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浸出技术应用于废线路板金属资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叶子玮 房金莲 +7 位作者 郑泽玲 练日提 王焕锴 李烜圣 杨帆 张蕾蕾 杨星 赵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3-532,共10页
废线路板(WPCBs)由有机环氧树脂、贱金属和贵金属组成,具有回收价值高、污染重、处理难度高等特点,因此其资源化处理处置备受关注。以废线路板为例,本文综述了微生物浸出技术在其金属回收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微生物种类(嗜酸菌、真菌和... 废线路板(WPCBs)由有机环氧树脂、贱金属和贵金属组成,具有回收价值高、污染重、处理难度高等特点,因此其资源化处理处置备受关注。以废线路板为例,本文综述了微生物浸出技术在其金属回收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微生物种类(嗜酸菌、真菌和产氰微生物)、浸出机理和优化浸出工艺方法等。微生物浸出技术是未来值得深入研究和工程应用的技术,能有效回收稀贵金属,降低治理成本,提高工艺的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线路板(WPCBs) 生物浸出 微生物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多羧基有机酸光化学体系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兰青 莫家乐 曹美苑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72-1980,共9页
铁-多羧基有机酸光化学体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该体系可以由内源生成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基,对研究有机污染物的归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近30年来有关该体系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从机理概述、均相体系研究进展、异相体系研究进展... 铁-多羧基有机酸光化学体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该体系可以由内源生成过氧化氢和羟基自由基,对研究有机污染物的归趋和治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梳理近30年来有关该体系研究的代表性文献,从机理概述、均相体系研究进展、异相体系研究进展以及研究展望4个方面,系统总结了一些重要研究成果。从反应机理来看,吸附反应、光诱导反应、光链反应和有机物降解是该体系的重要反应过程,主要涉及配体和自由基的生成反应,以及铁的氧化还原循环反应。体系活性高低主要取决于多羧基有机酸铁配体的光化学活性大小。异相体系中,吸附态铁配体与溶解态铁配体共同参与光催化过程,对污染物的降解均有贡献。影响体系降解目标物的重要因素包括铁氧化物的种类和剂量、多羧基有机酸的种类和浓度、pH、光源波长和强度、氧气、金属离子、目标物的中间产物以及体系内活性物种的竞争反应等。其中,有机酸存在最佳浓度,铁氧化物存在最佳剂量,而有机酸最佳浓度与其在铁氧化物表面上的饱和吸附浓度密切相关。今后,基础研究方面需联合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穆斯堡尔谱、薄膜扩散梯度-荧光分析等先进实验技术,结合表面络合模型等才能取得重要突破;应用研究方面,构建适于实际工程运用的高效光化学反应器和废水处理集成工艺、重金属脱毒技术,扩展铁氧化物在土壤有机物降解及微生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范围,是重要的扩展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学 多羧基有机酸 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施丽华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80,90,共5页
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经过放电、焙烧、破碎、筛分等预处理方法分离出电池活性物质、集流体与钢壳,再采用H_2SO_4-Na_2SO_3对废电池粉料(活性物质)进行浸出,浸出液调节pH至4.5,过滤以除去铁和铝,滤液再调pH至11左右,将锂和镍钴锰分离,得... 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经过放电、焙烧、破碎、筛分等预处理方法分离出电池活性物质、集流体与钢壳,再采用H_2SO_4-Na_2SO_3对废电池粉料(活性物质)进行浸出,浸出液调节pH至4.5,过滤以除去铁和铝,滤液再调pH至11左右,将锂和镍钴锰分离,得到的锂液经过浓缩后加入Na_2CO_3得到工业级的LiCO_3,在镍钴锰富集物中加入氨水将锰和镍钴分离,最后使用P507分离镍和钴,在相比O/A=1,平衡pH=4.5,有机相组成为25%P507+75%溶剂油,经二级逆流萃取后钴的萃取率为99.3%。使用200g/L硫酸为反萃剂,相比为5时,钴的回收率达99.21%。反萃液使用草酸铵沉钴,萃余液中的镍采用氢氧化钠沉淀,整个工艺流程中钴的回收率为91.82%,镍的回收率为9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亚硫酸钠 萃取 P507 草酸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布袋灰中提取有价金属的新工艺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施丽华 江伟 王文祥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3-26,共4页
