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鹦鹉岭钨多金属矿床中黑云母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1
作者 郑伟 陈懋弘 +5 位作者 赵海杰 赵财胜 侯可军 刘建新 李学孟 常利忠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21-4135,共15页
钦杭成矿带不仅是扬子与华夏陆块的碰撞拼接带,而且也是华南地区独具特色的铜金和钨锡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以鹦鹉岭钨钼多金属矿床含矿岩体-黑云母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首次开展了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获... 钦杭成矿带不仅是扬子与华夏陆块的碰撞拼接带,而且也是华南地区独具特色的铜金和钨锡多金属成矿带。本文以鹦鹉岭钨钼多金属矿床含矿岩体-黑云母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首次开展了锆石 LA-ICP-MS U-Pb 同位素定年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获得其锆石206Pb/238U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81.30.6Ma,其与已获得的辉钼矿Re-Os等时线年龄83.01.7Ma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表明鹦鹉岭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同时发生于晚白垩世,即中生代燕山晚期。该岩体的锆石εHf(t)值大多数为负值,少部分大于0,变化于-5.72~1.40,平均值为-2.09,表明其主要成岩物质来自于壳源。εHf(t)-t图解上,εHf(t)均落在球粒陨石演化线之下,呈弱亏损的特征,指示地壳部分熔融的岩浆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1.06~1.51Ga,指示成岩物质主要来源于中元古代古老地壳岩石的部分熔融。结合已有的地球化学、岩石学和区内高精度成岩成矿年龄资料,表明鹦鹉岭钨多金属矿床形成于华南岩石圈伸展-减薄的环境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定年 Hf同位素 鹦鹉岭钨多金属矿 晚中生代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深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 U-Pb和单矿物^(40)Ar/^(39)Ar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黎敦朋 邱小平 +2 位作者 张文慧 刘文元 于波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83-797,共15页
通过对福建紫金山矿田深部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主期似斑状花岗闪长岩3组锆石SHRIMP U-Pb和2组角闪石、钾长石^(40)Ar/^(39)Ar测年,获得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01.8±1.5 Ma(n=34,MSWD=1.0),代表紫金山矿田深部与成矿作... 通过对福建紫金山矿田深部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主期似斑状花岗闪长岩3组锆石SHRIMP U-Pb和2组角闪石、钾长石^(40)Ar/^(39)Ar测年,获得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101.8±1.5 Ma(n=34,MSWD=1.0),代表紫金山矿田深部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主期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同时获得角闪石^(40)Ar/^(39)Ar冷却年龄为100±11 Ma、102.2 Ma,钾长石的^(40)Ar/^(39)Ar冷却年龄为96.3±1.7 Ma、98.5 Ma。依据矿物封闭温度理论,估算紫金山矿田深部与成矿作用有关的主期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由锆石结晶至角闪石40Ar/39Ar体系封闭、再到钾长石^(40)Ar/^(39)Ar体系封闭的岩石冷却速率分别是40.7~67.1℃/Ma、116.9~216.3℃/Ma,显示岩石的冷却速率较大;由古地温梯度推算主期似斑状花岗闪长岩结晶(101.8±1.5 Ma)至钾长石^(40)Ar/^(39)Ar体系封闭(96.3±1.7 Ma)期间岩体隆升剥露了约3 km,暗示地壳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快速隆升剥蚀作用。紫金山矿田深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佐证了紫金山矿田深部存在一个大岩基,并约束了紫金山矿田斑岩型矿床的成矿时代,单矿物的^(40)Ar/^(39)Ar年龄为矿区的隆升剥露研究提供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 U-Pb测年 40Ar/39Ar测年 岩石冷却 似斑状花岗闪长岩 紫金山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阳山金矿带安坝矿段地质特征 被引量:4
3
作者 陶宏 吴昊 +7 位作者 王根厚 陈胜男 孟献真 黄忠军 孙彦峰 刘星宇 裴小龙 王一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97-505,共9页
甘肃省阳山金矿带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比较大的金矿床之一。该矿带全长约25km,自西向东由泥山、葛条湾、安坝、高楼山、观音坝和张家山矿段等六个矿段组成,其中规模最大的两条矿脉305#和314#位于安坝矿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 甘肃省阳山金矿带是我国目前已发现的规模比较大的金矿床之一。该矿带全长约25km,自西向东由泥山、葛条湾、安坝、高楼山、观音坝和张家山矿段等六个矿段组成,其中规模最大的两条矿脉305#和314#位于安坝矿段。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阳山金矿带安坝矿段第17号勘探线的7个钻孔剖面,观察了岩性、矿化和结构特征。综合研究表明,该勘探剖面总体为一褶皱构造,转折端处于剖面北侧。该区的强烈变形变质作用后形成了大量的破碎带,安坝矿段的主矿体就赋存在这些破碎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阳山金矿带 安坝矿段 勘探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紫金山矿田中生代岩浆岩演化序列研究 被引量:34
