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广东省实例分析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明月 周晓航 周艺霖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7-67,共11页
构建科学合理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是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国家政策文件、广东省相关规划和广东省区域差异三个角度出发,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包含实施条件、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实施效果等四... 构建科学合理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是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的核心问题。本文从国家政策文件、广东省相关规划和广东省区域差异三个角度出发,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包含实施条件、实施过程、实施结果、实施效果等四个层面,具有广东省特色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指标体系,为未来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实现动态监测、科学评估和及时预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理论 国土空间规划 指标体系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财政压力影响下耕地保护差异性补偿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陈颖芝 李沐柳 +1 位作者 谭春婵 陈哲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68-71,77,共5页
因地制宜的耕地保护补偿是耕地保护激励性机制的重要探索方向。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运用替代法和当量因子法测算广东省各区域耕地外部性价值理论值,再结合省级财政承受能力、区域发展差异性和耕地质量等因素,测算补偿标准综合调整系数,... 因地制宜的耕地保护补偿是耕地保护激励性机制的重要探索方向。以广东省为研究对象,运用替代法和当量因子法测算广东省各区域耕地外部性价值理论值,再结合省级财政承受能力、区域发展差异性和耕地质量等因素,测算补偿标准综合调整系数,探讨现阶段政府财政能力下广东省耕地保护省级差异性补偿标准。结果发现:广东耕地外部性价值存在明显区域差异,其中珠三角地区最高,粤北地区最低。广东耕地外部性价值构成中主要以粮食安全价值为主。现阶段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标准受财政承受能力限制较大,广东省省级仅能承担耕地外部性价值的测算理论补偿标准的0.72%~3.68%。测算得到珠三角地区的省级补偿标准最低,粤东西北地区约为珠三角地区的2倍,广东省耕地保护省级补偿可向粤东西北地区倾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补偿 补偿标准 耕地外部性价值 财政承受能力 区域差异性 质量梯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生态安全耦合协调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周艺霖 李明月 张梦婕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2-81,共10页
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目标,厘清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安全的关系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前提。论文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投影寻踪模型测度广东省21个地级市在2000... 实现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目标,厘清土地利用效率与生态安全的关系是实现该目标的重要前提。论文通过构建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超效率SBM模型、投影寻踪模型测度广东省21个地级市在2000—2018年的土地利用效率和土地生态安全水平,并采用耦合协调模型探究两者的动态耦合协调关系。结果表明:(1)广东省的土地利用效率状况较好,全省指数平均值为0.87,呈波动上升趋势;土地生态安全指数较为稳定,全省指数平均值为1.73,呈轻微波动下降趋势;两者耦合协调度均值0.72,处于中度协调阶段,在研究期内呈轻微波动上升趋势,高度协调城市集中在粤北地区和沿海旅游城市。(2)土地利用效率与土地生态安全之间不存在明显矛盾,珠三角地区应加大土地生态整治力度,优先发展低污染产业;粤东西北地区应调整土地利用策略,优先发展新业态经济和低碳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土地生态安全 耦合协调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市县三级联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9
4
作者 曾元武 史京文 +1 位作者 罗宏明 程迎轩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5-148,共4页
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监测预警、共享服务全链条提供信息化支撑,是实现“多规合一”、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 建设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形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审批、实施管理、监测预警、共享服务全链条提供信息化支撑,是实现“多规合一”、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推进国土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广东省结合“数字政府”建设要求,全省统筹建设省市县三级通用、上下贯通、横向连通的规划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支撑国土空间全域数字化、空间治理网络化、规划实施监管智能化,为国土空间规划数据治理和智慧规划实施监管系统建设,打造“互联网+规划服务”新模式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数据治理 实施监督信息系统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下的海洋数据融合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春杉 曾元武 +4 位作者 罗宏明 程迎轩 钟小君 张彤辉 岳文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54-157,共4页
基于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数据聚合成果,本文通过数据筛选、边界拟合、分类融合和数据治理,开展海洋数据融合研究,形成数据融合流程和规则,并通过规划“一张图”系统,为建立海洋资源资产清查底数库、开展海... 基于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的数据聚合成果,本文通过数据筛选、边界拟合、分类融合和数据治理,开展海洋数据融合研究,形成数据融合流程和规则,并通过规划“一张图”系统,为建立海洋资源资产清查底数库、开展海洋资源资产清查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一张图”系统 数据融合 海洋空间数据 自然资源资产清查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土地利用效率及其与经济发展的空间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梁宇哲 张顺瑶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6期31-38,共8页
