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深圳大鹏半岛薇甘菊的空间发生规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唐尚杰
杨龙
+4 位作者
刘美洁
黄钰辉
甘先华
尹光彩
孙中宇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6-234,共9页
【目的】研究薇甘菊的入侵与地形、人为干扰间的关系,量化不同干扰因素对薇甘菊发生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薇甘菊的发生规律,为薇甘菊的系统防治与管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无人机遥感系统所获取的高分辨率航片作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
【目的】研究薇甘菊的入侵与地形、人为干扰间的关系,量化不同干扰因素对薇甘菊发生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薇甘菊的发生规律,为薇甘菊的系统防治与管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无人机遥感系统所获取的高分辨率航片作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方法确定薇甘菊的发生区域后结合3S技术手段,对深圳大鹏半岛210000 m^(2)研究区内的薇甘菊发生状况与地形因子及人为干扰度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研究区内薇甘菊在低海拔区和阳坡分布居多,86.80%的薇甘菊入侵发生在人类轻中度干扰区,20°~40°坡度位置是薇甘菊的重点发生区。研究网格单元内薇甘菊的发生面积与坡度、高程显著负相关(P<0.01),与坡向相关性较差。【结论】在人为干扰较小的自然条件下,制约薇甘菊扩散发生的主要因子是入侵地的群落结构,而在人为干扰较为严重的地区,薇甘菊入侵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消失后产生的空白生态位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甘菊
空间分布
地形因子
人为干扰指数
扩散规律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植被增渗效应对花岗岩残积土浅层滑坡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陈敬业
王钧
+3 位作者
宫清华
袁少雄
许安泽
罗依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华南地区台风暴雨诱发的滑坡往往呈浅层、流态化、群发性等特征,大量调查发现植被增渗效应对花岗岩残积土滑坡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但目前研究大多探讨植被根系对土体渗透性的影响,未能揭示植被增渗效应对浅层滑坡的影响机理。基于此,以...
华南地区台风暴雨诱发的滑坡往往呈浅层、流态化、群发性等特征,大量调查发现植被增渗效应对花岗岩残积土滑坡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但目前研究大多探讨植被根系对土体渗透性的影响,未能揭示植被增渗效应对浅层滑坡的影响机理。基于此,以“2019.6.9”广东省龙川县群发性滑坡灾害为例,通过大量现场勘查,查明滑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与植被发育情况,分析植被对浅层滑坡的增渗效应;采用“双环入渗法”测得不同植被样地的入渗速率,分析其下渗过程和渗透规律;选取典型滑坡剖面,建立地质模型,运用Geo-Studio软件对强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渗流规律和土体应力-应变特征进行模拟;最后结合模拟结果和现场调查情况,分析强降雨条件下植被增渗效应对浅层滑坡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植被能够有效地增强土壤渗透能力,渗透能力大小依次为针叶林地、灌木林地、裸土地;在植被增渗效应影响下,雨水入渗到根土复合层底部会发生滞水现象,浅层土体迅速趋于饱和,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及渗流力瞬时剧增,土体饱水使得残积土发生软化,同时边坡自重增加,最终导致斜坡失稳。研究结果可为华南地区暴雨群发性滑坡的形成机理、预警预报等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植被根系
增渗效应
滑坡灾害
成灾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天然次生林林窗格局与林下生物多样性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唐尚杰
刘美洁
+5 位作者
黄钰辉
甘先华
张卫强
孙中宇
尹光彩
杨龙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1期30-40,共11页
林窗作为一种中小尺度干扰在森林群落中广泛存在。林窗可以改善林下光照和水热条件,进而对林下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林窗与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深圳大鹏半岛鹅公村附近面积为1 hm^(2)的阔叶混交次生林为研究对...
林窗作为一种中小尺度干扰在森林群落中广泛存在。林窗可以改善林下光照和水热条件,进而对林下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林窗与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深圳大鹏半岛鹅公村附近面积为1 hm^(2)的阔叶混交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将植被调查数据与无人机遥感正射影像相结合,从不同尺度分析了研究地林窗格局与林下生物多样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地属典型次生林,群落正处于演替的初、中级阶段,林下层主要由灌木和小乔木组成;2)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提取的林窗呈数量多、面积小的空间分布格局,面积在2~15 m^(2)的林窗面积占比达到93.6%,最大林窗面积为20.75 m^(2),平均林窗面积为3.99 m^(2);3)10 m×10 m和20 m×20 m尺度下,林窗与林下生物多样性间无显著相关关系,5 m×5 m尺度下,最大斑块比例与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间产生相关性。综上,在研究区内,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小,林窗为林下群落提供异质性生境的能力提高,而在10 m×10 m和20 m×20 m尺度下,林窗难以对林下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林
林下生物多样性
林窗格局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深圳大鹏半岛薇甘菊的空间发生规律
被引量:
4
1
作者
唐尚杰
杨龙
刘美洁
黄钰辉
甘先华
尹光彩
孙中宇
机构
广东
工业大学环境
科学
与工程
学院
广东省
遥感与
地理
信息
系统
应用
重点
实验室
/
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省
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
实验室
/
广东省
林业
