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吻合性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以珠海市斗门区为例 被引量:8
1
作者 易璐 王红梅 +3 位作者 程迎轩 王淼淼 丁华祥 王海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8-115,共8页
为评价珠海市斗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采用空间吻合度模型,从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两个方面来分析地类图斑、用途分区和区域三个层面的2009—2014年以来的空间吻合度。通过规划动态评价,并结合规划的刚性与弹性、控制与引... 为评价珠海市斗门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采用空间吻合度模型,从规划实施过程和实施结果两个方面来分析地类图斑、用途分区和区域三个层面的2009—2014年以来的空间吻合度。通过规划动态评价,并结合规划的刚性与弹性、控制与引导等属性分析规划实施过程与结果中出现的问题。结果显示:(1)从历年变化趋势看,规划实施过程空间吻合度优于实施结果,小范围的违规地类变化累积导致较低水平的空间吻合度,凸显规划实施过程监测的重要性;(2)相较于其他用地而言,耕地与建设用地、其他农用地的违规转化较大,需重点核实和加大监测执法;(3)从规划实施结果看,相对于不符合规划的地类变化而言,规划不吻合的主要原因是规划未实施面积较大,规划的科学性与引导性有待加强。针对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吻合性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实施过程与实施结果 动态评价 斗门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三角洲农户整治基塘土地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袁兰 胡月明 范建彬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7期180-186,共7页
为了推进基塘整治工作,以珠江三角洲基塘为例,基于206份问卷,构建包括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基塘基本情况、农户风险认知和农户政策认知在内的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基塘经营户对于基塘用地整治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 为了推进基塘整治工作,以珠江三角洲基塘为例,基于206份问卷,构建包括农户个体特征、农户家庭特征、基塘基本情况、农户风险认知和农户政策认知在内的多元Logistic模型,分析基塘经营户对于基塘用地整治的意愿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户意愿选择和农户年龄、家庭收入、基塘和中心城镇距离、基塘种植类型、是否贷款以及农户险投保意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塘系统 多元Logistic模型 农户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粤西北山区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涂学仕 代金君 +1 位作者 周波 戴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6期14099-14103,共5页
[目的]研究粤西北山区上一轮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方法]以连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针对连州市上一轮的土地整治相关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十一五"期间,连州市土地整治工作在数量上圆满完成了相关各项规划的... [目的]研究粤西北山区上一轮土地整治的实施效果。[方法]以连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针对连州市上一轮的土地整治相关规划的实施情况及实施效果进行研究。[结果]"十一五"期间,连州市土地整治工作在数量上圆满完成了相关各项规划的具体要求,耕地数量得到保护,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是,上一轮土地整治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也表现出规划滞后、目标单一、进度缓慢以及各规划之间衔接不够等不足。[结论]从连州市上一轮规划实施的情况来看,亟需一套系统的、综合的土地整治规划来指导新时期的土地综合整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西北山区 土地整治规划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思考--以佛山市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黎诚 熊军 +2 位作者 胡兵 李建华 胡月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0期226-229,共4页
在总结《佛山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整治潜力、空间布局安排等主要任务,明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思路,探讨规划工作重点难点及对应措施,为规范有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 在总结《佛山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整治潜力、空间布局安排等主要任务,明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思路,探讨规划工作重点难点及对应措施,为规范有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进一步推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地,科学和合理推进"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规划 “十三五” 佛山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潜力调查的县级土地整治任务安排与效益评价研究
5
作者 朱东亚 许欢 +1 位作者 周波 戴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34期13397-13400,共4页
