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治疗设计及模拟预测评估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曙光 王大章 +5 位作者 黄元瑾 艾伟健 马丽红 胡静 周会喜 赵建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 :开发一套易于临床应用的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治疗设计及模拟预测评估系统 (CAPSPSOS)。方法 :利用扫描仪将患者X线头影测量片和侧面彩色照片输入计算机 ,根据正颌外科不同术式、不同部位的软硬组织移动比率关系 ,以MicrosoftVisual... 目的 :开发一套易于临床应用的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治疗设计及模拟预测评估系统 (CAPSPSOS)。方法 :利用扫描仪将患者X线头影测量片和侧面彩色照片输入计算机 ,根据正颌外科不同术式、不同部位的软硬组织移动比率关系 ,以MicrosoftVisualC ++6 0语言编译建立计算机辅助正颌外科治疗设计及模拟预测系统。对3 0例牙颌面畸形患者 (其中男性 11例 ,女性 19例 ,年龄在 18~ 3 0岁之间 )进行头影测量分析诊断 ,并模拟进行正颌手术术式和骨切开部位的确定 ,骨段移动的方向、距离以及需要切除骨量的预测 ,术后咬合关系的预测 ,术后颜面软组织侧貌的预测。将 3 0例患者的 14项测量参数的术后实际结果和术前预测结果测量参数进行配对t检验 ,分析比较结果。结果 :本系统对于 9项角度变化的预测均是准确的 ;对于 5项线距变化的预测有 4项是准确的。结论 :CAPSPSOS不仅可以模拟各种正颌外科手术 ,而且能够提供预测的患者术后侧面彩色照片 ,快速、形象、直观、准确 ,操作简单 ,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技术 正颌外科 图像处理 牙颌面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根尖手术联合MTA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的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邱小玲 贾搏 +2 位作者 韩久松 褚洪星 孙书昱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研究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应用MTA的可行性、特点、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院牙体牙髓科完成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106例计146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临床资料,其中上颌前牙7... 目的:研究在显微根尖手术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应用MTA的可行性、特点、成功率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本院牙体牙髓科完成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106例计146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的临床资料,其中上颌前牙75例、下颌前牙13例、上颌前磨牙6例、下颌前磨牙4例、上颌磨牙4例、下颌磨牙4例。手术包括根尖切除、根尖倒预备、根尖倒充填主要步骤,术后1年回访,通过临床症状和放射学检查评估疗效,并对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卡方检验分析。结果:显微根尖外科手术联合MTA应用的1年成功率达95.9%(140/146),根据患者性别、年龄、牙位、根尖病灶范围分别统计手术疗效,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失败5例6颗患牙,主要原因为根折及合并重度牙周炎。结论:在治疗难治性慢性根尖周炎时采用显微根尖手术联合MTA应用可取得满意效果;显微根尖手术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A(三氧化矿物凝聚体) 口腔显微镜显微根尖手术 慢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上下颌牙切线位X线片定位埋伏多生牙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6
3
作者 许竞 张治勇 +1 位作者 邝喆 盘荣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3-227,共5页
目的:探索埋伏多生牙定位的有效方法。方法:对临床58例埋伏多生牙摄上下颌牙切线位X线片定位,同时与定位牙片及定位断层片的定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上下颌牙切线位X线片定位的准确率为93.1%,定位牙片为37.9%,定位断层片为43.1%,差异明... 目的:探索埋伏多生牙定位的有效方法。方法:对临床58例埋伏多生牙摄上下颌牙切线位X线片定位,同时与定位牙片及定位断层片的定位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上下颌牙切线位X线片定位的准确率为93.1%,定位牙片为37.9%,定位断层片为43.1%,差异明显。结论:上下颌牙切线位X线片是埋伏多生牙定位的有效方法,图像直观、全面,而且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片 埋伏多生牙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荧光探针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建江 黄宇华 +2 位作者 王治平 盘杰 陈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利用量子点荧光探针在人的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检测特定蛋白,探讨量子点荧光探针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应用。方法相同粒径的量子点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别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P53及Bcl-2蛋白进行特异荧... 目的通过免疫荧光技术,利用量子点荧光探针在人的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检测特定蛋白,探讨量子点荧光探针在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应用。