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荧光光谱法研究新型碳硼烷金属有机衍生物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吴春惠 叶红德 +3 位作者 吴德洪 燕红 王雪梅 陈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0-125,共6页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二茂铁-碳硼烷衍生物(FcSB1,FcSB2和FcSBCO)、芳烃钌(Ⅱ)-碳硼烷衍生物(RuBFc和RuBCOO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五种碳硼烷衍生物与BSA形成非荧光性复合物而猝灭了BSA的... 通过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在模拟生理条件下,二茂铁-碳硼烷衍生物(FcSB1,FcSB2和FcSBCO)、芳烃钌(Ⅱ)-碳硼烷衍生物(RuBFc和RuBCOOH)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五种碳硼烷衍生物与BSA形成非荧光性复合物而猝灭了BSA的荧光。二茂铁-碳硼烷衍生物FcSB1,FcSB2和FcSBCO显著地影响BSA的构象,使BSA的三级结构变得更紧凑,并显著使酪氨酸残基附近微环境的极性(位于ⅠA,ⅠB和ⅡA结构域)降低,疏水性增强。而芳烃钌(Ⅱ)-碳硼烷衍生物RuBFc和RuBCOOH对BSA构象的影响小于二茂铁-碳硼烷衍生物。揭示了新型金属碳硼烷衍生物对蛋白结构和构象的影响,为含碳硼烷、二茂铁等多功能基团的新型药物的设计与筛选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硼烷金属有机衍生物 牛血清白蛋白 天然构象 微环境 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L/μBT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介电性能研究
2
作者 耿志杰 刘金彦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4-88,共5页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聚己内酯/微米级钛酸钡(PCL/μBT)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极化温度和极化电场强度对纯PCL及PCL/μBT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影响,分析了BT含量对PCL/μBT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CL相比,添加陶瓷粒子(μBT粒...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聚己内酯/微米级钛酸钡(PCL/μBT)复合材料,对比研究了极化温度和极化电场强度对纯PCL及PCL/μBT复合材料介电常数的影响,分析了BT含量对PCL/μBT复合材料介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PCL相比,添加陶瓷粒子(μBT粒子)改善了PCL/μBT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介电常数 介电性能 极化温度 极化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类材料在疾病诊断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锦 许少波 +3 位作者 陈军 刘群峰 张泽荣 耿志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石墨烯是处于蜂窝状晶体点阵上的碳原子以sp2杂化链接形成的单原子层二维晶体,因独特的结构及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并在复合材料、纳米电子器件、能量储存和转换、液晶显示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石墨烯类材料在疾病... 石墨烯是处于蜂窝状晶体点阵上的碳原子以sp2杂化链接形成的单原子层二维晶体,因独特的结构及优异的性能而备受关注,并在复合材料、纳米电子器件、能量储存和转换、液晶显示等众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主要介绍石墨烯类材料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生物分子检测、生物成像等诊断检测和药物载体、光动力治疗等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疾病诊断 疾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