为对县级土地整治中的任务安排与效益评价进行研究,以连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潜力调查的方法,对连州土地整治的任务安排与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该研究采用的潜力调查方法以促进研究区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 为对县级土地整治中的任务安排与效益评价进行研究,以连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潜力调查的方法,对连州土地整治的任务安排与效益评价进行了研究。该研究采用的潜力调查方法以促进研究区农业现代化和城乡统筹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为重点,统筹安排落实农田和村庄土地整治、损毁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土地开发等类型的土地整治任务。结果显示,利用潜力调查的结果进行整治任务的安排切实可行,规划实施后将带来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力调查 土地整治 任务安排 效益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替代部分氮肥对土壤质量及菜心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杨春亚 吴东阳 +4 位作者 谭惠玲 叶宇 赵中秋 李永涛 徐会娟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54-362,共9页
针对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难题,重点探讨猪粪粪肥在培肥土壤和作物增产提质方面的效果,以期为猪粪的资源化还田利用和技术推广提供数据支撑。研究以菜心为供试作物设置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CK(不... 针对规模化集约化养猪场产生的大量畜禽粪污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难题,重点探讨猪粪粪肥在培肥土壤和作物增产提质方面的效果,以期为猪粪的资源化还田利用和技术推广提供数据支撑。研究以菜心为供试作物设置大田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CK(不施肥处理)、CF1(农户习惯施肥)、CF2(优化配方化肥)、PM1(猪粪替代15%N)、PM2(猪粪替代30%N)和VC(蚯蚓粪替代15%N),对收获后的土壤容重、pH值、电导率、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及菜心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9个指标进行测定,通过主成分分析和隶属函数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处理的培肥效果。结果表明,各处理之间土壤容重差异不显著,土壤电导率均偏低;与CK、CF1、CF2和VC处理相比,PM1处理土壤pH值、铵态氮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4.68%~9.45%、1.75%~62.62%和17.81%~109.76%,PM2处理土壤pH值、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1.72%~6.36%、4.96%~152.99%、12.33%~100.00%;与CK、CF1和CF2处理相比,PM1和PM2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分别提高77.93%~248.65%和70.69%~234.46%,菜心产量分别提高38.3%~1057.0%和38.6%~1060.0%。不同处理土壤质量指数(SQI)排序为:PM2>PM1>VC>CF2>CF1>CK。菜心产量和维生素C含量在0.001水平显著相关,PM2处理增产提质的综合效果最好。综上,猪粪替代30%N处理为最佳推荐施肥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菜心 土壤理化性质 产量 主成分分析 隶属函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州市新增耕地利用与质量研究
7
作者 戴文举 刘庆清 +5 位作者 赵烨 李伟秋 周波 戴军 程炯 邓南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6期193-196,共4页
以化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农用地分等的相关技术方法,研究了近年来化州市新增耕地的利用情况与质量等别状况。结果显示,化州市2009—2011年间共新增耕地1 135.38 hm2,主要分布在缓坡台地或低丘山坡上,基础设施齐全,利用程度较高。新增... 以化州市作为研究区域,采用农用地分等的相关技术方法,研究了近年来化州市新增耕地的利用情况与质量等别状况。结果显示,化州市2009—2011年间共新增耕地1 135.38 hm2,主要分布在缓坡台地或低丘山坡上,基础设施齐全,利用程度较高。新增耕地平均自然质量等、利用等和经济等分别达到14.7、10.4等和5.7等,与周边原有旱坡耕地相比,自然质量等高0.9个等别,利用等别高1.2个等别,经济等别高1.2个等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增耕地 自然质量等 利用等 经济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蚯蚓粪对水稻生长及根际和非根际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莫天津 徐会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166-169,172,共5页
[目的]通过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施入水田作基肥,探究蚯蚓粪中微生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通过氮、磷含量换算替代30%化肥作为基肥,设置4个处理(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未灭菌蚯蚓粪30%... [目的]通过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施入水田作基肥,探究蚯蚓粪中微生物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方法]把灭菌蚯蚓粪和未灭菌蚯蚓粪通过氮、磷含量换算替代30%化肥作为基肥,设置4个处理(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未灭菌蚯蚓粪30%替代化肥+70%化肥、100%化肥、不施肥),分析灭菌蚯蚓粪替代30%化肥对水稻产量及根际、非根际土壤有机质、pH、有效磷、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影响。[结果]施用未灭菌蚯蚓粪替代30%化肥处理的水稻秸秆产量最大为(87.99±2.21) kg/hm^(2);施用蚯蚓粪替代部分化肥整体上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pH,施用化肥会加强酸性土壤的酸性,根际土的pH略低于非根际土;施用蚯蚓粪可以提高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其中根际土养分含量高于非根际土;蚯蚓粪+70%化肥增加有机质最多,根际土有机质含量比非根际土有机质含量多。[结论]施用蚯蚓粪替代30%可以提高水稻产量,提高根际土和非根际土的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改善土壤pH,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蚯蚓粪中的微生物对水稻生长和产量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灭菌蚯蚓粪 蚯蚓粪 有机肥替代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经济竞合下低效建设用地再开发空间重构--以湛江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6