用非期望SBM测算2000-2016年广东省21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分析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引人象限图、重心和偏移一致性指数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配置一致性、均衡—致性、偏移一致性。研究表明:(1)广东省土地利用效率在0.7781... 用非期望SBM测算2000-2016年广东省21地级市的土地利用效率,分析土地利用效率的时空演变,引人象限图、重心和偏移一致性指数测度土地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的配置一致性、均衡—致性、偏移一致性。研究表明:(1)广东省土地利用效率在0.7781到0.9559间波动,有效城市数量范围为14到19,整体效率较高;粤东一直DEA有效,粤北和粤西土地利用效率变化相对较小,球三角变化显著;(2)土地利用效率与经济发展发展的配置一致性低,超过一半城市集中于高效率—经济水平;(3)两系统均衡点的移动范围及速度不一致,形成了均衡发展的势能差,放缓的速度使均衡格局渐稳定;(4)两者偏移一致年份达62.5%,其均衡发展方向一致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经济发展 一致性 非期望产出SBM 重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度广东城镇土地变更调查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志凌 刘连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16-218,共3页
在分析2010年度广东城镇土地变更调查及数据汇总情况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调查方法及数据质量方面的问题,并对今后开展城镇土地变更调查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 城镇土地变更调查 调查方法 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协调发展下广东省跨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探析
8
作者 谭春婵 孙伟杰 +1 位作者 陈哲华 谢巧巧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4年第1期22-26,共5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健全种粮农民受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施跨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措施。本文基于广东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健全种粮农民受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实施跨区域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是落实区域协调发展、充分调动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有效措施。本文基于广东省耕地保护资源基础、现状形势及管理需求,在省级层面建立耕地保护的跨区域经济补偿机制,通过耕地资源匮乏地区对耕地资源丰富地区进行资金补偿,实现耕地资源的空间布局优化和可持续保护的良性循环,发挥耕地保护的利益调节功能,同时保障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保护 “双平衡”政策 区域协调发展 经济补偿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不同典型区耕地产能利用潜力分析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秋香 张红富 +3 位作者 胡智毅 孙伟杰 王振毅 赵其国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7-495,共9页
在广东省农用地三个层次产能核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五个典型区农用地产能理论利用潜力(远景产能潜力)和可实现利用潜力(近期产能潜力)的空间分布格局,最后结合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根据各农用地分等参评因子的因子距和相关分析,分析... 在广东省农用地三个层次产能核算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五个典型区农用地产能理论利用潜力(远景产能潜力)和可实现利用潜力(近期产能潜力)的空间分布格局,最后结合广东省农用地分等成果,根据各农用地分等参评因子的因子距和相关分析,分析了各典型区近期农用地产能提升的关键方向。结果表明:广东省粤北和潮汕地区农用地利用强度最高,农用地产能潜力较小,未来产能提升空间较低,尤其是潮汕平原区,有的地方已经基本用尽潜力。雷州半岛、粤西南、粤中南地区产能潜力较高,未来产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雷州半岛地区产能提升主要靠提高灌溉保证率;粤西南和粤中南提升的主要方向均是农田基础设施整治,提高灌溉保证率,同时改善土壤pH和提高土壤肥力分别是粤西南区和粤中南区的另一个产能提升的重要方向;粤北主要靠提高灌溉保证率和有机质含量、改善田面坡度来提升产能;潮汕平原区农用地产能提升潜力较低,可通过对沿海土壤盐渍化的改善提升部分农用地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产能 利用强度 利用潜力 因子距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以珠海市斗门区为例 被引量:8
10
作者 易璐 王红梅 +3 位作者 程迎轩 王淼淼 丁华祥 王海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115,共8页
为评价珠海市斗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采用空间吻合度模型,从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两个方面来分析地类图斑、用途分区和区域三个层面的2009—2014年以来的空间吻合度。通过规划动态评价,并结合规划的刚性与弹性、控制与引... 为评价珠海市斗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采用空间吻合度模型,从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两个方面来分析地类图斑、用途分区和区域三个层面的2009—2014年以来的空间吻合度。通过规划动态评价,并结合规划的刚性与弹性、控制与引导等属性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与结果中出现的问题。结果显示:(1)从历年变化趋势看,规划实施过程空间吻合度优于实施结果,小范围的违规地类变化累积导致较低水平的空间吻合度,凸显规划实施过程监测的重要性;(2)相较于其他用地而言,耕地与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的违规转化较大,需重点核实和加大监测执法;(3)从规划实施结果看,相对于不符合规划的地类变化而言,规划不吻合的主要原因是规划未实施面积较大,规划的科学性与引导性有待加强。针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吻合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实施过程与实施结果 动态评价 斗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与二调成果快速衔接技术方法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秋香 杨远光 +2 位作者 赵寒冰 孙伟杰 王振毅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72,F0002,共7页