方法相同粒径的量子点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分别对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P53及Bcl-2蛋白进行特异荧光标记,荧光显微镜观察蛋白定位表达;不同粒径的量子点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同一张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切片上分别标记P53蛋白与Bcl-2蛋白,并对其定位表达进行观察。结果相同粒径的量子点荧光探针可分别与组织中的P53、Bcl-2蛋白结合,在紫外荧光激发下发出特异红色荧光,P53蛋白结合物主要分布于细胞核;Bcl-2蛋白结合物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不同粒径的量子点荧光探针在同一张组织切片上可同时对P53蛋白与Bcl-2蛋白进行标记,在紫外荧光激发下2种蛋白结合物发出2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形成鲜明对比,显示量子点荧光探针标记的蛋白定位准确,特异性高。结论量子点荧光探针可应用于人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2种蛋白的特异免疫荧光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荧光探针 舌鳞状细胞癌 免疫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及酪氨酸激酶受体-2在其中的表达 被引量:4
5
作者 吴世卿 郑俊发 +3 位作者 曾曙光 陈少鹏 薛国初 章锦才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53-656,共4页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基因在HUVE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HUVECs并对其进行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特点、形态特征和Ⅷ因子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鉴定... 目的分离和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对其进行鉴定,并探讨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基因在HUVECs中的表达情况。方法用胰蛋白酶消化、分离HUVECs并对其进行培养,根据细胞生长特点、形态特征和Ⅷ因子免疫荧光组化技术对细胞进行鉴定。分别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对HUVECs中Tie-2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原代培养的HUVECs约于24h完全贴壁,4~5d后融合成单层铺路石样结构。Ⅷ因子免疫荧光组化法证实细胞是HUVECs。RT-PCR检测到HUVECs中Tie-2mRNA条带明显,SABC免疫细胞组化法检测到Tie-2蛋白在HUVECs胞浆、核膜中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率为85%以上。结论胰蛋白酶灌流消化法可获得高纯度的HUVECs,Tie-2在HUVECs中呈强阳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酪氨酸激酶受体-2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0舌鳞癌颈部Ⅲ区、Ⅳ区淋巴结的微小转移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栾修文 毛驰 +3 位作者 俞光岩 郭传瑸 黄敏娴 马大权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目的分析临床颈部阴性(cN0)舌鳞癌患者的颈部Ⅲ区、Ⅳ区淋巴结微小转移情况。方法采用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半连续切片技术,对25例cN0舌鳞癌颈部Ⅲ区、Ⅳ区的471个淋巴结进行复查。结果常规病理检查证实有转移的11个位于Ⅲ区的阳性淋... 目的分析临床颈部阴性(cN0)舌鳞癌患者的颈部Ⅲ区、Ⅳ区淋巴结微小转移情况。方法采用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半连续切片技术,对25例cN0舌鳞癌颈部Ⅲ区、Ⅳ区的471个淋巴结进行复查。结果常规病理检查证实有转移的11个位于Ⅲ区的阳性淋巴结,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均能检出;在常规病理检查为阴性的460个淋巴结中,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结合半连续切片技术,仅在1个Ⅲ区淋巴结中检出一个2.0mm×1.5 mm的微转移灶, 在Ⅳ区淋巴结中未检出微转移灶。结论 cN0舌鳞癌Ⅳ区淋巴结转移率很低,对所有的cN0舌鳞癌患者均清扫Ⅳ区似无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角蛋白 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舌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曾曙光 陈伟良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 (NO)在舌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原位杂交检测 6 8例舌鳞癌活检组织常规石蜡包埋标本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的表达 ,分别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多克隆抗体、Ⅷ因子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 (NO)在舌鳞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原位杂交检测 6 8例舌鳞癌活检组织常规石蜡包埋标本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mRNA的表达 ,分别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多克隆抗体、Ⅷ因子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上述舌鳞癌标本中VEGF的表达和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①舌鳞癌iNOSmRNA表达阳性组微血管密度显著高于阴性组 (P <0 0 0 1) ;在iNOSmRNA表达阳性组 ,iNOSmRNA阳性表达水平与MVD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 ,r =0 6(P <0 0 0 1)。②舌鳞癌iNOSmRNA表达阳性组VEGF阳性率显著高于阴性组 (P <0 0 5 ) ;iNOSmRNA阳性组中 ,iNOSmRNA阳性表达水平与VEGF阳性表达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 ,r=0 5 (P <0 0 5 )。【结论】iNOSmRNA阳性表达与舌鳞癌血管生成正相关 ,NO在舌鳞癌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鳞状细胞癌 一氧化氮 新生血管化 病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agle犬后牙解剖特点与微螺钉种植体植入部位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吕影涛 徐平平 +2 位作者 元佩燕 王晶 许曼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64-267,271,共5页
