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递增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松喜 李伟雄 +1 位作者 曾子君 陈应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72-975,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的最大耐受剂量和毒性。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分割剂量3Gy/次,每周5次。据肺V20(照射剂量≥20Gy的肺的体积占双肺体积的百分比)进行剂量递增。V20≤20%组从66Gy开始剂量递增,20%<V20≤3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大分割三维适形放疗的最大耐受剂量和毒性。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疗,分割剂量3Gy/次,每周5次。据肺V20(照射剂量≥20Gy的肺的体积占双肺体积的百分比)进行剂量递增。V20≤20%组从66Gy开始剂量递增,20%<V20≤30%组从60Gy开始剂量递增。每个剂量级别至少入组3例患者。结果:2005年6月至2007年5月共有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入临床试验。V20≤20%组,总剂量66Gy3例,69Gy3例,72Gy 3例,75Gy7例,在75Gy剂量水平有2例患者出现3级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20%<V20≤30%组,总剂量60Gy 3例,63Gy 3例,66Gy 3例,69Gy 7例,在69Gy剂量水平有2例患者出现3度急性放射性肺炎和晚期放射性肺损伤。治疗结束后评价近期疗效完全缓解为19%(6/32),部分缓解为72%(23/32),稳定为9%(3/32),有效率为89%(29/32)。中位随访时间19个月(10~32个月),34.3%(11/32)患者出现病情进展,1年疾病无进展率为65.7%(21/32)。结论:非小细胞肺癌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Gy/次大分割照射是可行的,肺V20≤20%的最大耐受剂量为75Gy,20%<V20≤30%为69Gy,今后还需要更多病例来验证其疗效和远期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大分割 三维适形放疗 剂量递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多态性对结直肠癌患者化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董秋美 黎莹 黄赛花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化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Ⅳ期结直肠腺癌患者共81例,接受标准的FOLFOX6方案或XELOX方案化疗,化疗前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与化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Ⅳ期结直肠腺癌患者共81例,接受标准的FOLFOX6方案或XELOX方案化疗,化疗前抽取患者外周血,采用DNA测序的方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和A1298C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化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并分析各种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81例结直肠癌患者中,MTHFR677 CC、CT、TT基因型分别为:54.3%、41.9%、3.7%;CC型和CT/TT型中位PFS分别为11.4月和13.8月,P=0.046。MTHFR1298 AA、AC、CC基因型分别为:62.9%、34.5%、2.5%,AA型和AC/CC型化疗中位无进展生存分别为13.2月和11.7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7。其他因素如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等同PFS无相关性。【结论】CT/TT基因型患者PFS优于CC型。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患者化疗预后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结直肠癌 预后 无进展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DNA缺失HepG2细胞系的建立、鉴定及放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2
3
作者 孙恒文 潘燚 +5 位作者 曾子君 方良毅 张红丹 谢松喜 李伟雄 许家彬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3-788,共6页
目的为研究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线粒体DNA(mt DNA)缺失后的放射生物学特性,建立并鉴定mt DNA缺失Hep G2(ρ0Hep G2)细胞系。测定辐射干预下mt DNA缺失(Rho0)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侵袭能力以及辐射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在含有溴化乙锭(EB)... 目的为研究人肝癌细胞系Hep G2线粒体DNA(mt DNA)缺失后的放射生物学特性,建立并鉴定mt DNA缺失Hep G2(ρ0Hep G2)细胞系。测定辐射干预下mt DNA缺失(Rho0)肝癌细胞的凋亡情况、侵袭能力以及辐射敏感性的变化。方法在含有溴化乙锭(EB)、丙酮酸、尿嘧啶的特殊培养基中培养Hep G2细胞,经30次传代后,有限稀释法筛选完全去除mt DNA的克隆。去除丙酮酸及尿嘧啶后,观察细胞的存活情况。PCR法鉴定mt DNA的缺失。用6Mv X射线梯度剂量照射Hep G2细胞和ρ0Hep G2细胞,平板克隆法绘制生长曲线,线性二次方程拟合生存曲线,计算α/β。2Gy剂量辐射细胞,24 h后用Hochest33342细胞核染色,比较Hep G2细胞与ρ0Hep G2凋亡率的差异。用Transwell法测定两种不同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在含EB特殊培养环境下,Hep G2细胞可持续生长传代至30代,去除丙酮酸和尿嘧啶后,细胞短时间内大量死亡。经PCR法证实mt DNA完全缺失。ρ0Hep G2细胞α/β显著低于正常Hep G2细胞,辐射抵抗能力增强。辐射干预后ρ0Hep G2的凋亡比例显著减少。ρ0Hep G2穿膜细胞数显著增多。结论在EB长期诱导下,Hep G2肝癌细胞可被成功诱导为mt DNA缺失细胞。ρ0Hep G2细胞的辐射抵抗性显著增强,抗凋亡能力及侵袭能力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敏感性 HEPG2 Rho0 CELLS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蛋白质质谱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谢松喜 李伟雄 +2 位作者 黄玉娟 陈剑光 吴一龙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8-501,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非肿瘤患者和早期NSCLC无脑转移患者脑脊液的蛋白质谱,找出差异蛋白峰,建立NSCLC脑转移的蛋白质谱诊断模型。方法收集上述三组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各29例、23例和10例,采用表面增强激光...