应功能的分析,可以此作为研究早期鸟类形态习性的参考依据,同时也可进一步探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鸟类功能行为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跗跖骨 形态结构 功能行为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弱夹层地基土钉支护的安全设计计算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志明 黄成平 戴真印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2002年第4期30-32,50,共4页
本文通过对某基坑失稳实例的工程计算分析 ,探讨在软弱夹层发育地段设计采用土钉支护时 ,支护体稳定性验算应注意的问题 。
关键词 土钉支护 工程计算 稳定性 基坑支护 治理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新洲同推覆期变形实验结果及其意义
14
作者 彭少梅 庞葵花 +1 位作者 王子江 杨元根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2期127-133,共7页
粤北新洲推覆构造是新洲金矿和大沟谷金矿的控矿构造。在各推覆席体弱变形域中取岩石样品,进行中低温高压递进变形实验。结果表明,变形样品的构造分解作用强烈,剪切溶解一定向生长现象发育,中温中ε滑移系起主导作用,直线型位错广... 粤北新洲推覆构造是新洲金矿和大沟谷金矿的控矿构造。在各推覆席体弱变形域中取岩石样品,进行中低温高压递进变形实验。结果表明,变形样品的构造分解作用强烈,剪切溶解一定向生长现象发育,中温中ε滑移系起主导作用,直线型位错广泛出现,从而再现了同推覆期构造分解和剪切溶解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u-As-Bi-W型含矿源岩的同推覆期活化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推覆期 变形实验 组构分析 成矿模式 推覆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黄岭岩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的剪切深熔机理
15
作者 杨坤光 彭少梅 郑建平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29-437,共9页
粤西黄岭岩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属于云开地块的基底岩系(2600Ma~1700Ma),自下而上发育3种构造样式:下部透入性剪切变形带;中部平直均匀变形带;上部为揉皱带。应变分析表明.近水平分层剪切作用以及剪切应变带的向上迁移形成了上... 粤西黄岭岩组片麻状花岗质岩石属于云开地块的基底岩系(2600Ma~1700Ma),自下而上发育3种构造样式:下部透入性剪切变形带;中部平直均匀变形带;上部为揉皱带。应变分析表明.近水平分层剪切作用以及剪切应变带的向上迁移形成了上述不同构造样式。化学分析显示不同构造样式的花岗质岩石具有陆壳改造S型花岗岩特点。它们可能是形成于浅海一半深海的碎属原岩在原地或准原地剪切深熔的结果。剪切深熔深度约13km~15km,峰期变形在2000Ma~1700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 化学分析 剪切深熔 片麻状岩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北新洲推覆体三维有限应变的分形特征
16
作者 吴湘滨 彭少梅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81-84,共4页
在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和三维有限应变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分形几何理论研究三维有限应变这一复杂现象。认为各推覆片体付林参数分维值无明显差异;应变强度分维值则后缘小,前缘大。应变强度分维值差异主要与应变类型有关。
关键词 分形 分维 推覆构造 有限应变 粤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中钢管桩受力及变形实测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林希强 刘晓阳 +1 位作者 姚爱国 余钦发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3-36,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中钢管桩的工作性能 ,以广州珠江新城E1- 1地块项目基坑为例 ,通过对该基坑复合土钉支护结构中钢管桩侧土压力和钢管表面应变的现场监测 。
关键词 钢管桩 复合钉支护 基抗 受力 变形分析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鞍山地区始—古太古代花岗质地壳的形成及演化——深沟寺杂岩的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家辉 金巍 +2 位作者 王亚飞 李斌 蔡丽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87-907,共21页