目的对Beagle犬后牙行解剖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研究,为微螺钉种植体(MSI)在Beagle犬后牙根分叉区的植入提供相关参考数据。方法对5只Beagle犬后牙区70颗牙齿的实体标本行大体观察,并对根分叉区行相关解剖学测量。测量方法:首先描记出各牙... 目的对Beagle犬后牙行解剖形态学观察和测量研究,为微螺钉种植体(MSI)在Beagle犬后牙根分叉区的植入提供相关参考数据。方法对5只Beagle犬后牙区70颗牙齿的实体标本行大体观察,并对根分叉区行相关解剖学测量。测量方法:首先描记出各牙齿牙体长轴,在牙冠上取与牙体长轴垂直的最大近远中径AB,过上颌后牙近中尖或下颌后牙中央尖C作与AB垂直且等长的线段CD(D点拟作为实验植入MSI的参照点),分别测量D点至近中根、远中根、根分叉的距离Dm、Dd、Df。结果实验所用Beagle犬左右侧同名牙Dm、Dd、D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牙位各指标的测量值均服从正态分布,各牙位Dd值与Dm值基本相等,Df值均大于4 mm。结论 D点可以作为MSI在Beagle犬后牙根分叉区植入的参考点。MSI以D点为参照点向近远中移动一定的距离即可达到接触或损伤牙根的目的。本研究结果可为支抗生物力学及稳定性的动物实验研究中MSI的植入提供一定的参考,也可为在牙根损伤修复动物实验研究中MSI植入时的定位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BEAGLE犬 解剖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舌鳞癌诱变过程中MMP-3、TIMP-1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治平 赵建江 +2 位作者 陈中利 韩久松 郑俊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7期651-655,共5页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大鼠舌鳞癌诱变过程中转录水平表达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另2组每天喂养0.002%4-硝基喹啉...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大鼠舌鳞癌诱变过程中转录水平表达变化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正常饮食;另2组每天喂养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4NQO),于16周和24周处死;16周组可见上皮异常增生,而24周组已经为舌鳞癌,分别选取8个标本作检测。各组利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MP-3、TIMP-1在不同病变时期舌组织中转录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MMP-3及TIMP-1的mRNA于正常对照组相对表达量较少,上皮异常增生组相对表达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加,舌鳞癌组的相对表达量最高。MMP-3与TIMP-1的mRNA表达之间成显著相关性。结论:MMP-3与TIMP-1随癌变的发生表达显著上调,两者间平衡失调可导致舌鳞癌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3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舌鳞癌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颌升支后缘上移联合面部轮廓整形术同期治疗髁突骨软骨瘤及继发颌骨畸形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孝勤 施鹏伟 +3 位作者 汪健 杜文 胡静 罗恩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研究在髁突骨软骨瘤患者病变髁突切除后,联合采用下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术和面部轮廓整形术同期治疗其继发颌骨畸形的手术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例髁突骨软骨瘤的患者,全部采用病变髁突切除+下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术... 目的研究在髁突骨软骨瘤患者病变髁突切除后,联合采用下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术和面部轮廓整形术同期治疗其继发颌骨畸形的手术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例髁突骨软骨瘤的患者,全部采用病变髁突切除+下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术重建髁突+下颌轮廓整形手术,并辅助术后正畸或颌间结扎,同期治疗患者的髁突疾病及面部不对称问题。结果所有患者对术后效果都比较满意,患者面型不对称畸形、咬合及关节功能异常均得到很大改善,且随访期间髁突骨软骨瘤未见复发。结论髁突骨软骨瘤的病变髁突切除术后同期采用下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术+下颌轮廓整形手术的联合使用不仅可以摘除肿瘤,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面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骨软骨瘤 面部畸形 下颌升支后缘切开上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干扰酪氨酸激酶受体2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11