研究目的:探索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快速衔接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推进全国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GIS辅助与自动化等方法。研究结果:在不考虑分等因素更新的基础上,结果... 研究目的:探索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快速衔接的技术问题及其解决方法,为推进全国农用地分等成果与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衔接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方法:GIS辅助与自动化等方法。研究结果:在不考虑分等因素更新的基础上,结果传递法和参数传递法传递结果和精度一致,可以较好地实现分等与二调成果的快速衔接,但是结果传递法数据整理过程要远远小于参数传递法。参数传递法可以实现分等因素更新情况下的成果衔接。研究结论:结果传递法和参数传递法为县级农用地分等成果与二调成果的快速衔接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分等 第二次土地调查 结果传递法 参数传递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划定方法研究——基于广东省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4
12
作者 沈明 陈飞香 +4 位作者 苏少青 胡月明 缑武龙 程家昌 吴顺辉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8-33,90,F0003,共8页
研究目的:探讨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确定方法,为省级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特尔斐法和因素成对比较法。研究结果:划定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由4大因素(潜力、能力、财力、生态环境)、6... 研究目的:探讨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确定方法,为省级土地整治规划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特尔斐法和因素成对比较法。研究结果:划定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由4大因素(潜力、能力、财力、生态环境)、6大因子(耕地整治潜力、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粮食生产政策、耕地连片程度、人均可支配财力、生态建设)构成。对广东省各县(市、区)的影响因子进行量化并计算,最终确定综合评价得分,并将得分较高的40个县(市、区)划作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研究结论:有效量化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区域划定的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可以使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建设区划定更科学合理,并有效指导省级高标准基本农田重点工程的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高标准基本农田 重点建设区 因素成对比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沈明 王璐 陈飞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168-170,共3页
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明确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基本思路与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土地规划管理信息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与内容,开发相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土地规划系统的功能集成... 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明确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体系建设基本思路与总体方案的基础上,分析土地规划管理信息体系建设的具体目标与内容,开发相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土地规划系统的功能集成、应用集成、数据集成、平台集成与组织集成等技术特性,使该土地规划管理信息化体系具有很好的现实应用与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规划管理 信息化 建设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划定 被引量:19
14
作者 沈明 苏少青 +3 位作者 陈飞香 胡月明 缑武龙 蚁佳纯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20期10728-10730,共3页
从广东省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综合选取耕地连片程度、地方财力支持、粮食生产能力与耕地整治潜力4个因素,构建指标体系,最终确定以综合评价得分大于50分的县(区)作为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共计40个,... 从广东省实际情况出发,采用因素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综合选取耕地连片程度、地方财力支持、粮食生产能力与耕地整治潜力4个因素,构建指标体系,最终确定以综合评价得分大于50分的县(区)作为广东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重点区域,共计40个,其中珠三角平原区16个、粤东沿海区9个、粤西沿海区10个、粤西北山区5个,并分别提出这4大区域基本农田重点区域的建设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标准基本农田 重点建设区 区域划定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大陆海岸线分形特征及空间分异 被引量:6
15
作者 钟蕊 刘春杉 陈鑫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0-76,共7页
【目的】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蕴含丰富的海岸带资源环境信息。广东省海岸线是我国最长的省域岸线,研究其分形特征和空间分异,为观察和理解海岸系统提供一个量化维度。【方法】采用盒维数方法分析广东省全省和珠三角、粤东、粤... 【目的】海岸线是陆地与海洋的分界线,蕴含丰富的海岸带资源环境信息。广东省海岸线是我国最长的省域岸线,研究其分形特征和空间分异,为观察和理解海岸系统提供一个量化维度。【方法】采用盒维数方法分析广东省全省和珠三角、粤东、粤西的大陆海岸线分形特征,对不同岸线分形水平和区域海岸线结构进行比较与分析,揭示岸线分形的空间差异及其产生机理。【结果与结论】广东省海岸线具有分形特征,全省分形维值为1.1068,珠三角、粤东和粤西三个地区的分形维值分别为1.1025、1.1132和1.1284,体现出空间分异性,表明粤西相较于其他区域曲折程度更高,珠三角曲折程度低于粤东、粤西和广东省全省的曲折程度。广东省海岸线分形维空间异质性源于各区域岸线的类型及结构的不同。研究成果可为建立科学、合理、规范的广东省海岸线认知以及为海岸带开发、整治及规划用海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分形维 盒维数 空间分异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限制性因子的耕地后备资源宜耕性评价——以广东省阳江市为例 被引量:4
16
作者 宋榕潮 杨木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145-151,共7页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以广东省阳江市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为评价对象,通过构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导因素"限制性因子"评价法,从自然环境条件方面对阳江市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宜耕性评价,并分析各...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以广东省阳江市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为评价对象,通过构建耕地后备资源评价指标体系,采取主导因素"限制性因子"评价法,从自然环境条件方面对阳江市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宜耕性评价,并分析各种地类不宜耕的限制性因素,提出耕地后备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宜耕性 调查评价 限制性因子 阳江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的广东省海水养殖区识别及其时空变化遥感监测 被引量:3