9
作者 卢宗亮 王红梅 +4 位作者 刘光盛 梁宇哲 易璐 杨丽英 蔡城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4-41,共8页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位,量化低效建设用地上的物质与生态空间的竞合关系,用以均衡再开发时地块内部"社会经济功能用地"和"生态功能用地"的结构和格局,从规划用途管制的视角,重构低效建设用地的物质和生态空间。研究方...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位,量化低效建设用地上的物质与生态空间的竞合关系,用以均衡再开发时地块内部"社会经济功能用地"和"生态功能用地"的结构和格局,从规划用途管制的视角,重构低效建设用地的物质和生态空间。研究方法:"绝对面—相对面"辨识体系、生态位测度、线性规划等模型的应用等。研究结果:(1)靠近生态"扩张源"及城市边缘的低效建设用地,应优先再开发为生态功能用地以形成局部生态屏障;(2)均衡后,从中心至边缘,低效建设用地内部用地功能的布局形式,主要呈现从"开发主导"过渡为"生态主导";(3)依据生态—经济竞合的结果实施再开发,可合理拓宽局部的生态空间,并缩减早期物质空间过渡占据的社会经济功能用地。研究结论:通过研究生态—经济的竞合关系,来调整土地资源的流向,有利于实现局部低效建设用地内部物质和生态空间的"重生"与"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经济竞合 生态位 低效建设用地 空间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土壤养分空间插值 被引量:8
10
作者 程家昌 黄鹏 +3 位作者 熊昌盛 胡月明 张真 廖琪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4-67,71,共5页
以广东省增城市为研究对象,采集全市内200个土壤样点,利用BP神经网络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的氮和磷进行空间插值预测,将插值结果与土壤样点实测值进行对比,得到预测数据的误差均方根。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插值精度比克里格高,在样点... 以广东省增城市为研究对象,采集全市内200个土壤样点,利用BP神经网络插值方法对研究区土壤的氮和磷进行空间插值预测,将插值结果与土壤样点实测值进行对比,得到预测数据的误差均方根。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的插值精度比克里格高,在样点较少的情况下,BP神经网络的插值结果克服了克里格插值方法的平滑效应。BP神经网络对插值的样本数据的分布类型没有要求,比传统插值方法有更强的泛化能力,是一种可替代的插值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土壤养分 空间预测 克里格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Sentinel-2卫星数据的农作物分类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邓继忠 刘其得 +5 位作者 王长委 江秀明 朱圣 袁梓文 金鑫 朱紫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4期129-138,共10页
【目的】探究研究区农作物分类最佳时相;结合遥感指数探究一种有效的多时相分类方法,提取主要农作物种植分布情况。【方法】基于多时相Sentinel-2卫星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对不同时相进行分类,对比分类精度;融合时间序列的NDVI... 【目的】探究研究区农作物分类最佳时相;结合遥感指数探究一种有效的多时相分类方法,提取主要农作物种植分布情况。【方法】基于多时相Sentinel-2卫星数据,采用支持向量机的分类方法对不同时相进行分类,对比分类精度;融合时间序列的NDVI、MNDWI指数之后采用支持向量机的方法进行分类,之后分别利用MNDWI和CI指数结合决策树的分类方法提取水域和田埂。【结果】7月份的分类效果最好,总体精度达到91.05%,Kappa系数达到0.8518;通过时相数据不同组合的分类精度比较,采用3-10月NDVI数据叠加后分类的效果较好,总体精度达到92.25%,Kappa系数达到0.8736;对比3种不同分类方法,以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结果精度最高,总体精度达到94.19%,Kappa系数达到0.9024。【结论】7月份是研究区农作物分类的最佳时相;多时相分类精度明显高于单景数据分类;结合多时相NDVI、MNDWI、CI 3种遥感指数进行分类可以有效提取研究区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ntinel-2 多时相 植被指数 改进的归一化差异水体指数 颜色指数 农作物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ESA的佛山市农用地经济效益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刘媛媛 胡月明 +2 位作者 杨永忠 王璐 熊昌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93-196,共4页
为了促进农用地产出高效合理化,分析农用地的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佛山市土地利用特征,建立了以LESA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权重打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反映农用地自然生产条件优劣的LE(自然质量属性)和反映农用... 为了促进农用地产出高效合理化,分析农用地的耕地质量和立地条件显得尤为重要。结合佛山市土地利用特征,建立了以LESA为基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权重打分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对反映农用地自然生产条件优劣的LE(自然质量属性)和反映农用地经济生产效益的SA(社会经济条件属性)进行了研究,最后通过加权求和,综合分析了佛山市各区的农用地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禅城区和南海区的农用地经济效益水平较高,且随时间变化较稳定;高明区农用地经济效益次之;三水区和顺德区农用地经济效益的下滑趋势比较明显,顺德区位于最低水平。基于上述结果,为取得更好的农用地经济效益,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避免采用一些不确定性因子,并要加强对自然环境的重视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SA 佛山市 农用地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建设用地空间安全预警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灿 张凤荣 +1 位作者 王枫 胡月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9-56,F0002,F0003,共10页