作者 吴世卿 曾曙光 +3 位作者 温志欣 彭细毛 李玉兰 卿安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研究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对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将含有Tie2基因的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片段的质粒转染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 目的研究抑制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对内皮细胞凋亡和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将含有Tie2基因的特异性短发夹状RNA(shRNA)片段的质粒转染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中Tie2 mRNA和蛋白表达的改变;噻唑蓝比色分析(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以转染了pGenesil-hk质粒组为阴性对照,未转染质粒组为空白对照。结果质粒转染入HUVECs后,实验组细胞中Tie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下调,尤以转染后48 h Tie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调更为明显(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活性受到明显抑制(P<0.05)。转染48 h后,实验组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P<0.05)。结论 RNA干扰技术沉默Tie2基因可致Tie2基因表达下调后诱导HUVECs凋亡,并抑制HUVECs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受体2 细胞凋亡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增殖 抗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早期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伟涛 赵建江 +5 位作者 孙翔 贾搏 韩久松 邱小玲 褚洪星 郑相淮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84-389,共6页
【目的】筛选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成骨分化早期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分析其对于h MSC成骨分化早期的影响。【方法】将成骨诱导分化7 d前后的h MSC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gilent lnc RNA芯片技术筛选出成骨诱导分化前后表... 【目的】筛选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MSC)成骨分化早期相关的长链非编码RNA(lnc RNA),分析其对于h MSC成骨分化早期的影响。【方法】将成骨诱导分化7 d前后的h MSC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gilent lnc RNA芯片技术筛选出成骨诱导分化前后表达量具有2倍差异的lnc RNA,选取其中1条表达量差异较大的lnc RNA利用UCSC Genome Browser分析此lnc RNA邻近蛋白编码基因。【结果】h MSC经过成骨分化诱导7 d后具有明显成骨细胞特征;Agilent lnc RNA芯片技术筛选结果表明,h MSC成骨分化诱导7 d后表达上调的lnc RNA有923条,表达下调的有993条;选择表达上调中表达量差异较大的1条lnc RNA ENST00000585537.1,UCSC Genome Browser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其与MAPK蛋白相关。【结论】h MSC成骨分化诱导7 d后lnc RNA表达发生改变,部分表达差异较大的lnc RNA可能通过与相关蛋白编码基因联系影响h MSC的早期成骨分化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早期 长链非编码RNA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舌鳞癌中的表达谱特征 被引量:5
13
作者 贾搏 赵建江 +5 位作者 郑相淮 盘杰 陈军 邱小玲 韩久松 褚洪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9-475,共7页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正常舌组织和舌鳞癌组织中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lncRNA表达谱芯片检测技术,筛查3例舌鳞癌组织及3例正常舌组织中lncRNA表达谱的变异,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达到均一化后,确定舌鳞癌组织中... 【目的】观察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正常舌组织和舌鳞癌组织中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lncRNA表达谱芯片检测技术,筛查3例舌鳞癌组织及3例正常舌组织中lncRNA表达谱的变异,通过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达到均一化后,确定舌鳞癌组织中2倍以上变化并有显著差异(P<0.05)的lncRNA为差异表达lncRNA,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分别在scc-9、cal-27、um-1和um-2共4种人舌鳞癌细胞和1种人正常舌细胞以及在35例舌鳞癌组织和12例正常舌组织中,利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qRT-PCR)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对筛选所得的部分差异表达的lncRNA,利用lncRNA与mRNA特异性表达的标准化信号强度,构建基因共表达网络,并进行分析。【结果】芯片共筛选差异表达lncRNA 3590条,其中上调的共1785条,降低的共1805条;选取其中部分lncRNA,qRT-PCR进一步证实了芯片结果的准确性;共表达网络构建提示某些lncRNA可能在参与舌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结论】与正常舌组织比较,舌鳞癌组织lnc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提示差异表达的lncRNA可能与舌鳞癌的多种恶性表型有着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舌鳞癌 lncRN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对人舌鳞癌细胞CAL-2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贾搏 邱小玲 +4 位作者 褚洪星 孙翔 盘杰 王治平 赵建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04-1109,共6页