4
作者 于波 裴荣富 +4 位作者 邱小平 陈景河 黎敦朋 张文慧 刘文元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37-446,共10页
福建紫金山矿田中生代岩浆活动分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二幕,第一幕为晚侏罗世(154~149Ma)挤压环境下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壳源S型花岗岩紫金山复式岩体与才溪岩体的侵位,复式岩体具有154Ma、150Ma及149Ma三次脉动;才溪岩体侵位时代约150M... 福建紫金山矿田中生代岩浆活动分为晚侏罗世和早白垩世二幕,第一幕为晚侏罗世(154~149Ma)挤压环境下的岩浆活动,表现为壳源S型花岗岩紫金山复式岩体与才溪岩体的侵位,复式岩体具有154Ma、150Ma及149Ma三次脉动;才溪岩体侵位时代约150Ma。第二幕发生于早白垩世(125~93Ma)构造拉张、地幔上涌的环境,岩浆活动共4期,形成一套I型花岗岩及共源异相的火山岩、次火山岩,为成矿提供了物源和热源。其中第1期为早白垩世火山喷发与岩浆超浅层就位,形成石帽山群下段的英安岩及紫金山次火山岩(125~118Ma);第2期表现为石帽山群下段安山岩喷发与四方岩体的侵位以及英安玢岩的形成(109~103Ma);第3期表现为石帽山群下段英安岩的喷发和罗卜岭—紫金山似斑状花岗闪长(斑)岩的侵位以及龙江亭、二庙沟附近的石英闪长玢岩的形成(103~100Ma);第4期表现为晚期罗卜岭斑岩的侵位、石帽山群上段流纹岩的喷发和大岩里花岗斑岩岩脉、金铜矿的石英斑岩脉等成矿后期无矿脉岩的形成(100~93Ma)。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两个岩浆系统各自形成共源岩浆异地异相分异演化的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金山矿田 岩浆岩演化 同位素年代学 中生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南大富足花岗岩体西部铀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运涛 张小平 +5 位作者 裴荣富 陈永飞 倪修义 王浩琳 邱小平 于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9-379,共11页
赣南大富足花岗岩体位于南岭构造带北部,与武夷山构造带南段交汇处,为印支-燕山期复式花岗岩岩体。岩体西部的河草坑铀矿田是中国重要的铀矿田之一。大富足花岗岩基由小富足、上寮、赤泥、富城、草桃背5个岩体组成,均为富硅、贫铁镁、... 赣南大富足花岗岩体位于南岭构造带北部,与武夷山构造带南段交汇处,为印支-燕山期复式花岗岩岩体。岩体西部的河草坑铀矿田是中国重要的铀矿田之一。大富足花岗岩基由小富足、上寮、赤泥、富城、草桃背5个岩体组成,均为富硅、贫铁镁、铝过饱和的钙碱性花岗岩,具有较高的铀背景值。岩体西部边缘有一长10 km、宽1km的紫色蚀变带,其下为绿色蚀变带,铀矿体赋存于紫色带底部与绿色带界面上下。铀矿经过了花岗岩成矿阶段、火山岩成矿阶段和淋积叠加成矿阶段。文章通过分析基底地层、岩体特征、构造、区域蚀变及铀矿化控制因素等,总结了该区"铀源丰富、热源充足、构造发育、蚀变强烈、剥蚀适中"等5个有利铀成矿条件,在此基础上确定半岭及大坪山2处为最有远景的地段,分别位于岩体西部火山机构附近铀矿隐伏区及北部地堑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花岗岩体 铀矿产地 成矿作用 成矿条件 远景地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根桩在基础加固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辉 陈剑平 阙金声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2期1290-1294,共5页
树根桩因其桩径小,施工中具有很多的优点而在国内外基础或地基加固、基坑支护、边坡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树根桩在基础加固中其布桩条件和受力情况与复合桩基理论相符合,在加固设计中引入复合桩基理论。通过对树根桩基础加固中两种情况... 树根桩因其桩径小,施工中具有很多的优点而在国内外基础或地基加固、基坑支护、边坡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树根桩在基础加固中其布桩条件和受力情况与复合桩基理论相符合,在加固设计中引入复合桩基理论。通过对树根桩基础加固中两种情况:地基承载力不足和建筑荷载增加时复合桩基受力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原则,且整体安全度大于2.0,不受天然地基承载力与所需承担的总竖向荷载之比的影响,在基础加固的应用中采用复合桩基设计,工程量可大大减小。树根桩在施工中要保证桩与原有基础的有效连接,工程实践中基础沉降监测成果表明,成孔时直接穿过基础,在基础底部扩大桩径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根桩 复合桩基 安全度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阳山金矿构造-流体-金成矿作用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孟献真 王根厚 +2 位作者 王行军 陈胜男 陶宏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80-591,共12页
基于对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的构造变形分析、石英组构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探讨了阳山金矿床的形成过程和热液成矿机制,认为自三叠纪以来,该区先后经历了韧性、韧-脆性及两期脆性等多期构造变形演化过程,并伴随多次岩浆热液活动。流... 基于对甘肃省文县阳山金矿床的构造变形分析、石英组构分析及流体包裹体研究,探讨了阳山金矿床的形成过程和热液成矿机制,认为自三叠纪以来,该区先后经历了韧性、韧-脆性及两期脆性等多期构造变形演化过程,并伴随多次岩浆热液活动。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本区的均一温度主要集中在265~290℃,215~240℃和165~190℃等三个区间,流体组份体系接近于NaCl-H2O-CO2体系,成矿流体密度估计在0.98~1.02g/cm3之间,成矿压力估计为89.6MPa,流体包裹体盐度估计在0.7%~9.4%NaCl之间,激光拉曼显示其主要成分为H2O和CO2,据不同类型包裹体共生组合及流体演化特征,认为不同流体的混合是导致大量金沉淀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山金矿 构造变形 流体包裹体 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揭泥石流物源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汤连生 马威 +1 位作者 林建南 廖化荣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6-120,共5页