研究目的:基于空间视角,探索建设用地空间安全预警的思路与方法,使预警结果在空间上直观体现出来。研究方法: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因子加权分析法和数理分析法,构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用地空间扩展警... 研究目的:基于空间视角,探索建设用地空间安全预警的思路与方法,使预警结果在空间上直观体现出来。研究方法:利用Arc 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因子加权分析法和数理分析法,构建预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结果:北京市顺义区建设用地空间扩展警情态势相对严峻,重警及其以上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高丽营、赵全营、李桥、北务等西部和南部镇区,并且规划被打破和诸多优质耕地被侵占的警情严重。未来顺义区需加强城市管理与规划部门对城镇扩展的空间管控能力。研究结论:本文研究提出的空间预警方法与思路能够迅速发现建设用地扩展的空间因素及其格局特征,能为城镇发展与规划指导提供有效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建设用地 空间预警 顺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塘农业研究概述 被引量:8
14
作者 袁兰 胡月明 程家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8-41,70,共5页
农业发展不可避免要同时考虑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基塘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业具有较大发展前景。分别从生态系统、水陆空间格局和物质能量流动3个角度介绍基塘农业,同时指出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给基塘农业带来的各种问题,并认为GIS和... 农业发展不可避免要同时考虑资源和环境的约束,基塘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业具有较大发展前景。分别从生态系统、水陆空间格局和物质能量流动3个角度介绍基塘农业,同时指出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给基塘农业带来的各种问题,并认为GIS和遥感技术作为更先进的计算机手段会在基塘农业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用地综合评价和用地技术评价两个方面强调了发展基塘农业必须重视其土地利用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塘农业 生态系统 空间格局 物质能量流动 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影像的道路交通对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的影响分析——以从化中心城区规划区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红梅 郑标 +3 位作者 卢阳禄 胡月明 王淼淼 易璐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86-94,共9页
研究目的:以"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探讨规划区内道路交通对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的影响特征。研究方法:以从化中心城区规划区道路为例,运用道路密度指数、长度—半径分维、景观破碎度、威弗指数等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 研究目的:以"高分一号"遥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探讨规划区内道路交通对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的影响特征。研究方法:以从化中心城区规划区道路为例,运用道路密度指数、长度—半径分维、景观破碎度、威弗指数等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结果:从化中心城区规划区,(1)道路网络分形特征较明显但道路完善度较低,建设用地用途宏观布局呈圈层分布特征;(2)综合道路最大服务范围最大,一、二级道路影响范围次之,三、四级道路逐级缩小;(3)建设用地的主要用途类型数量与道路距离整体上成反比,综合道路周围以三种用途为主,一至四级道路两侧以不同的两种用途为主;(4)高分遥感影像利于乡道提取和建设用地用途判读。研究结论:道路交通对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用途格局具有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信息 建设用地 空间格局 景观格局指数 道路交通 规划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模型集成的国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慧 赵元 +1 位作者 陈飞香 胡月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3-226,236,共5页
针对当前国内国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空缺问题,本文集成14个定量评价模型,构建了国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库,并利用ArcEngine二次开发技术将模型库与GIS技术有机结合,研发了一个集数据管理、国土生态安全评价、图形输出于一体的通用性强的国... 针对当前国内国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空缺问题,本文集成14个定量评价模型,构建了国土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库,并利用ArcEngine二次开发技术将模型库与GIS技术有机结合,研发了一个集数据管理、国土生态安全评价、图形输出于一体的通用性强的国土生态安全评价系统。并以湖南省作为系统应用示范区,示范应用表明,该系统既能实现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一体化管理,又能保证评价结果的精度,还能规范绘制和输出评价专题图,能满足国土生态安全评价工作的需求,能为国土规划、管理部门评价国土生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评价模型 ARCENGINE 国土 生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耕地质量的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显光 张强胜 缑武龙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159-163,I0002,共6页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存在片面追求优质耕地、忽略"优质集中"耕地保护方针中的"集中"管理方式。