目的探讨β亚族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不同人舌鳞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以及其配体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对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对3种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UM-1、Tca-8113)... 目的探讨β亚族趋化因子受体5(CCR5)在不同人舌鳞癌细胞株的表达情况以及其配体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MIP-1β)对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对3种人舌鳞癌细胞株(CAL-27、UM-1、Tca-8113)MIP-1β的相应受体CCR5的表达进行检测;根据MIP-1β刺激浓度的不同,细胞被随机分为4组:0 ng/m L组(对照组)、10 ng/m L组、20 ng/m L组、40 ng/m L组。用CCK-8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检测MIP-1β在刺激12、24、48 h时,对CAL-27细胞增殖的影响;实验分组同前,分别用0、10、20、40 ng/m L IP-10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用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CAL-27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CCR5在3种人舌鳞癌细胞株均有表达,并且CCR5在3株细胞的胞膜及胞质内均有染色;和对照组相比,MIP-1β对CAL-27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在12 h、24 h时,3种浓度的MIP-1β均能够促进CAL-27细胞增殖(P<0.05);48 h时,10 ng/m L、20 ng/m L的MIP-1β均能够促进CAL-27细胞增殖(P<0.05),但40 ng/m L的MIP-1β对CAL-27细胞的增殖无影响(P>0.05);在24 h时,40 ng/m L MIP-1β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0 ng/m L、20 ng/m L MIP-1β组细胞凋亡率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CR5在3种人舌鳞癌细胞株的胞膜及胞质内均有表达;MIP-1β对CAL-27细胞有促进增殖的作用,但相对较高浓度的MIP-1β对CAL-27细胞的凋亡也有促进作用。随着较高浓度MIP-1β作用时间的延长,促增殖作用减弱,而这种减弱可能是由MIP-1β的促凋亡作用的逐步发挥所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趋化因子 增殖 凋亡 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贾搏 褚洪星 +3 位作者 韩久松 孙翔 王治平 周会喜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58-860,F0003,共4页
本研究收集2011年8月~2014年8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5例,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和病灶范围,对收集的病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术后经病理诊断均明确为滑膜软骨瘤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诊断及... 本研究收集2011年8月~2014年8月间于我院诊治的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患者5例,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协助临床诊断和病灶范围,对收集的病例采取手术治疗方案,术后经病理诊断均明确为滑膜软骨瘤病。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特征、诊断及治疗结果,5例患者均有关节区疼痛的症状,其中3例开口受限、3例关节区肿胀、5例患者X线平片见关节间隙增宽、5例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关节内占位性改变。采取开放性关节手术方案,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区无病灶残留。关于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在临床上的研究极为罕见,文献报道极少,临床表现并不明显,在诊断过程中常常需结合影像学、关节镜和病理学等检查,其中游离体是该疾病的重要特征,且多发于关节上腔。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需行手术治疗,临床常用手术方案为关节切开后行游离体和受累滑膜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膜软骨瘤病 颞下颌关节 临床表现 临床诊断 游离体和受累滑膜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沉默FRMD4A基因对人舌癌CAL-2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相淮 赵建江 +5 位作者 贾搏 盘杰 陈军 邱小玲 韩久松 禇洪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1-1544,共4页
目的:观察siRNA沉默FRMD4A基因的表达对舌癌CAL-2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FRMD4A-siRNA转染进CAL-27细胞,应用qRT-PCR检测转染后CAL-27细胞FRMD4A mRNA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FRMD4A基因... 目的:观察siRNA沉默FRMD4A基因的表达对舌癌CAL-27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脂质体将FRMD4A-siRNA转染进CAL-27细胞,应用qRT-PCR检测转染后CAL-27细胞FRMD4A mRNA的表达情况,CCK-8检测其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FRMD4A基因沉默后对CAL-27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RMD4A-siRNA干扰组FRMD4A mRNA表达显著下降(94%),干扰组细胞增殖指数下降(P<0.05),细胞周期出现G1期阻滞(P<0.05)。结论:FRMD4A-siRNA能有效抑制舌癌CAL-27细胞FRMD4A mRNA的表达,并影响细胞周期分布,降低细胞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肿瘤 基因沉默 FRMD4A 细胞增殖 细胞周期 划痕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immer种植系统在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搏 叶漫文 +4 位作者 褚洪星 邱小玲 孙翔 王治平 赵建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5-151,共7页