科学
研究
院森林生态
研究所
出处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6-234,共9页
基金
广东省科学院平台培育专项(2020GDASYL-0104002)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22KJCX003)。
文摘
【目的】研究薇甘菊的入侵与地形、人为干扰间的关系,量化不同干扰因素对薇甘菊发生的影响,进一步揭示薇甘菊的发生规律,为薇甘菊的系统防治与管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无人机遥感系统所获取的高分辨率航片作为数据源,通过目视解译方法确定薇甘菊的发生区域后结合3S技术手段,对深圳大鹏半岛210000 m^(2)研究区内的薇甘菊发生状况与地形因子及人为干扰度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研究区内薇甘菊在低海拔区和阳坡分布居多,86.80%的薇甘菊入侵发生在人类轻中度干扰区,20°~40°坡度位置是薇甘菊的重点发生区。研究网格单元内薇甘菊的发生面积与坡度、高程显著负相关(P<0.01),与坡向相关性较差。【结论】在人为干扰较小的自然条件下,制约薇甘菊扩散发生的主要因子是入侵地的群落结构,而在人为干扰较为严重的地区,薇甘菊入侵的发生与人类活动消失后产生的空白生态位密切相关。
关键词
薇甘菊
空间分布
地形因子
人为干扰指数
扩散规律
无人机
Keywords
Mikania micrantha
spatial distribution
terrain factor
hemeroby index
pattern of spread
UAV
分类号
S45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植被增渗效应对花岗岩残积土浅层滑坡的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
10
2
作者
陈敬业
王钧
宫清华
袁少雄
许安泽
罗依珍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
学院
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省
有色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中心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5-12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01084,42271091,4197741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1515011898)。
文摘
华南地区台风暴雨诱发的滑坡往往呈浅层、流态化、群发性等特征,大量调查发现植被增渗效应对花岗岩残积土滑坡的形成具有显著影响,但目前研究大多探讨植被根系对土体渗透性的影响,未能揭示植被增渗效应对浅层滑坡的影响机理。基于此,以“2019.6.9”广东省龙川县群发性滑坡灾害为例,通过大量现场勘查,查明滑坡区域地质环境条件与植被发育情况,分析植被对浅层滑坡的增渗效应;采用“双环入渗法”测得不同植被样地的入渗速率,分析其下渗过程和渗透规律;选取典型滑坡剖面,建立地质模型,运用Geo-Studio软件对强降雨条件下浅层滑坡渗流规律和土体应力-应变特征进行模拟;最后结合模拟结果和现场调查情况,分析强降雨条件下植被增渗效应对浅层滑坡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植被能够有效地增强土壤渗透能力,渗透能力大小依次为针叶林地、灌木林地、裸土地;在植被增渗效应影响下,雨水入渗到根土复合层底部会发生滞水现象,浅层土体迅速趋于饱和,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及渗流力瞬时剧增,土体饱水使得残积土发生软化,同时边坡自重增加,最终导致斜坡失稳。研究结果可为华南地区暴雨群发性滑坡的形成机理、预警预报等提供科学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植被根系
增渗效应
滑坡灾害
成灾机理
Keywords
granite residual soil
vegetation root system
infiltration effect
landslide disaster
disaster mechanism
分类号
X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灾害防治]
P642.22 [天文地球—工程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天然次生林林窗格局与林下生物多样性关系
被引量:
2
3
作者
唐尚杰
刘美洁
黄钰辉
甘先华
张卫强
孙中宇
尹光彩
杨龙
机构
广东
工业大学环境
科学
与工程
学院
广东省
遥感与
地理
信息
系统
应用
重点
实验室
/
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
广东省
森林培育与保护利用重点
实验室
/
广东省
林业
科学
研究
院
出处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年第1期30-40,共11页
基金
广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2022KJCX003)
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项目(深圳市自然保护区生态监测项目)。
文摘
林窗作为一种中小尺度干扰在森林群落中广泛存在。林窗可以改善林下光照和水热条件,进而对林下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林窗与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深圳大鹏半岛鹅公村附近面积为1 hm^(2)的阔叶混交次生林为研究对象,将植被调查数据与无人机遥感正射影像相结合,从不同尺度分析了研究地林窗格局与林下生物多样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地属典型次生林,群落正处于演替的初、中级阶段,林下层主要由灌木和小乔木组成;2)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提取的林窗呈数量多、面积小的空间分布格局,面积在2~15 m^(2)的林窗面积占比达到93.6%,最大林窗面积为20.75 m^(2),平均林窗面积为3.99 m^(2);3)10 m×10 m和20 m×20 m尺度下,林窗与林下生物多样性间无显著相关关系,5 m×5 m尺度下,最大斑块比例与林下生物多样性指数间产生相关性。综上,在研究区内,随着研究尺度的变小,林窗为林下群落提供异质性生境的能力提高,而在10 m×10 m和20 m×20 m尺度下,林窗难以对林下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
关键词
次生林
林下生物多样性
林窗格局
无人机
Keywords
secondary forest
understory biodiversity
gap pattern
UAV remote sensing
分类号
S750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深圳大鹏半岛薇甘菊的空间发生规律
唐尚杰
杨龙
刘美洁
黄钰辉
甘先华
尹光彩
孙中宇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植被增渗效应对花岗岩残积土浅层滑坡的影响机理研究
陈敬业
王钧
宫清华
袁少雄
许安泽
罗依珍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无人机遥感的天然次生林林窗格局与林下生物多样性关系
唐尚杰
刘美洁
黄钰辉
甘先华
张卫强
孙中宇
尹光彩
杨龙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