研究了从布袋灰中提取有价金属的新工艺。采用碳酸钠焙烧—水洗法从布袋灰中除砷,考察了碳酸钠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除砷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g碳酸钠/50g布袋灰、600℃焙烧2h的条件下得到的焙砂经水洗后,水洗渣含砷仅为0.15%... 研究了从布袋灰中提取有价金属的新工艺。采用碳酸钠焙烧—水洗法从布袋灰中除砷,考察了碳酸钠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除砷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5g碳酸钠/50g布袋灰、600℃焙烧2h的条件下得到的焙砂经水洗后,水洗渣含砷仅为0.15%,除砷率可达99.85%,此时锌、铜的损失率仅为0.5%。除砷水洗渣提取有价金属的最佳浸出条件为:硫酸浓度1.23mol/L、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5h,在此条件下锌浸出率达98.53%,铜浸出率达97.65%。浸出液中的锌、铜可采用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的方法得到分离,浸出渣中的铅、锡可加入碳进行还原熔炼得到铅锡合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袋灰 碳酸钠 浸出 硫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袋灰中有价金属锌和铜的浸出试验研究
5
作者 施丽华 王文祥 +1 位作者 郭艳平 江伟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研究了用硫酸从布袋灰中浸出有价金属锌和铜,考察了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锌、铜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61mol/L的硫酸,在温度95℃、液固体积质量比6∶1条件下搅拌浸出2h,锌浸出率达97.23%,铜... 研究了用硫酸从布袋灰中浸出有价金属锌和铜,考察了硫酸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锌、铜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用浓度为1.61mol/L的硫酸,在温度95℃、液固体积质量比6∶1条件下搅拌浸出2h,锌浸出率达97.23%,铜浸出率达96.78%,浸出效果较好;砷随铜、锌浸出进入浸出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袋灰 硫酸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0年大气因子浓度变化的广州麓湖公园社交引导研究
6
作者 何司彦 冯霞 +2 位作者 罗国良 林石狮 杨先野 《现代园艺》 2018年第15期40-43,共4页
大气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园社交活动人群健康,使用Spearman趋势检验法对广州麓湖公园10年间的SO2、NO2、O3、PM 10等大气污染因子数据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总结各因子的日、月和季节变化规律,并基于ANFIS模型对4种指标的发展趋... 大气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园社交活动人群健康,使用Spearman趋势检验法对广州麓湖公园10年间的SO2、NO2、O3、PM 10等大气污染因子数据与气候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总结各因子的日、月和季节变化规律,并基于ANFIS模型对4种指标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在日变化上AQI峰值出现在上午5~6时,O3浓度从上午10点开始升高,峰值出现在下午至傍晚时段,NO2峰值出现晚上8~11时;在季节变化上,O3浓度秋季高,冬春季低;NO2和PM10浓度冬春高,夏秋低。据此提出以下社交指引:(1)天气冷暖交替时减少公园社交活动;(2)易感人群到公园晨运时间建议选择在8~10点之间,轻度污染时期,建议普通人群的运动方法为慢走,运动时间少于1h;(3)患有哮喘病、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者,建议秋冬季减少长时间户外活动时间。(4)在园区管理上,因风速对O3等污染物浓度有明显驱散作用,建议对活动场所的植物勤修剪,保持活动场所的通风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FIS模型预测 大气质量 Spearmam轶相关系数 趋势分析 麓湖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二氢钙淋洗修复矿区周边镉污染土壤 被引量:1
7
作者 高建明 蔡宗平 +6 位作者 孙水裕 邓阳红 廖小健 关智杰 周佳丽 陈华山 刘敬勇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3-119,140,共8页
