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无性系早-晚龄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及早期选择的研究 被引量:58
1
作者 胡德活 林绪平 +3 位作者 阮梓材 陈忠林 龚益广 黄小平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8-175,共8页
对 10年生和 7年生的两块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历年生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结果 :从第2年起无性系高、径生长量的 F值、方差分量、重复力明显增大 ,并开始趋于稳定 ,无性系重复力较高 ,介于 0 .6 5~ 0 .90之间居多。从 3~ 4年生起 ,... 对 10年生和 7年生的两块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历年生长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得出结果 :从第2年起无性系高、径生长量的 F值、方差分量、重复力明显增大 ,并开始趋于稳定 ,无性系重复力较高 ,介于 0 .6 5~ 0 .90之间居多。从 3~ 4年生起 ,各年龄树高、胸径与近期对应性状的相关系数 ,以及与近期材积的相关系数增大 ,至趋于稳定。3~ 4年生后各年龄树高、胸径相关信息量亦表现出与相关系数同样的趋势。遗传相关系数大于秩次、表型、环境相关系数 ,表明年龄间生长的相关主要受遗传控制 ,无性系早期选择是有效的。早期选择最佳年龄 ,随主伐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但介于 3~ 4 a之间。选择效率 D早 - V晚 高于 H早 - V晚 ,前者出现最大选择效率的年龄早于或等于后者 ,所以选择指标倾向于胸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无性系 生长性状 早-晚相关 早期选择 家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无性系生长与材性测定的适宜无性系株数与小区株数 被引量:5
2
作者 胡德活 伍伯良 +3 位作者 阮梓材 李建林 姚邦杰 朱报著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2-218,共7页
对 1块 7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在不同无性系株数、小区株数抽样下 ,进行树高、胸径、材积及木材密度的无性系排序、遗传参数估算 ,并作效果比较 ,结果如下 :对于生长量测定 ,适宜无性系株数应在 2 0株以上 ,以 30株测定效果较佳 ;适宜... 对 1块 7年生杉木无性系试验林在不同无性系株数、小区株数抽样下 ,进行树高、胸径、材积及木材密度的无性系排序、遗传参数估算 ,并作效果比较 ,结果如下 :对于生长量测定 ,适宜无性系株数应在 2 0株以上 ,以 30株测定效果较佳 ;适宜小区株数在不同无性系株数下 ,结果不太一致 ,普遍表现为参试无性系株数少 ,宜采用少株小区 ;参试无性系株数多 ,则宜采用多株小区。试验株数为 6、12、2 4株时 ,分别采用 2、4、3或 4株小区的效果较好。对于测定木材密度的适宜无性系采样株数宜在 6株以上 ,而适宜小区采样株数为 1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无性系 生长 材性测定 无性系株数 小区株数 木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