17
作者 苏玮 林阳阳 +1 位作者 岳文 陈颖彪 《自然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41,共9页
海水养殖业在广东省海洋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及时准确地掌握海水养殖区的空间分布及面积变化趋势,对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较于传统解译方法存在可重复性差、适用范围小、主观随意性强等问题,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中... 海水养殖业在广东省海洋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及时准确地掌握海水养殖区的空间分布及面积变化趋势,对海水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相较于传统解译方法存在可重复性差、适用范围小、主观随意性强等问题,深度学习网络模型中的U-Net卷积神经网络能够更好地从遥感影像中提取目标特征,具有更高的提取精度。鉴于此,基于多时相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选用U-Net模型作为解译模型,识别1998—2021年广东省海水养殖区(围海养殖区及开放式网箱养殖区),开展海水养殖区面积趋势性分析,并探究海水养殖区在空间分布格局上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较于K-Means聚类分析和深度信念网络等网络模型,U-Net模型更加适用于对广东省海水养殖区的解译,具有更高的解译精度;广东省海水养殖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湛江、江门和阳江等广东省西侧区域;广东省各区域海水养殖区面积可分为3个梯队,且变化幅度较小,保持相对稳定状态;广东省海水养殖区在空间上呈现出1998—2014年向外扩张、2014—2021年向内收缩的趋势。本研究能够为广东省海水养殖区的科学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养殖区 遥感 深度学习 U-Net模型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分遥感影像和POI的国土空间规划现状细化调查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艳阳 梁宇哲 +2 位作者 罗伟玲 谢贻新 刘济坤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49-658,共10页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现状细化调查尚处于外业核查与内业人工目视判读的方法探索阶段,缺乏较高效率、较高精准度的技术方法。因此,文章提出一种融合高分遥感影像图像信息和POI类别属性信息的数据特点,利用核密度分析和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现状细化调查尚处于外业核查与内业人工目视判读的方法探索阶段,缺乏较高效率、较高精准度的技术方法。因此,文章提出一种融合高分遥感影像图像信息和POI类别属性信息的数据特点,利用核密度分析和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实现对国土空间规划现状地类的细化调查。通过对城镇中心和城镇边缘2个研究区进行建筑物提取和POI属性挂接,识别出各建筑物的使用功能类别,再与2019年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国土利用现状图层进行空间叠加,完成对研究区的地类细化调查。结果表明,经样本误差矩阵评价建筑物提取结果具有较高分类精度,研究区的地类细化调查结果准确度达到86.2%,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国土空间规划现状调查逐步走向精准化、高效化和智能化道路提供了方法和思路借鉴,具有重要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遥感影像 POI(兴趣点) 地类细化调查 茂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广东省“旱改水”项目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胡智毅 范亚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2期193-198,共6页
[目的]构建科学性、实用性强的广东省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解决占补平衡过程中水田补充不足的问题。[方法]将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及特尔菲法相结合,选取灌溉保证率、地形坡度、田面坡度、有机质含量、田块规模5个因素作... [目的]构建科学性、实用性强的广东省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解决占补平衡过程中水田补充不足的问题。[方法]将GIS空间分析技术、层次分析法及特尔菲法相结合,选取灌溉保证率、地形坡度、田面坡度、有机质含量、田块规模5个因素作为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因子,构建广东省"旱改水"项目新增水田适宜性评价模型,对广东省旱地、可调整地类、未利用地以及现有补充耕地进行新增水田适宜性分析。[结果]研究区新增水田适宜性分为4个等级,即最适宜、适宜、勉强适宜、不适宜,面积分别为366 142、419 483、497 581、179 800 h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03%、28.67%、34.01%、12.29%。评价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较为吻合,确认该适宜性评价方法精确、易操作和符合广东省实际情况。[结论]该评价方法及结果为广东省开展"旱改水"工程新增水田实际项目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水田 适宜性评价 “旱改水”项目 耕地后备资源 水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耕地占补平衡实施路径的探索与思考——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谭春婵 孙伟杰 +1 位作者 熊侣英 陈哲华 《中国农业综合开发》 2022年第10期21-24,共4页
耕地保护工作关系到我国14亿人口的饭碗问题。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应该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本文总结分析了广东省耕地占补现状,探索思考当前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实施路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耕地占补平衡实... 耕地保护工作关系到我国14亿人口的饭碗问题。为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应该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本文总结分析了广东省耕地占补现状,探索思考当前广东省耕地占补平衡实施路径特征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行之有效的耕地占补平衡实施路径,并提出了优化路径建议:优化提升垦造水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恢复地类整治复耕和拓展跨区域指标交易等路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占补平衡 实施路径 国土“三调” 广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