【目的】评价Zimmer种植体在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7例89颗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病例,均为微创拔牙术后即刻植入Zimmer种植体,其中76颗在种植体和拔牙窝骨壁之间植入Bio-oss Collagen并缝合固定以关闭拔牙窝。种植... 【目的】评价Zimmer种植体在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7例89颗下颌磨牙区即刻种植病例,均为微创拔牙术后即刻植入Zimmer种植体,其中76颗在种植体和拔牙窝骨壁之间植入Bio-oss Collagen并缝合固定以关闭拔牙窝。种植术后3~6个月完成永久修复,临床随访6~24个月。【结果】临床随访期内种植体存留率100%,89颗种植体均达到临床和放射学上的骨结合并成功负载。【结论】Zimmer种植体在下颌磨牙区采用即刻种植并以Bio-oss Collagen关闭种植体和拔牙窝骨壁之间间隙可以获得良好骨结合,缩短患者就诊时间,简化手术程序,获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 即刻种植 下颌磨牙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手术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邱小玲 林桂珍 +3 位作者 贾搏 李欣 邢云娣 陈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36-641,共6页
【目的】评价数字化术前诊断设计、3D打印技术及手术导板在显微根尖手术中应用效果,有效控制根尖手术中风险,实现微创及精准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10例需要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患牙,使用3D导板辅助下手术,评估术中去骨的微创度和术... 【目的】评价数字化术前诊断设计、3D打印技术及手术导板在显微根尖手术中应用效果,有效控制根尖手术中风险,实现微创及精准治疗的目的。【方法】选择10例需要行显微根尖外科手术的患牙,使用3D导板辅助下手术,评估术中去骨的微创度和术后患者疼痛度。【结果】3D手术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术中去骨量最大直径介于3~4 mm之间,平均值3.27,标准差0.35 mm;骨开窗的中心与牙根长轴的中心误差均小于0.50 mm,平均值0.24 mm,标准差0.15 mm;术后患者的出血、肿胀反应明显减轻,根据VAS疼痛量表一般表现为轻度到中度。【结论】3D手术导板辅助显微根尖手术可以做到治疗微创、精准、快速,降低术中、术后出血、肿胀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手术导板 显微根尖手术 慢性根尖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定位导板在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郑相淮 林曦 +2 位作者 柴金友 齐锐 刘曙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07-910,共4页
目的探讨数字化定位导板在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房就诊的上颌前牙区唇侧埋伏多生牙患者30例,实验组15例通过数字化定位导板拔除埋伏多生牙,定位导板... 目的探讨数字化定位导板在埋伏多生牙拔除中的应用,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19年8月于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病房就诊的上颌前牙区唇侧埋伏多生牙患者30例,实验组15例通过数字化定位导板拔除埋伏多生牙,定位导板根据患者的CBCT数据和牙列模型,避开重要解剖结构,以牙-骨面作为支持,设计出软组织切口线和骨组织暴露范围。对照组15例不使用导板进行手术。记录术前设计时间、找牙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定位导板在术中均贴附良好,可快速定位并协助暴露多生牙,同时避免邻近重要解剖结构损伤。实验组术前设计时间为50±5 min,对照组该时间为0 min。实验组平均找牙时间为5±2 min,对照组为10±3 min,实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t=15.40,P<0.01);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5±4 min,对照组为45±6 min,实验组显著小于对照组(t=35.50,P<0.01);实验组未出现术中并发症,对照组出现一例定位稍偏差。结论应用数字化定位导板拔除埋伏多生牙,明显缩短了找牙时间,减少手术难度,提高手术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定位导板 埋伏牙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中环状RNA的表达谱特征 被引量:5
20
作者 邹艾灵 赵建江 +4 位作者 孙翔 贾搏 韩久松 邱小玲 褚洪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6-191,219,共7页
【目的】检测环状RNA(circRNA)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高通量circRNA芯片检测技术,分析4对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circRNA表达谱的差异,确定两种组织中2倍以上变化并有显著差异(P<0... 【目的】检测环状RNA(circRNA)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表达谱的变化。【方法】利用高通量circRNA芯片检测技术,分析4对舌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circRNA表达谱的差异,确定两种组织中2倍以上变化并有显著差异(P<0.05)的circRNA为差异表达circRNA,通过将原始数据进行质控、过滤、归一化后,筛选出差异表达的circRNA,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芯片筛选出差异表达circRNA 17 171条,其中癌灶组织相对于癌旁组织高表达的共9 982条,低表达的共7 189条。【结论】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与对应癌旁组织中,circRNA表达谱发生了显著变化,部分差异表达的circRNA可能通过竞争性结合微小RNA调控舌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RNA 舌鳞状细胞癌 circRNA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