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非小细胞肺癌(NSCLC)脑转移患者、非肿瘤患者和早期NSCLC无脑转移患者脑脊液的蛋白质谱,找出差异蛋白峰,建立NSCLC脑转移的蛋白质谱诊断模型。方法收集上述三组患者的脑脊液标本各29例、23例和10例,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SELDI-TOF-MS)进行检测,Biomarker Wizard软件统计分析三组样本的蛋白质峰,Biomarker patterns软件的决策树模型进行差异蛋白峰的比较和判别,建立分类决策树诊断模型,评价其诊断和应用价值。结果脑转移组与早期无脑转移组有5个显著差异性表达蛋白质峰,运用m/z8698.00、1215.32和1245.70蛋白质峰将两组样本分开,诊断模型的灵敏度100%(29/29),特异度为100%(10/10)。早期无脑转移组与非肿瘤组结果有5个显著差异性表达蛋白峰,应用m/z6050.00蛋白峰可以把无脑转移组和非肿瘤组分开,诊断模型的灵敏度为90.00%(9/10),特异度为78.26%(18/23)。结论采用SELDI技术可以发现三组患者的脑脊液存在显著差异表达蛋白质峰,利用这些差异蛋白质建立的蛋白质谱分类决策树状诊断模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蛋白组学 SELDI-TOF-MS 早期诊断 放射治疗 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和结直肠癌对FOLFOX6方案化疗反应的相关性 被引量:2
5
作者 董秋美 黎莹 +1 位作者 黄赛花 林广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0-744,共5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FOLFOX6方案化疗疗效和毒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III-IV期结直肠腺癌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FOLFOX6方案化疗,化疗前抽取患者外周血,提取DNA,...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FOLFOX6方案化疗疗效和毒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III-IV期结直肠腺癌患者9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FOLFOX6方案化疗,化疗前抽取患者外周血,提取DNA,采用DNA测序的方法检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并分析其与化疗方案疗效及毒性的相关性。【结果】92例结直肠癌患者中,MTHFR C677T 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5.4%、40.2%、4.3%。携带T基因型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CC型患者(P=0.054)。在血液毒性中,C/C基因型患者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较C/T、T/T基因型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他血液学毒性及非血液学毒性的发生率同MTHFRC677T多态性无相关性。【结论】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可作为结直肠癌患者化疗的疾病控制率和粒细胞减少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结直肠癌 FOLFOX6 疾病控制率 毒性 粒细胞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诱导肺腺癌SPC-A-1细胞发生Parthanatos 被引量:1
6
作者 孙恒文 曾子君 +5 位作者 方良毅 谭佩欣 谢松喜 张红丹 潘燚 高东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636-1642,共7页
目的初步探讨X线诱导肺癌SPC-A-1细胞是否发生新的细胞死亡形式Parthanatos。方法以肺腺癌SPC-A-1细胞为研究对象,以1、2、4、6、8、10 Gy梯度剂量辐射细胞,平板克隆法测定X线辐射对人肺癌细胞SPC-A-1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WST-1法进行... 目的初步探讨X线诱导肺癌SPC-A-1细胞是否发生新的细胞死亡形式Parthanatos。方法以肺腺癌SPC-A-1细胞为研究对象,以1、2、4、6、8、10 Gy梯度剂量辐射细胞,平板克隆法测定X线辐射对人肺癌细胞SPC-A-1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WST-1法进行验证。LD50辐射细胞后4、8、12、24 h,RT-PCR法检测细胞AIF转录水平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AIF蛋白表达变化,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AIF向细胞核内转移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辐射后不同时间AIF在线粒体蛋白组分和核蛋白组分中的分布变化。TUNEL法检测辐射后12 h细胞核DNA的断裂。结果 X线对SPC-A-1细胞的LD50大致为3 Gy。以3 Gy辐射细胞后不同时间AIF在转录、蛋白水平均无显著变化(P>0.05)。辐射后12 h AIF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位,伴随细胞核的溶解、碎裂。亚细胞组分Western blot检测到12 h后AIF在线粒体蛋白组分中显著下降,由对照组的1.12±0.15下降至12 h组的0.21±0.07(P<0.05),而在核蛋白组分中显著上升,由对照组的0.05±0.02上升至12 h组的0.45±0.07(P<0.05),同时在固缩的细胞核中检测到DNA的断裂。结论 AIF核转位参与了X线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辐射后12 h AIF由线粒体向细胞核转位显著增多,导致细胞核固缩、碎裂、溶解,细胞发生了Parthanat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F X线辐射 核转位 肺癌细胞SPC-A-1 Parthanat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结合低秩与稀疏惩罚的PET动态图像重建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魏夏平 江学文 +1 位作者 马晓勉 路利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46-1450,共5页
目的提出一种结合低秩与稀疏惩罚的PET动态图像重建方法(L&S)。方法建立L&S重建模型,利用split Bregman法来最优化求解代价函数。采用单房室模型仿真一套PET心肌82Rb灌注图像,将L&S重建方法与最大似然期望值法(MLEM)、低秩... 目的提出一种结合低秩与稀疏惩罚的PET动态图像重建方法(L&S)。方法建立L&S重建模型,利用split Bregman法来最优化求解代价函数。采用单房室模型仿真一套PET心肌82Rb灌注图像,将L&S重建方法与最大似然期望值法(MLEM)、低秩惩罚和稀疏惩罚重建方法比较。结果 L&S方法重建的图像的均方误差(MSE)最小,并且保留了更多图像特征。另外L&S重建得到的靶心图和参考组的靶心图最相近。结论 L&S重建方法无论是在直观视觉上,还是定量分析上都优于另外3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秩 稀疏 重建 心肌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