以磷酸二氢钙(Ca(H_(2)PO_(4))_(2))为原料配制淋洗剂,对某矿区周边镉(Cd)污染土壤进行淋洗修复。分析了不同配制条件下淋洗剂中Ca^(2+)、总磷含量及其对Cd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液固比、淋洗时间对修复效果的影... 以磷酸二氢钙(Ca(H_(2)PO_(4))_(2))为原料配制淋洗剂,对某矿区周边镉(Cd)污染土壤进行淋洗修复。分析了不同配制条件下淋洗剂中Ca^(2+)、总磷含量及其对Cd污染土壤的淋洗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液固比、淋洗时间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对淋洗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分析了淋洗前后土壤Cd形态分布。结果表明:淋洗剂中Ca^(2+)、总磷含量与Ca(H_(2)PO_(4))_(2)投加量呈正相关,且未加热条件下配制的淋洗剂中Ca^(2+)、总磷含量、pH更高。采用投加量为0.07 mol的Ca(H_(2)PO_(4))_(2)与去离子水混合加热配制的淋洗剂,在液固比5、淋洗时间3 h的条件下,淋洗效果最优,土壤Cd去除率高达70.83%。Elovich方程可以较好地拟合淋洗过程,解吸过程为非均相扩散过程。淋洗后,弱酸提取态及可还原态Cd得到有效去除。淋洗修复方法可行,为去除土壤中的Cd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污染 土壤 磷酸二氢钙 淋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高锡铅阳极泥中有价金属的综合回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文祥 王晓阳 +3 位作者 孙雁军 方红生 刘莹 李慧颖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1-24,28,共5页
以再生铜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高砷高锡铅阳极泥为原料,采用火法—湿法联合工艺,经水洗—脱砷—酸浸—蒸发结晶,在有效回收锡、铅、铜等有价金属的同时脱除砷。结果显示,砷的脱除率达到96.49%,锡、铅、铜、镍、锑的回收率分别为96.80%、99.... 以再生铜电解过程中产生的高砷高锡铅阳极泥为原料,采用火法—湿法联合工艺,经水洗—脱砷—酸浸—蒸发结晶,在有效回收锡、铅、铜等有价金属的同时脱除砷。结果显示,砷的脱除率达到96.49%,锡、铅、铜、镍、锑的回收率分别为96.80%、99.32%、93.72%、94.15%、97.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泥 有价金属 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砷高锡阳极泥中砷锡分离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晓阳 王文祥 +1 位作者 方红生 莫越坚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12,60,共5页
采用碱性焙烧—浸出工艺处理高砷高锡阳极泥,考察了碱料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液固比、浸出温度及浸出时间等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为:碱料比0.9、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h、液固比3(mL/g)、浸出温度80℃、浸出时... 采用碱性焙烧—浸出工艺处理高砷高锡阳极泥,考察了碱料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液固比、浸出温度及浸出时间等对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优化条件为:碱料比0.9、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h、液固比3(mL/g)、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2h。在此条件下,碱性焙烧—浸出工艺能实现砷锡高效分离,砷的回收率高达95.2%,浸出渣含砷<0.5%,其它有价金属有效富集以便后续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砷高锡阳极泥 碱性焙烧 砷锡分离 有价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化温度对钨尾矿微晶玻璃析晶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保庆 郭艳平 +1 位作者 党海峰 区雪连 《中国陶瓷》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3-68,共6页
以广东韶关梅子钨尾矿和相应化学试剂为原料,通过熔融法制备了硅灰石为主晶相,钙长石为次晶相的微晶玻璃。采用差热扫描(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样品的析晶性能、微观结构的影响,测... 以广东韶关梅子钨尾矿和相应化学试剂为原料,通过熔融法制备了硅灰石为主晶相,钙长石为次晶相的微晶玻璃。采用差热扫描(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研究了晶化温度对微晶玻璃样品的析晶性能、微观结构的影响,测试了样品的耐酸耐碱性、密度、抗弯强度、显微硬度等性能。结果表明: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微晶玻璃样品中晶粒逐渐长大,由球型晶体发育成杆状晶体;在850~1050℃热处理的微晶玻璃,其密度、抗弯强度和显微硬度都随着晶化温度的升高逐渐增加,950℃时微晶玻璃性能最优,耐酸性为0.19%、耐碱性为0.18%、密度达2.82g/cm^3、抗弯强度达97.52 MPa、显微硬度达527 MPa,1000℃时,微晶玻璃的性能不同程度的降低可能是因为晶相转变或晶相分布造成不致密结构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熔融法 钨尾矿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x-Behnken设计优化白银炉电收尘脱砷工艺 被引量:3
11
作者 魏晓玲 王晓阳 +2 位作者 方红生 李慧颖 王文祥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89,93,共5页