为判别前后不同年份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程度的变化,应用GIS相关分析工具,在耕地质量分等定级的基础上,设计了创建... 我国基本农田保护空间规划存在片面追求优质耕地、忽略"优质集中"耕地保护方针中的"集中"管理方式。为判别前后不同年份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程度的变化,应用GIS相关分析工具,在耕地质量分等定级的基础上,设计了创建近邻表法和最临近分析法两种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的方法,并以广东省云浮罗定为例,研究了基本农田以及优质基本农田规划调整前后基期2010年与规划2020年空间连片性程度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均显示罗定市基本农田调整后空间连片性程度有所提高,优质基本农田连片性程度明显低于整体基本农田的连片性,整体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忽略了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定义中耕地质量的范围,降低了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的准确度,优质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评价更能准确地表达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程度。通过分析对比两个时期基本农田以及优质基本农田空间连片性程度的变化,提出了一些提高基本农田空间连片程度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片性 基本农田 GIS 优质集中 耕地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红壤地区不同熟化程度旱地理化特性及酶活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许欢 周波 +5 位作者 张池 陈旭飞 杨小雪 代金君 赵肖榕 戴军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79-82,共4页
以华南典型赤红壤地区近5年内的新垦旱地和普通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对称T检验及主成分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熟化程度下旱地理化及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新垦旱地土壤pH显著低于普通旱地0.61个单位(P=0.02);与普通旱地相比,新... 以华南典型赤红壤地区近5年内的新垦旱地和普通旱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非对称T检验及主成分分析等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熟化程度下旱地理化及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新垦旱地土壤pH显著低于普通旱地0.61个单位(P=0.02);与普通旱地相比,新垦旱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及速效磷含量分别显著降低31.05%、44.13%、55.97%、49.68%和74.94%;新垦旱地土壤过氧化氢酶及脲酶活性显著低于普通旱地,而蔗糖酶和磷酸酶则差异不显著;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普通旱地和新垦旱地土壤理化及酶活性综合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酶活性与主要肥力指标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化程度 赤红壤 理化特性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质量监测分区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彭磊 胡月明 +2 位作者 吴茗华 戴文举 林和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11-214,F0004,共5页
采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分区的指标体系,划定了化州市36个耕地质量监测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化州市耕地质量监测分区方案符合化州市耕地质量的实际需要,将为华南... 采用GIS的空间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专家咨询法,构建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分区的指标体系,划定了化州市36个耕地质量监测分区。研究结果表明,化州市耕地质量监测分区方案符合化州市耕地质量的实际需要,将为华南地区耕地野外监测提供技术支持,为广东省及全国耕地质量动态监测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监测 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RS的远程土壤pH值快速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永强 姜晟 +2 位作者 叶云 王卫星 李亮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178-181,200,共5页
针对传统土壤p H值检测技术手段落后、数据实时性差且无法与检测现场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检测设备功能单一、灵活性差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GPRS的远程土壤p H值快速检测系统。集成土壤p H值参数快速检测、实时显示、远程传输等技术于一... 针对传统土壤p H值检测技术手段落后、数据实时性差且无法与检测现场地理信息数据融合、检测设备功能单一、灵活性差等问题,研究了一种基于GPRS的远程土壤p H值快速检测系统。集成土壤p H值参数快速检测、实时显示、远程传输等技术于一体,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微控制器STM32F103RBT6为核心处理芯片,ZA-SOPHA101为土壤p H值检测传感器,以GPRS网络为载体实现了现场检测数据的远程实时传输。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景阳镇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结构合理、运行稳定,实现了现场土壤p H数据的快速检测以及实时远程传输,并具有精度高、灵活性强、可靠性好等特点,满足土壤p H值快速检测的应用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检测 远程数据传输 土壤PH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