鞍山是华北克拉通唯一保存有完整太古宙地质记录(3.81~2.5Ga)的地区。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区太古宙早期花岗质地壳的形成及演化,本文对鞍山地区典型的太古宙杂岩——深沟寺杂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根据岩石学及产... 鞍山是华北克拉通唯一保存有完整太古宙地质记录(3.81~2.5Ga)的地区。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区太古宙早期花岗质地壳的形成及演化,本文对鞍山地区典型的太古宙杂岩——深沟寺杂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根据岩石学及产状分析确定了始太古代奥长花岗质片麻岩和古太古代混合岩化片麻岩杂岩两个主要岩石单元:前者SIMS锆石U-Pb定年结果为3803±9Ma,代表始太古代古老的花岗质陆壳;后者年龄为3311~3335Ma,代表古太古代强烈构造-变质热事件。始太古代奥长花岗岩以高Si、富Na、贫K为特征;轻重稀土分异不明显,(La/Yb)N值介于6.76~35.96,具有弱的负铕异常(δEu=0.57~1.43);微量元素相对富集Rb、La、Hf和Zr等,亏损Nb、Ta、Sr和Ti等,且Sr/Y比值(8~29)、Mg#(21~30)、Cr(8.81×10^(-6)~28.00×10^(-6))和Ni(0.881×10^(-6)~18.55×10^(-6))含量较低,表明源区无地幔物质参与,且未与石榴子石发生平衡,斜长石可能残留源区,形成深度相对较浅。同时结合鞍山地区~3.8Ga锆石具有正的εHf(t)值,始太古代奥长花岗岩来源于地幔岩浆底侵导致地壳底部含水玄武质岩石(角闪岩)部分熔融形成的新生地壳。古太古代混合岩化片麻岩杂岩的主要矿物组合为石英+斜长石+黑云母,无不一致相矿物(钾长石、矽线石和石榴子石等),表明熔融过程中含水矿物未发生脱水反应,主要反应为Qtz+Pl±H2O=melt。此外,混合岩化片麻岩杂岩中未见富铝矿物和碎屑岩结构,推断其为正片麻岩,原岩为奥长花岗岩或英云闪长岩;结合岩石中存在大量始太古代继承锆石,且~3.3Ga锆石εHf(t)多为负值,混合岩化片麻岩杂岩形成于始太古代奥长花岗质地壳的重熔。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鞍山地区始—古太古代花岗质地壳演化可划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始太古代奥长花岗质地壳生长(~3.8Ga)和古太古代花岗质地壳重熔(~3.3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锆石U-Pb定年 部分熔融 地壳演化 鞍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发现的全新世猛禽类及其意义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玉光 王炜林 +2 位作者 胡松梅 田晓阳 刘庆国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3-757,共5页
记述了1997年在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发掘过程中首次在这里发现的全新世猛禽类标本,通过分类学的对比研究,这些标本被鉴定为苍鹰左尺骨、雕右跗跖骨和雕鸮右跗跖骨。这在先前陕西境内其他一些遗址中猛禽类的发现记载是少有的。它为研究泉... 记述了1997年在陕西华县泉护村遗址发掘过程中首次在这里发现的全新世猛禽类标本,通过分类学的对比研究,这些标本被鉴定为苍鹰左尺骨、雕右跗跖骨和雕鸮右跗跖骨。这在先前陕西境内其他一些遗址中猛禽类的发现记载是少有的。它为研究泉护村遗址的古环境、古气候变化和推测遗址中出现的以猛禽类为题材的陶鸮鼎、隼形陶饰、陶器上出现的彩绘鸟纹提供了实物参考,并成为进一步了解全新世时期古人生活特点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省 泉护村遗址 猛禽类 全新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鸟类后肢骨骼组合的长度比例及其机理初步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玉光 李志恒 田晓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7-505,共9页
鸟类后肢骨骼是组成鸟类运动系统的主要部分,也是协助鸟类完成各项功能行为的骨骼组成。不同生态类型的鸟类在后肢骨骼的组成上存在明显的特征,并以此相区别。本文通过大量对比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生态系统鸟类后肢骨骼的组成特点初步认... 鸟类后肢骨骼是组成鸟类运动系统的主要部分,也是协助鸟类完成各项功能行为的骨骼组成。不同生态类型的鸟类在后肢骨骼的组成上存在明显的特征,并以此相区别。本文通过大量对比分析不同类型、不同生态系统鸟类后肢骨骼的组成特点初步认为:鸟类后肢骨骼的长度组成及比率特征是与其运动栖息习性等机能紧密联系的。习于地面行走、奔跑为特征的典型地栖鸟类,后肢骨骼中胫跗骨最长,其次跗跖骨长度大于股骨;而以树上栖息、跳跃为特征的典型树栖鸟类,后肢骨骼中胫跗骨最长,而股骨长度大于跗跖骨;猛禽类因生活习性介于前两类鸟类之间,故股骨与跗跖骨长度比较也是在二者之间变化的。同时应用三元图表方法得出的直观统计结果也同样说明上述结论,并尝试对不同鸟类后肢骨骼的运动机能进行推断。本研究从系统解剖学角度将鸟类后肢骨骼系统与运动功能进行对比剖析,同时对于了解、解释鸟类的运动机理也具有直接的意义,而且依此结论也可作为恢复古鸟后肢骨骼长度和判断其生态行为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类 后肢骨骼 统计分析 长度比例 运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