采用低温碱性焙烧-热水浸出工艺脱除白银炉电收尘(EPD)中的砷,主要考察了焙烧过程中碱料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砷浸出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设计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EPD中砷的浸出率均有影响,其中焙... 采用低温碱性焙烧-热水浸出工艺脱除白银炉电收尘(EPD)中的砷,主要考察了焙烧过程中碱料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砷浸出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设计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EPD中砷的浸出率均有影响,其中焙烧温度对砷浸出率影响最大。结合单因素实验结果及Box-Behnken设计优化后焙烧条件为:碱料比1.2,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 h。优化条件下,EPD中砷浸出率为90.76%,铅、锌、铜、铋均不浸出。低温碱性焙烧-热水浸出工艺能实现EPD中砷的选择性脱除,有价金属富集在浸出渣中得以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炉电收尘 脱砷 响应曲面法 低温碱性焙烧 烟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含砷铜矿石中除砷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惠萌 施丽华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研究了采用碳酸钠焙烧—水洗工艺从含砷铜矿石中去除砷,考察了碳酸钠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水洗温度、水洗时间、水洗液固质量比对砷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在碳酸钠用量为理论量1.8倍、600℃下焙烧2.5 h,然后用水在80℃下洗... 研究了采用碳酸钠焙烧—水洗工艺从含砷铜矿石中去除砷,考察了碳酸钠用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水洗温度、水洗时间、水洗液固质量比对砷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矿石在碳酸钠用量为理论量1.8倍、600℃下焙烧2.5 h,然后用水在80℃下洗涤40 min,控制水与烧渣质量比6/1,砷去除率达98.7%,去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石 碳酸钠 焙烧 水洗 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化温度对飞灰/废屏玻璃协同制备CaO-Al_2O_3-MgO-SiO_2系微晶玻璃析晶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保庆 郭艳平 +4 位作者 方红生 党海峰 黄玲 梁展星 王文祥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43-448,共6页
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屏玻璃、化学辅助试剂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复合晶相的微晶玻璃,采用DSC、XRD、SEM等研究了晶化温度(940℃-1060℃)对结晶过程和晶相结构变化的影响,测试了微晶玻璃样品的体积密度、吸水率、抗弯强度、显... 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废屏玻璃、化学辅助试剂为原料,采用熔融法制备了复合晶相的微晶玻璃,采用DSC、XRD、SEM等研究了晶化温度(940℃-1060℃)对结晶过程和晶相结构变化的影响,测试了微晶玻璃样品的体积密度、吸水率、抗弯强度、显微硬度等性能。结果表明:晶化温度为1030℃时,微晶玻璃的体积密度、抗弯强度、显微硬度最大,分别为2.81 g·cm^(-3),83.78 MPa和7.4 GPa,吸水率最小为0.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晶化温度 垃圾焚烧飞灰 晶化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抛光废渣制备水性涂料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艳平 林书乐 +4 位作者 解荣 陈金炫 胡泽辉 郭子龙 曾炎峰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53-59,共7页
本研究以陶瓷抛光废渣微粉为填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环保水性涂料,重点探究乳液用量、废渣微粉粒径大小及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对水性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粒径为3.525μm的废渣微粉,其含量为29%;分散剂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本研究以陶瓷抛光废渣微粉为填料,制备了一种新型环保水性涂料,重点探究乳液用量、废渣微粉粒径大小及用量、分散剂种类及用量对水性涂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选用粒径为3.525μm的废渣微粉,其含量为29%;分散剂选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量为0.05%;乳液用量为23%,并添加适量颜料和助剂,制得水性涂料样品的耐洗刷次数可达84323次,遮盖率为92.8%,其他施工性和低温成膜等性能良好;涂膜致密,洗刷后,表面形成深浅不一且堆叠的条状沟壑,而未洗刷透的其他部位仍保持紧实。该新型水性涂料为陶瓷抛光废渣高附加值综合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抛光废渣微粉 水性涂料 资源综合利用 高耐洗刷性 高附加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相草酸铁光降解五氯酚过程中的铁物种分配 被引量:2