以广东潮州—揭阳地区为例,在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其来源提出了"隐形松散堆积物"的概念,并分析了物源的形成过程和机理,重点探讨了台风暴雨与植被以及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认为它们是潮揭泥石流物源形成的重... 以广东潮州—揭阳地区为例,在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其来源提出了"隐形松散堆积物"的概念,并分析了物源的形成过程和机理,重点探讨了台风暴雨与植被以及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认为它们是潮揭泥石流物源形成的重要原因,从而改变了长期以来认为该地区泥石流松散固体物质缺乏的认识,为该类地区泥石流研究提供了一个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州—揭阳地区 泥石流 物源 隐形松散堆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西南灰家堡金矿田成矿构造特征研究 被引量:23
9
作者 邱小平 孟凡强 +1 位作者 于波 任卫波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83-793,共11页
灰家堡矿田中水银洞等金矿床具有极高的矿石品位,成为卡林型金矿床特例。通过矿田构造与矿床地质研究,结合CSAMT深部探测,文章提出了灰家堡背斜为含金超压流体上拱形成的气液热隆褶曲,含金超压流体沿背斜轴部破裂带和盲断裂爆破上涌,交... 灰家堡矿田中水银洞等金矿床具有极高的矿石品位,成为卡林型金矿床特例。通过矿田构造与矿床地质研究,结合CSAMT深部探测,文章提出了灰家堡背斜为含金超压流体上拱形成的气液热隆褶曲,含金超压流体沿背斜轴部破裂带和盲断裂爆破上涌,交代上覆围岩形成高品位的层控型和断裂型金矿体的成矿模式,中二叠统与上二叠统之间岩溶不整合构造(构造蚀变体)作为深部含矿流体的中转聚集站,本身也赋存大规模的金矿体,据此提出了多方位的深部成矿预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学 超压流体 气液热隆褶曲 富金卡林型金矿 CSAMT探测 灰家堡金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静止侧压力对抗滑桩的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波 佴磊 +2 位作者 伍法权 郭改梅 柴建峰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7-840,共4页
在二维剖面上,抗滑桩两侧岩土体规模及形态差异导致桩两侧静止侧压力的合力不等,且合力作用点也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直接影响作用于抗滑桩上的弯矩与剪力。滑体在重力作用下存在整体滑动及侧向膨胀两种效应:当滑动面倾角较小时,侧向膨... 在二维剖面上,抗滑桩两侧岩土体规模及形态差异导致桩两侧静止侧压力的合力不等,且合力作用点也不在同一水平线上,这直接影响作用于抗滑桩上的弯矩与剪力。滑体在重力作用下存在整体滑动及侧向膨胀两种效应:当滑动面倾角较小时,侧向膨胀效应占优势,抗滑桩的设计荷载应依据桩两侧静止侧压力合力之差;当滑动面倾角较大时,滑动效应占主导地位,抗滑桩的设计荷载可根据各种条分法来确定。此外,通过有限单元法算例说明数值计算方法是求解静止侧压力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推力 条分法 静止侧压力 抗滑桩 数值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泥石流防治决策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威 林建南 +1 位作者 汤连生 廖化荣 《灾害学》 CSCD 2009年第2期21-24,共4页
从系统理论出发,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与区域泥石流防治相关因子进行分析,构建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泥石流防治决策模型。并以广东省潮揭地区泥石流防治决策为实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和实际情况较符合。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AHP) 区域泥石流 防治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衬垫中污染物运移的一维概率分析
12
作者 何俊 肖衡林 郭改梅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8-41,共4页
衬垫中污染物的运移分析一般采用确定性方法。为了研究渗透系数变异性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基于土层剖面随机场理论,将渗透系数模拟成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空间随机场,利用Monte—Carlo和数值希睫分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结... 衬垫中污染物的运移分析一般采用确定性方法。为了研究渗透系数变异性对污染物运移的影响,基于土层剖面随机场理论,将渗透系数模拟成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空间随机场,利用Monte—Carlo和数值希睫分两种方法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衬垫渗透系数的空间变异性对污染物运移有重要影响。变异系数较大时,衬垫失效概率在前期较大而后期较小,但衬垫底部出现高浓度(相对浓度0.9—1.0)的几率也较高。衬垫的可靠性要综合考虑渗透系数的变异性和渗透系数数值范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 变异性 渗透系数 对数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