15
作者 兰青 叶志钧 +1 位作者 陈熠熠 张艳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36-344,共9页
草酸铁光化学体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此体系可以内源生成过氧化氢,构成Fenton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OH),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通过测定赤铁矿(α-Fe_2O_3)和针铁矿(α-Fe OOH)两种铁氧化物-草酸体系在光降解五氯酚(PCP)过程中草酸... 草酸铁光化学体系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此体系可以内源生成过氧化氢,构成Fenton体系,产生羟基自由基(·OH),用于降解有机污染物.通过测定赤铁矿(α-Fe_2O_3)和针铁矿(α-Fe OOH)两种铁氧化物-草酸体系在光降解五氯酚(PCP)过程中草酸和pH的变化,计算反应过程中各种Fe(Ⅲ)和Fe(Ⅱ)物种的分配情况,分析影响体系活性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体系中的铁物种分配和pH通过影响体系的铁循环直接影响体系的反应活性.相同初始pH,不同草酸初始浓度下,高活性的Fe(Ⅱ)物种分配具有较大差异从而影响体系的铁循环速率和反应活性.不同初始pH,达到饱和吸附的相同草酸初始浓度下,高活性的Fe(Ⅱ)和Fe(Ⅲ)物种均为体系控制物种,而pH通过影响Fe(Ⅲ)的还原速率从而影响体系的铁循环速率和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铁矿 针铁矿 草酸 铁物种 铁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硫酸-亚硫酸钠从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材料中浸出镍钴锰锂 被引量:14
16
作者 施丽华 孙水裕 +2 位作者 卢创鑫 杨帆 李惠萌 《湿法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84-387,共4页
研究了用焙烧、破碎、筛分方法从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材料中分离电池钢壳、集流体与活性物质,然后用H_2SO_4-Na_2SO_3溶液从活性物质中浸出镍钴锰锂,考察了硫酸用量、亚硫酸钠用量、温度、反应时间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钴、镍、锰、锂浸出... 研究了用焙烧、破碎、筛分方法从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材料中分离电池钢壳、集流体与活性物质,然后用H_2SO_4-Na_2SO_3溶液从活性物质中浸出镍钴锰锂,考察了硫酸用量、亚硫酸钠用量、温度、反应时间和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钴、镍、锰、锂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50g废电池活性物质,在浓硫酸用量65mL,亚硫酸钠用量50g、反应时间1.5h、温度70℃、液固体积质量比10∶1条件下,钴、镍、锰、锂浸出率分别为99.02%、98.56%、97.87%、99.13%,浸出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 硫酸 亚硫酸钠 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废渣为主要原料的一步法制备微晶玻璃及析晶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保庆 郭艳平 +2 位作者 郑芷然 潘智毅 陈金炫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7-41,共5页
运用一步析晶法热处理工艺,以陶瓷废渣和相应化学试剂为原料,制备了陶瓷废渣基微晶玻璃。通过差热扫描(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对微晶玻璃的烧结性能、微观结构... 运用一步析晶法热处理工艺,以陶瓷废渣和相应化学试剂为原料,制备了陶瓷废渣基微晶玻璃。通过差热扫描(DSC)、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研究了不同保温时间对微晶玻璃的烧结性能、微观结构的影响规律,并优化工艺参数,测试了样品的耐酸耐碱性、体积密度、抗折强度、显微硬度等性能。结果表明:一步析晶法热处理工艺制备陶瓷废渣基微晶玻璃结果良好,保温时间对微晶玻璃的晶体析出影响较明显,当在938℃保温120 min时,微晶玻璃性能最佳:体积密度2.8 g·cm^(-3),耐酸耐碱性0.19%,抗折强度93.9 MPa,显微硬度6.8 GPa。微晶玻璃主晶相为硅灰石,次晶相为钙铝黄长石。微晶玻璃制备过程中,晶相含量的增加、晶相结构和微观形貌排布是增强微晶玻璃机械性能的主要因素。一步析晶法热处理工艺,具有热处理制度简单、工艺周期短、能源消耗低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一步析晶法 陶瓷废渣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